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苏轼苏辙谁最大
文/赵心放
笔者管见,在文学史上留下兄弟情深故事的,以苏轼和苏辙最感人。苏轼和苏辙一起考上进士,加上老爸苏洵,一家三口同列唐宋八大家。更难为可贵的是,在坎坷的人生之路上,两兄弟互相关心,互相扶持,年老后期盼如儿时一般,“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一)两兄弟皆才高八斗之士
那年两兄弟携手参加”制举“考试。
“制举”不同于“恩科”,是皇帝为选拔人才举行的一种最高规格的考试,要求极为严格。那次的考题是“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策问。“贤良方正”是说文学出众,道德端正,“能言极谏”是指善于策论,大胆给皇帝提意见。
苏轼参考情况恕不赘述。时年19岁的苏辙作《御试制科策》,文中矛头直指宋仁宗。斥责他沉溺于声色犬马,怠于政事,听不进去逆耳忠言,唯后宫里那群妇人之见是从。接着连用了历史上六个臭名昭著的昏君来做比喻,论证本朝皇帝缺乏应具备的执政能力。
年轻气盛的苏辙,虽然忧国忧民、忠君报国的赤子之心坦坦荡荡,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国防空虚、赋税沉重、对外屈膝等时弊,但不少人感觉文笔虽上乘,但成了愤青发泄。在朝廷引起了轩然大波。
主考官司马光也是十九岁那年考中进士的,在苏辙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给了苏辙高评,建议选为三等(一二等按惯例虚设)。考官胡宿则认为苏辙如此侮辱圣上,应被黜落。幸好宋仁宗豁达大度:“吾以直言求士,士以直言告我,今而黜之,天下其谓我何!”用现代语释意:我襟怀坦白地征召有才能之人,有才能的人坦坦荡荡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果我不能接受,天下的人如何看待我呀?
宋仁宗对苏轼、苏辙兄弟赞赏有加:“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最终苏轼入第三等次,为“百年第一”,苏辙入第四等次。
虽然苏辙未能与哥哥一同入选三等,但苏辙这番策论远比苏轼尖锐激烈,由此可以看出,苏辙的实力并不逊于当哥的。
苏辙打心眼里崇拜哥哥,曾多次说他既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苏轼对苏辙的实力心中有数,曾说道,“我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这不是什么自谦之词,而是苏轼的真心话。苏轼的学生秦观也同意老师的看法,“中书(苏轼)尝自谓‘吾不及子由’,仆窃以为知言。”
(二)两兄弟互相关心和扶持
老爸苏洵当年在给兄弟两人取名字时曾解释道:轼为马车上用作扶手的横木,其貌不扬,却必不可少。辙为马车辗过留下的车轮印。担心苏轼不善于装饰自己的外表,容易受到伤害。车辙是安然无恙的,可以免于灾祸。
这苏家老爸真有先见之明,苏轼性格耿直随和,浑身充满文艺范,爱发不同政见和牢骚,累累被当作枪打的出头鸟;苏辙除了参加考试那次性格有些张扬外,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平稳持重。
苏轼无论到了哪里,总是要写信给弟弟,关心他的生活;苏辙深知哥哥的脾性,总是回信嘱咐他少喝酒,慎谈吐,不要祸从口出。由于性格不同,哥尢如弟,弟好像哥了。
“乌台诗案”刚爆发,苏辙因距京城较近,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抢在御史台派人往湖州逮捕苏轼前,立刻修书给哥哥,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另一方面,则连夜写《为兄轼下狱上书》,奏章中云:”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简言之,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以保住哥哥一条命。
苏轼被抓进御史台后,与苏轼有隙的御史中丞李定,不断提审和折磨苏轼,一心想要整死这口无遮挡目中无人的家伙。某天苏轼在狱中得到了自己将被执行死刑的误传消息,悲愤填膺,写了一首《绝命诗》留给弟弟: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释意该诗:先恭维一番皇帝,说明咎由自取。接着说自己中年殒命是提前偿还前生孽债,但自己走了全家十口人要拖累弟弟了。我不怕死,但相约的“功成身退,夜雨对床”的愿望再也无法实现了。我很感恩,不但与你今生有缘做兄弟,更因为欠你的情义,将来生的因缘也结下了。
