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怎么死的 岳飞一般几岁死的

时间:2023-05-02 17:3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1264 评论:0

绍兴11年12月29日,含冤入狱的岳飞,在奸臣秦桧的百般诬陷下,被宋高宗赵构下令处死。此时的岳飞已经在大理寺监牢中受尽折磨,秦桧为了让岳飞承认他没有犯过的罪行,下令对岳飞施以“披麻拷”。

所谓“披麻拷”,是两宋时期的一种酷刑。先将鱼鳔熬制成胶状,再将滚烫的鱼胶抹在岳飞的身上,等到鱼胶彻底凝固在岳飞皮肤上后,再将鱼胶连皮带肉撕扯下来,经此酷刑后,岳飞身上几乎没剩下一块好皮。

宋高宗“赐死岳飞”的旨意下达后,岳飞也终于从这千古奇冤中解脱了。与此同时,岳飞的爱将张宪、长子岳云也被推上了刑场,三人先后含恨而终,天下人闻之,无一不捶胸顿足、掩面痛泣!

岳飞身亡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金国,金国大将为了庆贺岳飞之死,纷纷设宴酌酒,金兀术更是喜笑颜开,对着金国将领们说:“大仇得报,实在是痛快!以后就无人再阻挠和议了!”金国将领们当晚无一不是“尽兴而归”。

世人皆知岳飞是被秦桧所冤,但下令“赐死”岳飞的是宋高宗赵构,金国也因岳飞之死而欢呼庆贺,显然在岳飞冤案中,宋高宗与金国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那么金国在岳飞之死中到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岳飞又是何处得罪了宋高宗,以至于宋高宗要用“拉胁之刑”对待尽忠报国的岳飞呢?

关于岳飞的死法,史料中存在一定的争议,在《岳侯传》中记载岳飞乃“饮鸩服毒”而死,也有史料记载岳飞其实是受“拉胁之刑”而死。

所谓“拉胁之刑”,是两宋时期对待死刑犯的一种残酷刑罚。在大理寺狱卒收到了“赐死”岳飞的旨意后,在刑具房中找了两把百斤重的铁锤,先将岳飞死死绑在老虎凳上,再用铁锤朝着岳飞的胸部狠狠重击,直到岳飞肋骨全部断裂,血肉模糊而死!

对于岳飞的惨死,也有学者提出了异议,有学者认为宋高宗仅仅是“赐死”岳飞,对岳飞恨之入骨的人乃秦桧,所以下令对岳飞实施“拉胁之刑”的人,是秦桧而不是宋高宗,那么秦桧与岳飞之间的“深仇大恨”又是从何而来呢?

绍兴7年12月,宋高宗在使臣处得知了金国有意“议和”,此时的岳飞正率领岳家军驻扎在战场前线,随时准备与金国大军展开激烈厮杀。

使臣对宋高宗说:“陛下,金国派使者前来议和,提出了将黄河以南的领地归还我朝,还会归还徽宗灵柩,陛下您的母亲韦太后不日也能回朝与您团聚!”

对于金国的“突然议和”,其实不少南宋大臣都持疑,大臣们认为南宋多年“乞和”都遭到了金国的反对,如今金国突然开出了这么好的条件,其中必有蹊跷。

然而,宋高宗一向是“主张议和”,所以对外声称自己是为了迎回徽宗灵柩与母亲韦太后,才选择答应金国主动提出的议和条件。

秦桧深知宋高宗性格软弱,又极度喜欢顺从的臣子,所以便力排众议,极力支持宋高宗答允议和,那正直的岳飞对此又是何态度呢?

得知此消息的岳飞气愤不已,立即修书一封快马加鞭送到了宋高宗手中,岳飞在信中言辞恳切地说:“陛下,侵略者的话怎么可以相信呢?议和这条路是绝对行不通的呀,秦相公实在是居心叵测,他这是要害您被天下人耻笑!望陛下三思!”

这其实也不是岳飞第一次弹劾秦桧了,早在宋高宗对金国“摇尾乞怜”时,岳飞就多次进言,希望宋高宗能够处置奸臣秦桧,但宋高宗对此并不理会。

当时,南宋朝廷因不敌金国大军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宋高宗赵构更是写了一份《致元帅书》送到金国军队中去,岳飞得知此信件后仰天长叹:“这可如何是好啊!”

岳飞为何会对《致元帅书》这么愤慨呢?是因为宋高宗在《致元帅书》中态度极为卑微,不仅称金国要想吞并南宋是易如反掌,更是在落款处写下“康王赵构”。

“康王赵构”这四个字实在是深深刺痛了岳飞的心,南宋再怎么孱弱也是正统中原王朝,如今身为君主的宋高宗居然主动降级为康王,还在金国面前俯首称臣,实在是令岳飞痛心。

绍兴8年2月,岳飞因秦桧劝说宋高宗赵构退守之事,对秦桧极为痛恨,多次上书请求宋高宗处置秦桧,然而宋高宗却为了议和,直接将秦桧升为右丞相,岳飞对此无奈不已。

同年11月,金国派遣使者送“议和书”到南宋,但书中将南宋称为“江南”,此举也是回应此前宋高宗自称“康王”的言辞,金国在书中更是直接将南宋称为金国的藩属国,甚至命令宋高宗跪在金国使者脚下、双手捧起金国的“圣旨”。

