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经理人 一分钟经理人简短感想
1分钟时间可以用来干些什么?可以在面试过程中完成一次简短有力的自我介绍,可以在工作中迅速的回复两三个邮件,也可以在笔记本上做出一个短平快的工作计划。然而不是所有的1分钟都能被你充分利用。
这段时间在家远程办公,有一天我正在专心的写一份产品分析报告。市场部的小刘打过来电话说:“我能耽误你1分钟的时间问1个小问题吗”。我说:“好的,什么问题?”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两还在电话里就他的那一个问题谈论实施方案。可是当我们聊完问题之后我继续写报告的时候,却发现我已经忘记了谈话开始时我脑海里的那些关于分析报告的逻辑。
他的这个“1分钟要求”打断了我的整体思路,当我为他解决他的问题后,自己却要花费十来分钟的时间才能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中,真的是费时费力。
“借用1分钟”真的不是“借用1分钟”这么简单
1.时间请求和需求诉求的不匹配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领导或者同事会时不时的问大家这么一个问题:“大家现在手头上还有没有其他事,如果没有的话,借用大家几分钟时间开个会(或者讨论一下某项工作安排)。”然而往往真实情况是这样的:通知各个参会成员几分钟过去了,申请使用办公室几分钟过去了,等人员到齐又是几分钟过去了,接着才是讨论问题到最后决策,情况好点的十几分钟过去了,如果出现意外时间就不可控了。一个口头上借用几分钟时间的要求,到具体的任务实施时可能要花上比预计时间长几倍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发出时间请求的那个人其实忘记了实际时间成本这个问题。
什么是实际成本时间?
实际时间成本=时间请求+完成需求诉求重新回到初始工作状态的时间
当需求诉求和时间请求的契合度不能够匹配的时候,就会造成实际时间成本的增加,从而让时间资源在不经意间浪费掉。
2.时间边界缺失下的状态调整
现在是2019年2月,我们从表面上看时间,看到的是具体的时间数字,也就是确定的时间边界。在时间边界的约束下,我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工作任务的排期都有一个明确的节点。当我们在关注自己或者别人的时间时,往往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时间状态下的当事人的工作状态。
当同事或领导对你说借用你的1分钟或者几分钟时间时,他借走的不仅仅是你的工作时间,还间接的借走了你的工作状态。当你利用这些时间解决完别人的问题后,你需要花费时间面对自己工作状态的调整。
借用别人1分钟时间时需要考虑几个问题
1.你的问题是否紧急到需要打断别人
整个公司的一分钟,领导的一分钟和我们的一分钟价值不尽相同,时间的价值取决于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和什么阶段干什么事。向别人借用时间的时候,首先思考一下需要讨论的问题是否值得被讨论,或者说是否紧急到需要打算别人。如果没有必要,我们完全可以避免打然别人。
2.有没有比直接打断别人工作状态的更有效的沟通办法
“你越擅长简化信息,你的想法就越可能得到支持。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了解这种方法的真谛,他说:“不要冗言赘语却言之无物,说话应当言简意赅。”——《极简思考》
在职场上,如何正确沟通和如何利用沟通渠道的重要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我们确定自己能够将问题或者建议和观点表达的更加清楚,但是我们不确定这不是不是最简单的办法,也不确定被接受是否愿意此时此刻就愿意接受。更不确定被借用人当时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忙碌or空闲。
在以前的工作中有一位设计部的同事,虽然年轻,但是因为他工作认真,与他合作的同事都很喜欢他。在与他的几次对接工作过程中,我发现他和别人不一样。其他人做汇报时所有的文件都丢在一起,让别人找半天都找不到,最后不得不当面沟通。而他呢?所有的文件按照名称、时间、内容排好序,并且还加了备注。让人一目了然。自然也不会有:”借用你几分钟时间关于什么什么的问题我们讨论一下“的场景出现。他这种在试图减少占用别人时间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工作的行为,同时也是给自己提供了方便。
“极简”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在职场上越来越流行。在选择打扰别人的那一刻之前,尽量思考一下自己选择的沟通方式是否能够控制沟通双方的时间成本。能够发邮件或者发信息就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选择不用直接对话。
