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处

时间:2023-05-15 11:2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9490 评论:0

晋国,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曾经产生了很多与晋国有关的成语,其中最出名的一条就是秦晋之好。

晋献公在位期间(公元前676年-前651年),晋国爆发了内乱,公族遭到屠戮,元气大伤。十余年后,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此时,晋国公族无力辅政,为了保证正常统治,晋文公开创了卿族辅政的新制度,其中的的卿族主要有韩、魏、赵、智、中行、范六家,被称之为“六卿”,六个卿族各有武装、各有封邑。

卿族辅政制度造就了晋国此后一百多年的强盛,将其推上了春秋五霸之一的历史伟业。

但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样是这一套制度,将晋国的数百年的气数一朝葬送。

公元前493年,在六卿内乱之中,中行氏、范氏被击败,其余四卿瓜分了他们两家的地盘。这时候的晋国卿族,以智氏实力最强。

公元前455年,智氏决定不再维持四家共治的局面。为了逼反三家,智伯想出了要求三家割让领地献与晋国公室的计策。

智氏首先找上的是韩家,韩氏宗主韩康子初闻之下大怒,当然不想割肉牺牲,可掂量了一下,自己单个对上智氏又没有胜算,在谋臣的建议之下,就以退为进,表面附和智氏的要求。

初次出手就不费吹灰之力占了大便宜,但智伯心里却不痛快,因为到手的蛋糕太小了,没有达到他的既定目标,于是又继续去撩拨魏氏。

魏桓子得知智伯的要求,起初也很愤怒,可是己身实力不允许,在谋臣的劝说之下,同样选择了忍气退让,割地求和。

在接下来准备薅赵家羊毛时,智伯为了防止再次失手,特意指定赵氏献上皋狼之地,这一下子将赵氏逼上了不得不反的地步,因为此地是赵家的龙兴之地。

后世关于智氏的所作所为有很多讨论,甚至批判其刚愎自用、狂妄自大,但在我看来,智伯的选择虽然不是最稳妥的,但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尤其是那时还是春秋末期,谋略和武力行动还受那时候的大环境影响,讲究出师有名,很多手段都受到了限制。

但即使这样,智伯心里应该也是有数的,为了防止韩魏两家在后方作乱,直接将他们放在自己眼皮底下,绑上了对付赵家的战车,这也说明,明面上,智氏的实力是超过了赵魏韩三家之和的,何况智氏还拿捏了晋国公室的大义在手。

可他唯一没想到的是,曾经经历过灭亡之危的赵氏未雨绸缪,早就在抵抗之地做了大量准备,咬牙死扛了三年时间。正是这超出预期的时间,成了智氏最终身死族灭的最大破绽。

担忧唇亡齿寒、兔死狐悲的韩、魏两家,在智氏疲软大意之时,抓住了机会,掘开晋阳水的堤坝,淹了智伯的营地,联合赵氏,一举反杀成功。

智氏只有一步之遥,却终究还是失去了田氏代齐那等历史机遇和荣耀。潘多拉的魔盒既然已经打开,三家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晋国国君的领地也瓜分殆尽。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封赵魏韩三家,成为新的诸侯,封邦建国,史称“三家分晋”,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这一事件也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

三家分晋的历史影响是深远的,三家从此陷入了互相掣肘的境地,而他们的西部邻居秦国,从此获得了喘息之机,逐步发展壮大,最终集七世之功,一统天下。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