此时,南宋的两位丞相虽然都是“议和派”,但是左丞相赵鼎认为金国“欺人太甚”,所以劝宋高宗拒绝金国的和议,反倒是右丞相秦桧一再纵容、支持软弱的宋高宗。

宋高宗一怒之下罢免了赵鼎,秦桧则以南宋唯一丞相的身份,跪在金国使者面前,代替宋高宗向金国“俯首称臣”了,秦桧跪接金国圣旨后,还兴高采烈地对心满意足的宋高宗说:“陛下,今后就安定了!”

此次和议达成后,宋高宗又在秦桧的建议下“大赦天下”。岳飞对此震惊不已,如此卖国求荣已经是令南宋颜面尽失了,如今竟然还有脸“大赦天下”以表庆贺?

与此同时,宋高宗下旨替岳飞升官,但是刚正不阿的岳飞屡屡拒绝,宋高宗亲自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请求岳飞接受官职后,岳飞才“勉强接受”。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大权独揽的秦桧有了诛杀岳飞的想法,而岳飞和秦桧之间也已经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了。

绍兴9年8月,岳飞与长子岳云在六郡之战、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中大获全胜,金国将领金兀术无奈之下,选择了率领大军渡过黄河、退回金国,而后却因门客的一句“京城可守也”,改变了主意。

当时,金兀术下令渡过黄河的消息已经传开,一位门客执意要会见金兀术,还说有“要事”禀报,金兀术这才下令暂停渡河并会见了这位门客。

这位门客称:“岳将军在外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而内朝的权臣秦桧怎么会坐视不理呢?”金兀术听完大喜,立即下令停止渡河计划。

显然,秦桧与岳飞之间的矛盾,在当时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就连金兀术的门客都知道,秦桧不会放过岳飞,所以建议金兀术从秦桧身上下手,让金兀术写信给秦桧,要求南宋诛杀岳飞,以此来达到和议的目的。

宋高宗本就在岳飞的北伐之战中表现得举棋不定,哪怕是频频收到捷报,却依然没有任何表示,甚至在郾城之战中,面对岳飞多次请求朝廷支派援军的求救信,宋高宗都表现得极为冷漠,以至于岳家军在郾城之战时,始终没有等来援军。

得知金国有意议和后,宋高宗再次主动派遣使臣前往金国议和,并多次下令命岳飞“班师回朝”,但此时的岳飞却坚持要进攻,多次拒绝宋高宗的命令。

宋高宗当时甚至派遣了岳飞的副将李若虚,将圣旨送到了岳飞面前,但岳飞还是坚持带兵进攻,李若虚深知岳飞心性,坚定地对岳飞说:“将军,哪怕我可能会因为违背圣旨而受罚,我也会支持您继续进攻!”

面对岳飞的“抗旨不遵”,宋高宗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就在岳飞坚持进攻,将金兀术率领的大军驱赶出开封后,岳飞竟然接连收到了十二道“金字牌”,岳飞当即便感叹“旨意荒唐”,但又不得不从。

这十二道“金字牌”,是宋高宗命人快马加鞭送到岳飞手上的,全都是让岳飞班师回朝的命令。就在岳飞不得已班师回朝时,当地的百姓们纷纷跪在岳飞身前,哭着请求岳飞留下来。

百姓们声泪俱下,对岳飞说:“将军,我们看到大军为了国家安定而厮杀,将家中所有粮食和用品都送过来了,如今你们却要走了,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啊!”

一句“民无噍类”深深刺伤了岳飞的心,岳飞心中郁结难消,还得忍痛拿出“金字牌”,对百姓们说:“天子诏令在此,我不得不退啊!”百姓们看到金字牌后纷纷跪地痛哭。

而后,岳家军退回蔡州时,成千上万的百姓们再次拥堵在城门口,纷纷跪在地上磕头请求岳飞留下,蔡州的将领走到岳飞马前,对岳飞说:“将军,如今撤退,十年功废啊!您甘心吗?”此时的岳飞痛心疾首、仰天长叹,再次拿出了天子诏书,对百姓们说:“天子之令,我只能遵从!”

为了让百姓们能够安全撤退,岳飞下令在蔡州一带驻扎五日,等百姓们纷纷撤离后,才班师回朝。而金兀术得知岳家军撤退后,立即带兵将岳飞收复的领地,重新占领了。

回到南京后,岳飞多次请辞都遭到了宋高宗的拒绝,而秦桧也知会党羽,要狠狠打压手握兵权的武将,还要对岳飞和岳家军“斩草除根”。

在秦桧的策划下,本无罪的岳飞因为各种理由而遭到严刑拷打,秦桧见岳飞受了“披麻拷”后都不肯屈服,于是便以拥军谋反、不尊圣意、口出狂言等不实罪名,请求宋高宗赐死了岳飞。

