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香烟多少钱一包 天子香烟全部价格一览表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相传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出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已经7000多年历史,而伏羲是八卦祖师,那个时候我国就已经有了占卜术。
中华文明最早发源于黄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距今4022年。当时的朝代叫夏朝(约前2070-前1600),也是中国历史上产生的第一个朝代。所以后来中国人会自称“华夏文明”。相传《易经》就是产生于夏朝。周文王时期已经是集大成时期。
由此可见,占卜预言几乎是从我国文明开始的时候就产生了。
历经7000多年伴随着各个朝代不断繁衍壮大。
而占卜术之所以能够如此盛行,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们对于未知的好奇,迷茫和恐惧。
人都希望能够“未卜先知”,这样就能“防患于未然”。
而越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对于未来的变数越是恐慌,有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所以帝王就是占卜术的忠实粉丝。历朝历代还设有专门的官职人员。
比如夏朝叫卜正,周朝叫大卜,秦汉叫太卜,唐朝叫司天台,明清叫钦天监。
这个官职是专为皇家设置的,帮助皇帝窥探未来,占卜运势的。可见其重要程度。
21世纪的今天很多人都不再相信占卜术,认为科学才是王道。
占卜逐渐从当初的政府单独设立官职到如今的被称为旁门左道。
占卜术到底是否有其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
至少在我国境内,因为封建王朝制度的灭亡,这类“特殊人才”几乎殆尽,所以无从考证。
在这个繁盛到消亡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在占卜术方面十分有名的大师。
比如周朝的姜子牙,三国的诸葛亮,汉朝的东方朔,唐朝的袁天罡,李淳风,明朝的刘伯温。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
1.出生寒门,毕竟学习这类难度极大的学问是需要长年累月下苦工的,
贵族子弟从身份地位上讲不屑也不愿。
2.学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除了有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还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3.偶遇明主,且都是“大明主”,最后多半他们都成了皇帝的“御用卦师”兼“军师”。
刘伯温就是这类人才中的佼佼者。
刘伯温平生功绩—火烧连船
刘基,字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开国元勋。元朝进士出身。辅佐朱元璋期间,打江山时给予了朱元璋很多至关重要的军事建议,尤其是平定张士诚,陈友谅大军,以及北伐中原等战役,可以说刘伯温在朱元璋麾下的作用,和诸葛亮于刘备无异。
当初朱元璋20万大军攻打陈友谅60万大军,朱元璋自己都觉得必死无疑。
陈友谅非常善于水战,看见朱元璋的小破船行单影只,更是将自己的大战船联合在一起,就像一座独立的庞然大物直追朱元璋,数日的水战把朱元璋打得连连败退。
看着连绵不绝的战船,刘伯温提议火攻。陈友谅战船的方向是西南方,此时必须是东北风才能使用火攻。刘伯温于是夜观天象占卜出了大概何时会有东北风。朱元璋为振奋军心,于是让刘伯温在大军面前展示了一把“舞剑借东风”。最后这场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也让刘伯温被传的神乎其神。以至于相传后来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也稍有借鉴此次战役。
刘伯温生平功绩—大明律法
朱元璋坐稳天下后,出身乞丐的朱元璋文化水平并不高,很多时候依然习惯性靠“打打杀杀”去解决问题。一个王朝在打天下的时候需要卓越的军事才能,守天下的时候就需要治世才能。明朝建立初期,刘伯温便上奏,希望皇帝建立立法,依法治国。刘伯温主持修订了明朝的第一部律法《大明律》。明朝的法治就是从刘伯温这个前朝进士开始推行的。
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刘邦的军事张良)。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是民间百姓对其的评价,可见刘伯温当时的声望。
当然,正是因为这种声望,晚年的刘伯温被朱元璋借政敌胡惟庸之手除去。
刘伯温死前也没有忘记朱元璋的知遇之恩,奉上《时务十八策》(推行仁政的一本治国纲要)和一筐在箩筐里透不过气的鱼(鱼在17年后被朱元璋认为是暗示他的儿子们要相互争夺皇位自相残杀,也就是17年前刘伯温就预言到了太子朱标之死)。
众所周知刘伯温除了治国才能出众,政绩斐然以外,还善于“占卜”。
刘伯温的预言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想知道自己新建立的帝国未来的国祚(王朝维持的时间)。也想知道一些王朝未来的吉凶,以做万全准备。
于是紧急召见了刘伯温,刘伯温到的时候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出于玩心朱元璋把自己的烧饼藏到碗底,对刘伯温说道:“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伯温不知道是看见了朱元璋嘴角的烧饼渣儿还是闻到了殿内一大股的烧饼味,微微一笑说道:“半似日来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酣畅大笑之余朱元璋突然说到:“先生能否给我大明的国运算上一挂。”
所有的相士都明白一个道理:国运可不是能随便算的。
全说好话吧,皇帝会认为你欺君;说一些不好的吧,诅咒天子的罪名谁能承担。
尤其是说到大明多少年后会灭亡这类敏感内容,任谁恐怕都受不了吧。
孔明在世的刘伯温岂有不知的道理,于是以天机不扣泄露等理由各种推诿。
