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心理学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txt

时间:2023-05-02 03:53/span> 作者:tiger 分类: 新知 浏览:5140 评论:0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全名叫作《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

一、前言:心理学界的三种主流思想理论

01 这本书讲的是哪三种心理学?

听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想:心理学就心理学,为什么会有三种心理学?还有,书名当中提到的弗洛伊德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那么斯金纳和罗杰斯这两个人又是谁?了解这三种心理学理论对我们又有什么帮助?先别着急,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想先请各位书友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

假如你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非常调皮捣蛋,总是闯祸,让你非常头疼。那么你应该怎么教育他,才能让他变得更乖一点呢?

可能你听过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说,应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不应该凶他,要接受调皮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闯祸了,你只需要引导他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剩下的事情就是静待花开,相信他有一天自己会开窍,会有变乖的一天。刻意的惩罚只会让孩子变得胆小和内向,对吧?你肯定听说过这种理论。

但也可能有的教育专家会说,你越是顺着孩子调皮的天性,他就越会变本加厉,最终会变成一个熊孩子。所以,你需要有适当的奖惩机制,比方说当他表现得比较乖的时候,你就奖励他。当他闯祸的时候,你就要惩罚他,这样他才会长记性。这种教育方法,听起来也没错对吧?

那到底哪种教育方式才是对的呢?而且为什么关于同一个问题,心理学家会给出完全不同的解释和建议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回到这本书的主题——三种心理学。这里所说的三种心理学,指的是心理学领域影响最大、最权威的三种思想流派。它们分别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激进行为主义学派,还有罗杰斯创立的人本主义学派。

来源网络

对于人类的心理、心灵层面上的种种难题,包括应该如何教育调皮的小孩这样的问题,这三个学派的心理学家们都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学说。并且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给各自的学说都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

02 为什么要讲这三种心理学?

那对于心理学有点了解的小伙伴可能会问了:为什么这本书只介绍这三种流派,据我所知,心理学的流派好像不止这些。比如,樊登老师之前讲过一本书叫作《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就是说还有“存在主义心理学”对吧?还有大家熟悉的积极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等,数不胜数。为什么就不介绍这些学派呢?

其实,心理学的流派和理论确实众多,但是它们彼此之间很多都是从属和衍生的关系。比方说自我心理学、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等等,它们都是精神分析流派的分支;而像存在主义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等,都属于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

其次,一种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否被称为一种“流派”,能否成为自立门户的思想体系,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这种理论当中,是否有对于“人的本质是什么”“人性是如何发展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这样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了独创的思想和完整的阐释。有些像格式塔心理学、现代催眠治疗这样的方法,它们都是很实用的创新治疗技术,但是并不包含一套完整的人格学说,因此也并不被看作是一种思想流派。

而本书中所提到的三种心理学理论,不论是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它们都有一套完整的人格发展学说。所以,它们不仅能成为盛极一时的理论思想,而且还开枝散叶,影响了众多后世学者的研究、实践和思想碰撞。

比方说,我们所熟知的荣格和阿德勒,最早都是跟随弗洛伊德学习精神分析的。行为主义的代表除了斯金纳,还有后来研究社会学习和自我效能的班杜拉。人本主义思想也鼓励了像弗兰克尔(樊登老师解读过他的著作《活出生命的意义》——编者按)、罗洛·梅这些存在主义心理学先驱,还有当代的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欧文·亚隆。所以说,不同流派当中大师辈出、各领风骚,才使得整个心理学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来源网络

03 为什么心理学会有不止一种?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还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心理学里面连最基本的思想理论都没有统一呢?比方说咱们学物理、学化学的时候,老师肯定会告诉你,比方说氢原子有一个电子,氧原子有八个电子,对吧?老师不会跟你说:某某化学家的理论认为氢原子有一个电子,但另外一个化学家认为氢原子有八个电子……他们会在这个学科里建立一些公认的知识,这些知识根据当时的科学研究手段得出,是可观测、可定量的,也是那一个时代科学界的共识。那为什么心理学界就达不成这样统一的思想理论呢?

