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的古诗被后人称为

时间:2023-05-06 11:18/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910 评论:0

“公知”是当下中国极具特色的现象。任何一项公共话题,大到国家的大政方针,小到百姓的细小琐事,总会有“公共知识分子”一本正经地评论一番。但很多评论,却往往有悖常识,进而招人嘲讽。

万万没想到,作为一代诗圣的杜甫,也被“公知们”嘲讽了,我对此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相信,因为真真切切的就发生在眼前。

有网友觉得杜甫就是一个怨天尤人的,于是写出的诗都是发牢骚的。

说他放在现在,就是一个混公园的老大爷。

有网友则说,杜甫有今天这样的地位,都是后人硬捧出来的。

于是觉得杜甫没人理,也没人看得上。

还说杜甫一辈子吃喝玩乐。

顺便给杜甫的死下了一个定论。

写黄鹤楼的崔颢也被拿出来当枪使了。

到了后面,甚至有网友说杜甫也是“公知”了。

有网友懒得讲道理,于是打了这样一个比喻。不客气地讲,杜甫同族当中,入仕者、富商者非常多,杜甫在同族子弟当中,算是混得最差的,差到需要依赖丰厚的祖产,还有同族接济来保持优越的生活了。

旁观的网友看得很过瘾,评价这是魔法打败魔法。

有网友则不客气地指出这一点。

为何突然要贬低杜甫,甚至增加了对杜甫的误会,有网友说出了这其中的原因。

历史吊诡之处就在于,实践总是快于理论;有网友则搬出了这句经典评论。

人们对杜甫的误解,可能比李白还多。莫名其妙地给杜甫贴上“现实主义诗人”,好像杜甫老是盯着脚下的土地,从来没有望过天上的星空,不仅与浪漫完全无缘,更和狂放沾不上边。

如果说中国古代谁最擅长写诗,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李白、杜甫。

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很难让我们在这两个诗坛巨擘中分出高下。也就是说,杜甫最初获得“诗圣”的称号,还不在于忧国忧民,而是就诗歌创作本身而言的。

有机灵的网友则编出这样两句诗。

估计下一波就要批杜甫的家庭出身了。

这段话则让人忍不住笑出来了。

大概连杜甫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地位会忽上忽下,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被评价为诗圣,一会又被贬低为公知,不过一想到孔夫子当年的遭遇,倒也释然了。

李白出道即巅峰,征服了朝野上下。

但杜甫却认为是被后世不断吹捧起来的,在当代并没有多少关注度。他性格褊躁、说话不留余地,他爱的李白并不爱他,其他知音貌似也不多。

杜甫写诗有妙笔,也有败笔,大部分诗歌走得超前了,不被时代所认可。

杜甫的生前没什么荣光,是悲剧的,是死掉的悲剧,是属于自己和时代的悲剧,死后又被各种人误解、消费,其实才是真正的悲剧,是活着的悲剧,是属于读者的悲剧。杜甫并不是被后人吹起来的!

当时李白名动天下,杜甫还只是个小透明,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和一个后世人有关。

从大脉路来看,李白和杜甫的一生,确实也很是相似,出生优渥,年少成名、入仕无门、献赋无果;依附权贵失败,游历天下,诗名愈胜。

晚年生活拮据靠朋友救助度日,只不过,在结局上,李白是浪漫主义的死,而杜甫是在强烈归家途中贫病困饿交加中死去。

但显然,从我们的回顾中也能发现,有人称杜甫生前毫无名气,死后才被后人吹成诗圣,这是假的!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人家不仅生前,而且是在年少时,就诗名动天下了。

死掉的悲剧无可挽回,活着的悲剧还是可以少一点的——如果这样还有一点意义的话——那就是,远离那些煽情的文字,抛开那些人云亦云的结论,别当成偶像,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朋友,去读他。

我年轻的时候不太喜欢读杜甫的诗,年龄大了才知道他的伟大,才慢慢喜欢读了。

年轻的时候我不喜欢读太沉痛的东西,杜诗读来实在是很沉痛,少不更事的年龄,认识不到杜甫的伟大。

叶嘉莹说:

“杜甫是一个集大成的诗人,有集大成的成就,有集大成的才能,也有集大成的度量,又恰好生在集大成的时代;

余光中诗云,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我们还要补上,杜甫眉头一蹙,又补全了半个乱世;少年爱李白,老来识杜意,蒋勋感慨,等你到了50岁,就知该跟杜甫道歉了。”

还是那句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哦,对了,这句诗也是杜甫写的……

投稿:tougao@kongfuzi.cn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