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血溅鸳鸯楼 武松血溅鸳鸯楼100字

时间:2023-05-02 20:5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568 评论:0

一谈起武松,要算“景阳冈打虎”及“怒杀潘金莲”两部分的情节最为脍炙人口,一向令人津津乐道。

事实上,从武松一出场,其“不平则鸣”的性格就已然酝酿与发酵。

第二十二回中,宋江因杀了阎婆惜至柴进处避祸,净手之后,一不小心踢翻了武松向火的火盆,炭火都掀在武松脸上,武松二话不说,当下立即予以反击。

那汉气将起来,把宋江劈胸揪住,大喝道:“你是什么鸟人!敢来消遣我!”

若非宋江是武松心中一直崇敬却缘悭一面的对象,那么,火爆场面肯定会继续下去。

这段描述堪称巧妙,为武松那种有话就说,快意恩仇的性格埋下了伏笔。换言之,若不是武松具有如此反抗的性格,那么他就不会积极找出兄长死亡的真正原因,更不会以凶残的方式进行报复行为。

这段“宋江踢翻火盆、武松当场发难”的情节,字数虽然不多,却是深具意义的。

寥寥数语,即为武松定了调,使他“日后屡次血腥抗争”不流于无根、突兀,确实是很高明的安排。

宋江与武松剧照

武松冷静、致命,兼具计划性与反抗精神

虽然武松不免流于残暴,但与李逵不同的是,他在残暴中还带有冷静。

他沉得住气,懂得寻找蛛丝马迹,伺机而动。因此,即便他的脾气暴躁,但能够蓄积能量,在必要时一举出击,让成功率大大提升,而不至于像李逵一样老是莽撞坏事。

《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武松因为有了何九叔和卖梨郓哥的证词,确信潘金莲药死武大,但县衙因与西门庆往来密切,遂不审理此案。

武松只得重新计划,取得潘金莲及王婆的口供,并请邻居前来写下两人供词作为证据。

一方面,武松也是气不过;另一方面,他又怕官府不真心办案。于是,他先下手杀了潘金莲、西门庆二人,取其首级,在武大灵前祭拜;随后自首,甘心接受法律制裁。

武松剧照

咱们且不论动用私刑的正当性,也不论“取人首级”的残忍性,但从武松找寻真相的过程,及对血债血偿的坚持,便可知道他是一个有头脑、有计划、冷静又具反抗精神的人。

他不许自己的计划受阻,他决计要成功,所以他步步为营,思虑缜密地进行他的复仇计划,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完美无瑕。

勇于挑战、反抗强权,极符合武松这个人的性格

“醉打蒋门神”虽是受人点滴,涌泉以报之举,然而,蒋门神的恶霸行径也是令武松决心力挺施恩的一大原因。

倘若蒋门神并非强取豪夺,又非行径嚣张之人,那么,武松也不见得会对他大打出手。

从第三十回武松对蒋门神的一段话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武松说他和施恩没有干涉,这只是场面话,他当然是为了施恩去向蒋门神兴师问罪、讨回公道的。

但是,以武松的性格而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真心话。

武松剧照

施恩向武松表示了自己受到蒋门神的欺凌,若非“受欺凌”一事引发武松的义愤填膺,那么,就算是施恩的怂恿,武松也未必言听计从。

或许这只是江湖上的是非恩怨,施恩原来的生意也不是多么正派的勾当,然而江湖义气重的是有个“先来后到”,既然受欺凌的是自己的恩人,武松当然乐于替他出头,反抗强权。

施恩并不一定是个“好人”。“好”、“坏”的标准是世俗的。

咱们且不去论施恩先前在快活林的营聚生计是否也是一种地头蛇的行为,也不去细究武松帮忙施恩要回快活林的主权是否具合理性,单看武松勇于挑战强权、反抗强权的行为,是极符合他这个人的性格的。

武松剧照

以“暴力美学”来解读“血溅鸳鸯楼”

“血溅鸳鸯楼”的情节,历来受到许多人批评。人们都觉得武松过于暴力,甚至牵连无辜,连端茶倒水的丫环也不放过,并非替天行道的好汉应有的风范。

杀嫂,尚有为胞兄手刃凶手的充分理由,虽然残忍,但不失英雄气概;鸳鸯楼一役则否。

虽然武松仍展现出他的细密心思并懂得伺机而动,杀了张都监也原是无可厚非,但他在怒不可遏的情况之下,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无辜的女眷以残酷的手法也一并杀害的这件事,以世俗道德的角度来看,是泯灭人性、令人唾弃的。

然而,若以“暴力美学”来解读,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义来:武松的行径,虽然令人不齿,但他反抗的力道,却是出奇的强;其强烈程度,乃至于没有什么人、什么东西能够阻止。

武松剧照

当是时,武松即使并无自我反省,也不一定觉得正义凛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魄倒是一点儿也不差。

而无论是善是恶,是对是错,那孤注一掷、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艺术家眼中,是美而不是丑;是善而不是恶。

当然,“血溅鸳鸯楼”的成因是由于张团练和张督监密谋替蒋门神报仇而来,他们设计了一个陷阱,等着武松自投罗网,自是不费吹灰之力,手到擒来。

而武松骨子里有十足充满反抗的细胞,一下到牢里,他马上有了报仇的计划。

他寻思道:“那厮安排这般圈套坑陷我!我若能够挣得性命出去时,却又理会!”

武松的反击,迅速,绝不拖泥带水。“飞云浦”、“鸳鸯楼”是他绝地大反攻的机会,他早在心中有了计划,一切按照计划进行。

武松剧照

他不想坐以待毙,这不是他的作风;倒宁可杀他个片甲不留,以泄心头之恨。

留下无辜的人,对他并没有好处,恐怕横生不必要的枝节。因此,他毫不犹豫,在杀伐声中毅然向前,手起刀落,血流成河,逼得对手不得有丝毫喘息的机会。

这便是武松“血债血偿”的基础思维模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