这是因为,首先,人的心理、心智或者说心灵不是一个实体,它看不见、摸不着,不像我们的物理化学实验一样,有一个明确的、可观察、可操作的实验对象。所以心理学家们往往只能通过一些相对间接的方式,来理解人的心理过程和成因,具有很多的推论、推导的属性,很多证据都是间接的。

其次,人的心理演变过程非常复杂,它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多因、多果、彼此牵涉。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现象,不同的心理学家可能关注的是不同的侧重点,产生不同的见解,进而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和假说。

还有一点就是,不单单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心灵很复杂,放到社会群体的层面来说,不同人之间的内心世界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很难用一个单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这也就同时推动了心理学理论的多元化。

最后,还有一个可能是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不同的心理学理论的创造者,他们对于自己本人的心理、心灵的理解和剖析,都是他们研究人类心灵的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比方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很重要的一个分析对象就是他自己。荣格也经常把自己作为分析对象。因此,心理学家的个人经历、体验、三观、信念、所处的时代、文化意识形态等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理论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也就导致了每一种心理学理论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性,它们的创造者可能侧重甚至放大了某些方面,但却忽视了其他同样重要的方面。所以,学习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本身,还要关注这些理论创造者的生平经历,才能够对他们的思想有更加客观的认知。

因此,我是非常推荐心理学的爱好者们来读这本《三种心理学》的。它用一种非常凝练的方式,帮我们快速搭建好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框架,让你以后在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的时候都能更有效率、更有收获,同时也更加具有判断力和思辨性。

二、第一种心理学: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好,接下来,我就先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派开始,带大家分别来认识这三种影响世界的心理学思想。

01 精神分析的诞生:弗洛伊德和他的时代

首先我想先和大家来谈一谈弗洛伊德这个人,因为我们前面也说了,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我们才能理解他所创立的心理学思想。

弗洛伊德来自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个商人。弗洛伊德和他母亲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后来他在精神分析学说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就是“俄狄浦斯情结”,或者叫“恋母情结”。因为他是以自己为分析对象进行过严格的精神分析的,他发现自己在幼年的时候依恋母亲、怨恨父亲,这对他的人格形成影响很大。

同时,在弗洛伊德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社会,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一件,就是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

弗洛伊德其实是一个坚定的进化论者,精神分析的很多理论基石都与进化论有关,比方说“生本能”和“死本能”。再比如,他认为人类婴幼儿时期的内心世界运作方式会比较接近原始人类的状态,一直要随着年龄的增长,才会逐步进化成相对成熟的成年状态。这就是说,人类胚胎的发育过程也好像重演了进化的过程一样。

另外一件大事是在弗洛伊德十七岁的时候,德国的考古学家施里曼终于发现了特洛伊城的遗迹,这给当时的人们一个很大的冲击。因为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特洛伊木马计”就和《荷马史诗》上大多数故事一样,都属于神话传说。而施里曼的发现,证实了至少特洛伊城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年轻的弗洛伊德也深受震撼,他毕生都对考古学和文物收藏抱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他把自己也视为是“人类心灵的考古学家”。他认为,在人类从婴幼儿到成年的不同的年龄阶段里边,就存在着像考古一样的心灵的断层、或者说遗迹:有一些过去的事情我们现在不记得了,记忆也有可能被掩埋了,但是它们的历史遗迹仍然在那里,而且会在无意识当中对我们以后的认知、思想、行为模式都产生延续性的影响。

另外,十九世纪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也启发了弗洛伊德。蒸汽机所产生的那种巨大的驱动力的意象,对弗洛伊德来说是非常深刻的。因此,他的精神分析思想体系当中就有一个著名的“驱力理论”——在弗洛伊德看起来,“性驱力”(也就是“力比多”),还有“攻击驱力”(也就是破坏、毁灭的力量),这两种驱力之于人,就好像是蒸汽机对于火车一样,是生命动力的巨大的来源。

但是对弗洛伊德影响最大的,还是他所处的十九世纪下半叶整个欧洲的社会风气,因为这也是他的病人所生活的环境。

大家知道,十九世纪(下半叶)处于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个时代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一边是因为工业革命,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影响力遍布全球。但另一方面,为了让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还能依然保持稳定,所以英国在全社会的文化层面,推崇一种叫作“道德主义”的文化形态。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每个人都要严格地压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压抑一切所谓的不好的、不符合道德规范的那些思想。同时,每个人不光要管好自己,还要作为道德警察去监督别人。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大家在很多电影里都看过的英国绅士,那种彬彬有礼的,但是绝对道德化的形象。而且这种道德主义的文化不仅在英国有市场,随着英国在全球的扩张,整个欧洲甚至美国都深受这种道德主义的影响。

这种压抑的风气会带来什么问题呢?那就是,人主要的精神和心理冲突是来自于道德规范要求和本能需要之间的冲突。这就使得人们很容易患上精神疾病,比方说歇斯底里症,也叫癔症。大家看那些十九世纪的外国小说里经常会出现这种病,特别是常常出现在女性身上,比如动不动就晕厥过去了……更有甚者表现出来的是某种生理上的失能,比方说突然地失明、失聪、失语或者是瘫痪等等。

