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定义 全球化的基础是什么

时间:2023-05-03 22:2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36 评论:0

前面说的人类的全球化和文明的全球化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只表明一个意思:就是今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文明,曾经都是从一个地方慢慢发展起来的。各国、各民族、各宗教、各意识形态所构成的文明本来就是相互关联的,没有谁是孤立的、封闭的。

而这里以及本书要讨论的,则是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之后,技术、工业、经济、政治的发展,改变并且加快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人的关系。今天的全球化是一个更加紧密的全球化,科学、技术、经济带来的全球化把过去数万年人类进化和繁衍创造的文明带向了一个巅峰。经济的全球化是人类全球化的一个划时代标志。

经济的全球化和其他形式的全球化完全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从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诞生到现在不过200多年时间,但它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创造的经济财富和文化,以及对人的认知水平产生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经济的全球化是通过科技发展推动工业的进步并且改变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明的全球化,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繁荣的全球化。它和农耕时代的全球化进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农耕时代,人类还在相对狭小的范围内活动。家庭化的生产组织,部落化的社会体系都不是社会化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自种自收,即使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贸易出现,形成了早期的贸易全球化过程,但也没有形成全球化的组织体系。

从这个角度理解,人们通常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诞生作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开始,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作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结束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开始,把今天正在经历的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称之为第三次全球化浪潮。不管这种划分是不是准确,是不是具有权威性,是不是可以被很多人接受,但至少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理解全球化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也有利于我们在不可阻挡的全球化过程中,了解全球化的内涵、特征和运动规律,不要迷失自己。当我从微观操作出发,再宏观观察全球化的时候,确确实实地看到了第二次全球化浪潮诞生以来庞大的全球化浪潮所形成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承前启后就是已经结束的漫长的农耕文明、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以及刚刚开始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这些梦幻一样的运动规律深深吸引我要对这三次全球化浪潮去探个究竟。

所以,当我们解读全球化这个概念的时候,必须把全球化和工业革命紧紧地结合起来。全球化与工业革命的结合形成了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和经济规则。规则内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必须打破区域限制,打破市场准入篱笆,遵守共同的税收、贸易、金融结算和汇兑规则。

第一次工业革命诞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萌动,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早期。此期间以及之前1000多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中国,尤其是中国通过陆上和海上两个大通道,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中华文明传输到沿途,一直到达欧洲、非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丝绸之路。这个历史阶段被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立者施瓦布先生称之为“全球化1.0”。我个人不同意这样的观点,因为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形成经济全球化的体系和规则,仅仅是贸易全球化的开端。

大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使欧洲各国强大起来,在各国相互争夺利益、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大英帝国横空崛起。英国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大国。毫无疑问,大英帝国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领导者。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以经济利益作为驱动力,以军事手段作为扩张方式,以殖民地模式作为权力统治和控制方式,用简单粗暴的商品贸易作为利益交换和掠夺的手段,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复杂的、大范围的、全方位的、持续时间很长的、影响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并且有很大延续性的全球化过程。和单纯的战争征服、宗教统治以及产品贸易的全球化不可同日而语。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是由科技和工业推动的,使人类文明发展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有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产品体系、工业体系、制度体系,这种体系不受地理和国度的限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体系之间的联系。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全球化带到了一个新阶段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类开启了新的全球化时代。这就是指以科技和工业革命为核心的,以经济发展和扩张为主要目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投资、生产制造形成全球化产业关系和市场规则的全球化。能够达到这个全球化标准的时代一定是以工业化为先导的时代。这个时代被称为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这样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全球化浪潮把全球化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取代以往任何全球化的方式,成为新的全球化内涵,也成为推动其他领域全球化最主要的动力,同时也增强了政治、文化、宗教、外交、科技等很多方面全球化的能力。

以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全球化始于科学技术的颠覆以及划时代发明的诞生。

在人类文明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划时代科技发明就是蒸汽机。

我在德国慕尼黑参观过德意志博物馆,在博物馆里看到同一时期欧洲各国发明的蒸汽机。虽然大家通常都把瓦特当成蒸汽机的发明人,严格意义上说,蒸汽机不是瓦特发明的,是那个时代一系列发明家的共同成果。首先是1681年法国物理学家帕平(Denis Papin,1647~1712)发明了高压锅;后来,英国发明家、工程师塞维利(Thomas Savery,1650~1715)对帕平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多项改进之后,申请了世界上第一个蒸汽机专利。几十年之后,瓦特与合伙人马修·博尔顿才对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一直到1781年,瓦特公司的雇员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1754~1839)发明了一种被称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瓦特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此时,瓦特蒸汽机输出的不再是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是旋转运动,为其成为动力机奠定了基础。

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在同一时期制造出若干种不同用途的蒸汽机。从多个国家和前后长达几十年的不断改进可以看出,当时欧洲发明蒸汽机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是偶然的,是整个欧洲工业文明达到这个阶段的必然结果。

蒸汽机的发明是手工劳动进入机器时代的分水岭,是人类进化和文明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蒸汽机只是一个产品,但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和产业系统以此作为基础开始形成。由于有了蒸汽机,蒸汽机的生产制造就是一个系统,就会形成这个装备系统的制造生态。然后,蒸汽机可以作为动力用在船上,使船舶的动力由人工和风力、潮汐、水流转化为机器动力,提高了船舶的行进速度,使被动的动力成为主动的动力;用作工厂的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家庭生产模式变革成为工厂生产模式,职业工人、职业劳动者出现,并就此出现了工业与农业的分工。1776年,瓦特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1785年,英国人卡特莱特把蒸汽机用在纺纱机上,发明了第一台动力纺织机,并建成世界上第一个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纺纱厂,是纺织工业由手工生产方式向机械生产方式转变的革命。

