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信息的方法 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从建立读书的规矩做起,构筑自己的读书方式
本章中我要写的是,如何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确立读书的生活方式?读书能带来什么样的好结果?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你要为自己建立一个规矩,例如“上了电车后不看手机只看书”。
不要小看上班、上学路上累积起来的时间。如果定下这么一个规矩,即在电车上坚决不玩手机而只读口袋书,那么你就向着将读书变成习惯迈出了第一步。
不可思议的是,在你坚持这么做的过程中,你会有趣地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守规矩的人。当其他人一直在玩手机的时候,你却逐渐有了自己正在向着高尚世界飞奔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你产生由知识带来的喜悦。不管身边的其他人在干什么,而让自己沉浸在与别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里,你就能够在高层次或者深层次上进行思考了。
或许你也可以定下这么一个规矩,即“每天必去一次咖啡馆读书”。
咖啡馆,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让人精神放松下来的地方,同时,它又有着公共空间的紧张感,因此是集中一个小时精力用来读书的极佳场所。现在各处都有卖200日元一杯咖啡的咖啡馆,每天一次,即使30天,花费也就在6000日元左右。花钱确保了空间和时间,而将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却是不值当的。
你还可以定下这样一个规矩:“和人约定等候地点时必选书店。”当然,这种方法并不仅限于等人,你也可以定下“一天进一次书店”的规矩。
不管是何种情况,你务必尽量增加去书店的机会。寻找任何机会去书店。如此一来,你对书的接触就成了常态。
在书店里,你一定会觉得数量巨大的信息在向你袭来。就我自己而言,进了书店之后,我有时会感到眼花缭乱。大量的书籍整齐地排列在书架上,它们都有各自的作者,强调着各自的存在感。那里面既有教科书上都有的柏拉图和笛卡儿的著作,也有你第一次见到名字的作者写的书。
也许有些鱼龙混杂,它们中的大多数好像在向我们高声叫喊:“读一读我吧!”
土屋贤二先生的《土屋的贫格》(文春文库)(日语书名:《ツチヤの品格》——译注)中有一篇题为“为什么一进书店就想上厕所”的随笔,我引用其中的一节:
你知道写出一本书需要花费多少心血吗?也许在书店里随意浏览书的人并没有注意到,但只要静下心来的话,你一定能听到一本本书的高声悲鸣:“读一读我吧!”寄居在书中的作者的灵魂在叫喊:“买!买!买!”当书被人买走后,灵魂便释怀了,消失了,它不会对图书馆以及旧书店造成任何影响。但是,当书还是新书的时候,书中的灵魂有着十分强大的力量。对此,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因此,一进书店便想上厕所,这也是书的灵魂在惩罚我们的罪恶。
不愧为土屋先生,说得简直太逗了,不过,我也挺能理解他的这个歪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用阅读提升纵向思考力
现在我们正身处一个不断被剥夺读书时间的时代。我们忙于应付工作,找不到读书的时间——说这种话的人不在少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变得能在瞬间检索到地球上形形色色的信息,而且,还出现了许多很有趣的东西,它们都是夺走读书时间的巨大元凶。例如,只要在智能手机上装上一些软件,既可以玩游戏,也能看动画片,娱乐活动的范围一下子被拓宽了。
进而,互联网不光为我们提供信息,而且正在大幅地改变我们的交际手段。只要你使用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就能随时与相隔很远的众多朋友交流。
为此,我们能越来越多地见到手机片刻不离手的人。过去我们经常在电车中见到读书的人,现在每个人的眼睛都盯着手机屏。
不用说,手机确实是极其便利的工具,但我担心,最终会不会让大量的人陷入过分的网络社交,而变得越来越没有思想。
当然,社交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也不否定数字时代有其特定的社交手段。但是,如果人们总是处于网络社交的状态中,我害怕长此以往,现代人会疏于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以及对自身的挖掘。
