后羿射日读后感 后羿射日的道理

时间:2023-05-02 00:4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176 评论:0

分享《青春》传播文化

二、魏晋风度:大时代中的“诚”与“爱”

刘半农对鲁迅的文学创作曾给以“托尼学说,魏晋文章”的评价,据说“当时的朋友都认为这副对联很恰当,鲁迅先生自己也不加反对”[13],而我们纵观近代中国鲁迅的一生言行,与魏晋动荡环境下的名人雅士们的清流风度颇有契合,而其文学关怀、创作旨归相比于19世纪世界文学、哲学巨擘托尔斯泰和尼采更是多有粘连,这些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因子奇妙地混合在了鲁迅身上,而它们核心因素的交集就是鲁迅常提及的“诚”与“爱”[14]。

站在古今、中外的十字路口,鲁迅说,“在我自己,觉得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但这所谓大,并不一定指可以由此得生,而也可以由此得死”[15]。“现在则已是大时代,动摇的时代,转换的时代”[16]。在这样一个动荡多变、关乎存亡的大时代,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道德选择。鲁迅选择的是个人的自我启蒙,自我觉醒,自我解放,而给时代、给自己开出的药方也是这“诚”与“爱”。

(一)师心使气,个体生命意志的激扬

在评价魏晋文学的精神风格时,鲁迅曾引刘勰话:“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认为这“师心”和“使气”,正是魏末晋初文章的特色,“正始名士和竹林名士的精神灭后,敢于师心使气的作家也没有了”[17]。而师心使气则建立在魏晋时期特有的思想史背景——知识分子“个体意识”的觉醒之上:早在2世纪中叶,一方面“知识阶层渐渐疏远了那种以群体认同价值为标准的人格理想,转向了追求个人精神的独立与自由。这是一种对真理绝对性依据进一步追问的结果,因为他们开始意识到真理的终极依据并不在‘群体的确认’而在于‘个人的体认’,人的存在价值并不在于社会的赞许而在于心灵的自由……另一方面,2世纪逐渐滋生的博学通识的知识风气,进一步拓展了思想的资源……于是便引出了后来所说的玄学之风的诞生”[18]。

个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人逐渐摆脱单一价值的灌输,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个性体验、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形成自己的处事风格、应对外界的反应,表现出对生命的忠诚与热爱。巧合的是,在这一点上,托尼学说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与魏晋风度在内在精神气韵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嵇康、阮籍的“师心使气”则是这种个体意识在文学审美上的外在表现:从心所向,驱使文气,以“心”为师这是对个人的自由意志的肯定、诚实认真的面对自我,敢于“使气”是对“意志自律”的践行,赋予生命以热爱,在魏晋这个“文的觉醒的时代”,显现的就是人的尊严的张扬。《故事新编》中充满了这样独异的个人,他们似乎单纯地为着一种信念而存在,最激昂的算是宴之傲者

“你么?你肯给我报仇么,义士?”

“阿,你不要用这称呼来冤枉我。”

“那么,你同情于我们孤儿寡妇?……”

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你不要疑心我将骗取你的性命和宝贝。”暗中的声音又严冷地说。“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

“我一向认识你的父亲,也如一向认识你一样。但我要报仇,却并不为此。聪明的孩子,告诉你罢。你还不知道么,我怎么地善于报仇。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这段对话在《铸剑》中起到的作用是解释黑色人为眉间尺复仇的理由,但是,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语境中,我们却很难理解这复仇的动机,只有把它放到鲁迅自身的逻辑世界中,我们才能理解其中灌注的“诚”与“爱”的精神内涵。

“仗义,同情”本是人间爱的一种,来自人本身的道德自律和主体选择,不以回报为目的,若以自己付出“仗义”和“同情”于弱者,而给自己带上“义士”的桂冠,期望回报,那便不是“自由”的“爱”,而是“他由”的“恩”,鲁迅说:“一个村妇哺乳婴儿的时候,决不想到自己正在施恩;一个农夫娶妻的时候,也决不以为将要放债。只是有了子女,即天然相爱,愿他生存;更进一步的,便还要愿他比自己更好,就是进化。这离绝了交换关系利害关系的爱,便是人伦的索子,便是所谓‘纲’。倘如旧说,抹杀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的真情,播下乖刺的种子。”[6]

这黑色人的“恨”是“爱”的范畴的一种,而不是为了“恩”的布施,纯粹的向“恶”去复仇,没有其他目的,便是对自身意志的肯定。查拉图斯特拉说:“我不给什么施舍,我还没有贫到如此程度”[19],因为这样的人内心强大,力量充盈,并“贫”于爱的意志,吝啬到视给予他人以“爱”为施舍的地步。而黑色人的灵魂上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以至于他憎恶自己,这灵魂上的伤,既来自这世间的恶对人性的压迫,也来自他未觉醒和未决断之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屈服于世俗,自己对自己灵魂的扭曲,如同狂人意识自己也吃过妹子的肉一样,与世间的恶逃脱不了干系。