如果仅仅把蒸汽机的发明理解为手工劳动与机器劳动的区别,也是远远不够的。

蒸汽机的发明开创了以蒸汽动力为基础的各种工业系统,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进入大机器工业时代。大机器工业需要大的投资、厂房和土地,需要数量庞大的产业工人,这些工人需要居住在工厂附近,需要有很高的专业技能和组织性。于是,农耕文明时代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力,随之诞生了与大机器工业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让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机器的发明带来工业组织的形成,开始了现代管理的创新,以及经济制度的发明和创造。

和工业革命相关的最重要的制度发明毫无疑问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从时间顺序来看,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诞生早于蒸汽机的发明。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农耕文明的后期,当时已经出现用规模化的人力、兽力、水力作为社会生产力的现象。经济的家庭化出现了社会化倾向,只是规模尚小,需要的外部力量不那么多。但是随着造船水平的提高和大航海的出现,一个家庭要分担的商业成本不能满足商业行为的资金需要时,融资就开始了。用于等价交换的早期货币,产生了一个新的功能,这不是商业借贷的功能,而是资本性投资的功能,或者是最早的风险投资功能。比如,商船需要到数千海里以外去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如果采用借贷的方式,很难满足债权人的信用要求,一艘船太大,需要装的货物也很多,几个月不回来,如果出了海事事故,债务人是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来支持借贷的。直接的风险投资就开始了。这就是资本主义从萌芽到规模化的转变。但是,贸易规模再怎么巨大,也产生不了真正的资本主义,贸易的强大所产生的现金流还是以债权债务作为交换关系的。最多就是诞生一些财主,诞生不了大资本家。

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工业化、机械化、自动化出现后,手工作坊被工厂取代,工厂规模和雇佣的工人成倍增长,工厂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航海时代的投资机制被引用到工厂。这就酝酿了股份机制,用发行股票来实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分工。对于投资者来说,参与投资不是为了获得固定的债权回报,而是根据投资收益获得回报,回报率高了之后,更多的人愿意把资本投资给工厂。同样,对于企业经营主来说,获得的资金不需要还本付息,减轻了偿还压力,而且所获融资还没有周期性,属于长期资本。拥有技术的人没有资本,也不懂经营,于是,投资者和技术拥有者、经营管理者共同经营企业。随后,有些投资者退出企业的具体经营和管理,这就导致了投资和经营的第一次分离。这个阶段,财主就有机会成为资本家了,他们的收入模式已经不是依靠短期借贷,不是吃利息,而是通过长期资本投资,获得资本收益而不是固定收益。

蒸汽机的发明不仅仅是推动了科技、工业化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于投资融资机制的创立和发明,渐渐形成了以科学的、法制化为基础的、以资本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秩序。

蒸汽机动力逐渐被用在了铁路、钢铁、轮船、纺织、军事等各行各业,随后遍及欧洲。在工业革命诞生之前已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殖民战争的掠夺成为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借助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的突破,把自己推向了第一次全球化的顶峰。这个时间是19世纪中叶。也就是蒸汽机发明100多年之后。

蒸汽机的发明当然是工业革命的第一推手,也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标志,但是仅仅有蒸汽机是不够的。在蒸汽机发明和应用期间,处于欧洲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海洋国家在大航海时代的商业贸易活动也为科技发明和工业革命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航海让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发现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工业革命的版图扩张到哪里,工业文明也就到达了哪里。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大航海给人们带来更加宽阔的世界,科技进步推动了蒸汽机以及相关机器设备的发明。

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就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开始酝酿了。

第一,中世纪晚期法国的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个性,人文主义思想把人的智慧和勤劳解放出来,一大批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涌现使整个西方社会焕发出时代的光芒。从哲学、文学、艺术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大的成功就是在政治上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统治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14世纪开始,在意大利最早出现达·芬奇、但丁、米开朗琪罗这样一些天才艺术家,开始用艺术、科学唤醒了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怀念和追求。意大利的彼特拉克、薄卡丘这样的人文主义先驱,开始用文字表达对古老文明的思考,对中世纪的厌倦;后来法国的伏尔泰、卢梭以及英国的莎士比亚这样一群文学家创作了一大批以人为中心的文学巨著,呼唤了人性的回归。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瓦解之后,以人为中心、崇尚自由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生命激情被唤醒,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价值观把人从专制和禁锢中解放出来,人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发挥。

第二,最早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欧洲,迅速依靠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发展。人们从专制中解放出来后,在自由状态下,才华得以充分展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商业和贸易开始繁荣,资产阶级群体迅速崛起成为社会中坚力量。资产阶级革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进步,工业化和农耕文明时代在经济上的几个重要的区别开始出现:

农耕文明是以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和经营单位的,家庭作坊就是生产场地,生产、居住、贸易都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完成。工业文明打破了家庭经营的局限,生产经营成为社会化组织行为。农耕时代的动力来源主要是畜力或者水力,家庭作坊和市场都要临水而建,临水而居。蒸汽机时代,需要靠近煤矿或煤炭运输方便的地方,要求地域开阔。

