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2 《沉默的羔羊》免费
一、主题
(一)显性主题:
父亲去世后,女主角史达琳孤苦无依寄人篱下,有一天早上她被羔羊的尖叫声惊醒,心生怜悯试图解救它们,抱着一只羔羊逃跑,由于年龄太小,能力有限,很快被追上并送往孤儿院,羔羊也没有逃脱被屠宰的命运。于是,羔羊的尖叫声成为了史达琳梦魇,挥之不去。
(二)隐性主题: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疾病都是由童年阴影导致的。
电影中“尖叫的羔羊”暗指每个人童年阴影导致的心理疾病,只有治愈后,“羔羊才会沉默”。
治愈心理疾病的正确方式,如史达琳心中“尖叫的羔羊”,通过解救凯瑟琳的方式平复创伤,电影海报已经有传神的表达,史达琳的嘴巴被蝴蝶堵住,无法尖叫,蝴蝶的头部是骷颅头,指的是水牛比尔杀死的女人;错误示范,如汉尼拔心中“对粗鲁的极端痛恨”,通过“吃人”心理获得释放;水牛比尔心中“继母的训斥”,通过“人皮”蝶变成“女人”,心理获得释放。
二、人物分析
1、史达琳:外表坚强,内心脆弱的FBI探员。父母早逝,极度缺乏安全感,对父亲的崇拜和热爱,使其存在恋父情结,因此,她和汉尼拔存在亦敌亦友亦情人的关系;充满野心,积极上进,穿着廉价皮鞋的底层白种人,希望通过努力奋斗,一步一步踏进FBI大门,实现阶层跃升。
2、汉尼拔:谦逊有礼,冷酷无情的食人魔。在汉尼拔没有出场之前,通过其他人物的介绍,烘托出他是一个极其危险的食人魔,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这么一个食人魔到底是如何的恐怖。但是,汉尼拔第一次出场却与观众的预期大相径庭,在实验室中迎接史达琳的来访,他身体笔直,衣服整洁,面无表情,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是极端的恐怖,而是好奇,使这个人物富有魅力。一方面,他喜欢古典音乐,精通心理学,艺术分析信手拈来,能在短时间内洞察一个人,并在心理上操控他;另一方面,他冷酷无情,视生命如草芥,而且不惮于把被杀者当做晚餐。在这部电影中,汉尼拔的人物光谱并不完整,没有很好地解释他为什么吃人,杀人吃人的动机是什么,当然,也为人物留下了足够多的想象空间,这才有了前传《红龙》《少年汉尼拔》,后传《汉尼拔》。
3、水牛比尔:寻求蝶变的变态。水牛比尔是一个可怜人,从他的回忆中,听到的都是奶奶的训斥声,想必童年是极其缺乏关爱的,奶奶怒斥其尿床,声称要剪掉“小弟弟”,电影没有交代剪掉了没有,但是性取向铁定发生变化,他有男朋友,变成女人是其心理治愈的方式。
三、场景营造
1、汉尼拔关押的实验室。通过史达琳的视角引出,一直向下走,空间不断的压缩,光线不断的变暗,阴森的走廊,营造一种很棒的恐怖氛围,使之与汉尼拔的出场,形成强大的反差。
2、水牛比尔的地牢。通过史达琳追击水牛比尔展现地牢的空间、布置,简陋的地牢看起来像魔窟,特别是,关灯以后,通过水牛比尔的夜视镜,伴随着史达琳急促的呼吸声,恐怖的氛围溢出屏幕。
四、道具
汉尼拔的面具,是实验室为防止其伤人而特制的,令人印象深刻,不戴面具的汉尼拔看起来人畜无害,却能形成巨大的压力,随时都有可能置人于死地,带上面具的汉尼拔看起来面部狰狞,但不知道为什么,又有点滑稽的感觉。
五、几处隐喻
1、娥蛹:娥蛹象征着脱蛹成蝶,象征意义明显,水牛比尔渴望变性成功,史达琳渴望由无助的羔羊转变为主动的牧羊人。
2、男女强对比:史达琳乘坐电梯、史达琳参加演习、史达琳在犯罪现场,期间都只有史达琳一个女性,身边环绕都是男性,隐喻史达琳自己就是一只弱小的羔羊。
六、汉尼拔为什么要帮助史达琳
1、汉尼拔要利用史达琳越狱。
2、史达琳的遭遇和他的经历相似,感同身受。
3、他喜欢有礼貌的史达琳。
七、汉尼拔系列观看建议
按照拍摄的先后顺序是:《沉默的羔羊》-《汉尼拔》-《红龙》-《少年汉尼拔》。
按照剧情发展顺序是:《少年汉尼拔》-《红龙》-《沉默的羔羊》-《汉尼拔》。
建议按照拍摄顺序去看,从经典程度来看,《沉默的羔羊》最经典,指导史达琳将升职加薪,看完了之后,会催生极大的观看欲望。然后看后传《汉尼拔》,了解汉尼拔越狱之后的生活状态,有情人相爱相杀,最后壮士断腕潇洒逃脱,看起来还有续集的可能。然后看前传《红龙》,看汉尼拔开挂协助警察破案。然后看前前传《少年汉尼拔》,揭开汉尼拔吃人的秘密和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