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统合 什么是感觉统合失常的表现
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能力会自然生成吗?孩子发育正常,是否需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只有老师参与就可以吗?它就是大肌肉运动吗?每个孩子的训练都一样吗?自行提升难度练习可行吗?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利用感觉器官从外部获得的感觉刺激信息,在中枢神经的有效整合下,向外界所做出的顺应性反应。
感觉统合训练其本质是以游戏的形式来丰富孩子的感觉刺激,针对孩子感觉统合发展的水平而精心设计的感觉统合活动项目,孩子在与特定的环境相互作用时,做出适应性反应,以促进大脑功能的完善,预防或者纠正感觉统合失调现象,从而刺激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常见误区
(1)感觉统合能力会自然生成
一般情况下,儿童在3岁以前,特别是6—12个月时,是学习爬行、走路的关键时期,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也会在此时得到快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儿童可能出现身体、动作的不协调,有些家长发现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为等孩子大了就慢慢好了,从而错过最佳训练时期。
(2)出现问题才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一提起感觉统合训练,不少家长认为:这是针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的一种治疗性训练,孩子如果发育正常那就不需要训练了。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对儿童实施感觉统合训练的过程,其实是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过程,在儿童6岁以前,特别是0—2岁这一阶段,儿童还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必须以实际的感觉来认识和学习,所以在儿童早期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对其实施感觉统合训练。
(3)感觉统合训练交给老师就可以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第一任老师,也是感觉统合训练中不可或缺的辅助人员,家长应该全力配合训练老师的工作,密切关注孩子的训练状况,克服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家中帮助孩子强化和巩固相关训练,助力孩子的感觉统合发展。
(4)统合训练就是大肌肉运动
许多家长认为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类似于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做一些大肌肉的运动。其实大肌肉运动只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一部分,感觉统合训练涵盖身体协调性训练、大肌肉和小肌肉训练、手—眼—脑协调性训练以及感官训练等。
(5)儿童训练过程进度、效果相同
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两个同龄儿童,也会因遗传、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而呈现出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在训练过程中需要进行延伸动作,有的孩子能做到最基本的就已经很好了,所以家长千万别要求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一样,即便感觉统合器材相同,但训练过程中强调的侧重点也不近相同。
(6)想当然认定儿童承受能力水平
在感觉统合训练中,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盲目的要求提升难度练习,超出孩子的承受能力,结果非但没能使孩子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能力,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感觉统合失调典型症状
(1)本体感觉失调
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坐姿不稳定,会东倒西歪。手脚喜欢用力做某些动作。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头、颈、脑提起困难。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2)前庭感觉失调
表现多为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经常喜欢爬高,边走边跳。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3)视觉系统失调
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喜欢看手发呆;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执;喜欢将物品排队;喜欢斜眼看东西;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4)听觉系统失调
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5)触觉系统失调
害怕陌生的环境,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过分紧张。偏食,暴饮暴食,逃避咀嚼。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触摸生殖器。对某种感觉特别喜欢。
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心理行为科)专家提醒各位家长:感觉统合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做出适应性反应,不要单纯教孩子如何做。对孩子的态度要重鼓励、奖赏、多表扬、少批评,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边训练边了解孩子对训练项目的感受。在执行训练过程中,可根据孩子具体情况(体能、技能、兴趣、注意力等)作适当调整,要掌握各项目的动作要领、注意安全、避免伤害事故。感觉统合训练是根据儿童的失调程度按疗程来调整的,所以家长必须有耐心,要坚持训练,一个孩子是否成功,家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