工厂规模扩大之后,生产和居住、商业开始分离。满足工业化的城市开始建设,工业化带来城市化。工业生产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农耕时代,机器的运转改造了人的生活行为,人的行为不再被天气和季节所支配,而是被机器运转的时间和规律所支配。由此,人的纪律性加强,组织性加强。

机器工业对经营组织的要求和改造使得现代公司的雏形建立起来,劳动者、资本拥有者、商品贸易者的分工出现,形成了市场经济秩序,创建了以早期金融为核心的、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之上,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权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创建了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政治体制。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秩序也因此渐渐形成。

第三,大航海使欧洲各国获得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和丰厚的财富,激发了资产阶级殖民主义的扩张野心。由于整个欧洲都受益于工业革命,欧洲各国纷纷开始对外扩张。他们通过海上、陆上多条线路展开了全球化霸权历程。以中国为例,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欧洲列强的全球化扩张就大踏步进入还在封建时代的中国。英国率先敲开中国大门之后,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也纷纷到中国建立他们的殖民势力。也许由于中国太大,欧洲也没有足够的精力来统治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最后,中国只有部分地区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第四,欧洲各国的内部征战最终成就了大英帝国的崛起。大英帝国在1688年推翻封建统治之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强大起来的大英帝国打败西班牙,英法大战中又大败法国,控制全球海上霸权,成为人类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虽然这个时候英国独霸世界,但是已经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欧洲各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国家实力,创建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市场经济体系。这个过程从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开始到今天,已经有600多年;从蒸汽机发明到今天,也有300多年了。

所以,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是资本主义文明创建的,是以英国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标志的,也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和经济进步促进的,同时也是依靠军事作为保障、作为征服手段,以殖民地作为主要控制和掠夺模式的。

为什么把这个当成第一次全球化经济浪潮,而不是其他?著名的全球化专家、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办者施瓦布先生把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开创的丝绸之路称之为“全球化的1.0”,而把英国、美国共同开创和主导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称之为“全球化2.0”——我不同意施瓦布这个观点。我认为,丝绸之路搭建的东西方贸易通道仅仅是全球化的贸易行为,全球化的贸易行为自从有了早期的国际贸易行为之后,从古到今一直就没有中断过。丝绸之路通过贸易构成的东西方经济往来是经济全球化早期的一种形式,但是远远构不成经济全球化,和我们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很远的距离。

丝绸之路通过产品贸易的全球化打开了产品销售的更广大的市场渠道,为经济的全球化奠定了很好的渠道基础和贸易基础,是早期东西方商品交易、人文交流、文化互动的重要形式。但是丝绸之路并没有建立和形成东西方之间产品、技术、生产、管理、标准、金融、经济组织、经济体系、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还不足以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蒸汽机的发明以及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在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工业革命的优势。原有的地理概念和地理范围很难满足大机器工业的扩张和发展。大机器工业在英国取得成功后,欧洲各国纷纷引进、学习和效仿,工业革命自身的、客观的扩张能力和扩张需求必须要有更大的地理半径与之适应,于是,工业革命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真正源头。一场经济全球化巨浪由此而掀起,势不可当。

英国为什么能成为领导者?

工业革命成就了大英帝国。工业革命本身的扩张需求把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带到欧洲和全球。这次扩张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但是,为什么英国能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领导者呢?

今天的英国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简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等一系列岛屿,人口超过6600万,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人口数量,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难以想象在其鼎盛时期,曾经拥有34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今天其国土面积的100倍还多。

为什么曾经这么小的国家发展成为这么大的帝国,而今天又被打回原形呢?原因就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展开和消退。英国崛起与衰落的过程也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掀起和衰退的过程。潮涨潮落,已经物是人非。

英国为什么能崛起呢?西方诞生了工业革命,欧洲的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德国都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为什么最后是英国发展成为欧洲甚至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英国著名的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帝国》一书中说:“在欧洲各国争建帝国的竞赛中,英国绝对属于起步晚的。”早在大英帝国把自己的疆域扩大到世界各地之前,西班牙就已经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葡萄牙也在巴西、印度等地获得了殖民地。

在古代,不列颠群岛一直是欧洲各国频繁侵略、骚扰的对象。古罗马、德国条顿部落、法国北部的诺曼人很容易就从英吉利海峡渡过,踏上不列颠的土地抢劫一番。而不列颠群岛内部也被自然地理分割成为北部山地上的苏格兰、南部平原上的英格兰和西南部山地上的威尔士。天然的分割形成不同的部落和王国,内部也经过数百年的相互攻伐、征战。也许在这一点上,英国有些像中国的邻居日本,都是海岛,自然条件不好反而要发奋图强。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必须进取。

欧洲中世纪之后,最早通过文艺复兴被解放出来的是意大利和法国。大航海时期,最早获得成功的是西班牙、荷兰和葡萄牙。英国的起步都晚于这些国家。但是英国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因素迅速在欧洲各国中脱颖而出:

首先还是早期相对野蛮粗暴、简单彪悍的海盗风格。我们今天总是在强调和平,唾弃野蛮的战争,但是人类的进步与和平总是伴随着战争。

从早期的海盗活动到后来的殖民战争以及欧洲内部争夺霸权的战争,英国都是一路打过来的。

比如著名的“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1754年至1763年,主要集中于1756年至1763年,当时欧洲的主要强国都有参加。战争直接影响到欧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以及亚洲的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因为这些地方都已经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这场战争中英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法国把加拿大的殖民地割让给了英国,使得英国成为最大的海外殖民地霸主。

