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代表作 朱自清的代表作全部

时间:2023-04-28 14:51/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6038 评论:0

浙江的文豪们,从左至右: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

浙江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简直是文豪们的集散地。

不信,你掐着手指数一数——

鲁迅、茅盾、郁达夫、徐志摩、戴望舒、夏衍、艾青、丰子恺、穆旦、刘大白、王鲁彦、巴人(王任叔)、许钦文、殷夫、柔石、徐訏、苏青……真是几双手也数不过来。

这不,3月底,金华金东的艾青诗歌奖颁奖典礼刚刚过去;今天,朱自清文学奖颁奖典礼又在台州临海举行

你要问,朱自清是扬州人,和台州有什么关系?其实,朱自清不止和台州有关系。作为一名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他待过的学校,遍布浙江各地。

1920年9月至1925年7月,也就是朱自清从北京大学毕业到去清华大学教书之间的一段时间,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杭州)、省立第六师范(台州)、省立第十中学(温州)、省立第四中学(宁波)、春晖中学(上虞)做过老师

要是加上上海和扬州两地的学校,短短5年朱自清足足待了7个城市。

让我们看看,来去匆匆的朱自清,对浙江留下了什么样的足迹——

在杭州

“小先生”学习做老师

100多年前,朱自清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杭州,做语文老师。

1920年5月,22岁的朱自清,修满学分,提前一年从北京大学提前毕业。朱自清也想去西方留学,可惜他已经2个孩子的父亲了,生活有重担,只能走向社会。

那时候,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也不是那么好找。刚好,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其旧址现为杭州高级中学内)缺乏师资。时任校长姜琦找北大校长蒋梦麟求助。朱自清、俞平伯等人,就这么被“内推”到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

可是,这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并不好做。

朱自清,图片源于网络

初入职场的朱自清,拘谨、板正。22岁的朱自清被学生称作“小先生”。教大多20岁,甚至27、8岁人,朱自清可能不太镇得住场。

他的学生魏金枝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回忆:

“他那时是矮矮胖胖的身躯,方方正正的脸,配上一件青布大褂,一个平顶头,完全像个乡下土佬。说话呢,打的扬州官话,听来不甚好懂,但从上讲台起,便总不断地讲到下课为止。好像他在未上课之前,早已将一大堆话背诵许多次。又生怕把一分一秒的时间荒废,所以总是结结巴巴地讲。然而由于他的略微口吃,那些预备了的话,便不免在喉咙里挤住。于是他就更加着急,每每弄得满头大汗。”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旧址,图片源于杭州高级中学

只在杭州教了1个月书后,朱自清就执意辞职了。倒不是因为学生不满意。他是觉得自己“学问不够”,不能应对学生的发问,便给蒋梦麟写信,告知辞职意愿。

后来,学生们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十分喜欢朴实、热情的朱自清,便一再挽留。当时学校学生会主席曹聚仁特意找到朱自清劝他留下,并说:“教书是一种艺术,跟学问广博与否是不相干的。”

他们甚至还组团陪着朱自清去观摩其他老师教学。朱自清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己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此后,他更认真地备课,成了个和学生们“双向奔赴”的好老师。

在台州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

杭州一别后,朱自清先后去了扬州的省立八中、上海的中国公学教书。可惜,因为和领导的教育理念不合等原因,在这俩学校,朱自清过得不太愉快,甚至被中国公学辞退。

于是,1922年2月,24岁的朱自清受浙江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现台州初级中学)校长郑鹤春邀请,来到台州临海教书。

在临海的日子里,朱自清除了担任校图书室主任兼文牍(文书)外,还教授哲学、社会学、国文、国语、科学概论、公民常识、西洋文学史等课程,可谓“文史通才”。

朱自清的任教课表,图片源于临海市博物馆

学生们对这位文坛新秀朱先生也很敬重。有位叫陈中舫的学生在文章中描述,朱自清是他们的爱师;同年4月,朱自清短暂离开时,他们是多么不舍,而朱自清也答应暑假后一定回来;他们之间也一直远远地保持着通信。

实际上,朱自清在台州只待了1年。而就光这一年,就值得朱自清专门写了文章表白:

“我不忘记台州的山水,台州的紫藤花,台州的春日。”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一封信》

台州这一年,确实是朱自清人生中的重要时期。

首先,脍炙人口的散文《匆匆》诞生了。文中那句: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至今仍是人们感叹时光飞逝时引用频率最高的金句之一,也被印刻在位于北固山下一座教学楼的白墙上。

台州中学(西校区)“匆匆墙”,图片源于网络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诞生了。俞平伯评价:“《毁灭》正是一首充满了积极意味的诗;它风格的婉转缠绵,意境的沉郁深厚,音调的柔美凄怆,只有《离骚》差可仿佛。”

《毁灭》可以说是和学生一起探讨创作的作品。创作期间,学生们也会时常聚集在朱自清的家,和他一起探讨质疑,并帮着誊抄。

此外,他在教书的同时,也喜欢在台州走走逛逛,并写了不少有关台州城的记忆。比如:

