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3-05-04 07:5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382 评论:0

20世纪50年代

上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的开端,政治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1年5月28日的《革大改造报》记载了8岁小学生抓特务的事件。获悉此事的毛泽东为苏州小朋友陈永康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这句鼓励人学习和奋进的话进入教育系统,成为每间教室里、黑板上方最常出现的一句话。直到今天,这句话仍然不时被提起,或印在小学生的作业本上。

【同 志】

“同志”一词源于苏联,正如其字面的意思那样,它指的是“拥有共同志向的人”,指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无论是陌生人之间,还是彼此熟识,甚至是情侣、夫妻之间,都可以互称“同志”。从很多当时的小说、电影里,我们似乎能够感觉到,一句“同志”背后的丰富情感,包涵亲切、鼓励、客气等等。

【一穷二白】

“我们:一为‘穷’,二为‘白’。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描绘最美好的画卷。”出自1956年《论十大关系》。“一穷二白”也成了50年代的流行语,形容建国初期各个领域底子薄弱的艰巨状况和建设决心。

【半边天】

1959年开始流行。指代妇女。出自毛泽东:“妇女能顶半边天。”当时政府舆论宣传要将妇女头上的三座大山神权、族权、夫权推倒,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人们口头上常将其当做调侃用词:“你家那半边天来了吗?”

20世纪60年代

在“文革”时期,流行语更是以口号的形式被广泛传播。诸如“打倒”、“横扫”、“三忠于四无限”、“破四旧、立四新”、“红卫兵”、“黑五类”之类的革命话语占据人们的生活。

【斗私批修】

196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说,主席在视察了华北、中南和华东地区后,提出“要斗私,批修。”后来,这一口号被人们运用到生活生产等各个方面,在开工或者开会之前都要喊一遍。甚至连在街上买豆角,商贩为了不让人把好的豆角都挑走,都以“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作为理由。

20世纪70年代

“文革”结束,改革开放等政治上的重大转变让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又对未来怀有强烈的期待。在这两种复杂情绪的交织之下,上世纪70年代的流行词并不像60年代那样,有统一的革命话语范式,而是孕育着变化的气息。

【的确良】

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都是棉制品。1976年至1979年,中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这种叫“的确良”的面料因为耐穿易干、不用烫、颜色鲜艳、不褪色,一路走俏,成为当时的时尚。人们对穿衣的记忆,终于不再是60年代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

【家庭妇男】

“文革”时不少单位“停产闹革命”,所以很多男人在家里无事可做,就学会了做家务。此语从1972年开始流行,至今仍然活跃。虽然这一词汇最初起源于政治生活的转变,多少有些自嘲的意味,但如今多半指男女平等,夫妻共同承担家务劳动。

【你有病吧?】

“文革”后期,人们流行说“有病”,人们相互之间稍有不合,就会说:“你有病吧?”指代对方思路不正常,好像有精神病。有人分析说,可能因为当时人们普遍感觉社会不太对头,但却有不能非议文革,就将此语转用于和人争吵方面。至今仍然很流行。

20世纪80年代

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上世纪80年代的人们开始关心如何能够脱贫致富,开始谋求个人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流行词大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八十年代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人们开始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穿着喇叭裤、牛仔裤到舞厅跳迪斯科成为很多年轻人选择的潮流。

【脱贫致富】

改革之初,“投机倒把”还很流行,随着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深入人心,生活水平提高,“个体户”、“万元户”、“小康”、“迪斯科”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国特色”、“脱贫致富”、“一国两制”、“合资企业”、“包产到户”,这些流行语更充分体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发展。其中最流行的可能就属“脱贫致富”,随之而来的,“万元户”这个称谓也成了一种光荣,代表了当时生活的幸福指标。

【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指的是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的是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是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五讲四美三热爱”成为20世纪80年代最数字化的经典口号。

