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转角遇见了谁 爱转角是什么歌

时间:2023-05-02 01:0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634 评论:0

编者按

第四届上海法院“十佳青年”评选活动于8月初正式启动。经过全市三级法院差额评选并推荐人选,上海高院资格审查、综合素能评估和考察等程序,现已确定正式候选人。

“上海高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出23名候选人的成长故事。本期推介的候选人是来自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的徐怡南。

蜕变,在梦开始的地方

犹记得09年的那个酷暑,烈阳高照,沥青柏油路热得令人烫脚,彼时刚从象牙塔毕业的我怀揣着向往与期待迈进嘉定法院的大门,至此开启了我与法院的不解之缘。

回想那时的我,虽着迷于律政剧,喜欢看英姿飒爽的人民警察抽丝剥茧,历经波折觅得真凶;喜欢看睿智多谋的律师口若悬河,凭一己之力扭转庭上局势;喜欢看至正至诚的法官端坐三尺判台,一锤定音止纷息争,但却独独没有想过工科硕士毕业的自己,有朝一日会放弃苦读近七年的专业,转投法律的怀抱。

入职初始,当我并未如预想那般分配在信息技术岗位,而是被安排做书记员时,我的内心曾一度充斥着懵懂与迷茫。很长一段时间内,在这片我从未涉足过的领域里,我不明方向、不问缘由,只是每天按照既定模式机械地做着发案、记录、整卷这一系列的程序性工作。直到有一天,承办法官在开完庭后突然问我:“小徐,你对这个案子怎么看?”那一刻,缺乏专业知识的我大脑一片空白,一时之间无从回答。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不论过往如何,既已选择了法律这条道路,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将这份职业做好。

自此之后,我利用工作之余恶补法律知识,买书、报班、自学,备考司法考试、心理咨询师考试。

渐渐地,我发现原来我一直所做的程序性工作都能在诉讼法内寻得踪迹;

渐渐地,我了解原来法院判决调解工作的背后有着诸多法律条文的支撑;

渐渐地,我开始思考、总结,不仅仅满足于书记员的日常工作,也开始为法官分担,撰写文书、参与调解、编写信息及案例;

渐渐地,我感受到法律的迷人之处,了解了法官的职责使命。

不知不觉间,法院工作对我而言已然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心之所向、为之奋斗的事业。非一眼万年,非筹谋已久,只是在日以继夜地工作学习中,浸润多年,蓦然回首,方觉梦想之门已然开启。

找到了梦想,

那就大步向前,奋力奔跑吧

2013年,我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至此驻扎于刑事审判的前线。

胸中有数,是人民法官的必备功课

仍记得报到之时,前辈告诉我:刑事审判办的是案件,也是当事人的人生,我们判决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应细细揣摩、认真推敲,不能出错。当时的谆谆教诲让我瞬时领悟到刑事审判的严肃与严谨。是的,案件的审理和代码的编写是如此相似,一个代码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塌,而一个事实的错误将让公平正义难以实现。

在倍感责任重大的同时,前辈的叮嘱始终犹言在耳,鞭策着我在工作之时细致更细致、谨慎更谨慎。在办理经济类犯罪案件时,不可避免地会与数字打打交道。尤其是在电信诈骗、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中,案件卷宗常常要用到28寸的大箱子或是平板车,接连运送至办公室,卷宗和各类鉴定报告时常堆满办公室的各个角落。面对一摞摞厚厚的卷宗,一页页密密麻麻的银行账目,再多的事实、再大的金额,我都必须梳理得清清楚楚,不同时段当事人参与多少金额,我也必须了然于胸。虽然无数的工作最终只化为判决书中那寥寥数行文字,但不变的是梳理证据与事实时的那份细致与用心。

持平守正,是人民法官永远的座右铭

多年来,我办理了上千件刑事案件,不乏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从一名职场新手奔跑、蜕变,逐渐成长为能担当、敢担当的专业法官,为了公平正义的实现而笃行不怠。

正义的实现,离不开实体公正之基。每一个案件,我都会认真通读证据材料,系统掌握情况,摘录关键点、疑问点,针对性地形成自己的庭审提纲;面对案件中大量的证据、复杂的事实,我抽丝剥茧、耐心以对;遇到案件处理的难题,更是皓首穷经,大量探索案例、论文,请教探讨,形成最终处理方案。

正义的实现,离不开程序正义之轨。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我对怎样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如何通过庭审解决案件疑点,如何通过证人的出庭确保关键性证言的客观、真实,如何灵活运用庭前会议,提高庭审效率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摸索和总结,“以审判为中心”,确保庭审程序规范有序。

正义的实现,离不开裁判说理之核。案件事实的认定、争议焦点的评析,定罪量刑的依据,最终都在一纸判决中展现于大众面前。每一个文书都避免低级错误,每一个事实都有证据支撑,每一个观点都有理有据述说详实,这是我对裁判文书的最低要求。

记-忆的坐标有多清晰,

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

还记得,2015年,庭里受理了第一个涉外刑事重大案件。作为外围人员,我参与了案件部分联系、协调、秩序维持工作,虽然只是零星的边缘性工作,但也被案件程序、实体繁复程度所震撼,震撼钦佩之余还有一丝丝小期许,期待自己将来也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因而,在专人负责庭内涉外案件的审理后,我迎头而上,研究涉外案件的审理程序、审判要点、裁判文书的制作规则,逐渐形成了一套涉外案件工作流程。

还记得,2017年,我承办了嘉定区第一个金额上亿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提出钱款用于投资外地房产,部分投资人已经签订了房产交易合同,希望合议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房产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可能交付投资人?为了一探究竟,带着这些问题,我带队奔赴数千里之外。穿梭于泥泞的建筑工地实地查看,专注于联系证人调查案情,忙碌于向职能部门查询信息,往返于兄弟法院核实情况。三天后带着答案回来的我,开庭审理定罪量刑。虽然这些工作在判决书中并无法体现,但实地的排摸让我对案件的事实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还记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一时间,刑事案件的传统审理方式遇到瓶颈。为了避免当事人到庭造成的人群聚集,减少病毒传播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更为了确保审判工作不受疫情影响正常有序开展,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我提前调试,多次与公诉人、当事人进行沟通、指导、确认,在线开庭审理并顺利宣判了案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反馈。这也是全市范围内首次尝试使用在线庭审设备审理的刑事案件。

还记得,2020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入收官之战。为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尽快挽回被害人损失,面对4件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36名被告人、20多名被害人、80多本卷宗,我全力以赴,加班加点推进案件审理工作。在不懈的努力下,2个月的时间里,我将复杂的案情、海量的证据梳理成一张张表格,顺利按照预定节点安排庭前会议、开庭和宣判,最终形成报告272页,判决近10万字。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

最快的脚步不是冲锋,而是坚持

十多年来,我相继荣立上海法院个人二等功,获得“邹碧华式的好法官、好干部”称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只愿在梦想的引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只望在未来的某一个日子里,在我回想起我的法院时光时,能够无愧于对自己的期许,无愧于所办的每一起案件。

时间没有尽头,我也将在追梦的路上一路前行。

供稿部门丨上海高院团委

责任编辑丨李谷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