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不再来三毛 《陌上花开》散文

时间:2023-05-02 05:45/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138 评论:0

“小熊,我走了,这一回是真的。当敦煌飞天的时候,澔平,我要想你。如果不是自制心太强,小熊你也知道,我那一批三百七十五个钥匙,起码有一百把要交给谁。”

眭澔平在奔赴英国留学的旅途中发现了这么一封信,夹在了三毛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中——《滚滚红尘》。

“此刻的你在哪里呢?在火车上还是在汽车上?”

“好,同志,我要走了,欢迎你到台湾来。”

眭澔平在读完整封信以后,心中波澜的情绪迟迟无法被抚平,三毛在离开的前几天还给他打过电话,可是自己错过了。

2011年,因为怀念这样一个像精灵般的朋友,眭澔平出版了一本书名叫《三毛的最后一封信》,他以朋友的视角记录下了三毛许多可爱的生活日常。

他在文中说:“三毛,你走后快乐吗?”,我想三毛离开的原因他已经了然于心了。

01 解谜三毛之死

1991年1月4日的清晨,在台北的荣民总医院,一位医护人员在病房的浴厕看到了作家三毛的身子半悬在马桶的上方。

经过法医和警方的调查,确定了三毛的死因是自杀,因为在马桶的旁边有扶手,如果三毛只要有一丝求生的意识,她就可以抓住扶手,结束痛苦的自杀。

20年以来,大家对于三毛的自杀都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人说是因三毛太过思念逝去的荷西,也有的人认为三毛的自杀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吃过安眠药以后发生的意外。

眭澔平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及过他认为那时候的三毛应该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抑郁症。

在三毛自杀的前几天也还曾给他打过电话,三毛在电话里留言道“小熊,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但那个时候他并不在家中,这让他始终感到遗憾可惜,如果他接到了三毛的这通电话或许就能有不一样的结局。

对于那封信,眭澔平表示那就像达·芬奇密码一样,其中的隐喻也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看得懂,信中虽然没有提到过荷西但是却用了两百多个“钥匙”来表达自己对荷西的思念。

敦煌是三毛生前说过死后最向往的地方,她说如果将来离开了,埋在敦煌的月牙泉那里是最好的,所以“当敦煌飞天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了三毛当时已经产生了死亡的念头。

在遗书的最后,三毛留下了署名:爱人三毛,其实这并不是说两个人有着恋爱的关系,而是因为眭澔平和三毛都是那种渴望追求既是爱人又是同志的朋友,既爱又志同道合的朋友。

三毛的姐姐陈田心也曾猜测过:“她其实对死亡也有着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她偶尔也会和我聊到对死亡的幻想,她也总想看看死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可能她觉得这样离开也很好,所以就不愿再回头,一路走了。”

但我想,无法忘记的挚爱或许才是三毛真正选择离开这个世界的原因吧,尽管过去那时已经距离荷西离世已经过了十二年,但对于三毛来说那六年却是可以当得上别人四世的经历。

在眭澔平的传记书中曾说道,直到遇到荷西以后三毛就全心地投入到了爱情之中,两个人的爱情是真挚和丰满的。

三毛曾向荷西表达过如果自己先走了,希望荷西能够再找一个女人,但被荷西生气地拒绝了,荷西说:“要是你死了我一把火把家烧掉,然后上船飘到老死。”

但谁能想到呢,先离开的那个人竟然是荷西,荷西意外离世以后使得三毛再也无法承受爱情,先后拒绝了许多追求者,虽然后来遇到了王洛宾但更多想要给予给他的是对一个老人的关爱。

荷西,成为了三毛这一辈子忘不掉的一个人,原本就出现过自杀倾向的三毛,又怎么能再承受没有爱人的痛苦了呢?

02 三毛“流浪”记

三毛,本名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市南岸区,与父母在重庆生活了几年以后便在1948年举家搬往了台湾省。

在幼年时,三毛就对书本展现出了不一般的热情,初中时就读完了市面上售卖的各种名著。

其实三毛最终会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离开这个世界,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有预兆了。

在三毛13岁读初二的时候,因为热爱阅读常常忘记写作业,在数学课上,她也总是爱偷偷看书,因此三毛的数学成绩永远都在班上垫底,正是因为糟糕的数学成绩导致三毛的数学老师非常不待见她。

她在书中写道,自己多次观察到数学老师的考题多数都是从数学课本后的习题中抽选的,所以她每次都会在考试前突袭“数学题”,因此她连续得到了6次的满分。

一向数学成绩很差的三毛数学成绩居然能连续六次都拿到满分,这让数学老师感到非常不解,因此他选择了一天将三毛叫进办公室,并重新拿了一套试卷给三毛做。

看到跟习题完全不一样的三毛顿时慌了神,她的“小伎俩”就这样被数学老师发现了。

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老师将她叫到了讲台上,并羞辱三毛道:“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很喜欢吃鸭蛋,今天我就请她吃两个。”

