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 《知否知否》歌曲

时间:2023-05-03 19:4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02 评论:0

一朵女子,风轻云淡?

欢迎关注槐序,这里有最美古诗词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

《如梦令》

……

…..

….

..

- 背景介绍 -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13岁就写出了《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她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为后“苏门学子”,官至礼部员外郎。

所以李清照从小就饱读诗书,精通古文,曾受到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大力称赞。

但由于出身官宦人家,李清照少女时代颇有些“乖张”,从她早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她是有一些“大小姐”任性脾气的,比如另一首《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而且,她成名太早,确实有许多“为赋新词强说愁”之作,直到“靖康之变”之后,李清照的词风才逐渐变得深沉、浑厚。

由此可见,生活中的磨砺,的确是能改变一个人的。

18岁时,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赵家更是显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后官至宰相,这一切都让李清照早年置身于“养尊处优”的环境里,所以就更显娇贵。

与赵明诚新婚那天,李清照曾写过一首“艳词”,来献给自己的丈夫。

婚后她和赵明诚恩爱有加、琴瑟和鸣,因为夫妻二人志趣相投,所以留下了很多佳话。

比如他们都喜欢收藏古物文玩,但当时赵明诚还只是“太学生”,没有俸禄,两家又都以节俭著名,所以遇到喜欢的古籍字画时,夫妻就会典当衣服来换取。

“脱衣市易”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 诗词赏析 -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出自李清照的《丑奴儿》

这首“香艳”之词,就是李清照新婚之夜所作,词风露骨,情意绵绵。

从李清照遗存下来的小像可以看出,她确实是有几分姿色的,但并非“人比黄花瘦”,甚至有些丰腴。

这首词的大义为:

暮晚起风,天空下起了雨,洗尽了白日的暑热,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弹完笙簧,又对着镜子梳理了容妆。

绛红薄绡的透明睡衣朦朦胧胧,香酥雪白的肌肤若隐若现,有阵阵香气涌出;偎在夫君身边轻声耳语,浅笑朱唇:今晚的竹席可真凉快啊!

檀郎:原指西晋的潘安。潘安姿仪秀美超群,小字为檀奴,后被人称为“檀郎”。这里的檀郎则是指赵明诚。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先描写了天气,夜来风雨,酷暑消散,说明温度非常宜人,心情自然也是非常好,甚至还弹了琴,增加了优雅之意,之后才去化晚妆。

心爱之人等候在榻上,自己却不着忙,换上了轻薄的睡衣,冰肌玉峰若隐若现,情趣盎然,令人浮想联翩。一切都很满意后,词人才依偎在夫君身侧,在他耳边缠绵呓语,含情脉脉。

尤其是最后一句“今夜纱厨枕簟凉”意味悠长,使人不能不多想。这么凉爽的天气,又是新婚之夜,自然会有一番云雨。

这首花间词是李清照笔下极少数的“纵情”之作,大多数时候李清照都比较多愁善感,这也源于她婚后与赵明诚聚少离多,结婚后的第三年,李清照因被父亲的案子牵连,不得不回到明水故里,此后他们异地整整三年。

在此期间,李清照因思念赵明诚写下了很多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首《一剪梅》: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余生坎坷 -

李清照最快乐的时光,当是赵明诚被罢官后,幽居在青州的那10几年,夫妻二人效仿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但是到了1127年,靖康之变以后,李清照的命运便开始急转直下。同一年赵明诚丧母,去往江宁奔丧,因金人大举南侵,他临危受命,负责镇守江宁。

12月的时候,青州发生了兵变,李清照在无奈之下,只得前往江宁去投奔丈夫。她收拾家当装满了15辆马车,适逢乱世,要走1000多里才能到达,途中多遇险情,甚至被围困镇江。

但最终,李清照还是安然抵达了江宁,由于见到了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所以她作诗抨击朝廷“主和”的政策:

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可让李清照没想到的是,一年后赵明诚因扛不住压力,弃守江宁独自逃跑了,置一城百姓于不顾,这让李清照很伤心,所以乘船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写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更加让李清照感到悲痛的是,同一年秋天赵明诚染病,不幸离世,留下李清照一个人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所以李清照的晚景非常凄凉,幸好她足够坚强,一改少女时代“大小姐”的乖张任性,开始关心天下,屡有诗作讽刺现实。

这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之间的全部故事,结局实在令人唏嘘。

- end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