原本就不想杀苏轼的宋神宗,后来看到了诗稿,认为苏轼态度端正,也为他的兄弟情所感动,加之自己的母亲曹太皇太后、王安石之弟王安礼等人极力相劝,最终赦免了苏轼。在此说句题外话,曹太皇太后大有来头!是宋仁宗的皇后,活捉李煜的宋初名将曹彬的孙女。据说其长弟就是八仙中的曹国舅。
话说苏轼被释后刚走出御史台监狱的大门,弟弟早已在大门口等候。苏辙把哥哥接到开封城内最好的酒馆畅饮压惊。没喝几口,苏轼的才思涌动了,吟诵道:却对酒杯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苏辙气得狠狠瞪哥一眼。当哥的懂得起,自掴嘴巴一个,但还是忍悛不住继续念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哎!姿态是放低了一些,但还是很自负自己的文字和名声哦。
当时苏轼入狱家眷无人照顾,苏辙就将哥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如今哥哥释放后被贬,自己也受牵连被贬。他先带着自己一家老小前往江西,安顿好后来不及喘口气,又护送哥哥一家老小到黄州。
历代世人都羡慕苏轼洒脱,不为世事牵绊,殊不知这一切离不开弟弟的鼎力相助,为他承担了不少世俗的琐碎与不堪。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苏辙的内向收敛、隐忍坚韧,成就了苏轼穿越时空的锋芒和伟才。
(三)伯仲深情充满苏轼诗词
两兄弟都是大文学家,平时鸿雁往来,据有人的不完全统计,如不包括文章书信,仅诗词唱和就近200首。兄弟俩相知相重,相互劝勉。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和《水调歌头》:
话说当年苏轼在制科考试中考出了“百年第一”的成绩,走马上任陕西凤翔府判官。苏辙送哥哥到了郑州才分手回京。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薄,因随即考中进士没有到任。兄弟俩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时,一同在寺庙僧舍中题过诗。苏辙估计哥哥即将到达渑池之际,就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诗寄去: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收到弟弟诗后,和诗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若不告诉你这是首和诗,你可能完全看不出受丝毫束缚的痕迹。尤其是前四句挥洒自如一气呵成。这首诗是苏轼的名篇,不仅以真挚的情感写出了兄弟相别的孤独心情,更道出了对人生离合的哲理体验,可谓千古绝唱矣。
苏轼是个性格活跃感情丰富之人,每逢传统佳节,就会想起自己的兄弟,在强烈的思念兄弟感情的催化下,给弟弟写了不少诗词,那首流传千古的名作《水调歌头》由此而来: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历代后世不少人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说成是爱情,嗬嗬!那是人家苏轼想念自己弟弟的。当然这么美好的祝愿,来个发散型思维,看成是写爱情也可。笔者管见,人在最高兴或最困难的时候、男人在醉酒后刚清醒的时刻,第一个叨念的是谁,谁就是其最亲近的人。
杭州任满之后,苏轼主动请求调往密州,只因为弟弟在济南,可以离他近一点。兄弟俩曾约定,待年老归隐后,一定要“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天不遂人愿哦,两兄弟一生几经贬谪,聚少离多。到了晚年,苏轼被贬海南,苏辙被贬雷州。三年后苏轼自海南北返途中,病逝常州。没能和弟弟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临终前最大的遗憾。他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噩耗传来,苏辙失声痛哭。
文末补白:笔者业余爱好研究文史,曾在“写乎”上发表过数篇研究苏轼的拙文。在此写文赞美两兄弟的伯仲情谊。人拥有如此般的伯仲情谊,夫复何求?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写乎》签约作家。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马可?波罗游记》是其本人的真实经历或是记录的传闻?
怎么取名字?看苏轼、苏辙命名之玄机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