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案齐眉是什么意思 举案齐眉描述什么关系
举案齐眉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梁鸿传》。
该成语指送饭时把托盘举得跟眉毛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形容夫妻俩夫妻互相尊敬。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东汉时期的梁鸿,是一位名士,他不贪恋富贵,与妻子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夫妻恩爱的楷模。
举案齐眉
梁鸿,字伯鸾,扶风人,幼年丧父,家道贫寒。后来到太学学习,读书十分刻苦,博览群书,融会贯通。学成之后,在上林苑中放猪。
有一次他不小心失火,火势波及别的人家。梁鸿就主动上门赔偿。然而,他把自己所有的猪都赔给了对方,那家的主人还认为不够。梁鸿说:“我再也没有其他财物了。我愿意做工抵债。”主人答应了。于是梁鸿就在他家做工。他从早到晚,毫不懈怠。邻居的几位老者看到这种情况,深感梁鸿是个不一般的人,就一起去责备那家的主人,认为他做得太过分了,并且称赞梁鸿是位长者。那位主人也开始敬重梁鸿,并且把那些猪全都还给了他。梁鸿不要.离开上林苑便回归乡里。
梁鸿
许多人都很敬重梁鸿的人品,争着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梁鸿一个一个地都回绝了,一直没有娶妻。同县孟家有一个女儿。身体肥胖,容貌丑陋。面色黝黑,可是力气很大,能把石臼举起来。由于她过于挑剔,三十岁了还没选好配偶。父母问她:“你到底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呢?”孟女回答说:“我要嫁给德行文才像梁伯鸾那样的人。”这话传到梁鸿的耳朵里,他立刻下聘礼,求娶孟女为妻。
孟女自然十分高兴,让家里人准备陪嫁,都是布衣、麻鞋等家常衣着和耕种、纺织的种种工具。等到出嫁那天,才盛装打扮走进梁家。婚后七天,梁鸿不和孟氏讲话。孟氏感到奇怪,又感到委屈,就跪在床下说:“妾听说夫子重气节操守,曾经回绝过许多女子的求婚。妾也是婚事屡遭挫折,几个男子提亲都没有答应。如今被夫子选中。却不知什么地方有所得罪?”
孟光
梁鸿说:“我所求的妻子是穿粗布衣服、能吃苦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和我一起隐居山林之中。现在你身上穿着精美的丝绸衣服,脸上浓施粉黛,这种样子正是我不愿看到的,所以感到失望。”
孟氏说:“妾只是试探一下夫子的好恶,观察一下夫子的志向。既然如此,妾当换装。其实,妾早就备下了隐居的服装。”
于是,她把头发梳成椎髻,穿上粗布衣服,开始操持家务劳作。梁鸿一看,颇为高兴,称赞道:“这才真正是梁鸿的妻子,这是能侍奉我与我偕老的人。”
说罢,他给妻子取名叫孟光,字德曜。
住了一段时间,孟光对梁鸿说:“过去时常听夫子讲想隐居山林以躲避祸害,现在怎么也不提此事了?莫非是想低头俯就,出世为官吗?”
梁鸿说:“你说得不错,我梁鸿怎能出世为官呢!”
就这样,夫妻一起进人霸陵山隐居,耕田纺织、读书弹琴,日子过得闲适而有情趣。梁鸿在隐居期间,仰慕前代高士,为商山四皓以来的二十四隐者作颂。[4]
举案齐眉
后来,梁鸿又东出函谷关,过京都洛阳,他目睹宫苑的盛大和百姓的困苦,深有所感,作《五噫歌》:
陟彼北邙兮。噫!顾览帝京兮,噫!
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
辽辽未央兮,噫!
汉章帝听说这首诗之后,认为这是在发牢骚,抨击朝廷,很不高兴,下令捉拿梁鸿。可是梁鸿夫妻避开了。为减少麻烦,梁鸿更名改姓,和妻儿居住在齐鲁地区。不久,又避居吴地,投奔一个富庶之家,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每当梁鸿回家时,孟光总是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托得跟眉毛齐平,恭敬地送到粱鸿面前,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而梁鸿也很有礼貌地用双手去接。他们这种夫妻相互敬爱传为佳话。成语“举案齐眉”即由此而来,意指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举案齐眉
礼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主要功用与价值在于“和”。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对人以恭敬,自身以庄重,这样才能得以尊重;心中怀有恭敬之情,行之以恭敬之礼,与人相处应有无人不如己的谦虚心态,这种内在素质和外在风度的统一,文质彬彬,有敬有让,才是理想人格的风范。敬是礼的灵魂,敬生礼,礼生和,和为贵。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敬让,是源于内心的仁爱,也是对对方人格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