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能预测吗 地震局能预测出地震吗
12月9日15时20分,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发生4.6级地震,此前3天,河北唐山市丰南区发生4.5级地震。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力令人恐慌,面对地震我们究竟该如何自救? 近日,“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培震对地震与地质灾害知识进行了科普,介绍了地震逃生“三原则”。
地震短期预报实现较难
但并非不可能
地震发生后,在关于地震情况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见“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等词汇。张培震介绍,地震震级是对形容地震大小的量度,主要根据地震仪观察到的地震波动振幅大小测定,它测定地震释放能量大小,衡量地震大小。地震烈度则主要形容地面破坏的程度,地震烈度越大,破坏力越大。震级是对能量大小、地震大小的衡量,烈度是对地表破坏力大小的衡量。
地震破坏力巨大,是否可以做到提前预测?张培震指出,首先要厘清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两个概念。地震预警是发生在地震产生后,利用不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到达时间差,向还未被地震破坏的地方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的警报。例如地震发生以后,在距离震中100公里以外的地方,往往能在15-20秒以前收到预警信息。
“这个时间非场宝贵,尽管时间很短,核电站可以及时关掉,行驶的高铁可以停下来,这样就可以预防地震带来的更大危害。”张培震指出。不过他表示,目前地震预警的技术还不太成熟,距离震中远的地方破坏弱,不一定用得着,距离近且破坏严重的地方又往往是预警的盲区,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同于地震发生后的预警,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对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的预测,分为长期、中期、短期,其中长期可达几十年。同时也包括对余震进行预报,也就是主震发生后,会不会有更大的余震。
强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一个挑战。据张培震介绍,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仅有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即1975年的辽宁海城地震,中国科学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准确预测并及时发布了短临预报。
海城一电影院门口悬挂地震预报通知
张培震表示,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仍不能做到准确预报地震,地震的中长期预报十年以上相对可靠,但不是100%准确。而短预报非常困难,但不是绝对不可能。谈及国内地震预报现状,他引用中国地震局资深预报专家张国明老师的话:“目前,在充分和合理地经用现有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在某些有利的条件下,对某种类型的地震有可能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报。”
为什么强震预报这么难?张培震解释,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我们可以上天揽月,但对地球内部的了解非常有限,最深的状态也是达到10公里,连地球的‘鸡蛋壳’都没穿透,看不到地球内部。”二是地震物理过程非常复杂,同时大地震非频繁、经验不可复制等因素,让地震预报成为一个世界难题,短时间内很难解决。
珠三角历史记载未发生显著破坏性地震
但存在活动断层
张培震介绍,我国五个地震主要分布区域为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台湾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包括云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北京、天津等地,都是潜在的地震高发区。
“华南地区包括广州这一区域是地震相对比较少的地方。”张培震指出,从广东及东海沿海5级以上的强震分布来看,历史上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7.5级地震。但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0多年间,无显著破坏性地震发生。
“对于珠三角而言,历史记载曾有6级多的地震发生,还没有很大的地震发生过,不过这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张培震表示,在其团队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广东沿海的滨海断裂的活动性很强,虽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发生过地震,但恰恰有可能积累了很高的应力,未来具有发生强震的危险性。尤其是,该断裂纵贯粤港澳大湾区,需要对其强震危险性加强研究,做好提前防范。“尽管广州是一个少地震的地方,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要加强防震减灾意思,提高对灾害的防范措施。”
地震来临时
牢记“逃生三原则”
地震是不可抗拒的一种自然现象,需要最大限度降低对生命造成的威胁与伤害。地震来临时究竟应该怎么办?张培震介绍了地震逃生的三个原则。
逃生原则:
蹲下、掩护、抓牢
一旦感觉到地震晃动,不要跑、不要惊慌,一定要记住蹲下,而且要掩护,特别是要掩护自己的头,能抓住的东西一定要抓牢。
停、跑、停
当地震来临,向外逃生跑的最佳方式是:晃动的时候不要跑,停的时候要跑,再出现晃动的时候也不要跑。
避开次生灾害
注意避开类型广告牌等挂着的东西、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如果身处一般房屋中,要尽快躲避在卫生间等开间小的地方、结实的承重墙角或坚固的家具旁,这些地方容易形成活命三角区,相对安全。不要钻到卧室床下、衣柜。远离窗户和外墙,这些地方容易发生倒塌,不易逃出。卫生间空间比较小,垮塌以后容易形成活命空间;且卫生间里有水源。建议在客厅备有逃生用具。
若处在高楼层,要远离高层楼的窗户,一定要走逃生通道,楼层晃动幅度过大时抓住身边比较牢固的东西。如果在电梯里,按下所有楼层,一旦电梯停下来,立刻跑出电梯。当地震水平晃动结束时,赶快往下跑,跑到能够被别人看到的地方。
在公共场所遭遇地震,躲在近处的大柱子,或尽量往墙根靠,尽量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容易发生倒塌的建筑,一定要保护头部,防止头部受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
知多D
院士专家校园行
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传播科技知识为重点,依托中国科协的网络资源和人才智力资源,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以及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各高校、科研院所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年龄层的青少年开展科普讲座。讲座内容以适合青少年特点,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为主,不仅突出知识性、科学性和通俗性,更强调趣味性和新颖性。授课形式多样,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分享科学家的拼搏、创新的人生经历,传播科学精神,引发青少年思考。
项目开展以来,已组织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及世界科学院的欧阳自远、张景中、陈新滋、刘人怀、钟世镇、黄乃正(香港)、方滨兴、杜如虚、林浩然、叶玉如(香港)、吴硕贤、刘焕彬、徐义刚13名院士在内的60多名科学家,走进广州11个区的356所中小学,为15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科普讲座366场。
采写:见习记者 陈菁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