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是什么意思 依稀是什么意思安徽话
洛神有多美!
她就有多美!
她有“落雁”之称,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她生于茂林修竹、山光水色之中,
她长于父辈关爱、兄长怜惜之下。
她倾国倾城、仪态万方;
她娇美可爱、清雅脱俗。
她汇聚山水阴柔、天地睿灵之气;
她汲取澄澈香溪、空谷皓月之色。
她夜寐而至为平城大同开创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字号,
她出塞和亲为汉匈两族书写了外交史上最辉煌的篇章。
她就是本期女主 “王昭君”
(网络图)
8
昭君出塞
01红颜落雁香空老 残梦依稀化逝花
王昭君,又名王嫱,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兴山县),出身平民,为避司马昭之讳,后改称“明君”或“明妃”。公元前38年,汉元帝下诏征集天下美女补充后宫。王昭君情绪复杂,不舍离家。据民间传说,昭君与父临别时,悲怆万分,桃花为之流泪,片片花瓣落入香溪化作了桃花鱼。王昭君十六岁进入掖庭,风华正茂,年轻气盛。然而,入宫对于一个民间女子而言,喜悦之后便是一怀迷茫。
有“闭月羞花”之貌的王昭君入宫后,为什么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呢?
原来皇帝一般不直接挑选宫女,而是由画工画像,呈上御览,来决定宠幸与否。当时主画的工匠毛延寿,生性贪鄙,屡次向宫女索贿,宫女为了能被皇帝选中,大都倾囊相赠。但对于王昭君这位良家子而言,家境平淡,无力贿赂,再加上她生性奇傲,刚正不阿,未肯迁就,因此,毛延寿没有把昭君的美貌如实展现出来,而是在她的眼角下点了一颗“伤夫落泪痣”。在宫中认为有这种痣的女人是夫君的克星,作为封建君主,当然不能宠幸这样的女子,致使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
(网络图)
深锁宫中数年,良家女子以读书识字、琴棋书画来打发时日,在流逝的岁月里她褶皱了华发,磨炼了意志,充实了才能。可是每到午夜梦醒时分,听到秋虫哀鸣、冷雨敲窗的声音时,一阵阵凄冷孤寂之感便涌上心头,一幕幕家居儿时之娱便浮现脑海,一曲曲生死离别之歌便萦绕耳畔,思乡念亲,悲伤郁结,愁绪万千,无奈地等待,荒唐地等待,凋谢地等待。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02胡汉亲和柔骨献 怨伤弹泪溅琵琶
匈奴,一支“马背”上的北方游牧民族,金戈铁马,勇猛善战,四处侵扰,飘忽不定。公元前209年,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诸侯叛离,义军频起,战乱不息,匈奴人乘机南下侵犯。待大汉王朝建立之时,匈奴已成为兵强马壮、疆域辽阔的“百蛮大国”,使西汉王朝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受到压制,形成了一南一北两强争霸的历史局面。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是不可取的。因此,在以后的七十余年间,采取“和亲”政策 便成为汉朝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定的主要手段。
(网络图)
“和亲”是汉王朝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采用的一种手段。“和亲政策”是军事进攻间歇的弹簧和调节器,是汉朝对少数民族实施的羁縻政策。历高帝、惠帝、文帝、景帝、武帝初七十余年,是汉朝初期的基本国策。这个政策出台于大同,是大同对国家重大决策的一大贡献。即使汉匈矛盾以武力基本解决,但和亲政策仍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汉武帝即位后,国力逐步增强,两次出兵大败匈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形成了各国归附西汉的局面。匈奴经过西汉的连续打击,内讧争斗频起,权力相争激烈,国力元气大衰,形成了五单于并立的局势,最终分裂为南北二部,分别由呼韩邪单于和哥哥郅支单于统治。公元前54年,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打败,面对困境,呼韩邪欲依托汉朝扭转局面,遂向汉朝称臣归附,求见元帝。公元前36年,郅支单于被汉朝派驻西域的都护甘延寿、陈汤所杀,呼韩邪单于得知消息后,且喜且惧。于是在公元前33年,呼韩邪第三次到达长安,提出愿做汉家的女婿,得到元帝恩准,遂将宫女王昭君赐予呼韩邪,便有了“昭君出塞”的历史佳话。元帝下诏改年号为“竟宁”。“竟”同“境”,“竟宁”即“边境安宁”之意。汉匈两族从此开启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局面。
(网络图)
