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 易中天中华史36卷
记忆中,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都是读着《上下五千年》长大的。
即便是没有读过《上下五千年》,从小时候咿呀学语开始,我们也被不断灌输这样一个常识,人人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
因此,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炎黄子孙的共识。
当然,这五千年历史也是一个概述,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字。
而这样的说法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中华民族的这个概念,最早是梁启超先生在1902年提出来的,具体出自其大作《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之大势》。
至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也可以追溯到清末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
而且在当时,五千年中华文明也不只是梁启超先生个人的观点而已,而是形成了一种共识,清末的几份报纸,就都是采用的黄帝纪元。
按照黄帝纪元,当时已是4600年有余,文人统称五千年。
比如下面这一份报纸,落款就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
不过,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也并不是只有五千年这一种说法,也还存在着一些争议。
比如苏联哲学家司徒卢威,就在他的《古老的东方》里写道,中国至少有一万年的历史。
另外,也有认为中华文明历史准确来说是3700年的,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为代表。
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要说以易中天为代表呢,你是不是蹭易老师的流量?
没错,我承认。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是易中天的首创,更不是独创。
但是,此前的专家学者抛出这种论点时,并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和强烈反对。
而当他在自己的鸿篇巨著《易中天中华史》中明确提出来中华文明历史3700年,并把它印在书的封面上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很多一贯对他不满的人更是群起而攻之,指责易中天是数典忘祖,哗众取宠。
那么,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易中天教授身为一个当代知名学者,退休后更是耗费无数心血倾注在《易中天中华史》的浩大工程上,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绝不是信口开河。
早在1987年,著名的考古学家邹恒先生就曾经提到:
关于探究一个文明的源头,全世界都是有共识的。对文明存在的界定,国际考古学界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标准,其中有三个硬性指标:
1、文字
2、礼器(青铜器)
3、城邦遗址
上述3项指标,“二里头文化”都同时满足,既有甲骨文记载,又有青铜器出土,还有真实存在的“二里头遗址”。
易中天所说的3700年历史,也就是从“二里头文化”开始算起。
史学家翁独健也在《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提到:
《易中天中华史》里说得很明白:在“二里头文化”之前,人们是以松散的部落形式而存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运转的社会体系,没有国家的意识。
因此,易中天的核心观点是把国家的诞生,视作文明产生的标志。
需要注意的是,支持3700年的说法,并不是说易中天为代表的这一部分学者就是在否定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而只是对文明的标准划分不一样。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学术争论,比如在史学界外,科学界则把文字视作文明诞生的标志,把文字诞生以后的历史称之为人类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现以前的历史称作史前史。
因此,易中天的3700年中华文明史,与我们所熟知的“上下五千年”其实并不冲突。
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喜欢易中天“品三国”这种讲述历史的独特风格的朋友,建议好好读一读《易中天中华史》。
这或许不是学术上的绝对精品,但对于喜欢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品读历史的人来说,《易中天中华史》则是大家的心头好。
易中天式的史书,其好处一望可知,它永远不会是教科书式的枯燥、乏味,而是一如既往地接地气,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话语,幽默风趣的风格,把一个个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讲述得栩栩如生,百转千回,让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在立项之初,易中天是打算从2013年开始,花5到6年时间,完成六部三十二卷的《易中天中华史》这套书。
但实际创作过程中,困难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原本打算2018年全部完成出版的《易中天中华史》,截至目前,易中天也只完成了其中的1到24卷,虽然他已经全情投入,近似隐居于江南小镇,专心创作。
下面这一个版本,包含易中天已经完成出版的1到22卷,每一卷是一本,共22本,单本46元,总价788元。
对多数人来说,《易中天中华史》总价近800元,相当不便宜,但如果喜欢,还是非常值得,而且可以自己选择买感兴趣的单本,其实也不算贵,感兴趣的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收藏。
易中天中华史全套 全22册 【翰墨书屋】 ¥46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