其次是政变引发的政治体制改革。发生于1688年的“光荣革命”与其说是一场政变,不如说是一次由资产阶级推动的英国政治体制改革。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没有发生流血冲突,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奠定了国王统而不治的宪政基础,国家权力由君主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这场革命早于欧洲其他国家,使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发展,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在英国的进程。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使得以工业革命为前提的生产关系获得了上层建筑的支持,使得科技、工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体制的最大支持,科技、工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达成了高度统一,这个统一在当时的欧洲和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大英帝国借此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

第三是工业革命的推动。虽然蒸汽机在英国出现之后,整个欧洲很快都学会了这项技术,工业力量都得到加强,但是在欧洲内部的竞争中,英国让蒸汽机技术发展得更快。尤其是英国把蒸汽机用在军舰和商船上,让他们不仅拥有了强大的海军,还拥有了强大的海上商船。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但是工业革命的本质不仅仅是蒸汽机的发明,而是从蒸汽机开始,人类从事生产的动力由人力、畜力、水力升华至机械动力。以从中国到英国为例,农耕文明时代需要1年以上,有了蒸汽机做动力的轮船,2个月就可以到达。动力的提升使所有的生产方式都得到改变,生产效率获得巨大提高,并以此作为开端,开启了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后让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第四是殖民地模式与商业模式的结合。英国通过战争打开别国的门户,通过殖民统治掌控别国的主权,然后再通过公司经营活动掠夺殖民地财富。早期的东印度公司和后期的怡和集团都是扮演这样的角色。

在现代文明早期,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家之间的强弱关系和地理距离,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方式客观上需要更大的市场来消化工业革命的成果,这就使人类扩张的本性和欲望得到满足。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强弱分明,国家之间的关系就呈信息不对称和合作关系不对等的状态,商品交易的公平性也不存在,只能依靠武力方式获得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控制权。殖民占有就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期间国与国的关系常态。

但是,殖民关系只是占有关系,强国对弱国如果没有利益可图就不会有占有,占有同样是需要支付成本的。所以,殖民占有之后还要去经营殖民地,需要把先进的产品、设备、厂房、技术、管理、教育以及人才输入殖民地,并通过这些输入获得滚滚财富。全球化早期的跨国经营活动由此诞生,跨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雏形也随之形成。这种体系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任何商业行为都不可能达到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英国拥有了全球最强大的海军,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革命体系,英国就具备了通过殖民和商业、工业模式称霸全球的最有利的条件和能力。

第五是现代金融的创立。欧洲的现代金融起源于借贷。文艺复兴之后,商业活动日益频繁,荷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金融市场渐渐发展起来。荷兰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成为欧洲的金融中心。在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商业和市场形成过程中,荷兰创建了最早的现代金融体系,整个欧洲的贸易主要都由荷兰的金融机构提供借贷与结算服务。这种结算也成为事实上的金融控制。在英国通过工业革命崛起过程中,英国与荷兰通过4次战争,确立了英国在海上的竞争优势,并且获得金融上的长足发展。1649年,英格兰银行发行纸币,英镑由此诞生,而直到1816年,英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才正式确立金本位制度,也就是用黄金作为货币的结算单位来发行英镑纸币。英国在1773年于伦敦成立了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这个时间比荷兰成立世界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晚了100多年。

金本位制度的确立,使得英镑通过战争、工业革命、殖民地模式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行货币,也确立了英国在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英国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引领者和主导者。但是,强大的大英帝国并没有在全球化的统治过程中越走越远,而是被美国所取代。这其中有大英帝国自身的问题,也有世界地缘经济政治发生变化的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和理解,如果一定要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起点确定在哪一年的话,我愿意把这一年确定在1776年。因为这一年有几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事件:

第一,瓦特制造出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使蒸汽机真正具有了工业化意义;

第二,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作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系统性古典经济学理论,它的诞生对于经济学发展和现代经济体系建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英国主导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美国签署《独立宣言》,为美国独立、国家创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确立和繁荣奠定基础。

浪潮结束,帝国也随之没落

在大英帝国狂妄扩张、骄傲自满的时候,以日耳曼人为主的德国在科技和工业上悄悄崛起。德国的崛起对英国的全球化秩序构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在19世纪6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在化学领域的发现,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系列成就,使得欧洲各国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欧洲各国之间已经形成的利益格局出现了多重矛盾,原有的利益平衡终于被打破,战争成为重新调整利益结构和均衡各国力量的手段。

于是,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希望通过战争来改变世界的利益格局。4年之后,德国战败。4年的战争把大英帝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全球化秩序搅乱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土地上进行。战火在欧洲燃烧,欧洲各国在美洲的争夺能力严重下降,美国抓住这个机会,扩大了自己在美洲地区的利益范围,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少有的赢家。

“一战”结束,欧洲各国都遭受巨大损失。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约6500万人参战,欧洲各国在战前形成的经济、军事、政治力量被重新定义。战争中,俄罗斯帝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战后签署的协议进一步加深了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危机的爆发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严重的经济衰退再次对世界造成不平衡。

在世界经济危机使全球经济遭到严重损害的时候,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意志第三帝国总理,希特勒缔造的纳粹党掌握德国政权。1939年,纳粹德国在希特勒领导下,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从范围到时间再到惨烈程度,大大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大英帝国的霸主时代。大英帝国的衰落以及战争的破坏导致第一次全球化格局被打破,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秩序被重新洗牌。战后很多殖民地国家纷纷宣布独立,大英帝国统治世界的历史也宣告结束。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也随之宣告结束。