和与自己同等水准的人交流可以说是横向社交。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交活动,几乎都是横向社交。在这种社交模式中所进行的对话,通常十分平淡无奇,因而无法深化自己的思想。换言之,它仅仅停留在随意聊天的层面上,缺乏深度。
与此相对,读书是纵向深化思想的活动,可以说它与横向社交模式完全是异质的东西。
人要咀嚼通过读书获得的信息和思想,重新建构自己的思想,这一活动能够纵深地培养每个人的思想深度。然而,近几年来,电车中读报和读书的人骤减。我甚至担心,过不了很久,我们就将进入把那些人当怪物的时代。
我觉得,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如果你还想多读书的话,那就必须积极地为自己创造一个以读书为目标的生活方式。
为自己建设一座“脑中图书馆”
每一本书都有其独自的存在感,各有各的趣味,从中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
不过,我还想让大家知道,其实更有意思的是,读过的书,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给读书的人以巨大影响。10本书、20本书、30本书、50本书、100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那些书逐渐在读书人的脑子里建立起一个关系网。而这种关系,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读书人自身的个性。
当然,可能有人认为那些书中只要有《圣经》和佛典就够了吧。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说“我想让自己的视野变得更宽”“我不想用一本书来建立世界观,我要了解更多的世界观”。
因此,我们需要读更多的书,需要建设一个脑中图书馆。在脑子里积累500本、1000本书的信息,让它们形成一个网络,就是这种感觉。
于是,我们需要做的是,阅读犹如丛林般浩瀚的书。
丛林中共生着形形色色的植物,既有阔叶树也有针叶树,有大树也有小树,比树更小的还有蕨类植物,地面上还有青苔。从远方眺望丛林,我们看到的是一片丛林的整体形态,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实际上它是拥有各种生命的集合体。
对于读书,我也认为,读像丛林般种类繁多的书十分重要。
例如,读思想类的书,如果只是读几本马克思主义之类的书的话,就无法拥有思想的多样性,这就好比建造了一个只有杉树的人造林那样的脑中图书馆。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我认为,我们应该认同事物的多样性,广泛地读书,以此来将我们头脑中的图书馆建设得如同大自然中的丛林那样丰富多彩。丰富多彩的丛林中,不仅生长着植物,还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昆虫和动物,它们的存在是对各种生存方式的讴歌,是在延续生命。
读书也一样。我们与各种书相遇,注入脑海的知识和修养建起一个网络,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如同丛林那么富有。
从放一个书架开始,创造坚实的精神文化
最近,学生中没有书架的人好像多起来了,听说他们读完书后不是卖了就是扔掉。很可惜啊,这种做法无法让你从书中学到什么。
和书一起生活,意味着一直能受到书的激励。让自己总是在近处直接触摸到书脊十分重要。
就拿我来说,每年都在一点点地增加书架,现在,房屋墙边的所有空间都被书架占领了,日常生活变得十分不便。于是,我家人恳求我想想办法,而我实在无计可施。虽说心里觉得挺过意不去的,可我压根儿没有将那么多书连同书架一起扔掉的想法。
要将读书变成自己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书架是必需品。我希望大家至少从放一个书架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书架的作用极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架上放着书,它会一直召唤你——“我在这里哦”。
前面我已经说过了,应该在大脑中建设一个图书馆的话题。为此,需要建立书架这一更为大型的书的丛林,以此让我们和脑中图书馆连接起来,从而建构起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
书架上,除了有弗洛伊德,还有荣格、弗兰克尔、佛陀和耶稣。每当你的视线停留在那些书脊上时,从那些书中获得的知识便会鲜活地复苏……于是,你的内心就能获得平衡。
书架,打个比方,犹如长臂向四处伸展的玩偶。大脑中的和书架上的图书馆如果贫瘠的话,自己的情感有时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很容易对人生气,或者表现出绝望。
