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上海世博会主题理念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跨年,将因为世博文化公园被记住。
经过多年努力,85公顷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于今天盛装开放。这片世博会旧址,以全新的美丽姿态,重归市民怀抱。
舞动广场、静谧森林、时光印记大道、世博花园、音乐之林、中心湖、后滩滨江、申园……一个个梦幻景点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惊喜。未来,它将与正在建造中的公园南区,组成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公园绿地,约2平方公里。
夕阳西下,划亮了公园新鲜的轮廓,闻讯前往的市民都不约而同地放慢脚步。一路行来,眼前光景,耳目一新却又那么熟悉。
世博之魂
无所不在的世博印记,让参观者心中升腾起敬仰和感动。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日盼夜盼,终于可以来故地重游了。当年青葱而立的志愿者“小白菜”是让人难忘的风景,王先生便是其中一员,因此,世博记忆对他来说从不因时光而褪色,反而历久弥新。他还坦言,曾无数次设想过世博文化公园的样子,但所见即是,已超预期。诸如时光印记大道,已是他流连忘返之地。
时光印记,载梦而飞。从济坤路入口走进园内,穿过舞动广场和一大片以无患子为主的静谧森林,来到北区主轴——时光印记大道。2001年克虏伯不锈钢厂生产的第一卷不锈钢、2010年世博会吉祥物海宝、象征生态文明的地标性雕塑“圆梦”,总长400多米的时光印记大道从东至西,展示了这片土地从工业遗存、世博文化到生态文明的变迁。
围绕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四大保留场馆的命运始终牵动人心。在北区核心景区“世博花园”内,四座场馆十分醒目,分别是“生命树”俄罗斯馆、“森林和堡垒”卢森堡馆、“游戏棒”意大利馆、“水上庭院”法国馆,在保留改造之后,它们将成为文化教育、展览展示的新空间。这些场馆融入花团锦簇之中,别有情趣,更添几分雅致。
绿色之韵
一次游览,打开人与自然和谐的通道。世博文化公园的诞生,是上海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勇敢尝试和重要成果,也是上海打造绿色生态之城的一个缩影。它以历史水系、工业记忆、世博肌理为代表元素,叠加森林、湿地、草坪,形成“水、地表、人文、自然”多重层叠的景观结构体系。数据显示,其绿地占比将达到80%以上,植物种类超过1000种。
静谧森林主题园区是公园最大面积的生态涵养林,这里还原自然森林,展示四季更替,将城市喧嚣隔绝于外。游客借由木栈道穿行其中,是体验自然生态、静赏秋叶斑斓的好去处。值得玩赏的静谧旱溪,雨季时水流潺潺,景石若隐若现,宛如溪流上的珍珠;旱季时,形态各异的景石呈现自然界干枯河床的美。每年5月,象征爱和友谊的鸢尾花优雅绽放,期许着生命的灿然,营造“无水胜有水”的意境。
音乐之林主题园区坐拥城市公园中罕见的近万平方米竹林,是公园主要的户外文化演出场地。露天剧场是其核心,可容纳约8000人,周边被近百棵银杏包围。每逢秋季,金色落叶伴随舞台音符,谱写出一曲世博文化公园的“金色旋律”。
文化之基
以“文化”为名,充分表明了世博文化公园是传承和展现城市文脉的载体,进而浸润游客的心田。
舞动广场以中国古典园林月洞门为设计线索,用“框景”手法把桥、水、洞、门巧妙结合,演绎“别有洞天”意境。月洞桥由南桥、北桥和水体共同组成,月洞门横卧于水面之上,形成南北两桥围合东湖的亲水平台,将水景与天色引入其中,形成桥为景、水亦为景的别有洞天景致。“洞天觅荷”是广场的核心,明年夏天将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
中心湖上,十一孔桥横卧,全长约75米,由中心对称、大小渐变的7孔与大小相等的4孔组成,桥孔半径按等差数列规律收放。十一孔桥以传统中式园林石拱桥为载体,融入建造工艺新技术,体现东方风骨、当代精神。桥头及桥栏望柱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为主题,桥面雕刻着“十二花神”。
漫步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之中,一座独具江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古典园林——申园最是吸睛。游客喜出望外:充满活力的浦东滨江,竟然绘就了一幅如此隽永的城市、人文、山水、生态交融共生的绵延画卷。
申园占地5公顷,总体规划形成北山、南水、东园、西苑的空间布局,山环水抱之中的建筑群落呈现明清时期江南传统园林风格。园中八景,个个意韵深远,醉红映霞、古柯晚渡、玉堂春满、松石泉流、曲韵天香、秋江落照、烟雨蓬莱、荷风鱼乐。在现代时空里,营造一座经典的江南园林,表现江南之态,传达江南之魂。
伴随着园区的启幕,宫灯展、赏石展、葡香花市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也陆续登场。
不过,由于大部分商业配套设施位于公园南区,因此,率先开放的北区目前尚存在停车、餐饮等配套不足的问题,园方建议市民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如需进入申园等限流区域,则需提前在公园官网上进行预约。
作者:史博臻
编辑: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