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 医生望闻问切是什么意思
现代医学中,各种诊断工具的出现着实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大大的方便,可是就中医而言,相信朋友们都知道传统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想一想,这种完全凭外在的症状表现而判断疾病的方法似乎太不科学了,可中医的历史和至今的疗效恰恰又说明中医四诊有其准确性,科学性。
自古以来,中医就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上下、表里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在的疾病,往往可以通过外部的望闻问切来进行诊断,医生观察患者的一些细微的病理变化,就能以此判断出患者整体疾病的性质。这种方法就叫做“司外揣内,见微知著”。这是一种整体观,体现着古代哲学的大智慧,是中医学的灵魂。
司外揣内,是通过观察事物外在表象,以揣测分析其内在状况和变化的一种思维方法。亦有人称作“以表知里”。前人早就已经认识到,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相互间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内在的变化,可通过某种方式,在外部表现出来,通过观察表象,可一定程度认识内在的变化机理。这一方法远在古代,就已经在其他自然学科中被采用。如《管子·地数》说“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铅锡赤铜??”这便是司外揣内法在地质学方面的应用。
司外揣内法亦是中医学常用的方法。脏象学说主要就是以此为方法来揣测、分析、判断内脏的内涵。脏者藏也,即是藏在于体内的器官;象就是脏腑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也就是说,脏象学说就是借助对外在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分析,来揣测判断内在脏腑的功能特点。例如,通过对脉象、舌象、面色及心胸部症状等外在征象和症状的观察分析,就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与异常,并由此作出诊断,决定治疗。又例如,根据声音的低微还是响亮,可以判断肺气虚还是不虚;据舌色鲜红还是正常,可以判断体内有热还是正常等等。《黄帝内经》把内脏病变与外在表现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日月之投影、水镜之照形、击鼓之有声”。
给大家讲一个于医圣张仲景与王粲的故事,与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类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司外揣内的道理。
张仲景晚年行医到洛阳,遇到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粲,见他眉毛异常,就判断出他二十年后会得一种病,并劝他服用五石散。当时王粲正值青春,并且处处得意,哪里听得进别人的劝告,最后,张仲景无奈地说:“二十年后你将脱眉而死。”二十年后,张仲景的预言果然应验。
虽然我们没有张仲景、扁鹊那样高明的医术,但生活中也会经常运用司外揣内的方法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照镜子的时候看到自己脸色很差,就会想到是不是最近太累,生活不规律,导致身体出问题了?然后会刻意提醒自己多休息,多放松,把身体调节到最佳状态。
见微知著,就是以小见大,从事物的细节看到它的整体、本质以及发展方向。
医生就是通过观察局部、微小的变化,测知整体的、全身的病变。例如,舌头为五官之一,只是人体很小的一部分,然而舌通过经络与许多脏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舌质、舌苔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人体脏腑气血的整体状况,望舌对于中医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又比如耳鸣、耳聋,不仅仅是耳的局部症状和疾病,更因为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足少阳胆经入于耳”,因此常被诊断为肾精亏虚或肝胆湿热。
《黄帝内经》上记载:“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注于面走空窍??”,就是说:“通行全身的最重要的经脉都汇聚于面部,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气血皆在面部经过??”于是面部的外观、色泽就成为脏腑气血的外在表现。
中医的望诊其实就是通过观察局部来判断全身状态。这种方法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很多人都喜欢用见微知著的方法给自己诊断诊断:例如哪天发现自己脸上长痘了,舌苔变厚,发黄,就知道体内一定是有热了,上火了,饮食上便会注意减少辛辣油腻之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这样及时发现,及时调理,身体上很多小问题不用治疗就可以解决啦。
感谢您的关注!您还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内容?欢迎在下方留言,或给我私信。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