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恨蓬山远 蓬山远
有一句话在网上很流行,“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人”,因为车马很慢书信很远,古人出门在外回趟家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事。不管是在外游学、还是任职为官的,大多数人思乡时都只能“远望当归”或者是“望月怀远”。这也就有了两汉时的“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也有了李白笔下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而我们本期要介绍的正是一首这样的思乡诗,来自宋代连名字都不好念的诗人李觏(gòu)笔下,李觏在经义方面却颇有建树,但在诗词方面与苏轼、辛弃疾等一流文人相比,只能算是二流诗人。但就是这样的北宋二流诗人却写下了宋代最出名、最动人的思乡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短短4句层层递进,直击人心。
《乡思》-(北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这首诗的白话译文如下:人们都说落日之地便是天涯,但是我望断天涯却看不见自己的家乡。心中恼恨家乡被重重碧山相隔难以望见,奈何这重重碧山还被滚滚乌云遮掩。
这首诗是作者抒发自己孤身在外时的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远望故乡,这在诗词中是很常见的,苏轼曾写道“东武望馀杭,云海天涯两杳茫”。夕阳西下,黄昏时分,诗人不由想念家乡的亲友,不由想起人说太阳落山之地便是天涯,所以诗人举目远望,但是除了那一轮落日却什么也看不见。前一句描写正是为了反衬后一句,两个“天涯”反复吟咏,让人清晰地感受到诗人浓浓的失望之情。
后两句则是描写夕阳落山,诗人的视角也随着由远及近,看见不远处的碧山,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已恨”二字其中既蕴含着诗人得无限感慨,同时又是很巧妙地承接了上两句,为什么“望极天涯不见家”?不仅因为路途遥远,更因为“碧山相阻隔”,“恨”之一字将诗人的无奈和愁苦又推向更高一层。
最后一句,再次递进,本来路途遥远,璧山阻隔也就算了,还有滚滚暮云遮挡视线,也无怪乎诗人会心中有“恨”。而“暮”一字也给人以压抑沉重之感,将诗人的乡思都渲染得厚重无比,令人怅然。而后两句的写法其实和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也是有意借鉴李义山的诗篇。
李觏的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是层层递进,勾勒出一股浓重到化不开的乡愁,直击人心,令人不由泛起阵阵乡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