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之双龙戏珠 还珠之紫薇双龙
作为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治世时期,明初“仁宣之治”在影视作品中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近日来,电视剧《大明风华》通过展现“朱家搞笑一家人”的日常频上热搜,算是弥补了这个空白。本剧标榜“历史正剧”,更兼有一批知名演员,看来真是雄心壮志,要让观众好好看一看“大明风华”了。然而遗憾的是,剧中频频出现各种穿越细节,诸如明中后期才出现的长脸朱元璋像、说着英语的荷兰人、清朝中期才出现的“安徽”“江苏”等,不禁让细心的观众要问:《大明风华》,当真是明代风华吗?
截止本文写完,笔者看了前二十四集,问题实在不少,现就一些比较严重的历史穿越细节介绍一二。
一、提前几百年出现的 “奏折”“奏事处”和“尚书房”
本剧一开始第一集就出现了“工部的折子”的说法,随后基本上每一集在提到政务处理时,都有“奏折”“折子”的说法,第十七集干脆出现了“奏事处送来的折子”,第二十集里朱棣则怒斥汉王“我把尚书房都让给你”。
然而,不管是“奏折”“奏事处”还是“尚书房”,都不应该出现在明朝,它们统统是清朝才出现的。
明代政务流程,应当是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的通政使接收全国官员的奏本或是题本再予以汇总。而剧中提到的奏事处其实是清代产生、专为皇帝接递文书和宣谕的机构,分为内奏事处和外奏事处。奏折则更是清代特有,是清代高级官员向皇帝直接陈奏重要公私事务而采用的重要文书,较题本和奏本更为私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雍正皇帝在奏折里写下那么多耿直的大白话比如“朕实在不知怎么疼你”。尚书房跟政务处理更没有关系,也是清代设立、让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道光以后改为“上书房”——编剧大概将尚书房理解为尚书们开会的房间了。
二、总也不对的衣冠
剧中的朱棣提前了几代把重孙子辈的衣服穿上了
服装一直是中国古装剧的重灾区。
其实上溯到昆曲、京剧等传统曲艺时代,服装就一直不符合史实,台上的古人穿着夸张的戏服、化着夸张的面妆——但这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古代观众距离舞台太远,更没有字幕,因而需要个性化、显眼的服装和妆容来分清角色。但不知为何这种毛病传到当代的古装剧,变成了设计师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借口,他们总要给古人设计“独具特色”的服装,完全忽视了中国古代社会中衣冠需要严格遵守的礼制。所幸的是,随着观众历史知识的增长,古装剧在服装方面越来越注意考据,这方面近年来有所好转,至少设计师愿意去看历代的衣冠图志之类的书籍了。
但设计师显然并不愿意简单认输,仍然要有所发挥,所以我们看到《大明风华》的角色海报里,王学圻扮演的明成祖朱棣头戴双龙戏珠翼善冠,身穿的大红色皇帝常服上绣八团龙、十二章纹(似乎不全,至少没有看到“肩挑日月”),好不华丽。
然而这又犯了一个错误——明初的皇帝常服其实非常简约,据《明史》“舆服志”载,永乐三年定制,“冠以乌纱冒之,折角向上,今名翼善冠;袍:黄色,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各金织盘龙一”,也就是说,帽子上压根没有双龙戏珠,就是简简单单一个乌纱帽;袍子也不是大红色,更没有五颜六色的龙和十二章纹。这种繁复的龙袍其实要到英宗以后才出现,因而朱棣其实提前了几代把他重孙子辈的衣服穿上了。
