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保定北洋武备学堂
1、北洋武备学堂
1885年2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仿照西洋军事学院所创立,主要是参照德国。学堂初设步、马、炮、工程四科,1890年后增设铁路科。课程设置分学、术两科,学科教授中国经史、天文、舆地、格致、测绘、算学、化学、战法、兵器等;术科教授马、步、炮队操演阵式,枪炮技艺和营垒工程等。意在通过新式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学制1年。学堂取德国教学法,注重实际演练和考核。每日教习以德语授课,学生靠翻译听讲。从1885年创立,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毁,天津武备学堂存世的时间不过16年。但在这16年里却为近代中国培养出了第一批陆军军事人才,而这些人中的不少后来又成了袁世凯小站练兵的核心,再之后成了北洋系的中坚,其中就包括我们刚才提的冯国璋、段祺瑞、曹锟等。
大门
2、江南陆师学堂
1896年3月23日,张之洞奏准设立江南陆师学堂,在编练自强军的过程中,张之洞发现&34;学堂出身之人,究视未学者领会易,长进甚速,是学堂有益,确有明征&34;。他认为&34;练兵必兼练将,而练将又全赖学堂&34;,决定创设江南陆师学堂,以培养将才。学堂聘请德国教习,讲授兵法、行阵、地利、测量、绘图、算术、营垒、桥路各种功课及马、步、炮兵种阵法。1909年,学堂开办四期后停办。辛亥革命后,学堂东部旧址改为兵营;西部旧址改为江苏高等农业学校,后为国立中央大学林学院标本林。
1946年后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前身)迁入。现存中山北路的总办办公楼,原为大门后的第四进建筑,2层,砖木结构,现属江苏省省级机关事务管理局,2号楼即原德籍教员楼,现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已辟为鲁迅纪念馆。鲁迅从江南水师学堂退学后,于1898年考入该学堂,1901年毕业同年公派日本留学。历史人物有鲁迅、辛亥革命领袖赵声上将、吴旸谷上将、抗日将领方振武上将等。
3、直隶武备学堂
直隶武备学堂,又称“陆军行营武备学堂”“武卫右军随营学堂”,中国近代陆军学校。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袁世凯在天津小站创办,为新军培养下级军官,。招生234人,分德文、炮队、步队、马队4个班。挑年幼伶俐、文字较优者50人为德文官弁学生,习德国语言文字为主,次学武备,兼习汉文,数年后送德国游历,领略德人兵法。德人魏贝尔为总教习。
4、北洋速成武备学堂
1902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在保定东关外创练常备军(新军)并设军政司(旋改督练公所),下设兵备、参谋、教练三处,分别由刘永庆、段祺瑞、冯国璋任总办。5月,经袁世凯奏准,在保定东关外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由冯国璋任总办(即校长)。1903年于保定东关外,建成“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1903年8月,学堂开始第一届招生。1906年,为了统一兵制,将兵权收回中央,清政府设立陆军部,同年8月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停办,在该校旧址创立全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直属中央管辖。
1906年-1911年分别在保定校址开办:陆军部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陆军预备大学堂。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总统后,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当年七月,经陆军部批准把陆军预备大学堂搬至北京,并更名为陆军大学。10月,于保定原址开办陆军军官学校,第一任校长为段祺瑞亲信赵理泰。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两广、两湖、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及四川等省籍的军校学生,利用军校放暑假期间,纷纷跑到江西等地参加反袁作战直到3月底才辗转返校。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将投降后的皖系第十五师官兵收容在保定军校内,由于未能及时得到军饷,十五师官兵发生哗变,将军校洗劫一空,并纵火焚烧了校舍房屋。曹锟派兵前来镇压时,又趁机掠走步枪2000支,骡马300匹。以致学校无法复课。1923年8月保定军校停办。
5、湖北武备学堂
学堂由张之洞于1896年7月筹备,1897年2月开办,教师聘自德国军官,学生皆选自“文武举贡生员及文监生、文武候补候选员弁,以及官绅世家子弟”。课科分学科与术科两种:学科谓之讲堂功课,有军械学、算学、测绘、地图学、各国战史、营垒、桥道制造之法及营阵攻守转运之要;术科谓之操场功课,有枪队、炮队、马队、营垒、工程队、行军炮台、行军铁路、行军电线、行军旱雷、试演测量、演习体操等。学生除学习主科外,如逢暇日,则令诵读四书、披览史籍兵略,以“固中学之根底,端毕生之趋向”。
1902年5月23日,张之洞下令将湖北武备学堂和防营将弁学堂改办为武高等学堂;1905年4月2日,张之洞又将武高等学堂改办为武师范学堂,因武师范学堂不符合中央定制,仅办一年后即于1906年2月11日改为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设于武昌黄土坡(原武备学堂原址)。学制为3年。学堂原计划办仁、信、智、勇、严5斋。当年招收的仁字斋计560人,次年七月招收信字斋计830人。1908年5月,学堂改名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仁字斋于1909年7月毕业,信字斋于次年秋毕业。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学兵全部毕业后(1911年6月)停办。1909年由陆军特别小学堂测绘班扩充建立测绘学堂,1913年改为湖北陆军测量学校,1916年因无处拨款导致停办。培养的后世名人有吴禄贞、傅慈祥、陈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