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集
10月6日,82岁的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给出的获奖理由是:
“以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她的代表作《悠悠岁月》,也因此走到大众眼前。
书中,她以自己首创的“无人称自传”写作方式,描述了在60多年间的岁月变迁下,一个女人从孩童到老年的成长过程。
《悠悠岁月》如同一本老照片集,真实而生动地刻画了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苦恼、失望和改变。
跟着她一起穿越那荆棘与鲜花并存的生命之旅,你就会明白,什么才是我们这一生最好的活法。
年少时
读书改写人生轨迹
在《悠悠岁月》中,安妮·埃尔诺讲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1940年,她出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小城,自幼过着贫寒的生活。
她所居住的地方,到处都是低矮的茅屋,家家户户的家具都发黑、散架。
因为生存环境恶劣,那里每年都有孩子感染难以治愈的传染病。
她的父亲曾是一家农场的雇工,后来又去工厂当了工人。母亲同样出身低微,早早辍学、嫁人,开着一家简陋的杂货店。
经济上的拮据,身体上的劳累,将父母心中的温情消耗殆尽。
在安妮的记忆里,父亲有酗酒的恶习,言谈举止也很粗鲁。
母亲则把对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她身上,总是严厉地督促她好好读书。
可中学时期,她离家去寄宿学校就读,被眼花缭乱的诱惑夺去了专注力,将母亲的教导抛诸脑后。
她时常羡慕那些家境富有的同学,渴望像她们一样穿着时髦,得到男孩的关注和爱慕。
于是,她学着其他人的样子,摘下厚厚的眼镜,换上最流行的衣服。
她还抛开功课,不顾名誉,到舞会和酒吧里寻欢作乐,大胆地与心仪的男孩一起厮混。
如此放纵自我、不务正业,很快就让她尝到了苦果。
她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
在那个时候,这意味着她将要像母亲一样辍学、生子,在底层蹉跎一生。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安妮终于彻底醒悟。
她明白了好好读书的重要性,后悔把时间浪费在玩乐上。
如果她继续堕落下去,只会重复父辈的贫穷;只有先努力保住学业,才能争取自由自主的人生。
为此,她鼓起勇气偷偷堕了胎,并重新换回朴素的装束,再次心无旁骛地埋头于书海中。
最终,她通过刻苦学习,顺利考上大学,毕业后当了教师。
满腹的学识和体面的工作,让她得以在大城市立足,彻底摆脱了贫民窟的噩梦。
年少时,读书这个看似简单的选择却能影响我们整个人生的走向。
在该读书的年纪耐不住寂寞,随心所欲地挥霍时光,迟早会在现实的泥潭里打滚,于无尽的苦难中挣扎。
听过这样一句话:
“每一本书都像一扇任意门,你想去哪里,都由你自己决定。”
对于普通的你我来说,生活是冷漠而残酷的。
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往往不易升职加薪,只能赚到微薄的薪水;
没有丰富扎实的学识,通常难以独担大任,只能多年在基层徘徊;
没有足够深厚的内涵,大概少有远见卓识,只能在随波逐流中虚度年华。
而一旦有了知识和技能的托举,我们的步伐就能更轻快,脚下的路也就变得更宽阔。
年轻的时候,早一点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多吃点学习的苦,长大后才能拥有更高的起点,少走点人生的弯路。
中年时
婚姻决定生活质量
书中,安妮也着重描述了自己的婚姻故事。
自从中学时期误入歧途后,她对恋爱和婚姻的态度就变得愈发谨慎。
大学毕业前,她还发誓要以事业为重,在25岁之前出版一部小说。
然而,当时的年轻人普遍会积极组建家庭,早早结婚生子。
如果一个人单身太久,就会饱受争议,甚至遭到其他人的排挤。
为了融入集体,跟同龄人有话可聊,安妮无奈地选择暂时放下事业,尽快进入婚姻。
短短几年时间,她就稀里糊涂地与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男人结了婚,并接连生下两个儿子。
她的丈夫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婚后为她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
但她很快就发现,自己与丈夫之间除了聊父母、孩子,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日子过得非常无趣。
更过分的是,丈夫以工作忙碌为由,心安理得地将洗衣、做饭、接送孩子等烦琐的家务全都交给她一个人来做。
从早到晚,她几乎没有消停的时间,根本无暇读书、思考,更谈不上腾出精力写作。
当她不堪重负、需要伴侣分担家事时,丈夫总是视而不见。
