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怎么画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2019年是农历己亥年,今天就让我们回溯至180年的道光十九年己亥年,去看看风雨飘摇的时代中,走进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龚自珍的心境、聆听呐喊……
已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的作者是龚自珍,写于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辞官回想的途中。在途中他写了315首诗成集为《己亥杂诗》,这首诗就是其中一篇。由此可以看出,龚自珍绝对属于高产诗人,仅辞官回乡途中写就传世至今的315首诗,相当“燃”了!诗的首句“九州生气恃风雷”指出要想使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必须依靠“风雷”,这里的风雷指的是革命的力量,与鲁迅先生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惊雷”属于一个意思;次句“万马齐喑究可哀”说明了在当时烂的掉底的清朝统治下,朝野上下却选择了沉默,死气沉沉的让人悲哀不已;第三句“我劝天公重抖擞”则是诗人发自心底的呐喊,借用“天公”这一具有极高威信的虚幻人物来希望日渐衰落的大清王朝能重新审视、抖擞精神;最后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则是希望朝廷应该破格吸纳人才、用好人才,来挽狂澜于即倒,救大厦于将倾(将倾的大厦指的是的清朝)。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这首诗表现了作者龚自珍以一种义无反顾的战斗姿态,对风雨飘摇的清朝给以嘲讽。透过“九州”“风雷”“万马”,可以感受到作者面对万马齐喑、一滩死水的沉积局面,所发出的响彻云霄般的呐喊。这呐喊决不是对仕途命运的自我哀怜,更不是作者的无病呻吟,而是对国家未来前途的关切,出于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期盼。这种家国情怀,可以让我们再回溯一千年前,与杜甫在破陋的茅屋中所道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声何其相似,而且我相信这种相似决不是巧合,而是中华民族这种家国情怀的传承与发扬。
我们视线再回到现在,春节后的上班第一天——2月11日,在山东省“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提出了要大胆使用《亮剑》中“李云龙式”的干部。这不仅是对现有的选人用人体制的一次亮剑,也是为那些想做事、肯做事、敢做事、能做事的干部撑腰鼓劲。
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文化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图谱,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五千年文明血脉在我们身上流淌着,生生不息,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奔跑吧,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