但是这些人其实都并没有生理上或者是器质上的疾病,而是因为心理上受到巨大冲击,或者是情绪过度压抑所导致的。但到后来,全世界的文化都变得相对更开放一些的时候,歇斯底里症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今天已经很少见到这种病症了,甚至可能都理解不了它为什么会发生。但是在十九世纪,它却是欧洲最流行的病症之一。

时代的典型病人会对心理学的理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从维也纳医学院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精神科医生,专门治疗和研究歇斯底里症。也正是通过对这种疾病的研究,弗洛伊德发展出了他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接下来我们就来逐一介绍一下。

02 精神分析的思想理论

(1)意识学说:意识·前意识·无意识

首先,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当中,最重要的观点和贡献就是“意识学说”。

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比喻成一座水上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部分,是人有意识、有感知、能够控制行为的部分。沉在水面下面的部分就叫作“无意识”,它指的是我们平常醒觉的时候、清醒的时候觉察不到的信息,包括一些深层的欲望、动机、诉求、冲动等等。

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接近海平面的部分,有一个区域是会随着海水的波动,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在水下的。这个部分,弗洛伊德把它叫作“前意识”。

怎么理解前意识呢?举个例子:比方说,如果你的个子不高,而且对此有点自卑。有一天你的朋友拿你个头矮这件事当众开玩笑,你会非常生气,发誓要跟他绝交。这个时候,你生气的情绪和绝交的行为都是在水面之上的,都在你的意识范围当中。

但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的是“恼羞成怒”当中羞耻感的部分。当你平静一些之后可能就会意识到,主要是个头矮这件事一直都让你有些羞耻和自卑的感觉,所以朋友的玩笑是恰恰戳中了你的痛点。这时候,羞耻和自卑的感觉也浮出水面了,从无意识进入了意识。这部分情绪、情感和自我认知在你意识的边缘,这就属于前意识的范围。

但只要这种羞耻感和自卑感进入了意识之后,再经过适当的疏导和控制,你下次就不会再因为别人拿你个头矮开玩笑而那么生气了,因为你已经能在意识层面很好地掌控你的情绪感受,甚至还能组织出一些语言来调侃、自嘲或者是反驳对方。

如果说前意识是比较容易进入意识的无意识部分,那么在弗洛伊德看来,绝大部分的无意识成分都无法在人清醒的时候进入意识。

我再举个例子:比方说你是一个特别喜欢买买买的人。当你在刷购物网站的时候,看到一个特别喜欢的商品,你认为你想立刻拥有它,这就是你的欲望和冲动。而你也知道自己有过度购物的习惯,并且想克制这种行为。你就会对自己说:前段时间开销太多了,已经说好了要省钱的。然后这一次成功地压制住了自己的购物冲动。

这很好,但这些其实都是在你意识范围内的欲望和冲动。而真正潜在的、无意识领域内的,也许是你早年生活里的匮乏感、不安全感、无价值感。只有通过物质方面的填充,才能暂时地弥补一些匮乏感,提升一些自我价值感。但是这种补偿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过一小段时间之后就会回落,所以需要新的买买买的行为再来填补。而你意识当中的自控力也要不断地跟买买买的冲动来搏斗,而产生巨大的精神消耗了。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就需要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帮忙,真正探索和了解自己无意识的愿望和诉求到底是什么。

(2)人格学说:本我·自我·超我

说完了上面这两个案例,可能有细心的书友就会问了:那是什么在决定着哪些信息会被压抑到无意识当中呢?我又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促使无意识更多地被意识到,进而真正解决问题呢?说到这儿,就要提到弗洛伊德思想当中的第二个重要理论,也就是他的“人格学说”。

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里有三个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的词:本我、自我、超我。它们与意识和无意识的冰山有很多关联。因为这三个概念,我想大家应该是相对比较熟悉的,我在这里就挑重点介绍一下。

“本我”指的就是人类的动物性冲动,它包含着彼此之间对立的两种本能,分别是“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把生本能的驱动力叫作“力比多”,也叫“性驱力”——这里说的“性”并不单指狭义的性行为,而是广泛地指追求快感和满足的驱动力。

除了驱动生本能的性驱力之外,还有着驱动死本能的能量,弗洛伊德把它叫作“攻击驱力”。攻击驱力如果指向他人的话,那就是对别人的剥削、欺凌、伤害;如果指向自己的话,那就可能表现为酗酒、熬夜、暴饮暴食、冒险行为,甚至是自我伤害行为。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本我所包含的本能和驱力都是非常动物性的,它主要遵从的就是“快乐原则”——怎么快乐我就怎么干。但是,在一个受法律和道德约束的文明社会里,有些本能和驱力是没办法通过它们最原始的方式进行直接宣泄的,因为它们会与“超我”形成冲突。

