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的作用与功效 小苏打真的能去黄牙吗
不得不说,科学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有些物质,组成元素类似,但性质却相差甚多;就像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这几种“厨房常见粉末”,听名字您一定不陌生,但真正的“作用”您可能并不了解。
食用碱:
食用碱,就是我们家庭常说的“纯碱、碱面”,它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归类为“强碱弱酸盐”。
在食物中加入食用碱,其主要作用是“软化食物纤维”。制作面条的过程中加入食用碱,可以中和发酵过程带来的酸味,增强蓬松度,将面条变得更加“筋道爽滑”,增强(美化)卖相和口感(不可添加过多,否则会加重颜色、增加苦涩感)。
- 食用碱有妙用:
吃桃子是暖夏的一件“惬意之事”,但是当桃毛蹭到手下、嘴边等皮肤的时候总会感觉到不舒服,“痒痛感”甚是讨厌。此时,您可以用少量的食用碱(不必担心损失很多营养物质)或者小牙刷洗掉这层桃毛,简单且实用。
小苏打:
小苏打就是“碳酸氢钠”;从外观看是“白色细小晶体”,是一种强碱与弱酸中和之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后呈弱碱性。
一种常见的“膨松剂”,蒸面食的时候加入适量小苏打,可以让面点变得更加松软;炸制食品的过程中加入小苏打,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酥脆;清洁厨房用具的时候,小苏打同样可以助您一臂之力。
- 小苏打的“实用点”:
在煮玉米、熬玉米粥(大碴子粥)的时候,建议大家在水中加点“小苏打”,经过碱性溶液处理,玉米当中的烟酸才能释放出来,将结合型烟酸变为游离型烟酸,利于身体吸收。
泡打粉:
泡打粉,也被称为“复合膨松剂”,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配方型食品添加剂”。传统泡打粉就是俗称的“明矾”,组成配料是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蒸馒头、蒸包子的过程中,面团要变得蓬松才足够好吃,而这种蓬松的根本原因就是“面团内部形成了大量气孔”,气孔的均匀和细密程度决定了面食品的口感(美味);想要蒸出蓬松的馒头等面食品,可以选择“传统发酵”,也可以使用以“泡打粉”为代表的化学方法。
酵母:
酵母,一种“单细胞兼性厌氧真核微生物”,同样也是一种“生物性膨松剂”,酵母在添加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酵母菌,酵母菌会在合适的温度与湿度下大量繁殖并分解淀粉,吸收面团中的糖分作为养料,从而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用于发面。
相比于“泡打粉发面”,酵母则更加营养、健康,安全系数较高;但是单纯酵母发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发酵温度有关,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
用实例帮您“明确”这些物质的工作原理:
“油条”是各位比较热衷的“油炸主食”,酥脆可口,秒补热量。在制作传统油条的过程中,就是在面粉中加入小苏打(苏打)、传统泡打粉(明矾)以及食盐等物质,调制成“矾碱面团”,将面团拉条后油炸烹制而成。
明矾就是硫酸铝钾,是一种“水解之后呈酸性的复盐”;而食用碱(苏打)、小苏打在水解之后呈碱性,两种物质溶于水后就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整个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和絮状物(明矾的水解产物氢氧化铝吸附了水中杂质,形成了絮状物“矾花”),让面团变得更加蓬松。
传统的油条会依赖于“明矾”,但是由于其中含有“铝元素”而被质疑。经常或大量摄入铝元素,其很容易沉积到骨骼中,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甚至还会增加痴呆的发生风险。
有些商家用“生物发酵剂酵母”代替明矾制作油条,酵母加入面团中之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达到蓬松的目的;酵母的蓬松机理就是简单的“发酵”,对身体不会产生副作用,还能给身体提供一些营养物质(B族维生素等);通常还会配合加入一些苏打(小苏打),整体蓬松效果还很不错。
使用“小苏打、酵母”等常用配料,有些事情需要注意:
1、购买正规品牌、知名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更有保证,安全性更高。
2、选购小苏打、碱面、泡打粉等常用配料,推荐购买“小包装产品”,对于使用频率较少的物质,降低由于量大、存放时间长带来的安全风险(腐败变质)。
3、存放小苏打、酵母等“粉末配料”,请注意避水、避光,保证产品质量,在保质期使用完毕。
四种生活中经常听说的物质,您更应该明确它们的些许“工作原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性值得每一个人关注,吃该吃的,拒绝不该加的;聪明的你需要懂得更多的“生活常识”。
注:希望内容对各位有所帮助,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