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必有路 歇后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故事视频
出生在上世纪的中国人,大多听过丰田这句经典的广告语,“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有没有丰田车我不知道,但是前半句“车到山前必有路”却是如此朗朗上口,在很多人处于困境中的时候总被屡屡提及,进而无数次得激励了大家。
这句话大概出自陆游那首著名的《游山西村》,其中有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先提到万重山水的阻隔,好似已跌入走投无路的困境中,突然又以柳暗花明的出现来道出,前面并非尽头,希望就在转角。
当我们或多或少,在人生的经历中,体验过这种“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状况之后,就会很自然产生一种认知,那就是,要勇于去挑战,遇到困境不要怕,或许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危机我们还想不出对策,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在那个最危急的时刻,我们总是能找出活下来的办法的。
这显然是非常积极的想法,它鼓励我们敢于试错,敢于挑战未知,敢于去突破前人所未曾抵达的地方……当我们在挑战中一次次面临挫折和失败,那么往往可以从这句话中汲取能量——不要害怕未知的领域,要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走到那一步,身临险境,就能想出对策。
这种想法一旦固化下来,就会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就是成为某种惰性的解释,最典型的情况大家再熟悉不过,那就是“拖延”的场景——在周一的例会上,布置任务要求下周一提交给领导一份新方案,想想还早,于是就各种耽误,直到周五还没有动笔,心里一边想着“车到山前必有路”,一边时间就来到了周末,于是你开始着急,但是又被各种琐事打乱了节奏,直到周日深夜才勉强搞出了一稿,你觉得并不十分满意,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但是无奈时间有限,只好匆匆交稿应付差事再说。
本来车子可以开得游刃有余,但是你偏偏要把它开到山前,而且是个死胡同,临到头来,只好乱开一气,好好的事情被办糟,看似拜“车到山前必有路”的理念所赐,实则是对之的曲解,车到山前,必须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果明明有的是宽敞大道,却偏偏不去走,非得拖拖拉拉,最后被逼到险境,这是一种极其消极的行为模式,与原本要表达的意思显然矛盾,只是被人借用过来做借口而已。
其二就比较麻烦了,有些人并非是拖延,而是因为自己的执念,来到了险境,结果怎么都走不出去。
这就很麻烦了,因为谁也不知道,她所坚持的,究竟是顽固的执念,还是必胜的信念,得结果来证明,但是等到结果发生,黄花菜都凉了,对于当下的行动,也毫无指导意义啊。
现实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根本没有创业的才能,却从好好的工作岗位上裸辞出来,然后杀入创业大潮中,结果花完了积蓄,还不收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想办法借钱继续往下走,却总是不成样子,钱挣不进来,曾经的理念也都飞到了九霄云外,每天所想的就是怎么活下去,可是现实偏偏就是开大玩笑,到了绝境之后,竟没有了出路。
结局就十分可悲了,由于没有了退路,很多人可能就此背负一辈子的债务,终日没法抬头,也有人铤而走险,走上歧途也不是没有可能。
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竟然也是如此害人,令人心惊。
稍微复盘一下就会发现,车到山前到底有没有路,并非取决于你是否身处险境,而是在于你是否做出了充足的准备,如果缺乏准备,就冒然往前开,等待的八成不是出路,而是决然地死路一条。
置之死地,未必可以后生,让你生存下来的,不是死地,而是你的能力、你的准备、你的资源,甚至还有一点点的运气。
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