昭君离汉前,向元帝告别。当元帝目睹了昭君的丰容靓颜后,大惊不已,万分惋惜,想将她留下,但又不能食言,只好叹惋而别。后来,元帝彻查事实真相后,将毛延寿等人同日斩首。
(网络图)
在汉匈两地官员的护送下,王昭君头戴红暖兜(后来人称“昭君套”),身穿红斗篷,骑着高头大马,怀中抱着琵琶,踏上了北上塞外的漫长之路。那天,寒风萧瑟,黄沙漫天,马儿嘶鸣,虫儿哀叫,撕心裂肺,心绪难平。坐骑之上,抚琴解忧,雁闻妙音、见美貌,忘记振翅,落入平沙。从此,“落雁”成了昭君的代名词。
(网络图)
“昭君出塞”和亲与西汉初期的和亲有着本质的区别,此时的客观形势是汉强匈奴弱,而汉初的时候,匈奴的势力要强于汉朝。昭君出塞到匈奴,虽有大汉王朝为依托,但她无力左右,更不能决定汉匈上层的政治走向和决策。“和亲”并不等同于“和平友好”。从西汉和亲的历史中可以看出:汉匈是否能够友好相处并不完全取决于和亲政策,而主要取决于客观形势的发展和双方力量的对比。在汉强匈奴弱的情况下,边境就相对比较安宁;而当汉弱匈奴强时,边境就会烽烟四起。
03琵琶一曲惊四邻 老店千年庭院深
关于“昭君出塞是否途径大同”史学界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但大同城中早有“昭君出塞宿平城,夜弹琵琶感四邻”的传说,那么当年昭君驻足于何处呢?
虽然琵琶老店的旧址已不在,但其背后那段脍炙人口的凄美传说一直流传至今!
昭君出塞北上,途径平城大同,歇宿此店。昭君看着皎洁的月光、跳动的灯烛,满腔的愁情油然而生,于是斜抱琵琶,寄情于声,一曲扣人心弦的《出塞曲》,奏出了这位奇女子的思乡之苦和怅惘之情,声声醉,字字悲,或如珠玉走盘,或似行云流水,闻者无不动容,纷纷潸然泪下。据说通晓音律的民间艺人将曲谱记录下来,模仿昭君的叹息声,创作出大同特有的地方剧种耍孩儿腔。临别时,昭君将琵琶赠予店家以作留念。
(网络图)
为纪念这位和平使者,东胜店易名为“琵琶老店”。相传唐懿宗显通年间(860-873),大同军节度使段文楚,将一块由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亲笔所书的“琵琶老店”四字匾额,悬挂在客栈门楣之上,从此琵琶老店声名远播,高朋满座,生意兴隆。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同市政府将琵琶老店用作居民住房,直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西街改造时被拆除。如今,“琵琶老店”牌匾陈列于大同市博物馆三层展厅。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遒劲有力,结体严谨。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琵琶老店”木匾 清代 大同市博物馆藏
04汉马留痕“啼哭岭” 迟迟不肯过边关
据传说,王昭君夜宿琵琶老店后,由平城起身西去,经武州县之红山口,过右玉东北时,汉马停步不前,驱赶不动,留下蹄痕。昭君感叹汉马尚知恋故土,遂换上匈奴坐骑,进入胡地。这就是“汉马不过边关”的故事。后人名此地为“蹄窟岭”,音转为“啼哭岭”。
(网络图)
05化干戈为玉帛 留青冢向黄昏
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即王后),成功扮演了一位“文化使者”的角色。她入乡随俗,与民为伴,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匈奴,激发了匈奴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与追逐,加速了少数民族“汉化”的进程。聪慧善良的昭君,赢得了丈夫的宠爱和匈奴人民的崇敬,生活如沐春风,欣欣向荣。
昭君死后葬在大黑河南岸,匈奴人民为她修建了坟墓,每年秋天草色枯黄,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
昭君墓(网络图)
昭君为国和亲,结束了汉匈两族多年的战争状态,维持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和平局面,推动了胡汉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融合。商贾如云,货物如雨,闾阎扑地,“边城晏(延)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呈现出一派“开关互市通商、多元文化汇聚、人民安和宁乐”的繁荣盛景,为中原王朝的大一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昭君出塞的壮举已成为我国历史上民族团结和睦的典范,在民族关系史上谱写了灿烂的一页。人们据此创作了诗歌、琵琶曲、戏剧、电视剧等艺术作品,让“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光照千秋。
策 划:王利霞
摄 影:李 航
文 案:王雅玲
水 印:乔 支
排 版:王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