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能力证明 生产能力证明怎么办理
武博开完会,拿起手机,就看到了投资人发来的提醒信息:据说近期药监部门在针对Biotech是否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征求行业意见。这位投资人提醒武博,密切关注动态,并提前做好资金安排。
看完这条信息,武博自己坦言,“有点懵”。他又逐字阅读了投资人发过来的截图,才意识到,这是对Biotech的生产能力建设作出的规定。
图片由被采访对象提供
科学家出身的武博,走出象牙塔后便创立了这家Biotech公司,目前核心产品已经推进到临床II期,公司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在公司所深扎的赛道,也称得上是第一梯队。
创业开始时,他规划的未来蓝图里是“研产销一条龙”,可是随着资本寒冬,看到科望、基石、和铂卖厂,才切身意识到,现在不是最好的建厂时间,先把研发做好了,公司得先活下来。
武博为了搞清楚这个内容的真假,特意给有一段时间不联系,在药监系统工作的大学同学打了电话,拜托他去“打听”下内情。同学回复:是有征求意见,但仅是征求意见,不一定会按此实施。
听完后,他说自己舒了一口气。他说,自己目前最要紧的是赶紧找一个首席医学官,把自家药物的临床试验策略好好规划一下,后面上来的竞争者,势头太猛了。
事实上,不止武博因为这句话,捏了一把汗。另外一家Biotech创始人直言,MAH制度从试点到正式实施,已经有8年的时间,这期间产业界、学术界对这一制度的优劣势、难点挑战的讨论已经非常清晰,“这是一个确定性的政策,写到《药品管理法》中的,所以初读这份征求意见稿,有‘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这样的描述,确实有些意外”。
上述Biotech创始人理解药监系统的担心。有的由科学家创建的创新药企所具备的能力,确实跟政策所要求的MAH所应具备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间,存在非常大的落差。他曾在一次会上,听到一家创新药企的老板向NMPA药品监管司的官员“吐”苦水,说受托生产企业不让他们进厂区,并问计有何解决思路。
“这种问题提出来,给监管者的感觉是,首先你没有管理下游生产企业的能力,其次进不了厂区,不能做现场核验,若是出现质量安全风险,谁来担?”上述药企创始人表示,出现质量安全风险后,在“四个最严”下,没有任何人愿意被问责,“大家都知道,上次因为生物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后的问责,造成了产业界和监管机构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在E药经理人采访的众多药企及政策研究者认为,虽然生物制药领域确实存在技术壁垒高,质量安全性分外重要,而一些创新药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确实存在极大提升空间,但也不适合在此时强制要求“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如果把‘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改为‘持有人应当证明自身具备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及拥有完善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这样是不是会接受度高一些。”一位长期关注MAH政策的学术界专家表示。
MAH是个好政策,切不可“开倒车”
MAH是2015年启动药监制度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是解放制药企业生产力、促进行业资源流动和整合的重要举措,也是和国际药品监管体系接轨的重要标志。
MAH制度激发了国内创新型药企的研发动力,改变了医药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同时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营运成本,更好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2019年12月1日实施的《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可以自行生产药品,也可委托药品生产企业生产”。在MAH制度下,医药研发类公司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在新药风险尚未释放的情况下,通过委托生产的方式开展新药研发。也正是在这种分离式管理之下,药品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不再被捆绑,医药创新研发也进入了快车道,如今我国进入临床阶段的新药品种已经超过1000个。
一位企业界人士告诉E药经理人,自2019年《药品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国的药品生产企业委托生产就从过去的“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捆绑式管理”,调整为“MAH制度的上市许可和生产许可分离式管理”。对Biotech公司而言,MAH制度下的分离式管理可以让持有人专心搞研发,把生产委托给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来做,在产业内形成“各司其职”的生态。
“从分离式管理回到捆绑式管理,这是要开政策的“倒车”吗?”刚刚和CDMO公司签下委托生产协议的一家Biotech创始人有些着急,经历过Biotech一股脑地建厂扩张,到如今关厂卖地,在现金流愈发吃紧需要“勒紧裤腰带”的生存之际,再谈自建生产能力,无异于让本就背负巨大融资与经营压力的生物技术公司雪上加霜。
的确,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的“申请放开、转让放开、委托生产放开”的政策,是国内医药创新快速生根发芽的沃土。“如果征求意见稿不改,无疑会对中国的医药创新带来重创。”武博的焦虑也是大多数Biotech的焦虑,“已经是资本寒冬了,如果必须拿出一部分钱来建厂、买设备,有的公司可能会被逼到绝境”。
此外,MAH制度的推行不仅激发了创新,同样带动了CDMO行业与产业链上下游的崛起。对于正在快速扩张期的CDMO行业而言,当原本的“客户”不再需要委托生产,已经扩张的产能也将闲置。若每个持有人都要具备自行生产的能力,可以想见,未来数年内将新增上百家制药工厂,资源出现冗余也不可避免。
不能以创业为借口,不提升能力
从MAH制度的核心来讲,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要对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和风险进行管控,但是这种全生命周期的管控,有时并不尽如人意。
“MAH对药品质量的控制应该覆盖从临床研究、生产、上市、销售到不良反应监控的全流程,而目前很多MAH没有能力保证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是来自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吐槽”,散落在CNKI收载的各角度对MAH的研究文献里。
事实上,为了提升MAH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国家药监局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包括《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和《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在MAH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检查工作程序(征求意见稿)》《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检查要点(征求意见稿)》《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境内代理人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指导文件的面世也旨在强调,在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明确MAH的责任和相关要求。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不具备自行生产能力的MAH,在委托生产中存在不能对药品全流程质量控制的情况,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研究型企业的出现,管理层缺乏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上市放行及药物警戒的经验,对自身应承担的药品全生命周期责任也存在认识不足,缺乏监督受托生产企业履行生产责任的能力以及自身履行产品上市放行责任的能力。
国家药监局从监管层面“补MAH药品质量全周期管理漏洞”的急迫之心已显而易见。就在一个月前,今年3月1日刚刚落地实施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便再次明确了MAH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的要求。
从这份管理规定的内容来看,国家药监局再次明确了MAH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5个关键人员,即“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药物警戒负责人”。管理规定再次明确了持有人(包括药品生产企业)应当依法配备企业负责人、生产管理负责人、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药物警戒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换言之,不论持有人的成分是偏向研究型还是生产型,都必须有一个药品质量监管的核心团队。
从MAH制度实行多年的实际情况来看,作为委托方的创新药企即使建立起完整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尚不一定能够实行自身监督管理的权利之事,更有创新药企曾“抱怨”委托方与受托方的“不平等”是产业中常出现的情况,尤其是委托方是规模较小的研发型企业,而受托方是大型CDMO时,想要进行对受托方生产线的监督管理,话语权往往不在委托方手中。
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考虑,药监部门“针对Biotech是否应当具备自行生产能力”展开的讨论,所希望达成的结果也许是“将药品质量严格控制在MAH自己手里,进而明确责任、对药品质量实现强监管”。
但从目前的产业现状来看,大量的biotech公司都陷入一级市场普遍遇冷、二级市场也是股价持续低迷,甚至账上的现金流不足以支撑管线的研发的泥潭中,又何谈自建生产能力呢?对此,有行业观点认为,是否建立自行生产的能力,应当由持有人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决定,而不是从政策层面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