除了过度设计,古装剧另一个常见错误是忽视古代衣冠严格的场合限制,使一个场合出现的衣冠“穿越”到另一个场合,甚至出现《大明风华》里一个场合出现多种衣冠的画面,如下图:
第九集里,郑和下西洋回京,朱棣在奉天殿举行了欢迎仪式,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及朱瞻基均出现了。我们来看他们的服饰:
朱高煦、朱高燧的衣服就已经不统一了。二人分别穿蟒袍,但兄长朱高煦的龙纹是侧龙(龙的面部为侧面),弟弟朱高燧的龙纹则是正龙(龙的面部为正面),明显有误。且两人翼善冠形制也都不对,而且不统一。
太子朱高炽则穿了出席最高级别典礼时穿的冕服,这也配得上奉天殿的级别,可不知为何,他没有戴冕旒。截止我看到的第二十四集,太子每次穿这身衣服都没有配冕旒。皇帝朱棣更加出格,在奉天殿举行的盛大典礼,他穿的竟然是非礼仪日常生活中穿着的便服。
另外,明代的君臣服饰中的“玉带”都是虚扎,原因是古人认为虚扎显得身材庞大、威武雄壮,较有威仪,但本剧出现的所有玉带全都成了实扎。
三、依葫芦画瓢的“礼部尚书领锦衣卫指挥使”
这个官职是留给朱瞻基情敌徐滨的。显然,朱瞻基是当时的皇太孙、后来的明宣宗,要做他的情敌,地位不能太低,能力不能太差,想来想去,只能让这个人文武全才,而且官职也不能太低。另外,要安排他有机会与住在宫里的女主互动,必须有个皇家的差遣——于是编剧便创造了这么一个中国职官制度史罕见的官名。
为什么说这一点是穿越呢?显然,编剧这个官职参考的是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职官——领侍卫内大臣,有时这个职官被叫做什么“御前一品带刀侍卫”,担任过这一职务的著名人物比如《还珠格格》里的福尔康(据说原型是福康安)。但这个官职是清代才出现的,明代并不存在。在明代,极少出现文武互用的情况,明初李文忠以左都督兼掌国子监祭酒,英宗、代宗时王骥、王越以进士累官尚书、左都御史,一挂平蛮将军印,一挂平胡及靖虏副将军印,杨善兼掌礼部及左军都督府,武宗时王阳明则以战功封爵、从祀孔庙……这几个已经被王世贞以“文武互用之极”写进了《弇山堂别集》的“皇明奇事述”,足见有多反常。而这个官职一下就把属于文官的礼部尚书和属于武官的锦衣卫指挥使“领”到了一起,恐怕也够“奇”了。另外,礼部尚书属于国家官员序列,锦衣卫指挥使则属于皇帝用以监视国家官员的序列,类似于汉武帝内外朝的关系——皇帝不可能让一个人自己监视自己,那样的话这个人的权力也太大了!
四、特意穿越到一起发生的大小事件
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大明风华》剧情的主要年份,因为里面出现的历史事件实在太错乱了,仿佛特意为了本剧穿越到一起发生一样。
先姑且放弃精确年份,本剧第一集有“(靖难)十年以后”的提示,则本剧时间就不应晚于永乐十年。那么问题来了:据《明太宗实录》,永乐十一年二月十五日,朱棣决定巡狩北京,命太子监国,次日车驾从南京出发,从此就一直在北京,直到永乐十四年九月二十日从北京出发回南京,期间朱棣在永乐十二年三月到八月还亲征瓦剌,皇太孙随同。那么这段故事其实彻底就没有发生在南京。
结语
最后,本文的所谓问题,其实大多是无伤大雅的细节。许多细节显然是受太多清宫剧、清史知识的影响,以至于将清朝的东西错置到明朝的历史背景中。另一些错误则是为了让剧情紧凑、矛盾冲突激烈,而不得不将一些不会同时发生的事件浓缩在短短的一段时间里。但我想说的是,细节才是让历史剧真正有“历史感”的地方。故事可以是虚构,人物可以是虚构,但既然是历史剧,甚至标榜了“历史正剧”,在处理这些历史细节的时候,就不能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尊重历史现实的情况下,为观众尽可能展现出“历史感”,呈现出古人活动的历史现场,而不至于削弱演员的表演、故事的情节。唯有如此,我想,才能算得上真正的“风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