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特点 黄梅戏的特色简介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每每听到此曲调我都忍不住跟着哼唱,就连眼神与身形也不由地随之摆动。虽然这种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男耕女织的生活我无法感同身受,但听着就觉得怡然自得。初次接触黄梅戏是小时候奶奶每日早晨的唱念做打,日复一日的旁听引发了我对它的兴趣,我开始向奶奶打听关于它的一切。
黄梅戏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我国五大戏剧之一。它源自湖北省黄梅县,在安徽省安庆市发展壮大,后来逐渐流传于江西、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南方地区。最早的黄梅戏只是采茶调,哼起来十分轻快。由于湖北黄梅县地处汉江沿岸,地势较低,经常发生涝灾,当地人们为了生存,不断东迁避难。一路上他们靠卖唱乞讨为生,或许是因为采茶调易于传唱且感染力强,所以沿线人们都十分喜欢。尤其是安庆地区的人们,他们对黄梅采茶调可谓情有独钟。不过他们并非原封不动的喜爱,采茶调虽淳朴明快,但过于简单,所以他们在采茶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他们将安庆方言作为采茶调的语言基调并吸收了安庆地区原有的 "花鼓戏"、"彩花戏"、"罗汉桩"、"道情"、"连厢"、"睦剧"、"送傩神"、"莲花落 ",特别是"青阳腔"、"徽调"等多种民间音调和戏曲艺术的演出内容与表现形式。
创新后的采茶调先由曲调变成小戏,接着又由"串戏"过渡到故事完整的本戏,后称"黄梅戏"。这三者的区别在于故事情节的深浅与角色的多少。小戏故事情节很简单,戏曲角色只有小丑、小生、小旦;串戏是由数个情节相关的小戏组合而成,所以情节比小戏复杂的多,其角色在小戏的基础上加入正旦、老旦和老生;本戏的情节最为丰满,角色更是丰富多样。到了乾隆年间,黄梅戏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三打七唱"的演绎模式,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这一时期,黄梅戏的剧目丰富分明,剧种流传甚广。俗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以表现阶级矛盾与贫富差距为主,例如《天仙配》《告粮官》。小戏大多演绎农民生活,例如《点大麦》、《纺棉纱》。虽然黄梅戏在安庆各方面发展都较为成熟,但一直以来它都属于"草根舞台"。
辛亥革命之后黄梅戏的发展越来越紧随时代步伐,1921 年 6 月 14 日安庆水上警察在英商轮船上查获了大批鸦片并将其焚烧,孙中山先生对此次焚烟给予高度评价。该事件对安庆人民鼓舞极大,当地人们受此启发创作了《打烟灯》。 该小戏讲述了一个吸毒者被多方规劝醒悟,最终砸了自己的烟灯,以表示与毒品彻底决裂的决心。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废除了"缠足"等陋习。为响应孙中山, 安庆戏班子创编《恨小脚》, 这在当时农村女性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一时期的黄梅戏除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还出现了职业化的班社组织,这一转变主要发生在上海地区。
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期,一大批安庆人进入上海,其中一些手艺人和商贩在闲暇之余会小聚一会儿,再唱一曲黄梅戏。时间长了,清唱已满足不了他们的娱乐生活,于是他们开始排练折子戏。1934年黄梅戏第一次以职业班社的组织形式赴上海。该班社在上海待了整整四年,于1937年回到安庆。这期间黄梅戏在上海戏曲界的地位蒸蒸日上。起初只有一部分上海安庆人前来观看,但在班社艺人演出之余时常走访同乡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上海安庆人不仅自己前来捧场,还鼓动上海友人前来观看。上海人听不懂,家乡人就在边上翻译。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黄梅戏的名声就传至上海的大街小巷。
名声效应对班社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收入的增加,但名声带来的收益是短暂的,让观众流连忘返才是长久之计。所以班主既将演出场地扩大,又添置了不少设备。艺人们由于薪资的提高,演出热情变得尤为高涨。在与上海人的接触下,整个戏班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他们一改过去异性扮演,采取同性扮演并结合京剧、豫剧、越剧等精华创作出一大批新颖的折子戏。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爆发,黄梅戏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建国后才得以恢复。
建国后的黄梅戏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如同喜逢甘露,演出境况大为改善。 安庆市政府将两个现存的民间戏班子给予扶持,施以调整充实,使之成为专业性黄梅戏剧团。另外政府还广招人才,大力投入资金购买演出设备。这个时期的剧作家陆洪非、王兆乾和作曲家时白林等人创作热情很高, 对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全本大戏和折子小戏进行了吸收与剔除,并对其赋予新内涵:要求黄梅戏要紧扣时代主题,与社会紧密接轨,弘扬民族精神,实现政治与艺术完美统一。 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后来该剧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与电视剧,影响甚广。另外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荧屏上。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