玩偶如果只有一只手臂的话就会倒下,它手臂越多则越不容易倒下。因此,书架对人而言,是重要的精神寄托。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书架上有一本维克多·埃米尔·弗兰克尔医生写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它描写的是作者自己在集中营里的经历。当遇到一些让你心情郁闷的事时,看到了这本书的书脊,你一定会马上回忆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自己心中所受到的强烈震撼。你想起了弗兰克尔在收容所里坚强活下来的经历,你便会产生“啊,不能轻视生命”的想法。结果,你会变得不再轻易否定自己,也不再厌世地想要一死了之。
拥有书架,你就能将那样的精神支柱化为自己的东西。
中村先生翻译的《佛典:经集》(岩波文库)(日语书名:《プッタのことば スッタニパータ》——译注)也是这样的一本书。
这本书里一遍又一遍地教导我们“人有欲望因而受苦”“必须放下执着”等。在“蛇品”中,佛陀说了下面这些话:
“追求别人不追求的独立无羁,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
“周游四方,毫无怨愤,事事满意,克服险阻,无所畏惧,让他像犀牛角一样独自游荡。”(1)
也就是说,就像犀牛只有一只角那样,追求正确道路的人,不受他人的毁誉褒贬束缚,哪怕自己一个人,也要坚持信念,生活下去。
读到这些时,你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啊,应该这样做啊!迷茫的时候,不用去管别人说三道四,一个人坚定地走下去就行了。”
再比方说,如果你的书架上有种田山头火的句集《草木塔》,你大概就会想起这句话:“蜘蛛,张网的自己肯定自己。”(日语原文:“蜘蛛は網張る私は私を肯定する”——译注)山头火一定是在看到蜘蛛网时想起了自己的人生便写出了这个句子。这句话可以从很多角度去解读,很有深意。
也许经历了千辛万苦的山头火,从眼前的蜘蛛网看到了人生正在不断走向被束缚的自己的影子。也许他目睹张网捕捉猎物的蜘蛛,想到了不牺牲他人自己就无法生存的生物界的法则,他的思绪在现实世界里驰骋,哪怕这有多么悲哀,但自己无法逃避。进而,山头火一定又想到了置身于生物连环体中的自己,他接受了这样的自己,因此“自己肯定自己”。
当情绪异常低落时,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句子的时候,也许你就会平静下来。
概而言之,以精神文化为依靠,让人的心绪变得宁静,这也是读书的好处。
最近,当被别人问到“你的心中是否拥有坚实的精神文化”时,能直截了当地回答“我的精神文化就是书”的人似乎在减少。
读100本、200本书,它们的每一本都是精神文化,它们都能成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正是读书,让你的精神变得如同丰富多彩的丛林。
因此,放上书架,每天能看到书脊,这样的生活十分重要。在此,有一点很重要,即你用不着只摆上一些难读的、严肃的书。应该摆上各种类型的书,甚至别人见了会吃惊——“他竟然还读这样的书”。
长此以往,书架会渐渐变得充实,我想,这才是完美的读书状态。
学会交流,快速提升阅读水平
当我们在讨论与书做伴的生活方式时,我想,至少拥有一个能和你一起谈书的朋友十分关键。那个朋友,既可以是网上的,也可以是能见面讨论的人。营造快乐谈书的氛围,对于将读书生活持续下去这一点来说非常重要。
我在学生时代就有这样的“书友”。我们经常举办这样的读书会,即我们差不多三人读同一本书,然后聚到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讨论到天明。这里的重点是,即使没有读完书的人也可以参加。在读书会中听了已经读完的人谈那本书后,就好比自己也读完了那本书……只要有这样的弹性规则就够了。这也就意味着“你不需要一个人读完书”。
现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做这样的事。例如,有人在网络上对某本书发表评论,其他人也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也能产生交流。这正是现代社会读书会的一种形式。
事情就这么简单。在这个时代里,你能找到可以讨论共同话题的人,而且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找到,真是了不起的时代。而且,在网络的世界里,无论是DVD还是书,都有人评论。书评中,既有称赞的也有批评的。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在读了几个人的书评后了解到该书的大致内容以及水平,并能据此来判断该不该买这本书。