复仇是对世间一切恶的,而这恶中也包括自己。“一个道德胜于两个道德,因为一个道德是扣住命运的更牢固的结”[19],对此时已意识到“恶”的黑色人来说,已无法容忍世间和自身的“恶”,单纯的“为复仇而复仇”已成为其高扬其生命意志、实践其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这是他对其信念的恪守,对生命的“诚”。然而,黑色人可以坚守这种“爱”与“诚”,而理解和信任这爱与诚则需要眉间尺的决断——“这事全由你。你信我,我便去;你不信,我便住”,黑色人无法给眉间尺任何担保,只凭眉间尺的一个“信”字,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契约。

鲁迅“师心使气”的一面就表现在这里,让一个陌路人没有任何“实际”理由,仅凭对生命的诚爱赴死,让另一个人没有担保的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一个他“信”的人。眉间尺割下自己的头颅后,鲁迅为他的身躯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天葬:饿狼“第一口撕尽了眉间尺的青衣,第二口便身体全都不见了,血痕也顷刻舔尽,只微微听得咀嚼骨头的声音”。鲁迅曾说:“假使我的血肉该喂动物,我情愿喂狮虎鹰隼……养肥了狮虎鹰隼,它们在天空,岩角,大漠,丛莽里是伟美的壮观,捕来放在动物园里,打死制成标本,也令人看了神往,消去鄙吝的心”[20],即使是写到“死”,鲁迅依然不改名士风流。

同样忠诚于自我的还有大禹,面对学者官员们的人浮于事、碌碌无为,他并不计较,一心治水,把治水当作人生的一项事业去做。“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他举手向两旁一指。……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查了”“征了”“看透”“打定”,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坚实的大地上,这样他们才能够“像铁铸的一样”,独立世间,傲视众人,力排众议,不为世间庸众所左右,最终完成壮举。

更有像墨子这样“老实的侠”[21],不畏死,但是“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以“兼爱非攻”为人生终极目的,而不是为了号召他人去死,自己留享侠义的空名,他对生命是真诚热爱的;女娲造人,从来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如同孩子一般只是凭借自己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以未曾有的勇往和愉快继续着伊的事业”,这更是率性而为,没有人为的造作;伯夷叔齐真是“迂”得可以,但是“跑到养老堂里来,倒也罢了,可又不肯超然;跑到首阳山里来,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做诗;做诗倒也罢了,可是还要发感慨,不肯安分守己”,这不肯超然的背后是对一种“忠孝”原则的“迷信”,但他们的迷信却“迷信得认真,有魄力”,“迷信,是不足为法的,但那认真,是可以取法,值得佩服的”[22]。相比起“两朝良民”小丙君,他们的昏和傻亦不失为一种诚和爱。

(二)澄怀味象:浩歌狂热之中的冷眼

鲁迅“绝不是中国历史所熟悉的高蹈者、逍遥者”,“他的精神天马行空,两脚却立于苦难的大地”[23]。对人生中的战斗,他没有那种肤浅的乐观,于是我们看到《奔月》结尾处,那颇有象征性的场景:

他一手拈弓,一手捏着三枝箭,都搭上去,拉了一个满弓,正对着月亮。身子是岩石一般挺立着,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须发开张飘动,像黑色火,这一瞬息,使人仿佛想见他当年射日的雄姿。

飕的一声,——只一声,已经连发了三枝箭,刚发便搭,一搭又发,眼睛不及看清那手法,耳朵也不及分别那声音。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但他为必中起见,这时却将手微微一动,使箭到时分成三点,有三个伤。

使女们发一声喊,大家都看见月亮只一抖,以为要掉下来了,——但却还是安然地悬着,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毫无伤损。

“呔!”羿仰天大喝一声,看了片刻;然而月亮不理他。他前进三步,月亮便退了三步;他退三步,月亮却又照数前进了。

他们都默着,各人看各人的脸。

我们看《奔月》全文,知道文中的语境是默认后羿射日和射封豕长蛇都是事实,也就是说,虽然小说中的后羿为谋生而奔波,但是他的确曾经有过盖世神武。然而,这一次却如入“无物之阵”,箭还是往日射日的箭,且为必中起见还使用了箭分三点的策略,然而“月亮只是一抖”,之后“还是安然地悬着”,甚至“发出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似乎对后羿表现出它的宽容和善意,而月亮和后羿的你进我退却又表明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这和悦的更大的光辉仿佛充满蔑视和嘲讽。写英雄反抗命运而失败的情节在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有,多多少少会有一种悲剧的宣泄感和净化感,但是《故事新编》却让我们心中憋闷、无从宣泄,每当我们读到这里,都仿佛有一种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扑空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自他对人生的理解和他的创作观。

