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烦恼什么 你在烦恼什么原唱

时间:2023-05-04 02:2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374 评论:0

生活,难免有烦恼、有忧愁。对于如何消解,曹孟德认为“唯有杜康”,李太白哂笑,“举杯消愁愁更愁”。

面对烦心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狂欢当歌也好,借酒浇愁也罢,都只是暂时的麻醉和忘却,治标不治本。以读书消解烦恼,不失为一种恰当而友好的方式。林语堂在《论读书》这样写道,“读书,可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

其实,人的烦恼是一脉相承的,随时代更迭,环境变迁,虽形式多样,总能找到本来模样。

诸如没钱花、买房难、被催婚、996、痴迷游戏等等,我们的烦恼,古人也有。沉浸在读书中,你会发现,有些烦恼,不再是烦恼。与书本相遇,既读书也读自己,重要的是在厘清烦恼根源后,释然自己。

你的烦恼,前人书里都有影子

说起“没钱花”这个烦恼,几乎是贯穿整个历史的。盛世奢华与糜烂背后,贫穷是底色。

比如你翻开《唐代衣食住行研究》,你会发现,连韩愈这样的大文豪,日子也紧巴巴的,不富裕。他常言“家贫不足以自活,应举觅官”“终朝苦寒饥”。

再看《隋唐人的日常生活》,分城市和农村,讲述了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古人把普通生活过得有声有色,靠的也是一种积极豁达的心态。

与现代人一样,古人也有身材焦虑。杨玉环为什么喜欢泡桃花浴,据说不仅滋补养颜,还能让人腰肢变细。《长恨歌》中有“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表达,也说明温水桃花浴可以控制体脂。“环肥燕瘦”的赵飞燕也不例外,《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体轻,能为掌上腰”,据说她是通过内服仙人掌控制食欲、降脂解毒来控制体重的。

杨贵妃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不同时代的审美,造就了不同形态的美女。身材焦虑也随着社会文明演变,或激烈或温润地进行。

不管怎么样,对于美,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包容的。但在楚灵王这里,就有些作妖了。这位君王“好细腰”,且不分男女,折磨大臣们一天一顿饭、饿得两眼冒金星,走路扶墙走,一张张营养不良的面孔,煞是渗人。

至于痴迷游戏、被逼婚、“996”,太多太多。比如有人痴迷博戏,成为荒废事业的博徒;比如朱瞻基痴迷斗蟋蟀,让百姓不堪重负;比如《国语·齐语》里记载“妇人十五而嫁。”而越国规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到了汉代,十五岁不结婚就是大龄女了;再比如,明朝是出了名的加班累死人不偿命的朝代。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通过读书,与各色人对话,体验不同的人生,烦恼和忧愁就有了宣泄的窗口,我们也能以更开阔的视野和心态面对当下。

有类似的苦恼,才有共鸣。

其实,翻看历史,烦恼是相通的。这些跨越时代的共鸣,潜藏在泛黄的纸张里,期待有缘人拾取。

从书中寻求消解烦恼的“灵丹妙药”,是我们突围的课题。烦恼并不可怕,是郁郁沉沉,还是潇洒面对,答案其实就在选择里。

你看,在富庶的宋代,也有很多如你我一样的人,为生计发愁,为房子苦恼。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用三个字讲就是“穷讲究”。

北宋吕南公在《灌园集》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住着茅草屋的打零工人,每日的收入也刚够温饱,即便今天走运了,赚了很多,他想的不是存起来买房子,而是拿出来买酒买肉,痛快了再说。《嘉定赤城志》也记载说“农工商贩之家,朝得百金,暮必尽用,博奕饮酒,以快一时。”活在当下,宋人就是这么潇洒。

而我们读书,有时候也是读一种心态。不同的心境下,能读出不一样的味道。在网上看到,当下的年轻人更喜欢简易生活,买东西多平台比价,注重实用性,也更愿意存款了。这虽不能说明,人们更加务实,但也能从侧面反映,随着受教育程度越高,读书越多,对需求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白居易画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惊叹当下房价贵,居不易。大诗人白居易奋斗到了快五十岁,才在长安有了蜗居,感慨“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同时代的韩愈更是漂泊不定三十年才安居,“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而《旧唐书》曾记载,连内侍省的官员,超过七成都没有房子,遑论普通人。

读书像迷宫探索,不能按图索骥。

时下,网上兴起各种碎片化阅读,也有人拆解书,加上个人的理解和穿凿附会,熬制一锅锅看似浓郁诱人的鸡汤,实则没什么营养。

读书是个很私人的事。阅读一本书,读到何种程度、理解到何种层面,别人无法替代。与个人的学识、经历、心境有着很大关系,吞咽别人咀嚼过的知识碎片,很难有收获。

没有一个既定法则可以让你按图索骥从书中得到某种东西,唯有个人不断深入探索,理解到的、感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给出了很多种阅读方法,但没有一个是指向碎片化的。

碎片化阅读积聚不成智慧,而智慧能帮助我们有效化解烦心事。

心理学上有个ABC法则,A是事情,B是认知,C是情绪。烦恼的根源怕是在B,或者C。越是读书,越能去除杂念,抵近本真。《雪心赋》说到,“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事物都有两面性,带着辩证的心态去读书,我们收获的可能不单单是对烦恼本源的认知,也是自我心灵的净化。

抛开被定义的桎梏,擦掉那些累身的标签,于书海中遨游。别烦了,你想得到的答案书中都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央视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