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条军规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著名编剧巴克·亨利(Buck Henry) 资料图
当地时间1月8日,曾创作《毕业生》(The Graduate)等经典影片的好莱坞著名编剧巴克·亨利(Buck Henry)在洛杉矶的医院因心脏病发去世,享年89岁。
巴克·亨利于1930年12月9日出生在纽约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原名亨利·祖克曼。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股票经纪人,但亨利并未继承这份家族事业,反而追溯他那位在默片时代曾短暂当过电影演员的母亲的步伐,从大学时代起就对演戏、舞台剧极感兴趣。
大学毕业之后,亨利作为文艺兵应征入伍,“越战”期间曾在美国驻扎于西德各地的军营中参与演出、编排各种歌舞作品,逐步积累创作经验。退伍之后,亨利回到纽约,想要继续演戏,但却始终找不到机会脱颖而出。
1959年,他与好友阿兰·阿贝尔(Alan Abel)合组了一个搞笑团体——裸体动物有伤风化协会(Society for Indecency to Naked Animals),简称SINA。他们主张要给纽约乃至全美国的所有动物包括小狗、马驹、奶牛等穿上长裤或是短裤,以提升全社会的道德风气。如今一看,这纯属恶搞行为,但放在六十年前社会风气仍相当古板、保守的美国,却被大多数人当了真。亨利与阿贝尔被邀请上各类电视节目,他们的恶搞观点竟然还真获得不少人的支持,还与反对者展开认真又激烈的辩论。据说,当时有几百万美国老百姓都被SINA的声明蒙在了鼓里,直至1963年才有记者戳穿了SINA的真面目,曝光了这两个年轻人的真实身份。
此后,亨利开始活跃于纽约多个小剧场喜剧团体,并在1964年首次创作电影剧本《麻烦精》(The Troublemaker)。1965年,喜剧导演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找来亨利合作电视连续剧《糊涂侦探》(Get Smart)。由唐·亚当斯(Don Adams)饰演的特工麦克斯韦尔·精明,开了恶搞007电影的先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曾经译制后引进我国,在不少电视台播出,培养出不少中国粉丝。1967年,巴克·亨利凭此剧获得艾美奖最佳喜剧类编剧奖。
就在此时,因处女作《谁怕弗吉尼亚·沃尔夫》(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而正走红的年轻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决定将小说《毕业生》搬上银幕,他找了好几位编剧来做改编工作,结果交出的剧本都没能让他满意。先后“枪毙”至少四稿剧本之后,他想到了巴克·亨利。结果,亨利果然没有让尼科尔斯失望。他在原著基础上,注入不少自己的人生体验与观察心得,描摹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整体风貌和时代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的美国年轻观众。
1967月12月,《毕业生》正式公映,成为整个圣诞档期的票房冠军,至次年春天下档时,《毕业生》的全美累计票房已达到历史第三高,仅次于《乱世佳人》与《音乐之声》。此外,该片还拿到了多项奥斯卡提名,其中也包括巴克·亨利的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可惜最终输给了电影《炎热的夜晚》。
巴克·亨利在《毕业生》中客串门房,展现了他的搞笑功力。
《毕业生》的成功,直接带动了好莱坞电影制作的大趋势:由原本多以成年观众作为主力受众,转为以年轻人作为主要目标。在亨利看来,他和导演尼科尔斯、制片人拉里·图曼当时所想的,就是要为年轻一代拍摄一部电影。而《毕业生》所讲述的东西,恰巧又是他们三人所理解、所擅长的。“我们三个都觉得,自己就是书中的主人公本杰明,而这也正是这个故事打动我们的地方。”
1970年,巴克·亨利又与迈克·尼科尔斯再度合作,将文学名著《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改编为电影,同样获得成功。2009年接受媒体采访时,亨利曾说过:“我最擅长用别人的腔调来写东西,所以我拿别人的小说和舞台剧来改编电影剧本的时候,最为得心应手。”
剧本创作之余,巴克·亨利也曾涉足导演领域。1978年,他和演员沃伦·比蒂一同执导了由后者担纲主演的电影《上错天堂投错胎》(Heaven Can Wait?),最终拿到一项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负于《猎鹿人》)。当然,他的主职仍旧是当编剧,还创作过由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俏冤家》(The Owl and the Pussycat,1970)和《爱的大追踪》(What’s Up, Doc?,1972);由格斯·范·桑特执导、妮可·基德曼主演的《不惜一切》(To Die For,1995)等作品。
在罗伯特·奥德曼的《大玩家》中,巴克·亨利饰演他本人。
创作之余,亨利也乐于在自己感兴趣的影视作品中客串一把,展现一下自己当年最擅长的搞笑本领。他曾在《毕业生》中客串过宾馆前台,在前些年热播的美剧《我为喜剧狂》里演过蒂娜·菲的父亲,还在大导演罗伯特·奥特曼讽刺好莱坞娱乐圈的《大玩家》里亲自上阵扮演自己。片中,他来到由蒂姆·罗宾斯饰演的制片人的办公室内,一本正经地告诉对方,自己手里有个《毕业生2》的剧本,正在找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