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万户曈曈日 千门万户 代哈哈

时间:2023-06-24 06:57/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4826 评论:0

引言

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今诗语精妙之处。

相传在乾隆的一次微服私访的时候,在乾县明光村遇到一户农家。农家因为给儿子办喜事,门前很是热闹。乾隆兴致一起,写了一上联并三枚铜钱给农家送去。上联写道:“三枚铜钱贺喜,嫌少莫收,收则爱财。”农户收了不识字,更不懂来意,就叫儿子看了。别看农户家贫,他儿子却非常聪颖。看了以后就回了一幅下联。上写道:“两间茅屋待客,怕穷莫来,来则好吃。”乾隆看了以后,觉得这青年不同凡响。又问几句,对答如流。乾隆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就下旨将这一青年召到宫里,封了翰林学士。

传说自然有实有虚,但一幅对联竟然帮助乾隆俘获人才,农家子弟凭借它扶摇而上,鱼跃龙门,又不得不让人深思,这短短的一副对联魅力竟如此之大吗?

乾隆

题桃符板于寝门

楹联,其实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联。之所以叫它楹联,是因为古时候人们多将它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上而得名。追溯起楹联的历史起源,学界的看法有很多。有说是先秦时期,认为《诗经》中的对偶句是对联的起源,也有人说是后蜀。

因为梁长钜的《楹联从话》中提到:尝闻纪文达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孟昶于寝门前题“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是楹联之始。但现在大众更认可的是谭婵雪在《我国最早的对联中》提出的至迟在公元723年就出现楹联的说法。

《楹联从话》

古今多少事,尽在对联中

楹联的发展萌发于宋元时期,明代得到初步发展,清初逐渐成熟,到了清代中晚期,楹联的发展已达到全盛时期。

楹联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宋代时期,统治者吸取前朝的教训,采取“重文轻武”政策,以实现高度集中的中央体制。一方面,“重文轻武”的政策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人,另一方面,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使得商品经济得到有效发展,安稳繁荣的大环境让文人墨客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上去。

宋代文学形式多样,楹联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之一也开始慢慢涉入到宋代文学,然而到了元代,因为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的政策,废除了科举,文人的创作激情被压制住了,刚呈现出点点生机的楹联又重归于黯淡;明代文学的发展在现在看来依旧波澜壮阔,经历了文学复古运动,见证了传奇、杂剧等文学形式的出现,明代发展到了后期,代表官方思想的程朱理学已经不能再束缚于人的思想,自由与解放成为文学创作的新主题,明代一些优秀的文人。

汤显祖

例如汤显祖等已经将目光投射到俗文化的领域当中,楹联的创作队伍日渐壮大,相较于前代,楹联发展的势头已不可阻挡;

清代,楹联这一文学形式势必要在这一时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诚如南怀瑾先生所言,

“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

清代创作楹联的文人数量是呈倍数增长的,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楹联之风更盛,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楹联的创作之所以呈地域化态势的发展,跟宋代以来的经济重心和文化教育重心南移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南方文化学术活动繁荣,文学诗会,拉人成社,南方的人才之盛,可见一斑!

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

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和其它文学形式一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楹联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楹联

首先,楹联的产生是建在汉字的基础上的,我们使用的汉字,是用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方法造出来的,每一个汉字又都具有形、音、义三个要素,此外汉字还有一字多意、一音多字、一字多音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楹联的对仗、对称等基本要素提供了条件。

其次,是骈文的出现推动了楹联的产生,楹联的名称和对仗方法中都有骈文的印记。

例如,骈文中常采用的自对、虚实对等方法就经常用在楹联中;其二,民俗的需要为楹联的发展培植了土壤。

古代时候受科学技术和实际经验的影响,人们处理灾祸的能力很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无助的古人们只能寄托于未知的事物来趋吉避凶,并试图影响或者改造某些自然现象。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把传说中善于捉鬼的神茶、郁垒的神像张挂于门上的习俗。

这里提到的神茶、郁垒两位人物就是民间常说的门神。到了汉代,这种风俗发生了一些变化,由画神像改为在桃符板上书写“神茶&34;、“郁垒&34;的名字,具有了楹联的雏形。

神茶、郁垒

人们秉承着美好的祝愿,将这样的习俗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才有了孟昶“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有了王安石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34; ;

其三,摘句品诗成为楹联发展的催化剂。

“摘句&34;是通过摘录诗中的名句来予以品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批评方式和阐释方式。“摘句”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将诗文优秀的句子独立出来,使之成立一个独立的文体,这种句子也就是人们认为的“佳句”。

“佳句”脱离诗文,对诗文本身是无甚影响的。正因为“佳句”的难得和珍贵,作者写诗也更注重“佳句”的描绘,常常是“两句三年得,一语泪先流”,诗人常常只能写出这两句佳句便再也无从下手,只能搁置在一旁,而这样的佳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完全可以拿来当作楹联的。这样一看,“佳句”的妙手偶得成就的却是楹联的发展。

殆以联为小品,无当学问耶,实则应酬往来

楹联的产生和发展对当时的社会行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那时候行业的发展没有像现在这样覆盖广泛的传媒广告,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楹联的需求,楹联开始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突出商铺特色的一种广告宣传手段,楹联往往成为一家店铺最好的招牌,可能有些店铺的字号都已经被淡忘,而店铺的楹联却被人记住,口口相传,流传到现在。

楹联的妙用

楹联的妙用还表现在其他地方,当人们游览名山大川,亭台楼阁的时候,在热门景点打卡的时候,往往能看到纂刻在门上的楹联,虽然它小而不起眼,但这寥寥数语、字斟酌句的楹联却能为一个地方的风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楹联的创作者们在寄情于山水间的时候,也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例如黄文中在杭州西湖居住了三年后,用自己的独特感悟写出了下面这一千古楹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十个简单的汉字重叠描写了山青水秀的西湖。

另一方面,楹联还可以应用在人际交往和教育文化方面。社会交际方面,在官场上,对句经常作为文人墨客交际的手段,既能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又能锻炼才智,提高修养,在生活中,不管给老人过寿,还是庆贺婴儿新生,亦或是新人成亲,一副好的楹联都能为此增加仪式感,表达人们最真诚的祝愿;教育文化方面,古时候,私塾的孩童们都要先学习对对子,对仗和对句的锻炼是他们学习的必修课,好为以后书写文章打下基础。对句作为对联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对民间文化的活跃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一方面我国的民俗文化有了记载风土民情的材料,另一方面楹联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美好期盼的物质载体。

楹联耀古今

楹联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在曲折的历史长河中,它辉煌过,也黯淡过,但到底楹联还是存活了下来。楹联作为一个文学载体,保存到现在的数量不是其他文学形式可以相比的,它丰富了我国风景文化的内涵,推动了民间俗文化的发展,楹联本身也成为中华文化宝贵的文化遗存之一,它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是因为它能用最凝炼,最简洁的文字表现出最深刻的道理。

楹联

时至今日,楹联的身影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渐渐淡去,很多人甚至认为楹联跟不上时代,已经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了。但楹联里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依旧向我们传达着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还有很多人热爱着楹联文化,愿意投身到宣传楹联文化的这份事业里。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保护,更是如何传承。楹联的何去何从,我们应该深思。

参考书籍

《中国楹联史》

《楹联从话》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