所谓的“超我”其实就是人内化了的道德标准。小孩子的超我主要来自于他对父母的认同。孩子不仅会认同和内化同性父母的是非判断和行为准则,也会内化其他的家庭成员,还有学校老师、媒体、其他一些重要他人的价值观,不断地叠加进自己的超我的成分。

有了超我的约束,本我就不能肆意妄为了。这时候就有另外的一个人格的成分出现,叫作“自我”,由它在本我、超我还有现实这三者之间做一个调停。

自我怎么去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呢?举个例子,比方说,你的本我里有特别强的攻击驱力,就是特别想打败别人、赢得胜利、获得战利品。那自我就会控制住本我的攻击驱力,说:你不能通过直接抢钱的方式来释放你的攻击驱力。抢钱既不被道德、法律、社会规范所允许,也就是不被超我所允许,它同时也不被现实允许——你去抢别人的钱,可能不仅抢不到,还会挨一顿打。

所以,你要与超我和现实来妥协,用可以被接受的方式来释放攻击驱力。比方说,你可以认真地工作、努力赚钱、尝试创业、获得财富和社会地位,甚至建功立业……这些都是符合社会规范的驱力释放。

来源网络

自我主要具备的就是这两种功能,一个是“控制”,另外一个就是“释放”。控制指的是自我能约束本我,让我们不去做那些违法乱纪的、败坏道德的事情。释放指的就是,要找到符合社会规范的,甚至是被社会所推崇的方式,来宣泄我们的本能和驱力。

刚才我们说了攻击驱力的合理释放形式,对于性驱力来说也是同样的。你不可能看见美女就去释放性冲动,但是你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爱和亲密的关系,在爱情和婚姻当中收获幸福美满。这就是对于性驱力的符合社会规范的释放。所以自我执行的就是这种基于现实的、对于驱力的控制和释放功能。

好,以上我们讲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本我、自我和超我,也介绍了弗洛伊德的意识学说——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在这里把人格和意识各自划分了三个部分,就像切西瓜一样,好像人格可以切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块。意识也可以切成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块。但大家如果切换到视频模式的话,可以在现在的画面上看到这样一张结构示意图,它表明了人格的三个成分和意识的三个层次之间大概的关系。但事实上,所有的人格成分和意识的层次,都不是泾渭分明的独立的模块,而是彼此交融的元素和成分。

(3)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与俄狄浦斯情结

好了,前面我们介绍的意识学说和人格学说,就是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当中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石。接下来还有很重要的第三个理论,叫作“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我们前面说了,弗洛伊德致力于人类心灵的考古,他坚信人类个体的心灵发展也是分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发生的事情都对下一个阶段有影响,但也被历史所掩埋。要回溯到这些断层里边去考古,才能找到某些心理问题的根源。

来源网络

不过,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这套理论在当今的心理学界已经很少使用了,因为它的理论阐释比较粗糙,主要是基于弗洛伊德对婴幼儿的想象,而不是严谨的观察。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介绍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去音视频下边的文字区“拓展阅读”这一部分查阅。

不过,在这里我想跟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阐述,因为这是他在整个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当中,阐释得最清晰、最完整的一部分,也是后世普遍认为弗洛伊德对于人类精神文化遗产贡献最大的一个概念。

由于弗洛伊德本身是男性,而且他所处的时代,女性是作为附属的“第二性”存在的。所以弗洛伊德也没能超越他的时代,经典的精神分析带有明显的男性主义色彩。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阐述主要就是基于男性视角的。

俄狄浦斯情结也被叫作恋母情结,或者叫“恋母仇父情结”——因为小男孩对母亲有依恋,所以想要占有母亲。而当他意识到父母之间有一种自己介入不了的特殊关系的时候,就会对父亲产生一种敌对情绪。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小孩三到五岁的时候,弗洛伊德把这个时期叫作“性器期”,也就是性心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性器期的儿童,力比多汇聚的焦点是生殖器。所以他在恋母和仇父的同时,也担心父亲会因此报复自己,包括担心父亲会伤害自己的生殖器。弗洛伊德把这种男孩所独有的焦虑叫作“阉割焦虑”——这个词在我们今天听起来可能都觉得很荒唐,对于弗洛伊德同时代的人来说就更具有冲击力了,因为那个时候的人更少公开地谈论性。