我们在读别人的评论时还会喜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惊叹:“竟然有这么多人认真读过这本书。”即使是极其专业的书,只要看到有读者认真阅读并发表书评,就会深受鼓舞。当然,也有人写的书评极其武断和充满偏见。我因为不想影响心情,从来不看对自己书的评论,对别人的书,我经常见到一些不文明的评论,有的更是恶意中伤,对此我深感遗憾。
不过,那样的评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书评,读了之后会让人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快乐,你会想:原来日本有这么多人在认真读书啊。
还有,当你仔细读了那些评论后便会发现,不同类型的书都有一些很精通该类书的高手。
他们写的书评非常有趣,往往会让人产生冲动——“这个人推荐的,我一定要读一下”。就这样,以书评为线索,犹如挖土豆那样,一本接着一本地拓展了读书的范围。读完一本后又想读第二本书、第三本书,数量不断增加……这也是读书方法的要领,由此形成了前一本书带出后一本书的极佳状态。
从促进读书这一意义上来说,书评发挥的作用是极大的。互联网的出现,造就了大家一起讨论书的文化空间,新形式的读书会应运而生。并且,这应该也是导致了由读者参与的新的读书文化样式诞生的根源,它建立在迄今为止以作者为中心的读书文化的基础上。
我感觉到在读者地位上升的同时,时代正在朝着任何人都能成为作者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时代,只有大学的著名学者和作家能够出书,作者之间相互为对方撰写书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变化,即只要对某个事情有浓厚的兴趣,他就能出新书。从作者的水准而言,很专业的权威人士与普通人的界限也变得模糊起来。与此同时,读者中也出现了写书评的人,那人一写书评,书就畅销,这种现象也已经习以为常了。
从这一角度来看,我认为“也许新的出版文化的时代正在到来”,内心不免充满期待。
如何与最崇拜的人产生连接
最近,我趣味十足地拜读了“BOOK OFF”公司的创始人坂本孝先生的书《我的意大利、我的法兰西——建立克敌制胜之优势的方法》(商业界)(日语书名:《俺のイタリアン、俺のフレンチーーぶっちぎりで勝つ競争優位性のつくりかた》——译注)。
坂本先生于1991年创建了BOOK OFF公司,担任社长。2006年他出任会长,2007年退休。这本书以他的人生经历为基础,主要写了创建饭店“我的意大利”“我的法兰西”的经过。
BOOK OFF成功之后,坂本先生好像也想过去南方的岛屿,过上每天打打高尔夫球的清闲日子。就在这当口,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接受了日本政府的请求,开始重建日本航空公司。稻盛和夫先生是坂本先生最崇敬的人。据说坂本先生知道此事后,觉得“自己要求退休去南方岛屿过清闲日子的想法真是太过分了”,于是,他开始创建名为“我的意大利”和“我的法兰西”的饭店。
对于坂本先生而言,稻盛和夫先生是相当于自己的人生导师那样的人,他从稻盛和夫先生的身上学到了人格,获得了力量,包括他的人生观都受到了影响。他看到自己尊敬的、私淑的人生导师开始了新的行动,痛感自己“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加油了”,这也是促使他开始新事业的动机。
据说坂本先生经常去参加稻盛先生的报告会。当然,他一定没少关注网上的信息。与此同时,他还收藏了稻盛先生的所有著作,一遇到什么问题时便取出来重新读一读。
在报告会上听到稻盛先生的声音,无疑能感受到巨大的震撼,但是,这种震撼会随着时间而消失。通过互联网也可以追随稻盛先生的足迹以及最近的言论,但是作为信息,它完全无法满足读书人的需求,最终,还是需要依靠纸质书的力量。
我认为,书中隐藏着读书的本质。
我在序章中说过,读书可以让你遇见告诉你应该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的导师。集齐你私淑的那个人的书,就如同你总是和你最敬爱的人生导师生活在一起。
你可以向坂本先生学习,将你认为“这个人的书我还想多读一些”的人的书收集起来,读上3至4本。这样做的话,你就能逐渐了解那人的思想,感觉到自己在与他共享精神世界。同时,你也会对那人正在挑战的领域产生兴趣,那个人所说的话,也会成为激励你追求进步的巨大动力。
什么样的书,才能真正锻炼我们的思考力
我一直认为,仅以获取信息为目的的读书总有一天会不再被人所需要。
互联网使用起来如此方便,信息量如此巨大,在网上总是能搜索到最新的信息,可以预见,随着时代的变化,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手段将成为必然。
