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电影院 亚细亚电影院在哪
黑龙江第一门户网站 本地值得信赖的公众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东北网
还记得20多年前,电影院的样子吗?
那个时候的电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
两部或者三部电影循环播放……
那时候电影院的座椅没有海绵垫,只是一个硬邦邦的木板……
(图片:延明)
卖票和检票的“叔叔”、“阿姨”好像总是特别严肃,
“把电影票都准备好啊!”
“人手一张票!”
(图片:延明)
那时候没有网络,除了有限的电视节目,
电影院是看片的最佳选择!
影片开始了,磕着瓜子,吃着爆米花,
别提多好了!
看完一部要是有时间还可以接着看第二部,
老带劲儿了!
(图片:延明)
小时候,学校有活动基本都在电影院举行。
艺术节啊,教育宣讲啊,各类讲座啊……
讲座结束,最后都会放一场电影,很多都是时下流行的港台大片!
每到假期,还会有这种专为学生准备的联票,
比正价票要便宜好多,
一假期看到爽!
现在哈尔滨的老电影院几乎消失得差不多了,除了哈尔滨电影院还在从事电影经营以外,其他的电影院基本都租赁成商铺、二人转戏院等等。记忆中的那些老电影院留存着多少回忆……
根据哈尔滨学者孙建伟的考证,1902年,俄国从军摄影师高布切夫在哈尔滨市创建了黑龙江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座电影院——高布切夫电影院。位于哈尔滨埠头区中国大街与石头道街拐角,也就是现在哈尔滨市道里区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拐角。
从时间上来看,这座影院与1895年12月20日世界电影的诞生日的间隔只有七年,而距离虹口大戏院创建时间足足提前了六年,当之无愧的应该成为中国首家电影院。
红星电影院
1937年4月,位于道外北六道街的慈光电影院破土兴建,这家电影院是当年道外区最大的影院,有座位1160个。1953年,影院更名为红星电影院。
松光电影院
它的前身为1943年建立的大国光电影院,在这里曾活跃着一只名为“老乡剧团”的进步剧团,据称还是哈尔滨最早的私人文艺团体。1950年易名为松光电影院。
新闻电影院
新闻电影院坐落在道外区景阳街372号,三类保护建筑。建于1929年,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作品。是哈尔滨百年老电影院,当年称丽都电影院,1933年改为平安电影院,1948年称水都电影院,50年代后为新闻电影院。解放后依然作为电影院使用。
和平电影院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奋斗路337号的和平电影院,原名敖连特电影院,始建于1908年。它是晚清时期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5座影院之一。其建筑为典型的欧式风格,面积1447平方米,剧场内为上下两层。
儿童电影院
哈尔滨儿童电影院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原为1933年建成的专门放映日本电影的“平安座”影院。砖混结构,高18哈尔滨儿童电影院米,建筑小巧,结构紧凑,属典型的日式建筑。
亚细亚电影院
亚细亚电影院始创于1925年,初始称做凤翔电影院,是继哈尔滨市和平电影院之后,哈尔滨市成立的第二家电影院。
兆麟电影院
兆麟电影院的前身为1925年俄国人创办的巴拉斯电影院,主体结构3层,建筑结构为砖混,建筑风格是折衷主义,建筑立面采用虚窗形式,即有窗位却无窗口,墙面上饰有花瓶式栏杆及爱奥尼式柱头和壁柱。
据《哈尔滨电影地图》一书介绍:新中国第一部电影诞生在哈尔滨。1948年,新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开机拍摄。哈尔滨是一座与电影有着许多不解之缘的城市。
虽然这些老电影院几乎都有了新的“职能”,而这些老建筑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它承载更多的是老哈尔滨人当时的一种生活状态,当时的一份回忆以及怀念。时代进步,新的取代旧的,然而取代不了的是当时的那份快乐与美好!
北北手记:
我是一个电影院家属,我的爷爷、姑姑、姑父都曾经在电影院工作,我的童年也是在电影院家属大院里度过的。因此对于电影院有着一种特别情感。
我对老电影院的印象是:很黑,很大,很凉快!还有每到停电的时候,发电机总是特别特别吵!小时候去看电影不光是看电影,可能是中间换片断片时的口哨声,又可能是偶尔偷窥一下情侣,与其说是看电影更多的可能是看热闹......
想想那时的快乐真简单、真纯粹......
(东北网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