鲁迅在谈及《世说新语》时称其为“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24],而在谈及鲁迅的创作风格时,则有人说:“鲁迅先生的医究竟学到了怎样一个境地,曾经进过解剖室没有,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他有三个特色,那也是老于手术富于经验的医生的特色,第一个,冷静,第二个,还是冷静,第三个,还是冷静。”[25]的确有时候,我们甚至感到鲁迅的冷静达到了“冷酷”的程度:他总是细致地揭示出生活的悲凉和空虚,用一种冷静的姿态和盘托出。

南北朝时期画论家宗炳的“圣人含道暎物,贤者澄怀味像”,说的是魏晋画家作画时,有一种将其主观思维选择冷静客观地再现的风格,“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26],而将其用来概括《故事新编》中的叙事美学也未尝不可。在《故事新编》中不乏个人的豪言壮语,亦不乏群体的狂欢嘉年华,但是我们感受到了不是对这些场景表面上的热闹与喧嚣的认同,小说文本的字里行间飘荡着一种与小说的主题氛围不甚和谐的“冷静”,而这种冷静在《故事新编》中则具体体现在语言的从容和表达的曲折上。

所谓语言上的从容,是指在叙述时语气平缓,语调闲适,节奏疏落,仿佛“作者绰绰然有馀裕的能力驾驭他的笔”[27]。我们来看《铸剑》中武士大臣们从鼎中捞头的情景:

器具不久就调集了,铁丝勺,漏勺,金盘,擦桌布,都放在鼎旁边。武士们便揎起衣袖,有用铁丝勺的,有用漏勺的,一齐恭行打捞。有勺子相触的声音,有勺子刮着金鼎的声音;水是随着勺子的搅动而旋绕着。好一会,一个武士的脸色忽而很端庄了,极小心地两手慢慢举起了勺子,水滴从勺孔中珠子一般漏下,勺里面便显出雪白的头骨来。大家惊叫了一声;他便将头骨倒在金盘里。

这段文字颇为细腻地将“捞头”的场面描绘出来:作者不紧不慢地一一陈列着从厨房中拿来的器具;错落有致地从声音、动作、颜色和神情等多种角度来“鉴赏”这打捞的过程;文句长短结合,节奏起伏,时而舒缓,时而紧张。这段文字如同散文一样疏疏落落、举重若轻,在文本形式上表现出一种雍雅徐缓的“从容之美”,但这“从容”的散文体式记叙的却是“捞头”这样一个颇为恐怖的事件,轻快的言语背后渗透着深沉的气息。

而表达的曲折,在于《故事新编》很少在小说中对人物事件进行直接评价,明确清晰地表露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灵活地使用叙述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批评间接地表达出来,经过这样一番转换和沉淀之后,文本形成一种含蓄、有“距离感”的表现形式。

有时,叙事者以全知视角进行叙述,有些议论就潜藏在对一些事件补充的解释中,而这些补充和解释像是在陈述一些客观事实,而且在陈述语气上表现得一副看似若无其事、顺便提及的样子,如在《补天》的结尾处:

那是禁军终于杀到了,因为他们等候着望不见火光和烟尘的时候……他们就在死尸的肚皮上扎了寨,因为这一处最膏腴。

在现象上,就是禁军杀到,在女娲肚皮上扎寨,叙事者偏偏冷不丁地做了个注释,而这解释其实起到了评价作用:第一处的一个“等候”,勾画出了这群人的外强中干和投机心理,第二处的“最膏腴”则显示出他们的无耻和贪婪,这两处从叙事者的角度上说,都是画外音,作者以一副补充、解释的形式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论,不但隐蔽而且呈现出一副客观的样子,仿佛顺手一枪,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有时,叙述者表现为一个旁观者,以一双“好奇”的眼睛打量周围的一切,其实在描绘细节时,褒贬已包含其中,但叙述者只描述现象,既不给出自己的解释,也不表示自己的想法,故意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我们且看《铸剑》中王和眉间尺在鼎中相互咬食时的这段插叙:

上自王后,下至弄臣,骇得凝结着的神色也应声活动起来,似乎感到暗无天日的悲哀,皮肤上都一粒一粒地起栗;然而又夹着秘密的欢喜,瞪了眼,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

