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沈复 浮生六记by南康

时间:2023-05-03 08:3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896 评论: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封建社会中,科举考试是莘莘学子实现人生转变的唯一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考取功名,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哪怕已经白发苍苍,还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功名。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就有相关描写,“范进中举”代表了一大批人的悲哀。《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同处清代,也是出身“衣冠之家”,为什么没有“学而优则仕”呢?

一、当时的社会风气

沈复出生在太平盛世的苏州。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了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一派小桥流水、小阁疏窗的景象,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适宜悠闲、雅致精巧。

秀美温润的自然环境,富足安逸的生活条件,相对安宁的政治氛围,使得江南才子恍惚中不知人间何处有风端。江南才子唐伯虎有诗云: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日来就写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这首诗也昭示了当时江南地区的社会风气。

沈复生于斯长于斯,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同时,沈复的家庭内部的小环境,也没有给予他参加科举的压力,婚前父母没有逼迫,婚后妻子更没有督促,最终使他没有踏上传统知识分子入仕之路,而是成为了一辈子游离在主流社会生活之外的闲人。

家庭的熏染与期望。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我国自古讲究子承父业。沈复的父亲沈稼夫终生以幕僚为生,沈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深度的熏陶。

沈父长期从事幕僚行业,在这个圈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幕僚人士,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在幕僚行业人脉很广,他也希望儿子进入这个圈子,借助他积累的资源,发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闺房记乐”有云:而欢娱易过,转睫弥月。时吾父稼夫公在会稽幕府,专役相迓,受业于武林赵省斋先生门下。

沈复刚过完蜜月,便被父亲接到了杭州接受幕僚从业培训。不仅找名师教授,沈稼夫还在工作期间把沈复带在身边,亲自传授实践经验。“坎坷记愁”中有云:乾隆乙巳,随侍吾父于海宁官舍;庚成之春,予又随侍吾父于邗江幕中。

病重期间,沈稼夫还不忘为沈复推荐名师,提升业务能力,并且是现场办公,行拜师礼。

“浪游记快”中有云:辛丑秋八月……吾父呼余嘱之曰:“我病恐不起,汝守数本书,终非糊口计,我托汝于盟弟蒋思斋,仍继吾业可耳。”越日思斋来,即于榻前命拜为师。

二、个人性情志趣

沈复个性散漫率真,对封建礼教嗤之以鼻。在“闺房记乐”中有一段沈复和其妻陈芸的对话,可以反映出沈复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余性爽直,落拓不羁;芸若腐儒,迂拘多礼。偶为之整袖,必连声道“得罪”;或递巾授扇,必起身来接。余始厌之,曰:“卿欲以礼缚我耶?《语》曰:‘礼多必诈’。”芸两颊发赤,曰:“恭而有礼,何反言诈?”余曰:“恭敬在心,不在虚文。

沈复不愿受到束缚、不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个性,在“浪游记快”中亦然有表达:余凡事喜独出己见,不屑随人是非,即论诗品画,莫不存人珍我弃、人弃我取之意。

沈复还爱侍弄花草鱼虫、爱研究诗画笔墨。“闲情记趣”有云: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余则从之学画,写草篆,镌图章。

沈复最爱游山玩水,全国的好山好水几乎被他走了一遍。“浪游记快”有云:余游幕三十年来,天下所未到者,蜀中、黔中与滇南耳。这种无拘无束、落拓不羁的性格,怎能会游刃有余地混迹于虚与委蛇、尔虞我诈的官场呢。

三、看他的朋友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沈复视为第一知己的人是一位名叫顾金鉴的同习幕者,他的个性是“为人慷慨刚毅、直谅不阿”。

沈复在第一次被父亲驱逐离家、借居萧爽楼期间,与他谈天说地、诗酒茶画的人有:友人鲁半舫善写松拍及梅菊,工隶书,兼工铁笔;杨补凡名昌绪,善人物写真;袁少迂名沛,工山水;王星澜名岩,工花卉翎毛。

可以说他的朋友圈是“纯文艺圈”。而且他还为他的“文艺party”制定了“入会规则”,即“萧爽楼四忌四取”。

四忌即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有犯必罚酒五斤;四取即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

在这“四忌四取”中,除了“看牌掷色”性质为不良嗜好之外,“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三项均为与科举和官场密切相关的内容,沈复对科举做官的态度可见一斑。

作者:温暖前行,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