当然,比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他们通过电视和互联网了解运动员的赛况,有时会激发起“我也来试一下”的冲动。但是,通过读书被激发起来的热情和通过互联网被激发起来的热情还是有着轻重、深浅的差别。它们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一过性和持续性上。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可以说从各种实用型的书中获得信息与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没有多大差异。当下,大量的书中写的是实用性很强的信息,它们告诉你“遇到什么情况该怎么办”。书店里陈列着那么多的实用型书籍,充分证明了有很多人需要它们,大家自然会竞相购买。
当然,读实用型的书也没什么不好,有时我们按照书中所写的去做,的确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没能做好的话,只要心里想着“哦,书中说得不对”,不再去看它就行了。不过,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记,无论你读了多少那样的实用型书,都无法锻炼你的思考能力。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现代社会中几乎不存在不用动脑筋的工作,干什么都要发挥思考能力。比方说销售工作,现在已经不存在不需要动脑子的商业活动了。消费者通过互联网上最便宜的渠道来购物,不动脑子的商家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完成工作的人,一定是在工作上狠下苦功的人,也就是会思考的人。愿意在工作上狠下苦功这件事本身缺少自发的动力是无法付诸行动的。
显然,无论你读了多少只能从中获得信息的书,都无法让你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从这一意义上而言,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找到这样的书,即在读完它的瞬间,你能感觉到好像有一股强劲的电流穿过你整个身体,又或者犹如一股巨大的冲击力从背后推了你一把。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时代信息泛滥,有人说A的话,必定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说B。例如,有关癌症治疗的问题,既有主张手术治疗的医生,也有主张不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医生;既有人倡导一天只吃一餐,也有人说一天两餐好,也有说三餐好的。大家各执一词,就连医学界那种观点分明的领域,也常常被各种莫衷一是的信息笼罩。
因此,囫囵吞枣地接受偶尔入手的一本书中的信息,是十分危险的 事。
我们应当尽可能地读更多的书,从形形色色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可靠的东西,并从中获益。其中,值得信赖的、能让大家来分享的书,毫无疑问可以举出自古以来就不断被一代代人阅读的古典名著。
阅读古典名著,掌握跨越时空的普世真理
例如,佛陀教导我们不要去管别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只要明白自己干了什么。《论语》中也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还有,苏格拉底也在差不多相同的时期,受到了“知汝之身”这一德尔斐的神谕,开始怀疑自以为智慧的自己真的有智慧吗,于是有了认知心灵的觉醒。这些思想,出现在大约2500年前几乎相同的时期,并且为一代代人所传承,跨越了地域、跨越了时代,成为我们生活伦理的基础以及思维、思想的主干。
然而,在当今的时代,熟悉先哲们的话语,并将先哲们的话语变成自己生活准则的人越来越少了,这实在令人遗憾。
我热切地希望大家能够重读这些支撑着人类文明的古典名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时代会变化,而道理不会变”“生活的本质不会变”。我们由此会认识到自己正在被不断入侵的信息牵着鼻子走,从而在精神上变得沉着、淡定。
自古流传下来的武士的家训以及商家的家训也同样有益。读后你就会发现“这里面写的道理到今天也几乎没变”,即便时代与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但书中仍留存着大量具有普世价值的道理。于是,你也会变得能客观地思考问题,你开始意识到“我总是纠结于眼前的成功和失败,而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自古以来从没有变”。
这样的真理跨越时代,通行于全世界,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修养,其智慧满载于古代的经典之中。所以,阅读古典名著十分重要。