我们在阅读《搜神记·三王墓》时会有疑问:眉间尺和王在鼎中互咬的时候,宫廷中的其他人在干什么,在《铸剑》中,我们得到了答案:他们在看。他们内心中既有恐惧,又有悲哀,但是又有“秘密的大欢喜”,这三种神情混杂在一起,深藏在人的潜意识中,自己或许都未能察觉,而叙事者冷静的观察其实已经将它们剥离了出来,这些人内心中的怯懦、奴性和嗜血则被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是叙述者也只是猜测的语气,“像是等候着什么似的”,故作天真,明知故问。

还有的时候,叙事者作为小说中的某一方用限制性视角进行叙述,而这叙述中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让人不由得怀疑这视角的价值取向。然而这叙事者一如既往的从自己的角度,过分自信的讲述。在《理水》的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

这使商家首先起了大恐慌。但幸而禹爷自从回京以后,态度也改变一点了: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是要漂亮的。所以市面仍旧不很受影响,不多久,商人们就又说禹爷的行为真该学,皋爷的新法令也很不错;终于太平到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

称大禹为“禹爷”,就说明视角已经不是平视而是趋附式的仰视,“幸而”则是对“大恐慌”的转折,“真该学”、“很不错”虽是转述,但已经和前文协调了起来,最后那“连百兽都会跳舞,凤凰也飞来凑热闹了”,越是用陈述语气,越发让人怀疑其可靠性了。作者此时塑造了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这个叙述者越是褒扬的,读者越是觉得需要批判;这个叙述者越是肯定的,读者越是觉得虚假,但作者的声音始终没出面。

对于此时已经经历过《呐喊》和《彷徨》的鲁迅,从容的语言,曲折的表达更符合他的风格;在他看来“振臂一呼,万众响应,不折一兵,不费一矢,而成革命天下,那是和古人的宣扬礼教,使兆民全化为正人君子,于是自然而然地变了‘中华文物之邦’的一样是乌托邦思想”[28],鲁迅要展示的是“生活的全貌”,“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当我们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和未来的希望之中时,鲁迅总会冷冷地叫我们看好脚下正在走的路。

这种冷眼看世界的审美艺术风格一贯地出现在鲁迅小说的创作中,而《故事新编》犹甚。回到我们最开始的“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疑问中来,我们的这种憋闷,来自对这个英雄衰落背弃事件从容不迫、含蓄轻松的讲述,然而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期待的是鲁迅用热烈的语言,明确的表达告诉我们后羿的成功甚至是灭亡,让我们彻底的欢喜或者悲痛,然而鲁迅依旧冷冷地告诉我们“这也是生活”。

“那倒不忙。我实在饿极了,还是赶快去做一盘辣子鸡,烙五斤饼来,给我吃了好睡觉。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药,吃了追上去罢。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喂马!”

鲁迅笔下的后羿没有我们的失落沮丧,他比我们更冷静从容,他已经计划好了行动的程序,蓄势待发,不急不躁,他不需要一场“大毁灭”去宣泄自己的愤懑,也不需要自欺欺人去迎合那浅薄的乐观,他发起的是一场韧性的战斗。“世间有一种无赖精神,那要义就是韧性”[29],而“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8],“大时代”中“诚”与“爱”的激扬者对现实的复杂人生需要做出充分的预见和考量,敢于直面人世间的险恶和荒谬。鲁迅“含道暎物”、“澄怀味象”的冷眼背后是更加长远的打算和更加坚韧的战斗,这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在审美趣味上能够从容、曲折的精神源头。

参考文献:

[13]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75.

[14]许寿裳.回忆鲁迅[M]//挚友的怀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110.

[15]鲁迅.《尘影》题辞[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71.

[16]鲁迅.“醉眼”中的朦胧[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17]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37.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18-319.

[19](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M].钱春绮,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

[20]鲁迅.半夏小集[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19.

[21]鲁迅.流氓的变迁[M]//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59.

[22]鲁迅.《如此广东》读后感[M]//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61.

[23]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

[2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63.

[25]张定璜.鲁迅先生(上)[J].现代评论,1925,1(7).

[26]鲁迅.《出关》的“关”[M]//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7]李长之.李长之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55.

[28]鲁迅.《溃灭》第二部一至三章译者附记[M]//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72.

[29]鲁迅.娜拉走后怎样[M]//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9.

全国青年文学期刊 推动青年文学创作

青春杂志社

执行总编辑:育邦

美术编辑:王主

实习编辑:牛亚南 陈志炜

栏目主持人:邵风华 何同彬 韩东 朵渔 梁雪波

本社地址:210016 南京市太平门街53号

邮发代号:28-11

月刊,每册定价:10元

亦可直接与本社联系订阅:025-83611931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公众号评论功能已开通,欢迎评论↓↓↓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