【女排精神】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在世界大赛中赢得“五连冠”,在世界排球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改革开放早期,国人意识到与世界的差距,于是产生失落和彷徨的心情。当时中央号召大家学习“女排精神”。后来,“女排精神”走出体育竞技的范围,被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传颂。

20世纪90年代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全面兴起。

【有事您呼我】

寻呼机和无线寻呼网络的普及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达到顶峰。“腰别BP机,手捧大哥大”成为财富的象征。临别一句“有事您呼我”更是成了满大街流行的一种语言。

【下岗再就业】

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处于无外需又无内需的经济萧条期,整个产业链条的停滞让链条上的所有企业都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工人失业也集中于这一时期。1998年政府提出,花三年的时间,解决国企裁员问题。“下岗再就业”就成了举国关注的重要工程。

【炒股】

我国最早发行股票是在80年代中期。1988年前后在上海和深圳出现了地区性的股票交易,1990年12月前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宣布开业,拉开了中国股票交易的序幕。炒股成了那个时代很多想要致富又敢于冒险的中国人的选择。

00年代

和90年代网络刚刚进入一部分的生活不同,新世纪的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在思想、意识、文化等各个层面的追新求异,流行语也逐渐从政治、经济相关的严肃词汇,转变为轻松诙谐的娱乐词汇。

【神马都是浮云】

“浮云”一词最早出现于网络是在2002年后,由各国众多玩家组建的《梦幻之星》台湾私服,用于游戏中可遇不可得的顶级装备,“浮云”一词对于亚洲玩家来讲是家喻户晓的比喻。比喻看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亦可表示无实际意义的事物。比喻不把某事物放在眼里,或虚无缥缈,转瞬即逝。

【选秀】

“选秀”泛指选拔在某方面表现优秀的人,

至今仍被广泛运用在各类真人秀和才艺选拔节目上。

【雷人】

2008年兴起的网络语,源出何地无可考证,一说出自浙江某地方言,也有文章称“雷人”一词是外来语。本义指云层放电击倒某人,现多形容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用于表达喜剧性的或无奈性的、尴尬性的场合,将个人感受描述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状态。

【土豪】

“土豪”最早出现在《宋书》内。在古代,土者,是土著的意思;豪者,指有才能、有威望、有权势的人。“土豪”强调的是在地属性,“豪民”则强调其社会属性,总而言之,都是民间势力的代表。他们既可能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官僚士大夫的身份,也可能因为天灾人祸而沦落为破落户。现在“土豪”则多指有钱、不理性消费、喜欢炫耀的人。

10年代

进入10年代,也就完全进入了“娱乐至死”的全民娱乐狂欢之中。网络和手机不仅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用语更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习惯和社交方式。近六年来的网络流行语数不胜数,频繁更换。网络流行语中,社会热点类的大幅减少,诸如:“坑爹”、“伤不起”、“hold不住”、“悲催”、“心塞”、“喜大普奔”、“整个人都不好了”等表情达意的流行语出现“井喷”现象,更多折射出人们的普遍的社会心理。

在过去十年的流行词中,有类似“蚁族”、“月光族”、“啃老族”、“蜗居”、“富二代”、“高富帅”、“屌丝”、“单身狗”这类表明某一群体的身份、地位和处境的流行词;有“躲猫猫”、“范跑跑”这类集体宣泄减压、自我嘲讽类的流行词;也有“有木有”、“酱紫”、“肿么办”这类运用游戏心理,以恶搞幽默寻求刺激的流行词;更有今年出现的“蓝瘦香菇”、“葛优躺”、“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等表达厌倦、疲惫、绝望、难过的流行词。

和上世纪的流行词相比,如今的流行词已经逐渐从宏大的政治话语体系中脱离出来,更多的是寻求个体的情感慰藉,抒发个人对于未来的困惑和面对当下生活的无力感。流行词的泛滥,一方面是万众狂欢、娱乐至死、游戏人生、无敬无畏的轻松调侃,一方面是从众心理之下无处发泄的压力、空虚和孤独。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