虽然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结束于两次世界大战,但是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会结束吗?会不会是美国的崛起取代英国呢?历史的进程已经走过,不可假设,但偶然之中存在必然的因素。

曾经领导世界、掀起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大英帝国,把大部分力量用于全球化的殖民统治和殖民国家的发展,不断扩张大英帝国的地理管理半径。这大大消耗了英国本国的国力,提高了殖民模式的管理难度。英国从本土派出大量的军队、管理人才去殖民地进行统治和管理,导致英国在新的生产力研究和投入上落后于日本、德国、美国。新的技术、产业、产品被美国、德国、日本所拥有,大英帝国毫无意外地被超越。如果没有两次世界大战,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世界格局会是什么样子,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类社会进程和文明的发展方式,但是,即使没有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也会很快结束,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也会高歌猛进。因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已经失去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失去了殖民地模式的全球化优势,因此很快会被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取代,也会被新的全球化需求、全球化模式与全球化主导者所取代。超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主导者英国的国家当时至少有3个——美国、德国、日本。这3个国家当时都已经比较发达了,相互之间不存在殖民和被殖民的可能。更何况,现今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全球化的经济模式已经远远先进于大英帝国开创的殖民模式,第二次全球化浪潮一定会在20世纪初就逐渐展开。发达国家权力欲望的不平衡导致只能通过战争来实现两次全球化浪潮的更替,损失巨大,代价巨大。但是,由于各国之间齐头并进的发展,即使没有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同样会让出世界第一的交椅,后面的发展进程中也可能发生新的战争。

第一次和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的交替用战争来完成实在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大的悲剧。这也告诉世界,任何一次文明的更替和变革都有可能带来世界性的灾难,这也是“修昔底德陷阱”观点存在与流行的重要原因。巧合的是,100年后,再次出现了类似的情景。中国作为一个古老大国的再次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巨大不安,美国总统发起了一场针对中国、祸及全球的贸易冲突以及对中国崛起的遏制,引来整个世界的焦虑。我觉得这是需要全世界警惕的。100年之后,再次出现两个经济大国之争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呢?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特征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虽然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推动的,但是,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实现人的个性化解放,才有了工业革命成功的基础。由于处在工业革命初期,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还是一个低水平的、粗暴的、野蛮的、带着明显的强权征服特征的全球化,是少数殖民主义、统治阶级、资产阶级、封建贵族组成的各大帝国获利的全球化,也是不平等、不公平的全球化,是强大的全球化势力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奴役的全球化。虽然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掀起于工业革命早期,处在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过渡阶段,但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为今天的全球化建立了最早的基础。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全球化的产品比较单一。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包含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个阶段,也代表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的两种不同的全球化程度。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时期。蒸汽机动力的出现,改变了农耕文明时代的加工方式,这一时期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的工业化再加工,生产力水平只是在农业生产方式上有比较大的提高,工业体系还没有形成。蒸汽机的生产制造也相对简单,蒸汽机的应用也不广泛。这个时期的全球化以简单粗暴的武装侵略和占领作为扩张手段,来保证工业化的推进。大英帝国以及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到处扩展自己的殖民地。由于抢夺殖民地资源和殖民战争的需要,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的工业化重点是发展军事工业,包括军舰和各种常规武器。而这些武器的制造需要大量钢铁、煤炭,于是促进了和这些产业链相关的产品的发展。农产品、畜牧产品的生产加工仍然在初级阶段。民用产品方面,纺织业是当时比较发达和普遍的产业。蒸汽机大大提高了纺织业的效率。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食品的丰富。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期间还没有真正形成复杂的全球化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全球性的贸易中,主要还是以终端产品销售为贸易形式。即使大英帝国把工业产品卖到了全世界的殖民国家,这些进口机器设备的国家也是成建制地把整个工厂所需要的机器设备都买回去,然后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市场需求进行简单生产制造,完全没有达到产业要素在全球配置的水平。而且,从产品地域布局上看,早期都是欧洲各国内部之间的竞争,后来扩展到各自的殖民地,才形成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非常简单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

第二,全球化的工具比较落后。早期全球化的联系工具从硬件来看主要是交通工具、运输物流工具、通信工具。交通工具主要是轮船,近距离交通有火车,但还没有飞机和跨国铁路。1768年,詹姆斯·瓦特与英国伯明翰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合作,专门研制了一台用于船舶推进的特殊用途的蒸汽机。但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却是由美国发明家富尔顿于1802年在法国制造出来的,船用蒸汽机的出现为世界真正的远洋航行作出了巨大贡献。轮船也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通信方面,主要还是以书信为主,直到电力出现之后,才有了电话和电报作为通信工具。但是电报不是大众通信工具,通信的信息流量受到严重约束。电话的通话容量也受到限制,而国际电话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更是奢侈品,国与国之间还是非常遥远的,交流也非常稀缺。贸易额、投资额、旅客量、金融支付都没有形成气候。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内燃机的发明、电力的应用,全球化的工具开始丰富起来。飞机、内燃机列车、汽车被发明和应用,使得全球化的交通运输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第三,全球化的交易水平不高。所谓的交易水平主要是指交易方式和结算、支付方式。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资本主义不发达,资本还不能成为主要结算工具,也没有可供全球化结算的货币,国际贸易的大量交易行为和支付行为主要是通过以物易物进行,后来则发展为以黄金和白银作为结算支付工具。直到英国将英镑作为统一货币,以黄金作为货币发行和结算单位之后,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被确立,才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另外,由于还没有建立全球性的贸易投资组织,贸易行为主要是双边贸易,贸易品种主要是产成品。现代公司这样的交易组织和交易载体也没有发育成熟。

