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明知不可能却动了情的诗句

时间:2023-05-03 10:0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7232 评论:0

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的处世哲学

“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内涵解读]

1.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选读》“课文解读”第2题)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处世观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孔子的这种人格精神,要给予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其次,从斗争策略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2.儒道之辨——入世与避世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这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行事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执着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执着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他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他的歌词里既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着眼来否定孔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现实社会,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

[相关成语]

1.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五谷。后泛用以形容脱离劳动和脱离劳动的人。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

3.无人问津:没有人寻问渡口。比喻无人过问,受到冷落。也比喻无人探索、尝试。

4.深厉浅揭:遇到深水就连衣涉水,遇到浅水就撩起衣服过河。比喻做事要因时因地制宜。

[论语摘译]

1.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过夜。(早上进城,)守城门的人说:“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守门人说:“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2.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击磬,有个人挑着草筐子从孔子门前路过,说:“这个磬敲得大有深意呀!”过了一会又说:“偏狭啊,硁硁的磬声透着固执!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孔子说:“好坚决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微!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算了吧!算了吧!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

孔子下车,想跟他谈谈。他急行避开,孔子没法跟他谈。

4.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文:子路说:“不做官不合乎义。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弃,君臣之间的大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君子做官,是为了实践大义。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5.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答道:“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答道:“对。”桀溺说:“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乱不安,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说完继续平土覆盖种子,干个不停。

子路回来把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怅然叹道:“鸟兽不可跟它们同群,我不跟世上人群相处又跟谁呢?如果天下清明,我就不跟他们一起来从事改革了。”

下列各项是对孔子处世哲学的解读,请将前面“论语摘译”中与各项有关联的原文序号填在对应项后括号内。

A.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  )

B.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孔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

C.孔子所处的时代有许多隐士,孔子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看重他们。(  )

参考答案:A项,1;B项,5;C项,2、3。    

[即时体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

材料二: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淳于髡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孟子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孟子·离娄上》)

(1)孔子反复申说“不敢不告”,体现了其     的心情,孟子主张“嫂溺援之以手”,体现了其     的思想。

解析:结合材料一的“弑”及“告夫三子”可知,当时礼崩乐坏,哀公大权旁落,孔子反复申说,其无奈心情可见一斑;结合材料二最后一句,可得出通权达变的思想。

参考答案:无可奈何 通权达变(答“无奈、权变”等相近意思亦可)

(2)孔子和孟子对于“礼”有不同的态度,请结合材料阐述你的看法。

答:                                  

解析:“陈成子弑简公”是大逆不道的行为,“嫂溺”是特殊的情况,两者因为事件不同,情境不同,故两位圣人采取了不同的做法,看似矛盾,实则统一。评价时,既要强调“礼”的重要性,又要强调“仁”这一基础性。

参考答案:①孔子对“陈成子弑简公”这一不合礼之事,告哀公,告三子,是以“士大夫”之礼与责任要求自己,体现出他对周礼的恪守与虔诚,是不在其位也谋其政的表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着精神;孟子虽然也重视“礼”,但面对“嫂溺”的情况,主张弃礼救人,表现了他灵活变通的一面。孔子是在大原则下讲“礼”,孟子是在特定情况下“弃礼救人”,两者的观点都是正确的。②对于不合“礼”之事,我们理应指责与纠正,否则乱就得不到治理。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恪守“礼”,应该在“仁”的基础上进行,背离“仁”而去守“礼”,只会显得不合人性,不合事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陈成子(名恒,齐国大臣)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报告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讨伐他。”哀公说:“报告给季孙、仲孙、孟孙那三位大臣!”

孔子(退下后)说:“因为我曾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君主却说‘报告给那三位大臣’吧!”

孔子到三位大臣那里报告,(他们)不同意出兵。孔子说:“因为我曾忝居大夫之列,所以不敢不报告。”

材料二:

淳于髡说:“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吗?”孟子说:“这是礼法的规定。”淳于髡说:“如果嫂子落水了,那么能用手拉她吗?”孟子说:“嫂子溺水不去拉她,这就如同豺狼一般了。男女之间不亲手递接东西,这是礼法的规定;嫂子溺水用手拉她,这是变通的办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