区分实用型阅读与趣味型阅读,建立高性价比阅读模式
也许有人认为我对所有书采取的都是快读的方法,其实不然,有时候我也会花些时间慢慢品味。
书本来就有各种各样的种类。比如小说与新书类图书(2),看上去没什么两样,但我觉得你还是将它们理解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为好。在日本,一年仅是新出版的书就超过8万册,那种场面,你可以想象一下有各种不同生物在里面游泳的水族馆。
为此,我们需要按照书的不同种类来改变我们的阅读方式。另外,读书还能分成“实用型读书”和“趣味型读书”。所以,我在读书的时候,会按照不同的目的来调整阅读方式。
实用型读书,指的是以能从书中获得可以实际应用的信息与知识为目的的读书。例如,报纸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新闻报道以准确传达事实为本质,无论你怎么读,都不会产生误解。
换句话说,报纸是“单义性的文章”,不需要品味和解释,快速读报可以提高效率。那些实用型的书也是如此,我们只要了解自己该怎么做就行了,不需要花时间来咀嚼文章。
另外,新书类图书中,也有不少属于“单义性的文章”,它们大多是围绕某个主题写成的。尽管每本书在难易度上有些差异,但大体上容易理解,主题明确,这是新书类图书的特点。它的写作方法与那些从不同角度来读便会产生不同理解的书不一样,所以很适合快读。
另外,趣味型读书,例如读文学类著作,是以品味为目的的读书。接触文学,意味着渗透到作者的世界观中去,在作者营造的世界里生活。
阅读文学作品说到底是一种享乐。由于它以玩味世界为目的,如果快读的话,就好比你用十分钟的时间去吃一套满汉全席,这该有多么浪费。
例如,在读到以19世纪的俄国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时,或者在读以平安时代的日本为舞台的文学作品时,你是否进入了那个世界,并感知了生活在那里面的主人公的情感?进入那个作品里的世界,你是否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这是衡量读书是否有价值的重要指标。
尽管有时只是单篇,但也能从多角度来进行解读,这就是“多义性文章”,“多义性”也可称得上是文学的生命。人们围绕夏目漱石、普鲁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文学作品,写出了数不胜数的论文。例如,俄国思想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所写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运用了复调音乐、狂欢节等概念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进行了分析。读完这本书后,你又想再去读一遍已经读过的作品了。而事实上,在你重读了之后,又有了与前一次读书不同的玩味。
毫无疑问,读这一类作品不适合用快读的方法。我们应该对文学作品加以细读,用自己的理解去揣摩其意义,并让它变得丰满起来,从这一过程中获得愉悦。
另外,还存在着介于“实用型读书”与“趣味型读书”之间的读书。例如,读起来很轻松的推理小说。尽管这类作品不存在多义性,一本书中没有那么多可用来品味的东西,但是,故事的展开十分有趣。它们中既有很厚的书,也有用飞快的速度一晚上就能全部读完的书。无论厚薄,读完后你都会觉得“啊,很有意思”,你一定能感受到某种充实感。也就是说,这是一本也能快读的书。
我经常带着慢慢玩味的感觉花两周时间来读一本推理小说。也许你觉得用两周时间来读完一本书速度相当慢,那是因为我制定的方针是只在乘坐电车时读它。
另一个问题,在一本体积不大的新书类图书中却存储着足够大的信息量,因此,用30分钟或一小时读完就是效率极高的读书。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每天都过得非常忙碌,用于读书的时间十分有限。如果每本书都用来细读的话,能读的书就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为了能读更多的书,我们需要仔细甄别应该快读和应该细读的书,以此提高读书效率。只是,在这个问题上,你本身需要掌握两种模式,即在短时间内把握内容的“快读模式”和放慢速度的“细读模式”。
只具备“细读模式”的人,一旦需要加快速度时也加速不了,而仅具备“快速模式”的人,即便他想要慢慢品味小说里的世界,但还是会在很短时间内读完书,令他无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这也就意味着,能用快读和细读两种模式读书的人,才能拥有高性价比的读书生活。
本书中,我将各用一整章来详细阐述快读和细读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书,掌握读书的两种模式。
阅读能使前额叶全速运转,锻炼我们的想象力
