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4 明朝那些事儿全文txt
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是读过四本中最吸引我的一本,主要是对正德皇帝结局的好奇。谜底揭晓的时候心中不免一阵唏嘘,万历皇帝的偶像才活了29岁,那个追求自由的灵魂如此短命。
也是在这本书过程中我对各个皇帝的评价产生兴趣,回过头去看历任当权者,发现自己竟然有很多人物和事迹已经记不清了,好在对每个皇帝还是有大概的印象。这个发现也让我意识到对有用的多读书以及读多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点,不仅是我自己的切身体会,也是作者反复提到的一点,在你争我斗的起起落落中,多读书和活读书的人,往往占据更为明显的优势。
之所以对正德皇帝的结局好奇,是源于对人性的好奇。在宁王叛乱传到京都时,江彬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态怂恿正德亲自带兵平定叛乱。我从江彬这个人对人性产生好奇——作为被正德皇帝提拔升天的红人宠臣,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还时不时打着皇帝的招牌去干坏事让皇帝背黑锅,这样的情况下还想着干掉皇帝自己更进一步。前面的已经可以说是坏到极致了,但是江彬的所作所为告诉我,人一旦坏起来是没有极致的。就如王廷相感慨的那样“为人处世之道,和这位轿夫的遭遇一样,一旦失足,你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因此,做人,还是要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线才是明智的。
彪炳显赫的王守仁先生,也是这本书的重头戏。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完美用实际行动为我们阐释了什么是读书人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得益于这本书,系统了解了王先生的生平主要事迹以及心学的诞生、发展和壮大。龙场悟道、天泉论道这两个哲学史上有名的场景也在这里散发着耀眼的光辉。——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和王守仁先生同时代的光辉人物唐伯虎先生撕去影视剧的滤镜,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多喜剧色彩,只剩下倒霉和绝望。但又不得不说正是这些遭遇成就了他的艺术。真实的唐伯虎,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怀才不遇的中年人、心灰意冷的老人,是那个在无奈中痛苦挣扎、无比绝望的灵魂,交织绘出了他那悲情的一生。
另一个感兴趣的人物是杨廷和,说起来明朝高管姓杨的真多,前面的“三杨”,再有杨廷和、杨一清,还有杨慎。对于杨廷和,作为内阁首辅,仿佛说了很多又仿佛什么也没有说。当我忍不住我去百度查生平的时候,作者给了总结“杨廷和大致上可以算是个好人(相对而言),虽然他也收黑钱,徇徇私,但归根结底他还是努力干活的,朱厚照在外面玩的这几年,没有他在家拼死拼活地干,明朝这笔买卖早就歇业关门了”。他的厉害不仅在于身份(朱厚照老师)和地位(内阁首辅),还在于他的明智(以老致仕)。虽然没逃过削官,但总算得个善终。
看到杨慎出场的时候,好惊讶好亲切好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却想不起来是谁,只记住了他的新标签——杨廷和的儿子。一直到他谢幕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他呀!“滚滚长江东逝水......”
从张璁之后出场的夏言、徐阶这些名人越来越熟悉,下一部就要开启嘉靖不上朝的二十年,想必会更精彩。
阿淼写于202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