“南山殿望江楼上看浮桥,看憧憧的人在长长的桥上往来;东湖水阁上,九折桥上看柳色和水光,看钓鱼的人;府后山沿路看田野,看天;南门外看梨花;冬天在北固山医院前看山上的雪……”——《一封信》

如今,台州府城里依然完好保留着朱自清旧居。

在温州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

1923年3月,朱自清受聘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的前身),离开台州临海赴温州任教。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温州。

上世纪20年代初的温州,虽也受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但整个社会风气还比较老派。朱自清到十中后,鼓励学生多读多写白话文,让学生的思想和文笔得到解放。

开始时,学生们对这位个子矮小、表情刻板的新教师也没有多少好感。日子稍微长了,发现他教学认真,谆谆善诱,才情兼茂,待人真诚和气,对生活热爱,便很爱戴他。

温州中学旧时校门,图片源于浙江省温州中学

在温州期间,他为十中撰写了校歌歌词:

“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笼。怀籀亭边勤讲诵,中山精舍坐春风。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

其中“英奇匡国、作圣启蒙”,现在是温州中学的校训。

在温州一年时间里,除了教书、写作、交游外,朱自清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游山玩水了。正如后来他在给马公愚信中说的“温州之山清水秀,人物隽永,均为弟所心系。”

梅雨潭,图片源于网络

1924年10月,朱自清举家离开温州后,便没有再回来过。但对温州山水,他一直情深。名山胜水中,最令他留恋的是梅雨潭。

于是,朱自清挥笔,写了经典的《绿》: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

实际上,《绿》是《温州的踪迹》散文组中的一篇。另外还有一篇写景的《白水祭》。

现在,白水漈森林公园和梅雨潭,都是当地的著名景区。

在宁波、绍兴

“此年糕颇地道,甚佳在‘滑’”

“我爱春晖的闲适”

在温州,朱自清的生活可算是愉悦。可惜,生活需要money。

十中虽属省立,但由于军阀混战,教育经费拮据,教师常常一学期,只能领齐三个月工资。朱自清要养活全家五口,又要赡养父母,实在不能应付。

宁波中学校史馆《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一览(十九年六月)》教员名单中有朱自清,图片源于网络

迫于生计,1924年2、3月到1925年,他打双份工,同时在省立四中和春晖中学任教,奔波于宁波与绍兴上虞之间。朱自清甚至自诩“火车教员”,因为周一至周三在宁波,周四搭火车,周五至周日则要赶到上虞。

这期间,朱自清已然是个“老手”。教学工作手到擒来,也颇得学生喜爱。心里一爽快,自然也就有生活的经历。

朱自清爱吃。翻看的日记,“贪食”是一个出现频率挺高的词语。文史专家朱惠民曾经撰文:

“1924年3月,俞平伯在宁波探访朱自清,他们在宁波一家名叫‘李荣昌酒店’吃了两天酒席,酒店的酒有‘宁’、‘绍’两种。那家店的特色是野味,有竹鸡、鸽、鹌鹑、水鸭等,朱自清他们吃得津津有味。”

此外,朱自清还在日记里透露,喜欢吃杏仁豆腐、咸菜、绿笋、菜蕻、鲫鱼,夸荠菜炒年糕“此年糕颇地道,甚佳在‘滑’” ,并且还用“鲜隽”来品评宁波菜的芋艿煨鸡。

他后来写《伦敦杂记》也念念不忘宁波佳肴。例如“宁波蛎黄”。他在伦敦牛津街的一家菜馆里用膳时,吃到炸“搦气蚝”,说是“鲜嫩清香,蝤蛑瑶柱都不能及,只有宁波的蛎黄仿佛近之”。

1924年,朱自清(前排右二)在春晖中学,与师生合影,图片源于网络

而在绍兴,朱自清在《春晖的一月》里说春晖中学给他了三件礼物:

一是“学校的布置,自然界的布置,美的一致,一致的美”。

二是“事务开诚布公,无所用其躲闪,学生无须矫情饰伪,故甚活泼有意思,能顺全天性,不遭压抑,加以自然界的陶冶,故趣味比较纯正”。

三是“住在繁嚣的都市里,要以闲适的境界调和它,我爱春晖的闲适!”

此外,在绍兴,朱自清还和与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位于春晖中学附近的朱自清旧居,图片源于浙江省春晖中学

一定是在春晖中学过得十分开心,在1929年去清华任教后,朱自清还是心有惦念,就写下了散文《白马湖》:

“白马湖并非圆圆的或方方的一个湖。如你所想到的,这是曲曲折折大大小小许多湖的总名。湖水清极了,如你所能想到的,一点儿不含糊像镜子。”

“春晖中学在湖的最胜处……丏翁的家最讲究,屋里有名人字画,有古瓷,有铜佛,院子里满种着花。屋子里的陈设又常常变换,给人新鲜的受用,他有这样好的屋子,又是好客如命,我们便不时地上他家里喝老酒。丏翁夫人的烹调也极好,每回总是满满的盘碗拿出来,空空的收回去。”

浙江的5年匆匆而过,给朱自清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背影。好人、好景、好风气,它们都让朱自清怀念。也许,这就是浙江一贯以来文人辈出,墨客钟情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