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时间:2023-05-22 20:3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2308 评论:0

人性是善良的呢,还是邪恶的?这个问题,从人类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就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然而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是困惑着很多哲学家。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何来罪恶?反之人性本恶,又该如何解释那些闪烁在人性中的自我牺牲精神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创始人卡尔·罗杰斯是这么回答的:“所有的人类都是善良的,或者正朝着善良努力。但人类只不过是在个人的现实中表现得很善良而已。”

1902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近郊的罗杰斯,因提出了“现象学”这个概念,而被心理学界所熟知。现象学这门学科,倾向于回答“我们是怎样体会到事物本质的?”这类基于人本的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问题。

虽然事物的本质只有一个,但是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的体验却是存在着千差万别。即使是经历着同样事件的人,对于该事件的感受也会有着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于存在脑海中的记忆也不尽相同。

所以,现象学不是一门寻找正确答案的学科,而是一门理解彼此间差异的学科。换言之,现象学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们各自的主观性,各自的世界,以及各自所经历的现实。

所以回到之前的话题,在个人的现实中表现善良,其实也是人类这种群居动物在利己的基础上做出的利他行为。所以,在罗杰斯看来,其实相比于生来就具备的本性而言,善良更是一种共识——即便和别人有差异,但是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那么人类是怎样正确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的现实情况,从而统一认识,追求共同的现实呢?罗杰斯认为,答案就是每个人对于经验的开放性。

虽然人类孤立于各自的世界中,但其实在发生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产生共鸣的。也就是说,共同的经验把我们连接到一起。所以,如果人们对于某些事物能拥有完全相同的经验的话,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理解对方,步调一致地追求人类的共同目标。

但问题是,一些人甚至无法正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经验,若是如此,无论是沟通还是争论,都将是无济于事的。就只能体会到自己被歪曲了的经验,所以就会按照个人的主观判断始终与他人保持着距离,并且渐渐深陷于自己的世界中。

所以在罗杰斯看来,判别一个人精神健康与否的标准,就是此人所在的真实世界与其他人所在的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的普遍特性上的差别。如果差别越大,交流就会变得越困难,任达精神状态也就越发的消沉、萎靡。而决定这个差别的因素,正是“开放性”,也就是指人们准确地接受那些通过五官等感觉器官感受到的经验的程度。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正视自己的经验,而有的人却不能呢?

罗杰斯将一个人在幼时的经历作为原因,举例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小时候,无论是父母还是周围的邻居、亲戚,或是其他重要的人,都只有在我们达到某种特定条件(比如考了第一名)的时候,才会给予我们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尊重;如果没有达到这些条件的话,我们对于他们就没有其他特点可言。

有些人可能父母也是这种情况,不肯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只有当孩子取得一定成就,才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爱。这就导致了这些人无法争取看待自己,并且歪曲自己经历的事实,或者干脆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那些在不受特定条件制约便得到尊重的情况,被罗杰斯称为“无条件地肯定和尊重”。在他看来,这些无条件的肯定和尊重,就像是我们的精神健康所必须的维生素一样。

事实上,罗杰斯进行的那些心理治疗,就是将“无条件地肯定和尊重患者们的缺点”作为核心的。这样,无论患者说什么,医生都应该认识到他所说的话的重要性,都会关心并且尊重患者。所以,受到别人尊重的患者就会渐渐恢复勇气,将自己被压抑的自信发挥出来,并从歪曲的世界观转入健康的世界观。

正是因为他始终秉持了人性本善的思想,所以他的理论中没有无可救药的人,因此他能够坚持肯定和尊重患者的缺点,这也可以看作是他的人性本善理论的反证。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