第四,全球化金融水平很低。和今天比较,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各国内部的金融发展水平要高于国际贸易的金融交易和结算水平。由于全球化程度不高,国际金融不如国内金融发达。主要国家都在第一次全球化时期甚至更早就有了各自的货币,但是还没有建立全球化的金融秩序和规则。主要金融产品是借贷、债券以及票据,股票市场的规模不大。由于资本主义还没有到高度发达的程度,资本总量不大,单一企业规模不大,所以资本市场也不发达,直接融资比例远远少于间接融资的比例。

货币的使用和金融业的出现早于工业革命。15世纪,大航海时代出现,随着殖民地的拓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各个国家的金融业发展起来,海上力量强大的国家,金融发展速度也相对较快。荷兰是这个阶段金融最发达的国家,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后崛起,通过多年征战,英国成为最强的国家之后,才从荷兰人手上夺走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第五,全球化的受益者不多。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主要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之间的全球化模式,两者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经济行为是在资本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主权的控制之下进行的,少数的资本家和相关利益集团是这个时期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全球化的受益者首先是主要的经济强国,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这个时期的全球化严重缺乏公平贸易的环境,主要是殖民掠夺,少数国家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和劳动力,体现出严重的剥削和不平等。

对于这个问题,国际社会一直有争论,很多人认为,虽然殖民地时期,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的方式掠夺了殖民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劳动力资源,但是也给殖民地所在国带去了现代工业和现代文明,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

第六,全球化规则不成熟。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主要规则是殖民战争胜利之后所签署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赔款、开放单边的贸易口岸、建立贸易条款、割让殖民地、殖民地丧失国家主权。实际上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主要是单边的、强弱鲜明的全球化规则和秩序。国与国之间缺乏主权的平等,人与人之间同样充斥着奴役和被奴役、剥削和被剥削。商业贸易也极其不平等,严重缺乏等价交换的公平公正,还不是市场经济行为。

由于产业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产业门类还在早期阶段,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也相对简单,产业组织还没有发育成熟,产业游戏规则尚在形成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公平、公开、平等的全球化贸易规则和标准也没有完全形成,还没有一个全球化的双边和多边关税规则。

第七,主要是贸易的全球化。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不是市场经济主导的全球化,经济行为主要表现为通过军事力量和行政力量实现全球化控制之后,获得不平等的贸易机会。经济的全球化比较单一,主要是产品贸易。生产资料的全球化贸易也只体现于一些重型设备,比如炼钢厂设备、纺织设备、机械制造设备、军工制造设备这样一些终端产品,完全没有能力实现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整合和配置。比如,中国需要大量的军舰、商船,一开始都是直接从英国购买,形成国际贸易。后来,中国的需求量很大,清朝政府就出钱建造船厂,但是造船厂的所有机器设备都得从欧洲进口。随着工业革命水平的提升,全球化经济水平也在很快提升。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后期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过工业产品的输出,换取殖民地国家的资源,包括矿产、森林等。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全球化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产品相对单一,产业链也相对较短,产业上下游关系也不复杂。价值链也比较清晰,基本上还没有形成在全球范围内根据价值链规律进行产业资源配置的逻辑关系。供应链也很简单,主要是终端产品的远程运输,产业对于供应链的高精密度和高效率要求也不高。

第八,全球化的产业关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什么是全球化的产业关系呢?就是由于生产力和交通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的高度发达,一个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已经在全球范围分工,而不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或者一个区域内部完成。比如,英国的纺织行业发达,但是英国不出产棉花,只能从东方来进口棉花;中国可以种植棉花,但是中国的纺织技术落后,只能把棉花运到英国去纺纱,织成棉布,再洗染加工成为面料。

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许多新兴行业发展起来,比如电力、钢铁、石油、基础设施建设等。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经济发达的国家之间逐渐形成。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由于产业水平趋同,虽然存在差异化竞争,但是这些国家在产业的互补性、协同性方面的互动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日本的轻工业、欧洲的各种消费品、美国的制造业这些特色产业体系建立起来,构筑了早期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跨境、跨国产业体系。

中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

1776年,当世界上第一个经过多年研究和应用整合的蒸汽发动机在英国制造出来并应用于轮船动力的时候,我相信当时的所有人,包括参与设计和改进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个机器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转折点。

这一年的7月4日,美国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脱离英国殖民统治。

这一年,是清朝乾隆四十一年,正处在康乾盛世这一历史阶段,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莺歌燕舞。

也是这一年,西方经济学鼻祖、英国人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为资本主义与现代工业革命结合,从而推动一场改变东西方历史和命运的文明进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国富论》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打下了理论基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把当时的中国描绘成“全球最富裕、最有文化、最勤劳和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比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都要富裕”。但同时,他也写道,“中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1793年,在大英帝国借助工业革命发展数十年之后,他们听到了关于遥远东方的传说,派了一位非常热爱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使者马戛尔尼伯爵出使中国,这也是英国第一次派使者出使中国。马戛尔尼是一位“中国迷”,他一辈子最向往的事就是去中国。这应该是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和中国最早的接触。

英国政府期望通过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善中英之间的关系和现行贸易体制,扩大双方的通商范围。

