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不如饺子 好吃不过饺子曹立完整版

时间:2023-05-03 03:52/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340 评论:0

又到了冬至,人们都喜欢吃一顿 鲜美可口、热气腾腾的饺子。

关于饺子,自古至今有各种有趣的说法。

三国时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 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 本类似。

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 食”。

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 模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大约是后世“饺子”一词来历的源 源。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 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叫法。

到如今,每一个节日都是我们享受传统美食的理由,在这个寒冷又孤独的冬天,我们即将迎来冬至时节,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这个时候能够吃上热气腾腾腾腾的饺子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关于饺子,民间还有许多有趣的俗语:

1.吃了饺子汤,胜似开药方。

2.饺子就酒越喝越有。

3.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

4.大年初一吃饺子——没外人

5天天包饺子——渡日如年。

6..家家户户吃饺子——无所不包。

7.包完包子包饺子——扭扭捏捏。

8.茶壶里煮饺子——肚里有货倒不出来。

饺子来历的传说:东汉的张仲景辞官回家后,发现白河两岸的亲民因寒冷坏了耳朵。他命徒弟取锅熬至一些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然后将这些东西煮熟后捞出剁碎,用面包成如同耳朵一样的“娇耳”,让大家喝汤吃面,这样身上暖和,冻过的地方也渐渐痊愈。

  人们感谢张仲景的善良,也学着他的样子做成了“娇耳”来治病,慢慢娇耳的谐音成了“饺子”,然后就流传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俗语。

另外,民间还流传 吃饺子的民俗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 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 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 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 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 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 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 吃。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 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 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 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 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虽然冬季是寒冷的,但是饺子带来的热量可以让我们抵御呼呼而过的寒风,让四方的游子感受到家的温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