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 工改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描写的是谁
熟读三国历史,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善于军事,《三国志》记载:“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八阵图”是由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算得上是无敌阵法了。那么诸葛亮的八阵图,为什么能抵挡10万精兵?
唐朝人杜工部有诗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到底是什么呢? “阵”是古代两军交战时,部署的一种行列形态。有作战用的“阵”,也有屯驻时用的“阵”。“阵”必须依照敌情、地形、天候的变化来设计,也是一般兵书中所称的“阵法”。“图”是规划的意思,阵图便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基本部署阵形,“八阵图”是阵形的一种,顾名思义,乃八种阵形组成的综合阵法。
在研究阵法之前,首先必须先分清‘历史上的阵法’和‘小说中的阵法’。比如《三国演义》中之八阵图为小说中的阵法,作者往往将其描写得神乎其神、光怪陆离。三国演义里写道:“逊方欲出阵,忽然狂风大作,一霎时,飞沙走石,遮天盖地。但见怪石嵯峨,槎枒似剑;横沙立土,重叠如山;江声浪涌,有如剑鼓之声。逊大惊曰:“吾中诸葛之计也!”急欲回时,无路可出。” 陆逊陷入诸葛亮的八阵图,如果不是黄承彦带他出去就困死在里面了。
但事实上古人并没有什么超人的法力,历史上的阵法,是一种军队的部署方式,阵字,古解为旅、为列、为军阵,所以阵就是军队,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从常识上来说,指挥几百人或许还可以野地做战,但到了成千上万的大军时,如果没有事先部署好的军阵队列,在临敌关头根本不可能有效指挥。无论主将有再天才的战术构想,绝不可能在短时间正确无误地传达到上万个不同的士兵个体,使其作出统一的战术动作。
阵型是战争中绝对必要的东西,战争不是单挑也不是打群架,而是有组织的两只军队之间的对抗,想要让自己手下的几千上万人能够有序的和对方的几千上万人厮杀,并发挥不同兵种各自的最大效率,适应地形,便于随机应变,就必须有阵型。其实就算是几个人之间打群架,有阵型和组织的一方也更容易获胜,因为相互支援、配合都比散兵游勇的一方强得多,能发挥组织和集体的效应。而诸葛亮创制的“八阵图”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战阵法。
八阵图分别以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命名,加上中军共是九个大阵。中军由十六个小阵组成,周围八阵则各以六个小阵组成,共计六十四个小阵。八阵中,天、地、风、云为“四正”,龙(青龙)、虎(白虎)、鸟(朱雀)、蛇(螣蛇)为“四奇”。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另外,尚有二十四阵布于后方,以为机动之用。
八阵图应该分别适用于进攻、包抄、撤退、行军、驻扎、休整……等任务,到什么时候就摆什么队形。而在大的战斗中,各小队可以根据战斗需要,摆出不同的或相同的队形进行相互配合,并且随时根据需要变换队形,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对抗十万精兵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