当时,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英国对华贸易的需要。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应东印度公司的请求,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交涉通商事务,并谋求建立外交关系。使臣在中途病死。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又派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其目的是想通过与清王朝最高当局谈判,取消清政府在对外贸易中的种种限制和禁令,打开中国门户,开拓中国市场;同时,也是为了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估计中国的实力,为英国资产阶级下一步的行动提供依据。

英方希望跟中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并达成下列协议:

1.英国派遣全权大使常驻北京,如中国愿意派大使到伦敦去,英国皇室必将以最优等礼仪款待。

2.准许英国在舟山和天津进行贸易,并仿效澳门先例,在舟山附近指定一个小岛,供商人居留和存放货物。

3.允许驻在澳门的英国商人居住广州。

4.英国商品在中国内河运送时,争取免税或减税,希望中国有固定的,公开的海关收税标准。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部长敦达斯还特地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敦达斯的嘱咐既包含了外交常识,又非常具有政治含义,其实就是要求使团不要因小失大。

使团乘坐的船只和携带的大批礼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特意制造的。这艘“狮子号”炮舰,装有64门大炮,是当时英国的三等军舰。使团携带的礼物除一部分是投中国皇帝之所好外,更多的是为了显示英国的科学技术。

这个庞大的使团带来了众多的礼品。英国人想把他们最新的发明介绍给中国,如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织布机,并猜想准会让中国人感到惊奇而高兴的。英王还特意赠送了当时英国规模最大并装备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也许,他们想暗示64门火炮的“狮子号”在英国强大的海军舰队里是多么的微不足道。

1793年6月,马戛尔尼使团到达天津。钦差大臣徵瑞亲赴天津接待。此时,乾隆帝正在热河行宫(今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于是决定由徵瑞护送使团经北京赴热河谒见皇帝。使团在北京稍事停留后,除留一部分人在圆明园安装英国带来的仪器外,主要成员均在徵瑞的陪同下赶赴热河。然而,外交接触尚未开始,礼节冲突便已发生。清朝政府要求英国使臣按照各国贡使觐见皇帝的一贯礼仪,行三跪九叩之礼。英使认为这是一种屈辱而坚决拒绝。礼仪之争自天津,经北京,而继续到热河。乾隆帝闻讯,勃然大怒,下令降低接待规格。

按照马戛尔尼的想法,英国与大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主权国家,不存在朝贡的关系,而且这次出使的名义也是祝寿。但是大清的官员们信奉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儒家观点,所以除了进贡之外,原本就不存在平等的国家关系。很明显,天下都是乾隆皇帝的,没有谁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即使是英国国王亲自来华也是一样。这让马戛尔尼很为难,为了这次出使的成功,英国政府已经准备很久了,如果不按照清朝官员的安排,那么很有可能为了这样的一件小事而功败垂成,但是顺从这种安排的话,又似乎让英国的尊严受到了影响。他没有办法,选择假装看不见,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

乾隆时期,清政府对当时欧洲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性进步茫然不知,把西方各国仍然视为“海夷”。他们不假思索地称马戛尔尼为“贡使”,称他们带来的礼品为“贡品”,要求他们遵从中国礼制。英国作为当时西方第一强国,其使臣向中国这一传统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因为礼节,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虽然失败了,但是马戛尔尼使团却给中国和英国乃至欧洲带来不一样的影响。

对中国来说,中国丧失了一次与近代工业文明接触、认识世界、改变封闭状态的良好机遇。这也是中国本可以主动、积极地融入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最早的机会。对此,佩雷菲特先生曾说过:“如果这两个国家能增加它们间的接触,能互相吸取对方最为成功的经验;如果那个早于别国几个世纪发明了印刷与造纸、指南针与舵、火药与火器的国家,同那个驯服了蒸汽并即将驾驭电力的国家把它们的发现结合起来,那么中国人与欧洲人之间的文化交流必将使双方都取得飞速的进步,那将是一场什么样的文化革命呀!”但古老的中国却逐步走向封闭,自认为“天朝上国”,夜郎自大,对于外面已经天翻地覆的世界充耳不闻,不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而新兴的资本主义世界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中国这个古代的帝国,清政府却故步自封,停滞不前,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英国就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下,打开中国的大门,也开始了近代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

从1793年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可以理解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与中国从友好、试探开始,到中国沦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被动接受国、输入国。也可以把这个阶段理解为中国与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被动关系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结果就是中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以及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被迫成为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时期的被入侵、被掠夺的国家。

对于英国、欧洲来说,从马戛尔尼开始之后的多次交往,欧洲人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通过马戛尔尼使团回英国后的回忆及记述,他们向英国人乃至欧洲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前,欧洲在17世纪至18世纪出现“中国热”。许多的思想巨匠赞美中国的儒家文化与政治经验。但是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其使团记载异于传统印象中的中国,使中国的形象完全颠覆。安德逊在《马戛尔尼航行中国记》中的描写引起巨大的反响:“我们像要饭的一样进入北京,像囚犯一样被监禁在那里,而离开时简直像是盗贼。”马戛尔尼更是在1793年访华后,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自此,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使欧洲人对中国的观点发生根本性的转折,如黑格尔在读过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后,对中国形成简明的看法:“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政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上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它翻来覆去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

表面看起来,中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失之交臂不过就是因为不同的礼节而引起了外交冲突,实质上还是封建专制王朝与资产阶级国家新的社会形态之间的差距。