有书陪伴的生活、拥有阅读的生活是多么重要,这是本章中所要谈论的中心内容,即如何通过读书,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幸福。
我们作为会思考的动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自然与其他动物的幸福感不同,我们拥有的是人才能感受到的幸福感。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读书时所拥有的幸福感,或者在读完书后和别人谈论时的幸福感。
让人心跳加快的书、使人潸然泪下的书、令人开怀大笑的书……我们在读书时迸发出各种情感,也只有人才能迸发出如此特别的情感。
过去听朋友说,铃木光司先生的《午夜凶铃》(角川惊悚文库)(日语书名:《リング》——译注)十分恐怖,于是读了一下。确实很恐怖,让人心跳不止。尽管人从录像里跑出来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在读书的时候,脑海里还是会浮现出那样的情景……
书,只是在白纸上印上了活字,留下了一些油墨而已,但奇妙的是,人们读书时却会时而恐惧、时而兴奋,我想这就是人了不起的地 方。
例如,日本当下成人视频已经得以普及,而在这之前,有一个时期官能小说非常流行,大量的读者读着那些印在纸上的文字兴奋不已。事实上,见到这些印出来的文字(读书)而情绪兴奋的过程,是人特有的行为。读书让人的前额叶全速运转,而前额叶正是掌控人的思维、感情、创造力等的大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因读官能小说而产生的兴奋感让大脑也得到了锻炼。
但是,时代进入了成人视频的极盛期之后,通过直接的画面,人们变得能十分轻易地获得兴奋感,最终,人丧失了锻炼大脑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有大脑性爱能力一说的话,那么,与现在的成人视频发烧友相比,曾经的官能小说发烧友的大脑一定更为强劲。我记得在听“爱眼镜双人组合”(3)(TBS电台广播)的节目时,小木先生说:“我们在活字版性爱时代长大的人,绝对不输给现在视频时代的那些家伙。在性爱方面不输他们。”听了他的话,我禁不住爆笑起来。
不错,活字需要人的想象力,这一点极为重要。因此,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是在娱乐的同时锻炼人的想象力,是提升人的想象力的行为。
读者与作者共同创造一个“想象空间”
我还想再说一些有关想象力方面的话题。
我喜欢看动漫,但活字比动漫更需要人的想象力。我们看着动漫直接就能获得愉悦,但活字需要你阅读,然后重新建构,创造出形象,因此,读文字是个复杂的过程。
为什么动漫不怎么需要想象力?这是因为,动漫是在经过了制作者们的想象之后创作出来的。作为最重要的创造的第一步的想象过程已经结束了。因此,通过看动漫而能获得的世界观极为有限。例如,眼睛盯着动漫的画面而在脑子里想象其他画面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然而,小说则不同,读小说时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因人而异。有100个人,就会有100种甚至200种画面,它们展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作品世界。这才是读书的乐趣。读书,是人类自身消遣想象力的活动,是终极的娱乐。
通过读书,我们徜徉在脑海中的想象世界里。这种只有人才有的乐趣,不在我们活着的时间内充分享受,岂不枉在人世走一遭?
事实上,能轻易让人获得乐趣的娱乐活动,因为不用动脑,所以它存在着一些价值上的缺陷。喜悦的情感,还是由自己来创造有趣味。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创造,这样才有意思,因此,创造大概才是最有乐趣的事情。音乐也一样,演奏比欣赏更让人享受。完全被动接受的,那只是单纯的娱乐,获得的乐趣也有限。付出一些艰辛之后才能体会到更大的乐趣。
从这一点来说,读书的乐趣正好介于演奏乐曲和欣赏乐曲之间。
读书驱动人的想象力,这意味着读者与作者在进行共同创作。这就好像站在作者所写的脚本的基础上来自任电影导演、动漫画家那样,读者本身也在创造作品。
有种理论称为“文本论”,它认为“作品不是作者创作的,而是读者创作的”。换言之,“通过读者的解读,作品才有了意义。作品的意义由读者挖掘”。“所以,我们才能在全然不知作者是谁的情况下赏析作品”。
读书就是一种如此充满创造力的行为。我们为能够加入到具有创造力的行为中去而欣喜,我们心里念叨着“只有我才知道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并为此兴奋不已……这不正是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喜悦吗?