在岳飞遭受的“莫须有”冤案中,策划者是秦桧不假,但是所有旨意都是宋高宗颁布的,而且世人责怪并痛恨的,却只有秦桧一人,宋高宗总能“置身事外”。

从岳飞“十年功废”到“莫须有”冤案,足以看出宋高宗与岳飞的主张完全是背道而驰,宋高宗不仅极其软弱、欺软怕硬,而且对朝政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与正确的判断,所以才会频繁被秦桧牵着鼻子走。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宋高宗一意孤行选择乞和?他又为何如此忌惮岳飞呢?这些问题其实从宋高宗的经历中,就能够找到答案。

“靖康之耻”时期,宋徽宗、宋钦宗是如何遭受金人的折磨与羞辱,宋高宗都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宋高宗才会如此惧怕金国,在前期不敌金国时,就主动放低姿态,以“康王”的身份乞和,到了捷报连连的全胜时期,宋高宗还是担心金国会卷土重来,不惜“十年功废”都要坚持向金国乞和。

根据史料记载,在宋高宗统治时期,南宋统辖疆域内前后发生了数次农民起义,规模较大的有范汝为起义、王念经起义、钟相杨么起义等,这些农民起义的规模都高达数万人,所以说宋高宗统治时期,南宋是同时面临着内忧外患。

正是受到农民起义的影响,导致宋高宗在北伐战争中摇摆不定,宋高宗担心岳飞攻打金国不成,自己又因为农民起义而遭受变故,所以始终不允许岳飞继续进攻。

除了农民起义外,“苗刘兵变”对宋高宗的打击与影响也非常深。

建炎元年8月,时任南宋宰相的李纲,因为强烈反对南宋继续南迁,而遭到坚持“主和”的宋高宗的针对,宋高宗下旨将李纲罢免,随后又对身边屡屡进谗言的宦官们放纵不管,导致宦官们在宫中任意妄为,甚至在宫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而后,南宋大臣的王渊为了获得宋高宗信任,主动勾结宋高宗宠信的宦官,在宦官们的扶持下成为了南宋的宰相。当时百姓们的日子本就不好过,王渊与宦官们还多番欺压、鱼肉百姓,不仅惹得朝野非议、民间不满,甚至引发了起义活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苗傅和刘正彦鼓动将士们发动兵变,苗傅对将士们喊话:“大家都看到王相公与那群无恶不作的宦官们,是如何祸害朝廷、鱼肉百姓的了,如果不杀了他们,我们还有活路吗?”将士们听完后群情激昂,不断举起手中武器响应苗傅。

由于此时宋高宗身边只有苗傅带领的这一支军队,所以苗刘兵变非常顺利,他们不仅诛杀了王渊和宦官,同时还强迫宋高宗禅位于不到三岁的皇子赵旉。后来,在韩世忠、刘光正等大将的帮助下,宋高宗才得以复位。

经历了苗刘兵变的宋高宗,看到了武将手握兵权的危害,此后便越来越忌惮武将,所以岳飞在军队的威望越高、立下的战功越多、手握的军权越牢固,宋高宗就越会感到害怕,再加上岳飞与宋高宗的“政见”相左,宋高宗才会如此忌惮岳飞。

绍兴7年,岳飞曾因为“立储之事”惹得宋高宗极为不满,学者王曾瑜也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中表示,这件事情大大加深了宋高宗与岳飞之间的嫌隙。

绍兴7年2月,岳飞曾经写了一篇《乞出师札子》呈给宋高宗,此前的岳飞曾因“迎回二圣”的说法,惹得宋高宗心中暗暗不满,毕竟宋高宗已经是南宋君主,岳飞还将宋徽宗与宋钦宗合称为“二圣”,这要将宋高宗的君主颜面置于何地呢?

而在《乞出师札子》中,岳飞已经将宋钦宗改称为“天眷”,意思是说宋钦宗是天子的家眷,岳飞的转变让宋高宗大喜,当时便下旨嘉奖了岳飞。

从这件事情也足以看出,在宋高宗这位昏君心中,接连打胜仗都不如讨他欢心重要,所以宋高宗会宠信无比顺从、无比支持他的秦桧,疏远甚至记恨跟他唱反调的岳飞。

同年10月,岳飞从使臣处得知,金国有意将宋钦宗的长子,也是北宋时的太子赵谌,送回南宋来,岳飞认为宋高宗才是正统,所以便提议让宋高宗将养子赵瑗立为皇储。

此举被宋高宗看作是“武将干政”,宋高宗本就不信任武将,岳飞提出立赵瑗为皇储,在宋高宗看来就是勾结,宋高宗也因此痛斥了岳飞。

综上所述,岳飞其实是死于宋高宗对他逐渐加深的疑心中,以宋高宗的心性来看,在宋高宗时期担任武将本就如同刀尖上行走一般,更何况岳飞还是个如此精明能干的武将,岳飞越是强大就越会被宋高宗怀疑。

秦桧与金国固然是要岳飞死,宋高宗又何尝不是呢?尽忠报国的武将遇到软弱无能、昏庸无道又疑心深重的君主,岳飞也真是生不逢时!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点赞与关注,您的点赞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精彩、优质的内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