说完这一番话后,他便拿起一个沾满墨汁的笔,在三毛的眼睛上画了两个大大的黑圈,本就不善与他人交往说话的三毛顿时愣住了,巨大的耻辱感从她的心中升起。

看见讲台下的同学都爆发出了哄堂的笑声,三毛涨红着脸跑进了卫生间,尽管回家后心中十分委屈,她也没有将今天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

第二天,当三毛正常的前往教室经过走廊时,耻辱与恐惧感慢慢地升了起来,三毛顿时晕了过去。

一群同学赶忙将她抬到了医务室,自此以后三毛患上了自闭症,除了爸爸妈妈她不再选择跟学校里的任何一个人说话。

甚至还选择过自杀,来逃避那一次让她感到耻辱的事件。

看到女儿孤僻和对学校抵触状态的父母,也不再勉强三毛再在学校进行学习,并把她接回了家。

三毛便在家中跟着父母学习了国文和英文,并且先后跟着顾福生、韩湘宁和邵幼轩三位画家学习画画。

也是跟着老师学习画画,三毛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了,更加向往自由和漂泊。

对于文学有着天生聪慧资质的三毛,在1964年得到了中国文化大学的创始人张其昀的特许,在中国文化大学旁听学习过几年,成绩也非常优秀。

1967年三毛再次选择了休学,她决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将自己打算去西班牙学习的计划告诉了父母以后的第二天就只身登上了前往西班牙的航班。

在马德里大学求学时,她遇到了比自己小8岁正在读高三的荷西·马利安·葛罗,这个人将陪她度过人生中最快乐的六年,也成为了她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荷西那时仅仅16岁,在一次派对上他看见了身着极具东方色彩的淡黄色纱裙,他顿时就被三毛吸引住了。

看着那时已经小有名气的三毛在台上用着温柔又流利的英文念出了自己写下的几首诗,年仅16岁的荷西深深陷入了这个美丽的东方公主的温柔“陷阱”中。

他常常逃课去找三毛,并且常常戴着那顶极具个人特色的法国帽,大大咧咧地走到三毛的面前。

他还在一个平凡的夜晚,出现在三毛的面前,深情地递给三毛一枝玫瑰花。

三毛那时只觉得这个小男孩太过可爱,对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荷西16岁在大街上对她的深情告白让她始终无法忘怀:“你等我结婚好吗?等我六年,因为我要花四年读大学,花两年服兵役。等六年一过,我就来娶你!”

1976年三毛发表了自己的散文集《雨季不再来》她将少女时代的成长感悟和自己这些年游学的体验都记录在了其中,荷西也被记录在其中。

荷西,注定会进入她的人生,给她“一世人生抵别人四世”的经历。

03 无法忘怀的爱情

1970年三毛再次回到了台湾,荷西那种带着少年特有的热烈求爱方式让三毛久久不能忘怀。

但也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三毛在记叙这一段故事时也剖析出了自己当时复杂的情绪,她承认自己当时的确被荷西的浪漫所打动,但是“差八岁”“他还是一个读高三的学生”“他还小”这些让三毛都放弃了与他继续交往下去的念头。

回到台湾以后,三毛就进入了一所文学大学开始教授学生德文,渐渐地她也忘记了那个16岁的热情的荷西。

回到台湾后的三毛,感情似乎一直都非常不顺利,在教书的过程中她发现了自己的初恋男友在自己留学的那段时间早已移情别恋,她前去询问那个人他们之间的婚约还作数吗,但初恋男友却坚定地拒绝了他们的婚约。

这一段经历曾让三毛低迷过很长一段时间,后来她又遇上了一个成熟对她很好的男人,但最终也因发现那个男人是一个有夫之妇,这段感情便不了了之。

这几段情感都让三毛逐渐丧失了对爱情的期待,直到那一个她以为和她共度一生的德国男人的出现。

28岁那年,她遇到了比她大几岁的德国外教,他是一个非常温柔体贴的男人,他不像荷西那样炽热和充满活力,但是他对三毛的情感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他每天都会在三毛下班时准时出现在她的身边,和三毛一起正常上下班,为三毛准备她最爱吃的蛋糕,他会细心地为三毛准备她需要的各种物品。

这种细水长流般的情感逐渐融化了三毛的内心,让她对爱情又产生了向往之情。这个德国男人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好男人,她也很喜欢,她在内心也就认定了未来要一直携手的人将会是他了。

1972年,德国外教在瞒着所有人的情况下为三毛准备了一场非常美丽的求婚典礼,三毛欣然地答应了这个德国外教的求婚。

三毛的父母对三毛的情感问题一直都是非常开放与尊重的,所以也非常看好女儿和这个外国女婿在一起。

就在三毛以为她将和这位她深爱的德国男人携手走完一生的时候,意外总是要来破坏她美好的爱情。

就在两人已经准备好典礼的各种流程,要一起踏上婚姻的殿堂的时候,德国外教却因为自身的心脏病突发心肌梗塞,不治身亡。

听到未婚夫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亡的三毛,只觉一阵眩晕,晕倒了过去。她感叹幸福总是离她很远,上天每次都要在她感受过爱情的甜蜜以后,破坏这一份甜蜜。