3.能否在彼此约定的时间内完成你的表达诉求
在时间管理中很多人都提到一个原则,即2分钟原则。什么是两分钟原则?就是说:一件事情如果能够在两分钟内处理完成的话,就立马去执行并结束掉,不然放在以后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切换你的状态才能解决掉。
所以不管是从自身出发,还是考虑别人的时间成本,在我们开口说出&34;借用你1分钟时间&34;的话时,要能够保证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你的表达。不然每一分钟的无用消耗都会导致成果与时间数量和沟通质量两大方面形成严重的反比。
在《一分钟经理人》一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领导作为一个公司内部重要的决策人,他的决策既要高效快速又要切实可行,其实无论那种决策和判断离不开三个管理秘诀即”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在现实环境中行之有效的应用。这三个”一分钟“的基本原则就是:目标明确具体,奖惩及时到位。而对应到我们谈论的主题上,则是时间请求后状态中断的回归问题。
中断1分钟时间后的状态回归
1.一分钟目标——明确的、具体的目标结果导向
我相信有一个问题大家都不是很明白:“时间是什么?”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听说过一句话:时间就是效率,就是速度。而高效快速的完成一件工作任务的时候,往往目标是最重要的。关于目标的作用和如何制定目标想必大家心里都非常明白。当和别人建立通信和沟通渠道是,你的目标就是你的结果导向,所以检查自己的目标预期和现实情况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及时调整,从而保证快速的达成。
2.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批评——时间价值的客观评判
沟通是双方的,你获得的时间请求其实是经过别人在综合评判自身状况后的允诺。合理的时间请求和合理的界限内完成,那么这段时间的价值获得“一分钟称赞”,反之就是“一分钟评判”。互联网时代,工作注意力变成越来越宝贵的资源,朋友圈、微博、各种游戏、各种视频、各种新闻都会成为“借用你一分钟”对象
3.番茄工作法——挽救“借用1分钟”的中断状态
「番茄工作法」是弗朗西斯科·西里洛在 1992 年创立的,至于是什么是番茄工作法,网上也有很多定义,在这里就不多加赘述。这里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番茄工作法里的一个重要策略——“中断策略”。
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其实我们需要面对的中断形式有两种
1.由于自身原因去做当前任务以外的事情。造成的“内部中断”。
2.别人的问询或请你帮忙做事,并且等你答复造成的“外部中断”。
不管是外部中断还是内部中断,都有相应的处理策略。
内部中断:
采取接受记录并做好相应的计划然后立即继续你手头的工作的原则,避免真的被打断。利用工作排期表将他记录在日程里,而不依靠记忆把事情放在大脑里。
外部中断:
外部中断最大的特点就是你和别人之间具有互动性。领导、同事或者朋友他们正在等你回复。面对这种情况要在不影响结果的前提下,请求对方尽量推迟。要在可视化范围内弄清所遇到中断的类型和数量,然后通过边界法则一次解决。大致的顺序可以是这样的:
- 用便签记录全部的请求并且预期结果和后果
- 根据请求的紧急程度对其优先级排序,
- 然后采用计时工作法解决第一个请求。
总之,挽救“借用1分钟”的中断状态精髓就在于:.照轻工作的重缓急程度保持专注的一次只做一件事。
总结:
对于忙碌的职场人来说,每一小段时间的价值都是巨大的。每天理论上的8小时工作、8小时的休息、2小时的车程,让每个人对时间的计算都格外精细。能“借你一分钟时间吗?”看似一个简单而正常的要求,实则是对时间成本的忽视。但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浪费许许多多的一分钟。但重要的是当你决定去寻找一分钟能做什么时,才说明你已经开始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当你开始计算时间成本和它的重要性时,你才学会了怎样认真的去对待工作和生活。
我是@职说笔记,聚焦求职面试、职场关系、劳资纠纷。我将用不同的职场思维,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关注我。我们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