当她情绪崩溃,需要伴侣安慰自己时,丈夫也总是置若罔闻,只留给她一个冷漠的背影。
久而久之,她在丈夫的冷落与琐事的消磨中,变得面容沧桑、神情疲惫,整个人都失去了光彩。
最后,安妮忍无可忍,决定不再继续凑合度日,将余生白白浪费在错的人身上。
她果断地结束了这场貌合神离的婚姻关系,开始独自带着两个儿子一起生活。
婚姻中,最大的错觉,就是和谁结婚都一样。
其实,婚姻的质量,决定了生活的质量。
你选择的那个人,往往直接决定了你后半生的悲喜。
选对了人,你会在爱意的滋养中愈发幸福明媚;选错了人,你只能在无尽的消耗中陷入痛苦和无助。
正如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所说:
“婚姻我替你们试过了,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选错了,往后余生每一步都是错。草率地谈婚论嫁,盲目地选择伴侣,最终需要用自己的一生来买单。”
一个不愿与你共担风雨、无法与你深度交流的伴侣,带给你的注定只有委屈和痛苦。
只有找一个对的人,相互理解,彼此珍惜,才能经营出美满的生活。
晚年时
悦己拓宽生命边界
安妮在《悠悠岁月》里,提到当时的生活背景。
20世纪80年代,各种新潮的思想和文化涌入法国,消费主义、女性主义等热潮不断冲击着人们的内心。
已恢复单身的她也深受触动,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
她搬出了和前夫住过的公寓,卖掉了旧家具,彻底与过往告别。
她鼓励孩子们自立,不再事无巨细地操持家务,甚至干脆和孩子们一起,捧着餐具坐在电视前吃饭。
她还摒弃了年龄与身份焦虑,不再关注旁人的眼光和议论,一心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随着孩子们长大、离开家,她在独居的宁静中愈发自在惬意,浑身都充满了活力。
平时,除了完成上课、批改作业等工作,她的时间都用于安排自己的兴趣。
她像无忧无虑的少女一样,整天忙着读书、看电影、和朋友打电话,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内心。
离婚前,她是家庭的中心,从决定洗床单到预定度假旅馆,都要由她一手操办。
但现在,鸡毛蒜皮的烦琐都离她远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精神生活。
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让她发现了过去曾被家庭生活掩盖的奇思妙想。
她重新燃起了对写作的热情,决定依据自己不同阶段的经历,创作出自传体小说。
无数想法涌入她的脑海中,她一遍遍回忆着过往的悲欢离合,细细勾勒着小说的脉络。
随后,她正式开始动笔,先后写出十几部优秀作品,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
人一旦活成了最想要的模样,便无惧光阴的流逝和年轮的侵蚀。
耄耋之年的她,脸上早已雕刻上岁月的痕迹,却依旧神采飞扬、笔耕不辍。
正是摆脱生活的束缚,全心全意地取悦自己,让她获得了无穷的能量,拥有了精彩的晚年。
人生看似光阴漫长,但能为自己而活的时间却如此短暂。
我们大多人,前半生的岁月,不是为工作所累,就是为家庭而忙。
等到了一定年纪,站在人生边上回望,才发现我们早在奔波之中遗忘了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在忙碌和烦琐之中,也不要忘了停下来,听听内心的声音,等一等那个落在后面的灵魂。
珍妮特·温特森在《我要快乐,不必正常》中写道:
“照自己的意愿一息尚存,也好过听从别人的安排,虚张声势地过着浅薄生活。”
从现在开始,不要再为难自己,也不必再操心太多,学会把自己当作人生的主角。
一个懂得时刻充实自我、坦然做好自己的人,定会与数不尽的美好与惊喜相逢。
写在最后
与其他诺奖得主相比,安妮·埃尔诺笔下的故事似乎平平无奇。
她在《悠悠岁月》中,如实记录着岁月的变迁、自我的改变,没有跌宕起伏的风流往事,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超前观念。
然而,无论是她的求学经历、婚姻生活还是晚年安排,都引发了无数普通读者的共鸣。
因为,平平淡淡,本就是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
我们能走好人生的每个阶段,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便是这一生最好的活法。
哲学家尼采说:
“谁也不能为你建造一座你必须踏着它渡过生命之河的桥,除你自己之外没有人能这么做。”
生命如一条长河,在不同的河段,我们总会遇到不同的难关。
年少渡己,中年渡情,晚年渡心。
等你穿过万千沟壑,越过百般坎坷,你终会与理想的自己邂逅重逢。
愿你在一场场自渡中,找寻到花团锦簇的绚烂。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本文及封面图源:电影《理智与情感》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