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案及反思

时间:2023-05-01 12:44/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3206 评论:0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课前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空间观念主要是指对空间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关系的认识。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绘的实际物体;想象并表达物体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并描绘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

在学业要求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会用圆规画圆,能描述圆和扇形的特征;知道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了解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是一个定值,认识圆周率;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提示方面,《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圆的教学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圆的特点,利用圆规画圆,加深对圆的理解。让学生借助操作探究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教材关于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安排如下:

《圆的面积》在整个小学数学几何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圆是小学阶段唯一的曲线图形,也是小学数学平面几何部分最后一个平面图形。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也直观地认识过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是直线图形,而圆是曲线图形。从研究直线图形到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和挑战。因为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是有变化和提升的。因此,通过对圆的研究,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圆的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通过学习,感受“化曲为直”“等积变形”“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纵观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冀教版关于“圆的面积”的编排,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如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另一类是通过估计猜测,推导公式,如苏教版。

1.类型一:直奔主题,直截了当。

人教版教材在编排“圆的面积”教学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每平方米草皮8元,这个圆形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引导学生提问:怎样计算一个圆的面积,引发学生探求圆面积的内在需要。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北师大版在编排“圆的面积”时,直接提问:如何得到一个圆的面积呢?学生以往的经验是数格子,但是由于圆是一个曲线图形,会出现不满整格的现象,这种方法仅能求出一个圆的大约面积,不能迅速准确地求出圆的面积,显然是不方便使用的。基于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能否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学生转化的意识,提升了迁移类推的能力。

2.类型二:估计猜测,推导公式。

苏教版教材在编排“圆的面积”教学时,设置了两个例题,例7是引导学生体会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例8则是把圆等分成若干份,然后拼成长方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有多种,通过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对比,不难发现大部分教材都是将分割后的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然后通过比较长、宽、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观察、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己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四)资源与工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圆形纸片。

学具:书、4等份、8等份、16等份教具、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积淀空间观念

(播放视频)同学们要比较12寸蛋糕和两个6寸蛋糕的大小,也就是比较他们的什么?(对,面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圆的面积。(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设计意图】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2.合作交流,建构空间观念

(1)回顾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迁移“转化”的思想方法。

①同学们,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呢?梯形呢?

②通过回忆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三种平面图形都是用“剪”“拼”的方法转化成了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了面积计算公式

设疑:你打算用什么方法研究圆的面积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参与指导

(3)作品展示,全班交流

预设1:将圆8等分图。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图形张贴到黑板上。

(拼成的图形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预设2:将圆16等分图。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图形张贴到上一组的下方。

预设3:将圆32等分图。将小组合作完成的图形张贴到黑板上。

(拼成的图形是近似的长方形)

课件展示8等分图、16等分图、32等分图、64等分图,引导学生比较观察,随着将圆等分份数的增多,拼成的图形越来越像长方形。

总结: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上下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一条直线,左右两条线也在慢慢发生变化。所以越来越接近一个长方形。

(4)想象无限分,渗透“极限”思想。

通过动手操作,把圆转化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接着,通过观察发现把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最后通过闭眼想象,把圆进行无限分,就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我们就成功的解决了“化曲为直”的困难。

(5)观察比较,推导面积公式

(课件演示剪拼过程)

①观察转化后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如何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②小组交流: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研究单上。

③汇报交流。

④PPT演示:重点突破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的一半,宽与圆的半径的对应关系。

小结: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半径为r,那么S=πr2。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启迪,经历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过程。让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活动中感受化曲为直的妙处,体验极限思想。对比发现剪拼前的圆与剪拼后的近似长方形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发现圆的面积公式。在推导过程中,由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总结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学以致用,深化空间观念

(1)比较12寸蛋糕和两个6寸蛋糕面积的大小。

(2)基础练习

公园草地上的一个自动喷灌装置的射程是10米,它能喷灌的面积是多少?

(3)拓展练习

有两根长都是6.28m的铁丝,依依用一根围成一个正方形,浩浩用另一根围成一个圆,则两人谁围成的的图形的面积大?

【设计意图】习题设计层层递进,对于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并且运用学生熟悉的内容,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兴趣驱动,拓宽学生思路,充分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

4.回顾反思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强调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方法:转化、化曲为直、等积变形。

布置思考:你还能将圆形转化成其他直边图形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设计意图】带着疑问走出课堂,延伸知识区域。思考是数学的本质特征,而教数学重在教人思考。教数学必须将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

(六)板书设计

数学文化——神奇割圆术

众所周知,圆周率是一个开头为3.14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同学们知道古人是如何得到这个数值的吗?刘徽利用“割圆术”求解了π的数值。尽管现在计算机已经可以将圆周率精准计算到十万亿的位数,也不能停止我们对古人的敬仰。

结构化教学的应用 ¥51.75 购买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