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制度 股权激励制度的作用
股权激励是指公司为了激励员工及合作伙伴等推出的激励机制,通过向激励对象授予一定数量的股权或期权激发其凝聚力和主人翁责任感,使之与公司成为利益共同体,推动公司更快速地发展。
股权激励是有效降低研发费用支出的手段。
例如,小米为了降低工资支出,给员工提供了三个工资选项:百分之百工资、三分之二工资+期权、三分之一工资+期权。这样,小米用期权代替、减少了公司前期的工资支出。
尽管股权激励近几年越来越流行,仍有老板心存疑问:“我的公司不大,有必要进行股权激励吗?”
其实越小的公司越有必要进行股权激励——不激励,就老板一个人在奋斗,其他人只是在工作而已!
股权激励过程中,授予激励对象的股权数量常常与工作业绩挂钩,股权定价与公司财务数据等相关,这都要求公司在治理和规范化管理方面拥有一定的基础。因此,管理规范度相对欠缺的中小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否则难以取信于员工,实施过程会遇到困难。
股权激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涉及管理、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工作内容较多,大量的专业性和协调性工作需要专业机构统筹协助才能高效地完成。
股权激励的意义
(1)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薪酬压力。由于绝大多数非上市公司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他们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公司能够适当地降低经营成本,减少现金流出。
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经营业绩,留住绩效高、能力强的核心人才。
(2)原有股东
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降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从而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非上市公司往往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导致公司的“三会”制度等在很多情况下形同虚设。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经营权将逐渐向职业经理人转移。由于股东和经理人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股东和经理人之间存在“道德风险”,需要通过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引导和限制经理人行为。
(3)公司员工
实行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实现自身价值。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动问题。
由于待遇差距,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管理和科研人才。实践证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由于员工的长期价值能够通过股权激励得到体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会大幅提高,同时,由于股权激励的约束作用,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也会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