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和阴历是什么意思? 阳历阴历生日转换器

时间:2023-05-12 01:4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214 评论:0

现在正式发行的日历、台历、正式场合或书面规定中,我们通常喜欢用公历或农历来定义日期,但在生活中,尤其是在农村,或老年人们更多的人喜欢用阳历或阴历来定义日期。于是人们普遍认为公历就是阳历,农历就是阴历,其实这并不确切,它们是有区别的。

说到历法,如果光说阴历并不能讲清楚,所以我会在讲阴历的由来和起源的同时,我会把

阳历、农历、公历、干支历法都讲到,使大家对几种主要历法的区别和关系有个大体认识。

先说阴历和阳历,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历法,是由不同的观察点形成的。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运动规律形成的历法,阴历是最早的历法。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阴历是我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旧历、殷历、古历、夏历、黄历,阴历的起源已经无从考证了,大约是在夏朝,因为阴历又有夏历一说。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来判断,阴历大约在殷代已相当普及。

阴历来源于古代星象家观察月亮的变化周期的结果,因为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非常明显,易于观测,所以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所有历史悠久的拥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都是用阴历的。

阴历也称太阴历、月亮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因为古人称月亮为“太阴”,所以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期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阴历的一个月叫做“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月亮圆缺一次,周期是29天12时44分,所以阴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一年有时有七个大月,一年十二个月是354天或355天。这也是“月”这个概念的来历。

以上这就是阴历的由来和起源,下面说说阳历。

阳历也叫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太阳历的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一个太阳回归年用时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以这为天数计整,一年12个月,所以平年365天,四年一闰,闰年366天。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接下来再说说阴阳历也就是农历。

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不能反映季节,不利于农业生产。并且阴历年一年的天数只有354天或者355天,与阳历年一年的天数365天或366天相差11天,这样过10多年,就会出现冬夏倒置的现象。为了协调阳历年与阴历年之间的天数,于是产生了阴阳历,也叫农历,是为了便于农业生产的历法。因为阴历的235个月的日数等于19个阳历年的日数,于是在历法中加入二十四节气以及“19年7闰”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加上7个闰年。农历闰年多一个闰月,因此一年有383天-385天,而农历平年一般有353天-355天。从而使得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因此这种历法既与月相相符,也与地球绕太阳周期运动相符合。这就是我国古代颛顼历的十九年七闰的办法。

上段文中提到二十四节气,学易学的都离不开节气、天干地支,那么就插入讲一下一种更符合自然天象、更为科学的历法,就是我国古老的干支历,干支历法和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历法。

干支历,又称节气历或中国阳历,是一部深奥的历法。它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历法。主要由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四部分组成。它以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年长即回归年,一节一气为一个月。干支历通过天干地支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是基本内容。既管年又管月,兼具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道面划分出来的,用二十四节气划分出十二个月,每个月含有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与地球环绕太阳的周期运动有关,其年月日全由太阳视运动决定,与太阴月相无关。它又与通常的阳历(如公历)不同,公历的月长由人为规定而与天象无关;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目前,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公历是指公元纪年,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原称基督纪元,又称西历或西元。起源于基督教的影响。公元525年,基督教神学家狄奥尼修斯建议将耶稣生年定为纪元元年。

我国的农历历法,是在阴阳合历的基础上,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而形成的历法。是非常全面科学的一套历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