在安顿好未婚夫的丧事以后,三毛每天都在以泪洗面,抑郁的情绪又再次笼罩在了三毛的大脑周围,她感到悲痛欲绝。

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挚爱总会离开自己的三毛,在天气并不好的一天选择吞下了一大瓶安眠药。

但幸好被发现得早并及时地送到了医院,三毛被救了回来,为了避免女儿再做傻事的陈氏夫妇要求女儿搬回来与他们同住。

从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三毛明白了,自杀以后的她父母感受到的痛苦并不比自己感受得少,因此她同意了爸爸妈妈让她搬回去的提议。

陈父因为担心女儿再会做相同的傻事,每天都会在吃饭的时候与三毛聊一些今日遇见的趣事。

日子一长,他发现三毛还是像丢了魂一样,便向三毛提议:“为什么不去西班牙再逛逛?”

“为什么这样说呢?”三毛不解地向父亲询问道。

“你之前不是在书里提到过有一个16岁的西班牙小伙向你求爱的经历吗?为什么不去西班牙看看,那个小伙子是否还在。”

不是因为荷西,只是单纯想要外出散心的三毛再次飞往了西班牙。

有一天朋友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中朋友非常焦急地说:“平,你在哪儿?赶快乘计程车过来。”

听到朋友焦急语气的三毛也慌张了起来,没有多做装扮,拿着钥匙就出了门。

当她到达朋友所说的地点,朋友却神秘地将她的眼睛蒙了起来,她在书中描写道,“一双温柔的手臂将她整个人都抱了起来,张开眼一看,哎呀!不得了。竟是那位身材高大,长满胡须,当年向她热烈求爱的荷西啊。”

温柔和浪漫的氛围让三毛恍了神,荷西捧起她的脸热烈地吻了起来,她也热情地回应了荷西的吻。

之后荷西将三毛带进了自己的房间,看着荷西房间墙上有着好几幅自己照片的三毛深受感动,原来那个16岁的“小屁孩”真的不是玩玩而已。

随即荷西还非常深情地以一个成年男性的态度向三毛表达了自己的爱意,他的心中还包含着16岁时对三毛热烈的爱,但他不再像16岁那样莽撞,他希望三毛能够和他在一起共度余生。

倾心沉醉于浪漫爱情的三毛很快就与荷西确定了关系,《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中就记录了两人许多甜蜜的日常生活。

虽然在撒哈拉沙漠中的生活物质条件非常的艰苦,可在三毛的记叙中,他们两人的家是沙漠中最豪华的一个住所,对于有着荷西的生活三毛心中对这些生活是倾注了百分之百的热爱。

她总能在沙漠上淘到一些奇特又漂亮的小东西,她的家也常常接待一些当地的居民,那里的孩子也常常跟着三毛一起学习。

自从与荷西在一起以后,三毛将热爱自由和随心所欲的自我真正地展现了出来,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让许多远在中国的家人感到担忧,但三毛总是会在心中展现出对现在生活的满意。

但是就在她送父母回国的那段时间她突然收到了荷西潜水溺亡的消息,她真正体会到了肝肠寸断的感觉,她感觉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想随着荷西一起走的念头常常出现在她的脑中。

爸爸妈妈因为担心她的精神状态,还在西班牙陪伴了她许久,三毛内心也在关心着父母但因为荷西去世的巨大噩耗让她无法再抽出另外的心情去关心父母了。

她知道爸爸妈妈常常因为语言不通,会在西班牙的大街上迷路很长一段时间,当他们很晚回到家中时却只说到他们去逛了逛周边,这让三毛感到非常的内疚,她也曾向父母承诺过自己不会再选择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了。

可是就在遗书中她还是选择了“敦煌飞天”“我要走了”。

对于三毛来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或许真的就像其他人说的那样,三毛的一生只有那一段与荷西相伴的六年吧,爱人相伴的六年才是她最痛快的六年。

她离开或许并不是厌倦了这一切的生活,可能是去追寻当初对她来说最好的六年了吧,因此她才会选择在有机会可以活下来的情况,还是下定决心离开了这个世界。

永远怀念这个充满爱和自由的灵魂,“流浪作家”陈懋平,三毛留下的那些优美的文字将会永远存在于这个浪漫的时空中。

参考文献

1. 南方日报 2012.09.06《三毛的最后一封信曝光 可解三毛自杀之谜?》

2. 凤凰网 2019.03.03《三毛:一个叫“ECHO”的神秘女子》

3. 中国法院网 2021.09.15《三毛的万水千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