到1861年,历经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国内的一些进步学者和清朝的部分官僚包括魏源、冯桂芬、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才认识到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带来的全球化优势,决定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了一轮“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在军工、造船、纺织、铁路、电报、采矿等领域第一次全面融入了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和技术。虽然“洋务运动”最终也没有改变满清王朝失败和灭亡的命运,但是,让中国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奠定了一定的工业和现代经济的基础。而此期间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作为晚清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李鸿章虽然在史学界充满争议,但是从工业革命开始之后的历史进程来看,他是难得的位高权重的清醒者。1873年,李鸿章上书同治皇帝:“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史前所未载,亘古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到了1875年,李鸿章再次上书光绪皇帝:“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麇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李鸿章两次关于“千年之大变局”之说,实际上就是指工业革命推动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要结束过去,开创未来。这个大变局的实质就是中国这个最古老而强大的国家,失去了强大的地位,被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资产阶级国家取而代之。

李鸿章的警示没有让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看到这个大变局背后的实质。

从1776年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整整过去了135年。但是,即使中国推翻了封建王朝,也没有改变中国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的命运。中国的上海、天津、香港、台湾、青岛等地还是被西方殖民者占有或者租用,仍然没有改变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以来形成的对中国的不平等关系。

对于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来说,中国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直到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才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到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才正式宣布,废除了西方列强在中国所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伴随第一次全球化浪潮的落幕,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与中国的不平等关系才结束,而真正意义上的结束,甚至可以理解为直到1997年中国从英国手上收回香港,以及1999年从葡萄牙手上收回澳门。

所以,中国的第一次全球化就是从鸦片战争中签署不平等条约而开始的。中国成为被全球化的国家之一。

中国本来有机会成为工业革命领导者的,即使成不了领导者,至少也有多次机会跟着西方的节奏进入工业革命,参与到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去。

早在明朝中后期,中国私有经济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在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已经非常活跃,从工业领域看,金属加工、造船业、建筑、丝绸、陶瓷、纺织、印刷行业都具有相当规模,而且技术非常先进。如果这样持续发展下去,通过发明创造诞生机械动力推动工业革命完全是有可能的。

以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为例,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明朝三宝太监郑和七次奉旨率明朝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到过东南亚、西亚和非洲东岸,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西方大航海时代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都早了几十年。虽然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明朝皇帝宣布海禁,终止了航海,再后来明朝覆灭,来自北方的满族统治中国之后,清朝统治者更没有海上图存的战略,使中国错失了通过航海与西方交往以及和西方同步开创工业革命时代的机会。这是中国第一次和工业革命擦肩而过。

第二次错失全球化机会是在清朝时期。

清朝时期,通过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治理,中国在经济上依然是全球较强大的国家,但是由于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中国尚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技术上落后于西方,而西方在中国明朝与清朝朝代更迭的混乱时期,通过发明蒸汽机推动的工业革命,已经让西方经济水平有了本质性提高,但是当西方列强前来中国寻求合作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奉行固有的封建落后的闭关锁国政策,拒绝了与西方列强合作的要求,再次错失与工业革命同步的机会。

第三次错失工业革命和第一次全球化的机会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才发现自己已经和西方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让中国受到很大的刺激。貌似强大的中国,竟然惨败在自己的“学生”手上,一些积极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接受了开明的进步思想,认识到了差距,掀起“戊戌变法”运动。但是,傀儡皇帝光绪被垂帘听政的太后慈禧抓了起来,一帮依靠“公车上书”提出变法主张的知识分子,严重地低估了封建社会的保守本质以及固有的封建统治秩序,“书生造反”被镇压下去,“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结合,一个相当于今天的改革,一个相当于今天的开放。这两个内容与今天的全球化有什么关系呢?按道理来说,“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错失了参与第一次全球化的机会,也使中国进入现代化的进程晚了许多年。但是今天当中国处在第二次全球化后期和第三次全球化初期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150多年前的“洋务运动”失败的深刻原因,通过失败的历史性分析来找到全球化的经济、政治、文化根源,不仅对于中国现阶段融入全球化有利,更加有利于中国思考第三次全球化的方法。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割地赔款,才让大清帝国认识到自己再也不是那个万国来朝的泱泱大国,发现中国军事力量已经落后,需要引进国外的军工技术来增强军事力量,保卫大清封建统治的江山。后来清朝才发现发达国家不仅是军事力量雄厚,还有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力量的强大,中国的“洋务运动”才从军事技术和装备的引进发展到工业领域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力量的引进。这个引进一开始也是非常成功的,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从科学技术到产品、生产制造设备的大规模引进,形成了中国清朝晚期的民族工业,但是,由于注重了开放而没有推动真正意义的内部改革,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核心障碍就是“中学为体”,这个“体”就是中国几千年保持不变的封建政治体制和没有与时俱进的文明体系。所以,“洋务运动”的基本价值观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要保持大清江山和统治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来对抗或抑制西方列强。这样的指导思想仅仅是让大清统治者意识到西方列强拥有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是在什么样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变革下创造了这样的科学技术。所以肤浅地认为,只要能够学习西方的“技”,就足以继续维护封建王朝的江山。

所以,中国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错过第一次全球化机会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统治者包括清朝的变革思想家只是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和西方列强之间的技术差距、生产力的差距,而没有认识到时代的差距、生产制度的差距、文明的差距。

这种理解制约了当年中国的变革,导致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与资本主义、全球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一直到1978年,才开始向发达国家从技术、机制、方法的引进转向市场经济制度的引进,在没有改变社会主义这个根本制度的基础上,作出了巨大的变革,才使中国有机会融入了第二次全球化浪潮。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