见朱元璋仍是不死心,只能在拿到一块免死金牌后,写了一首《烧饼歌》
其中有两句:
辅佐帝王有牛星(李自成建国,以牛金星为代表的士大夫加入进到政治统治中),
运至六百半(大明朝总共276年,说是600年的一半也不过分)
以上两句勉强算是应验吧。
而所谓的“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在正史记载的《烧饼歌》里并未出现。
也有人说是刘伯温死前告知自己后代的两句话。
虽然纵观朱元璋乃至整个明朝并未出现过福建出生的天子,
也没有一个叫三山的地名用以天子起兵造反。
但相传嘉靖年间因皇帝长年问道不理朝政,致使一些地区连年深受饥荒和重税的压迫。于是就有一个叫张涟的福建渔民带头发起了暴乱。刚开始福建地方政府并未放在心上,只派出少许军队镇压。结果由于地方军队长年养尊处优等原因,居然被一群渔民打败。
张涟在数次对抗福建地方军队的战斗中逐渐积累了经验和军事力量。也许是因为本身的文化知识及眼界的限制,几次小规模胜仗以后,在当地民众的吹捧声中张涟居然认为自己可以推翻大明朝统治。于是还就此称帝,国号飞龙。本来只是小打小闹的地方民众叛乱,立国立号性质就改变了。
地方政府急速上报中央。一向求丹问仙的嘉庆帝一听居然渔民都开始立国号了,一怒之下派出最精良的戚家军,由戚继光领兵直抵福建。一个回合就将叛党集团粉碎。
而张涟打不过就只有跑。福建又沿海,只能率部坐船逃亡海外,逃亡途中他们来到了三佛齐岛,在此安营扎寨后,张涟在当地成为了岛上的土皇帝。也就是后来的苏门答腊岛。
如果按照以上事件推演,该预言也勉强算是有迹可循。
但毕竟历经数百年,且没有正规的史料记载。
此话究竟出自何年何月何人之口,又是否真的就是预言了这件事,感觉偶然性更大一些。
也许是后人为了神话心中的刘伯温而癔想的一个桥段故事。
预言占卜背后的故事
元朝进士出身,在明朝建立初期不论是军事还是政治都给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刘伯温,在后事传说中,最多的并不是他本身的文韬武略以及卓越功绩而是他那神乎其神的“占卜术数”。可见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民对占卜术数的热衷与好奇。
说到占卜术数,不光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埃及,古印度都分别在其文明起源的早期就已经存在。和中国一样,最早从民间流传,然后被帝王青睐。
其中著名的“古埃及法老的四大预言”,中国袁天罡的《推背图》,印度著名预言家门塔预言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时间是2029-2032年。以上预言都在当时和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掀起了一股热浪。
既然一种“文化”能够全世界范围内,上下流传千年之久。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种符合大多数人“价值观”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时代产物。
对于百姓而言,尤其是古代生产力较为落后的时期,很多愿望都显得遥不可及,这时候占卜在某种程度上是给了人们一种希望和奋斗的目标。
科学还未兴起的时代,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就会被这样一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占卜师们以各种在当时看来较为先进的思想去解答。
中央集权的帝王在统治帝国的阶段中也逐渐发现,这种“精神力量”不论是在创建江山的前期还是治理国家的后期,都对这群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百姓起着很大的引导作用。
也许是半信半疑,也许是半真半假。于是帝王与占卜术数就仿佛成了一种“官方绑定关系”。比如汉高祖刘邦斩白蛇就被传成了赤帝之子斩白帝之子;
宋太祖赵匡胤更是出生时候满身散发着金光,三日才消除;
顺治皇帝出生的时候红光冲天,父亲皇太极看到后非常高兴于是为儿子起名福临。
这些所谓的“天降异像”,只要稍微有点科学常识的人也能辨别真伪以及背后的目的。
所以占卜术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愚民统治的一种首段。
毕竟预言的人那么多,预言的内容不胜其实,时间又跨度动辄几百年。
总会有一些事情正好就发生了也不足为奇吧。
至于天降异象,一般也是地方性事件,在场的人多半也就是几个当事者。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浅见。
占卜术是我国文化起源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渐形成的一种“学术流派”。
虽然后期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工具”。
但不得不承认,其对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历法、文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八大学科的推进作用。
如果没有这些占星家,术士夜以继日的钻研,我国也不可能在后来的科学发展领域能够如此迅速的崛起。
而且八卦易经等古书包含的内容里,有很多对于治国之道,为人处事,养身重气,以及各行各业各种事物现象的研究和发现。占卜只是一个很小的分支。
虽然占卜术流传到现代,已经被当做是一种略带封建迷信,难登大雅之堂的“把戏”。
对待那些靠算命为生的先生,最常用的两句反驳的话就是:
你先给自己算一卦呢?卦象显示你这辈子是就适合算卦是吧?
要不你帮我算算明天彩票开奖的数字会是哪几个。
由此可见大多数人其实已经不再相信所谓的“算卦”,
更多的只是将其当做一种消遣。
而那些被流传下来的“神人”。
我们也会发现,其实他们真正的被当世君主所认可的才能也并不是所谓的“算卦”。
纵观这些“大能”的一生,比如诸葛亮,刘伯温,算卦更像是他们的一种“业余技能”。
所以预言这种事吧,信则有不信则无。
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希望总是有的。
人对于未来的畅想和好奇就像对于浩瀚星空里所有未知事物的探索精神是一样的。
这是一种带领人们不断进步的良好品质。科学不也是源于愚昧,源于无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