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被后人尊称为

时间:2023-05-09 09:59/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000 评论:0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我们都知道杜甫本人被称作“诗圣”,他的诗被称作“诗史”。然而唐朝有很多著名的诗人,为什么单单杜甫被冠以“诗圣”的称谓呢?

杜甫像

杜甫的“圣”首先体现在道德层面上,杜甫拥有高尚的人格和许多优秀的品质。第一,杜甫忠君爱国,实至名归。他曾说:“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杜甫认为唐玄宗是像尧舜一样的明君,自己要为这个时代奉献自己的一切。他又说:“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杜甫说自己追随皇帝,就好像向日葵围着太阳转,这是他的本性,绝不会改变。我们知道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把家人安顿在了?州(今陕西富县)的羌村避难。在?州待了半年后,杜甫听说唐肃宗李亨要在灵武登基了,于是杜甫再次与妻儿分别,只身一人投奔当时在灵武登基的唐肃宗李亨。可是,杜甫的运气很不好,在去往灵武的路上,他不幸被叛军俘虏。杜甫这次被抓一关就是一年多,所幸由于杜甫官小,所以叛军没对他重点看护,后来杜甫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投奔了唐肃宗。时下兵荒马乱的,杜甫不跟妻儿待在一起,一听说唐肃宗要在灵武登基,马上动身前往。此外,杜甫在长安被关了一年多后逃出来,按人之常情,肯定要先回?州看一看自己的家和妻儿还在不在,可是杜甫却径直去凤翔投奔唐肃宗了。此时唐肃宗这个皇帝能做多久,能不能在他的率领下打败安史叛军,还都不得而知,但是杜甫认为找到了皇帝就是找到了国家,追随皇帝就是追随正义的事业。安史之乱爆发时,很多大臣都被俘投降,也有很多文人平日里歌功颂德,安史之乱一爆发就隐居山林或去南方避祸了,杜甫一个八品小官算得了什么,他却能不顾一切如此执着地去投奔唐肃宗,可见杜甫的忠君爱国是深入骨髓的。

第二,杜甫关注国是,洞察世事。前者需要一种态度,后者更需要一种智慧和能力。“国是”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杜甫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一系列举动很是关注。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那首《兵车行》,就是杜甫关注和洞悉时事的很好例证。诗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首诗的背景是缘于天宝年间一次征伐南赵的战争,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此诗的开头七句为第一段,写军人家属送别儿子、丈夫出征的悲惨情景,描绘了一幅震人心弦的送别图;“道旁”十四句为第二段,通过设问,役人直诉从军后妇女代耕,农村萧条零落的境况;“长者”十四句为第三段,写征夫久不得息,连年征兵,百姓唯恐生男和青海战场尸骨遍野,令人不寒而栗的情况;全诗把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尽致淋漓。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推崇。杜甫当时能够写下这样一首诗首先说明他对国家的决策和举动很关注,另外,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说明杜甫从战争还没开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其一,唐玄宗发动这场战争本身就是非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根本站不住脚,还没开始就注定失败;其二,朝廷的征兵制度有很大问题。有的人十五岁就要去当兵,到了四五十岁还要去戍边,这样强制征兵,士气肯定很低落,怎么可能打胜仗?其三,朝廷把男子都征去当兵了,留下家中的妇女耕地,致使很多农田都耕不好。封建社会农业是根本,如此动摇了根本,仗还怎么打?其四,朝廷要在长安洛阳地区征兵,还要照收当年的租税,如此不得民心,百姓都怨声载道,还谈何打胜仗?

第三,杜甫能成为的“诗圣”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推己爱人,心忧天下。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有这么几句:“入门闻号咷,幼子饿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岂知秋禾登,贫窭有仓卒。”杜甫说,他一回到家,就听闻小儿子被活活饿死的噩耗,家人因此而哭作一团。即使自己强忍着不悲伤,但看到邻居们为小儿子的死而痛哭,心里也是很难受的。谁能想到今年还是个丰收年?我的小儿子还被饿死了。接下来,杜甫笔锋一转,接着写道:“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在当时是八品官,有豁免权,可以不交租税,不服劳役和兵役。杜甫说,像他这样的人尚且如此困苦艰难,何况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守卫边关的将士的家庭呢?想到这些,他的忧愁就像终南山一样高大,连绵不绝。杜甫此时自己遭了难,却依然能想到那些比他地位更低,比他还贫困的人,这样一种思想境界,远非身处富贵之地,然后才去体恤贫苦百姓的人能比的。

