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的下一句 采菊东篱下有何寓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选自东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
作者简介: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动博览群书,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生性热爱自然,淡泊名利。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务。41岁时任彭泽令,在任上仅81天,就不愿“为五年米折腰”而挂冠辞职,从此隐居不仕。存诗120余首,文10多篇。其田园诗描写淳朴的农村生活,寄托诗人的社会理想,开辟了田园诗的新境地。其诗语言清新、质朴自然,个性鲜明,具有独特的风格,对中国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陶渊明集》传世。
这首诗是陶渊明歌颂闲适田园生活的著名篇章之一。诗中,陶渊明描写清静俊美的农村景色,实际上表达了对官场肮脏的鄙弃和厌恶的情感。
全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尤佳,大意是诗人在茅屋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怡然自得,偶尔抬头,不经意间,看见了远处夕阳余晖照耀下的南山。诗中的东篱、菊花、南山景物,格调谐和自然,画面恬淡闲适,从诗人由采菊而见山的两个动作中,勾画出了诗人摆脱世俗尘网,心里淡泊宁静,一尘不染的清高形象。
宋代苏轼曾说:“因采菊而见山,意与境会,此句最有妙处。”清末民初文艺评论家王国维《人间词话》也毫不掩饰地赞美说,这两句诗达到了“无我之境”的艺术境界。
我对此句诗的评价,首先在于诗人心境平和,无求无欲,故此能隐居南山中,悠然自得地摘采菊花,且在不经意间看见了葱郁的南山。其次是风光秀美,因此使诗人有了作诗的雅兴,将采菊间见到南山的诗情画意给写了下来。第三是无后顾之忧的隐居生活,也就是衣食无忧。在那个年代,隐居山水间,搭一间草房,开出三五亩地,植两三棵松树,种三五行青豆,养十多只鸡鸭,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是可以的。现在的社会形态和陶渊明时代的社会形态是不同的,想过这样的隐居生活,恐怕做不到。
读这首诗,给我们现代人的启发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为人处世心态要平和,凡事不要过多地去争,该有的自然有,不该有的不强求,只有身体健康,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