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喜欢天天下雨 雅安为什么天天下雨

时间:2023-05-09 11:46/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858 评论:0

重庆“财神”赵健臣在做生意上很有一套。

他把投资与买卖分得很清楚。投资就是要钱找钱,做什么问题不大,但必须稳妥,有赚头。做买卖,就必须吃透行情、客户心理,想方设法把货卖出去挣钱。

他有一个原则,绝不跨行投资,即所谓“隔行莫贪利”。

这方面有太多的教训。恒升豫是重庆布疋行业的知名字号,却因老板做山货生意亏得一塌糊涂,只好把招牌让给汤百万。同为布疋帮的德和恒字号,东家黄德宣做丝厂失败,影响到字号;天锡生字号东家黄锡滋做盐生意赔了本,经营山火又失了利,后来做丝厂亦遭损失,连累旗下的天锡生、天锡永、天锡公、天锡福几家字号一齐倒闭。

所以,赵健臣从不办厂,也不投资经营其他企业。抗战期间,有人劝他办丝厂,他坚决拒绝了。

民生公司、天府煤矿公司、求新制革厂、重庆轮渡公司等,他是有投资,但很小,都是拗不过人情面子象征性的花钱推事,赚不赚钱他不在意。

布疋以外,他感兴趣的是钱庄,这个他早有认识,钱庄业利润丰厚,而且开起来可以对自己周转大有裨益,他就一口气开了三家,后来还想做银行,让自己内亲戴范九、女婿专门学了这方面的东西,因为银行牌照拿不下来,这事才没有继续。

赵健臣一生行事,“稳”字当头,行稳致远是他的守则。

生意再好,他也要留些本钱。他有个比喻,有一师人,要去打仗的只能是一旅人,败了还有本,就不怕全军覆没。冒险的事情他一般不做,但非得冒险时,比如抗战期间,去上海等沦陷区进货,是不能不冒,否则就只能关门歇业,但一定只是部分冒险。海防被日军截了两船货,损失很大,但赵早有预防,损失最大的信源钱庄流了点血,但一年后就恢复了元气,还赚回了本。

赵不轻易投资,但看准了,他就舍得投,股本比一般人大,甚至全投。为啥?百分百挣钱的事,为什么不多挣,全挣,这时候客气,不是自己把自己当傻子吗。

他做信成字号,占一半股;做信源字号,占股四分之一强;做裕大百货公司,则是独资经营。赵称此为“利不外溢”。

这是长期投资,赵日常做的更多的是短期投资,此处更见其手段之高超。

赵爱喝茶,喜欢去打铁街贾家茶馆,此店人称“财神店”。重庆商场的风云人物汤百万也每天来此喝茶,还有附近各行各业很多的老板、经理来此喝茶。赵来这个地方,有跟汤百万见面的意思,还有跟其他老板经理会晤的意思,但不是为了应酬,更不是要抖身架,他来此就是为了探听行情,找机会。

一顿茶喝下来,这一天的行市他摸得差不多了,就逛开了。不是乱逛,他要去的是自己投资的字号和钱庄,听听问问说说。了解生意上的情况,指点人及时进货或销出,若此时店里缺头寸,他就会帮上一把。

这个“帮上一把”就是赵健臣的投资文章了。他看准了行市,在自己店里投上一把,店里挣了钱,伙计、掌柜和职工都要谢恩,他自己还吃了一个大利。

赵说这个办法比增加股本、扩大经营更划算,此时他拿出来的不是投资,而是放款,利息要找市面利息计算,比股息要大得多。项目是自己看中的,店面是自己经营或参与经营的,熟悉到不能再熟悉,毫无风险,百投百赚。

对于店面商品的经销,对于赵来说,头等重要的仍然是消息。

某家商号在上海做了一笔生意,正好自己铺子里存有这种货,那必须赶快出货,不然别人大宗货到,价格下跌,就会卖不出去甚至亏本。

某种货一时进货困难,必然价格上涨,就要暂时不出售。抗战时期进货困难,赵就是自己头寸紧,也不轻易卖货,留待高价再出手。

市场头寸紧,估计行市暂时不会上涨,就把货赶紧卖了,拿钱放利,布疋字号保本,钱庄生意赚大钱。

还有气候情况,务必留心。

清明前一定要把存货卖出,否则清明前后川江一发大水,外面的大船会来,大批货物随之抵达,销路就感困难。

抗战时期,货源几乎断绝,谁能抓货在手,谁就能赚大钱。对于生意人而言,眼观四路,耳听八方,首要的是得到货源信息。赵健臣一听到这样的消息,会火速行动,千方百计把货捞到手中。

1941年的一天,赵在“财神店”喝茶,偶然打听到泸州经济检查队严禁本地双金锭蓝布运出,因而价格极为便宜。赵立即派戴范九前去活动,买了800匹,买通当地邮政局长,用包裹寄到重庆,一次赚了1600元。

1943年,还是“在财神店”,听到叙府从昆明进了一批蓝布,也是被经济检查队禁止运出。赵即派在成都的戴范九赶赴叙府,设法买了1600来匹,1000匹用包裹寄出,剩下600来匹因同行嫉妒举报,遭查封。赵多方活动,终于解封,把货运到重庆,又获得一笔重利。

像这种事情,只要舍得花钱,总是有办法的。赵说,“要想赚钱,就要舍得宝掉宝,舍得珍珠换玛瑙。”

有货就有钱,有了紧俏货,就等来了发家致富的好机会,抗战时期商人赚钱的一大花招就是囤积居奇。赵健臣把这个花招玩得溜溜转,像极了打“游击战”。

囤积的关键在于囤在哪里,还要囤得不露行迹,还要方便即时运出随时抛售。

赵健臣的货由海防入境后,首先要打听行情,行市好就赶运昆明就地卖出,行市不好,就沿途存放,待价而沽,待行市大涨后,就速运昆明转重庆。

当局形式上是禁止囤积的,货到后,会限期卖出。如果一批货恰好到了昆明,行业不好,那就邮寄成都,从成都邮寄南充,最后才寄到重庆,此时行市还是疲软,就把货用汽车运回南充,然后用木船运回重庆。不等到好价钱,这批货是绝不会在重庆卖出的。

只要用得好,政府的封条也是囤积的好办法。1944年,赵有一批百货和布疋运到江北头塘囤积,被附近的兵工厂的监护大队发觉,报告经检队查封。赵无动于衷,由着它去封。为什么?行情不好。半年后,行情大涨,赵上下活动,把货启封领了出来,反而大获其利。

至于为启封所花出去的银子,权当付了寄存费。

对一个有心囤积,有钱,有关系,还精明的人来说,他的办法比蛇出洞的途径要多得多。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