第四,杜甫的“圣”还体现在他关爱妻儿,不离不弃。杜甫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杨氏,他跟妻子白头偕老,这在盛唐那样一个开放时代的文人中是很少见的。杜甫和杨氏结婚后,在他人生每个阶段的诗作中都能找到妻子和儿女的影子。首先,杜甫尽量跟家人们在一起面对困境。杜甫诗中说:“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杜甫在长安穷困潦倒的十年,把妻子和儿女安置在了郊县。杜甫说,自己跟妻儿在风雪之中许久未见,现在自己急急忙忙赶回家,想要跟他们同饥苦共患难;其次,杜甫在带着家人逃难的过程中也始终不忘要照顾妻子和儿女把饭吃好,杜甫在诗中回忆他带着家人逃难的一个片段:“众雏烂熳睡,唤起沾盘飧。”杜甫说,孩子们逃难逃了一天都累坏了,朋友把饭做好了,叫醒孩子吃,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饭,心里既感到既快慰又难过。

杜甫在做官的时候,跟妻子和儿女很长时间没有通音讯。他在诗中说:“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可见杜甫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始终对家人十分挂念;在杜甫的笔下,他的妻子也非常理解他。杜甫诗中说:“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有时候生活安定一些,杜甫也很乐于跟家人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杜甫有不少描绘自己和家人生活图景的诗作,其中不乏有趣的片段。比如杜甫在《江村》一诗中说的:“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么和谐欢乐的家庭日常生活啊,贫困的家庭也自有自己的快乐。再比如杜甫在《进艇》一诗中说的:“昼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杜甫说,早上自己跟夫人乘着一叶小舟在江上游玩,看着小儿子在一旁的江水中游泳。杜甫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和睦,多么欢乐的家庭图景啊。综上,杜甫跟他的家人相处得非常和谐,其乐融融。在杜甫的诗作中,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他跟家人共患难的情景,也有同欢乐的情景。杜甫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也是尽可能地尽到一个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另外,杜甫“诗圣”的美誉,不止表现在上面四个道德层面上,在诗歌艺术创作上,杜甫更是当仁不让。杜甫现在存世的诗作有一千四百多首,风格极其丰富多样,或豪迈奔放,或清新雅致,而更多的是沉郁顿挫的风格,也就是语言凝练质朴,感情忧郁苍凉,结构曲折迂回的一种风格。

杜甫在诗歌艺术创作上的“圣”首先表现在杜诗的继承传统和开启新风,尤其是他对律诗的贡献更是对唐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杜甫是唐代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杜甫一生留下的一千四百多首诗有九百多首都是律诗。“律”指格律,律诗需要严格遵守平仄格律,不但要有律句组成,还要保证律诗特定的平仄中“粘对”的规则,以及中二联的对仗。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律诗,《登高》一诗中可谓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可以说,《登高》一诗是最完美的律诗,是律诗的典范之作。《登高》一诗平仄格式为仄起平收,押平水韵“十灰”部,平仄之间符合“粘对”规则,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精巧对仗;同时该诗诗意苍凉悲怆,既叹个人时节,又悲家国蒙难,是杜甫忧国忧民的代表作,因此杜甫的《登高》一诗也被誉为千古七律第一。杜甫的诗不但是对以往艺术传统的集大成,也开辟了一种律诗创作新的规范。

杜甫在诗歌艺术创作上的“圣”还表现在他在诗歌语言的锤炼上达到了极致,炉火纯青。杜甫有很多诗中的语句后来都演变成了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比如“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一句中的“历历在目”,“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一句中的“别开生面”,“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一句中的“明眸皓齿”,“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一句中的“炙手可热”,还有“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一句中的“惨淡经营”等等。能凝练成成语,那必定是千锤百炼,炉火纯青的语言,把语言的艺术打造到了极致,才能成为千百年来传诵人口的成语。

对于杜甫诗歌水平的评价,特别是他和李白孰优孰劣的比较,历来是后人饶有兴趣的话题。杜甫与李白,一个是现实主义诗歌的集大成者,一个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佳代表,一个是“诗圣”,一个是“诗仙”,两个人又生活在同一时代,有着深厚的友谊,因而对他们做一个谁高谁低的比较,似乎很有戏剧性。那么杜甫和李白到底孰优孰劣?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两人的诗歌创作?

一开始杜甫的名气显然不如李白,但到了后来,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可以说各有千秋,每个人审美趣味的不同让后世文人对李白和杜甫各有所爱。比如欧阳修就特别喜欢李白,王安石就更加偏爱杜甫,苏轼从个人来讲特别喜欢杜甫,但他的创作风格又很接近李白。一般来说,凡是褒扬李白的,多半是崇尚他这种自由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天才的艺术创造力,褒扬杜甫的多半是被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所感染,被他集大成的诗歌创作成就所吸引。应该说,杜甫和李白作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浪漫主义诗人,两个人各有千秋,平分秋色,谁也不能代替对方。正如南宋著名文人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说:“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对于杜甫和李白诗歌创作的评价,还是韩愈说得好,他在《调张籍》一诗中头两句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对两人的评价都很高。“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是中国古典艺术发展史中的双子星,也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代表。

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也无论自己多么困苦,杜甫的忧国忧民都是一以贯之的,他的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甚合儒家提倡的“仁爱”的思想,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杜甫身上特有的那种博爱,正是我们民族性格中一脉相承下来的优秀品质,也因此让后世的我们都对杜甫有一种特别的崇敬之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