代入作者的人格,提升自我感知力
前面我以“文本论”为基础谈了有创造力的读书的好处。反过来,将作者的人格与书一起来读,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例如,创作了《大象先生》《山羊的来信》等童谣的诗人玛多·道雄先生(4)(2014年2月卒,享年104岁)于2005年出版了著作《我语故我在》(集英社,be文库)(日语书名:《いわずにおれない》——译注)。
书中玛多先生对“生命”进行了如下阐述:
无疑,石头这种东西并没有生命,但从生物与无生物的关系来加以考虑的话,绝不能说石头是不同于生物的劣等之物。宇宙中飘浮的气体和颗粒物形成了小行星,它们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合体形成了地球。在遥远的40亿年前的过去,从无机微粒子熔化成的原始的海洋中诞生了生物……换言之,无生物犹如生物的母亲。
玛多先生不但通过蚂蚁、蚊子那样的微小生物看世界,他甚至透过无生物的石头观察宇宙。他用这种观察方式、思考方式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诗作。
读着年逾百岁还精力旺盛地从事创作活动的玛多先生的书,我不由得心潮澎湃,创作灵感不断涌现。“了不起啊,年逾百岁,还能有如此的创造力,年逾百岁也能写出如此美妙的诗句、画出如此绚丽的图画。”读玛多先生的书,你首先能感受到这样的震撼。随之,脑海里便会涌现“创造性让感知力永不枯竭”的想法。你开始将目光聚焦在微小的事物上,并意识到善于观察是多么重要。
进而,玛多先生的人格魅力也会让你深受感染。
玛多先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遇事决不发火、极其友善的人,据说他的家里人是这样评价他的:“他就像菩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中村元老师的译著《佛典:经集》中佛陀所说的话,我不由自主地想“也许玛多先生就是现代的佛陀”。通过读书,我们了解了一件件趣事,之后再来重新一读玛多先生的诗集,便有了与之前不同的感受。
将作者的人格和书放在一起读,能提升自己的感知力,你会开始观察过去并不关注的微小事物。当然,读那些实用型的书就不需要那么深入了,例如健康保健类的书,你只要将它们当成信息来了解就足够了。
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所需的修养,还是要有一定深度的。
训练表达技巧,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我还要再深入地谈一点有关玛多先生的事。
玛多先生在迎来一百诞辰之际出版了一本书,书名为《观察无论多么微小的事物都与宇宙有关 诗人玛多·道雄一百岁的话》(新潮社)(日语书名:《どんな小さなものでもみつめていると宇宙につながっている 詩人まど?みちお一○○歳の言?》——译注),书中刊登了他回答高中生“什么是幸福”的一篇文章。
“能积极面对自己所生活的当下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我读到这句话时深受感动,“积极面对当下就是幸福”!不仅如此,玛多先生在迎来了一百周岁之后,他仍然能有如此深邃的思考,我深感这缘于他的“读书”和“写作”。换句话说,就是他对语言的热爱。
玛多先生在《百岁日记》(NHK出版社生活人新书)中这样说道:
人为什么写诗?人为什么呼吸?人不呼吸会死。我当然还不到不写诗会死的程度。仅次于呼吸的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语言。我一直想创造新的语言。
玛多先生热爱语言,他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他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努力摸索是不是还能用其他语汇来表达,在这一过程中,他磨炼了自己的感知力与思考能力。我想,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玛多先生写下的文字才一字一字地渗透到了读者的心里。
感觉、思维、言语沟通、人际关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林林总总,它们的中心部分总是有着语言的存在。
佛陀告诫我们不要造口业,务必选择良言。因为口说良言的人,在旁人看来没有恶意。
语言的力量十分强大。我们只有将语言放在中心位置,才能整理自己的感受、思想、个性,从而提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书本中充满了这种具有强大力量的语言。要使得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就必须读书,通过读书接触良言,这一点最为重要。
(1)中文译文参照郭良鋆女士根据巴利语佛典翻译的《经集——巴利语佛教经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新书类图书”特指日本的一种小型丛书,以一般知识修养类的书籍为主,大小与中国32开本的书类似,日语中直接称为“新书”——译注。
(3) 日本著名的漫才组合,日语名为:おぎやはぎのメガネびいき——译注。
(4)日语名为“まど·みちお”,中文名以与日语读音对应的汉字译出——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