当然,弗洛伊德所讲的恋母仇父情结,都不是基于意识层面的。或者说,它可能在孩童时期曾经在意识层面浮现过,但是很快又会被压制到无意识里。自我来压抑这种冲动和焦虑的方式包括像“反向形成”这样的防御机制——也就是说,既然小男孩没办法战胜父亲,那他就反过来去认同父亲,认同父亲的品格、气质、行为规范,还有背后的道德标准等等。在认同父亲的同时,小男孩在内心会给自己一个期许:我要成为像父亲那样的人,那么在未来,也就会有一个像母亲那样的女人成为我的妻子。通过这个向父亲认同的过程,小男孩就以父亲为原型构建了自己的超我。

对于三到五岁的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也做了阐释。在他看来,因为女孩没有担心被阉割的精神焦虑,反而有向男性的“阴茎羡慕”,所以弗洛伊德说,女孩向母亲认同的过程和超我的形成都不是那么彻底。经典的精神分析里这些比较男权的思想,后来广受女性主义诟病。但这也是弗洛伊德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我们没办法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那个时代的人。

俄狄浦斯情结其实是弗洛伊德留给后世的一个重要贡献,到今天我们仍然在沿用,特别是这个概念的广义的成分。俄狄浦斯情结不只是单纯地描述了一个家庭当中,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三角的关系。它其实是我们和他者、我们和社会一切关系和矛盾的基本结构。一切关系都可以还原为俄狄浦斯三角。

比方说人际关系里的婆媳矛盾、情感纠纷,还有那种两个人靠说第三个人的坏话来维系和增进的感情……这些其实都是三角关系。甚至是有一些事情,我们自己都没有感觉到其中有矛盾,只是正常地做选择、做决策,但是在我们的选择和决策当中其实就蕴含着俄狄浦斯三角。

比方说,有的家长特别想让孩子进体制内工作。因为家长自身是体制外的,觉得工作不稳定,工作环境、福利待遇都不好。家长基于自身过往的经历,在内心当中形成了我和“体制”这个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想象。他要求孩子所做的决定,很可能并不是基于孩子所处的现实和立场,而是基于他自身、他与体制的关系,以及他与孩子的关系这个内在三角。

讲到这儿,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里最重要的一些观点,我们就差不多介绍完了。通过这些内容你会发现,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完全是一个决定论的理论。他认为,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人的无论什么想法、情绪、行为,甚至包括一些平常被认为不是故意的行为或者不受控制的行为,比方说笔误、口误、遗忘、强迫性重复,甚至还有梦境……在弗洛伊德看来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传递着我们无意识当中的信息,包含着幼年时候没有被满足的,或者是满足过度了的冲动和愿望。

这些原因隐藏在我们的精神和人格当中,隐藏在深层次的意识里边,隐藏在性心理发展的断层当中。所以我们要通过对自身的精神和无意识进行严格地分析,去向内寻找,找到那些被隐藏的讯息,就能对我们今天的关系、行为模式有更准确和完整的理解。也就更能摆脱无意识的驱动,做出更成熟和自主的选择。

03 精神分析疗法:自由联想技术

以上就是对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介绍。除了理论研究之外,弗洛伊德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发展出了一些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方法就是“自由联想法”。这个方法我们可能会在电影当中经常看到:分析师让病人仰卧在一张躺椅上,分析师则坐在他身后的沙发上。病人会被要求对自己头脑当中闪过的任何念头,都要不加判断地报告出来。为了促使病人能够顺利做到这一点,弗洛伊德会使用这样的一个比喻。他会说:

现在,想象你和我同坐在一列火车上,你坐在靠窗的位置,我坐在你旁边,我看不到窗外的景色。假如窗外就是你的内心世界,现在,请你把你看到的景色原原本本地讲给我听。不加筛选、不加判断,也不要遗漏任何细节。把它讲给我、讲给你的旅伴听,让我尽可能像你一样,能够通过你的描述看到窗外的景色。

这种自由联想的方法会让病人,或者说被分析者进入一种类似轻度自我催眠的状态,这样他们内心去检查不让无意识浮现到意识里边的审查机制就会减弱,就会更容易允许无意识领域的内容出现在自由联想的报告当中。而这就是可以拿来作为精神分析素材的重要材料。

同样也可以作为精神分析重要素材的还包括病人的梦。所以弗洛伊德早期有一本著作叫作《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就是通过对自己,还有对他的病人们的梦和自由联想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来逐渐完善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的。

当然,自由联想的方法也并不能总是有效地规避掉审查机制。弗洛伊德发现,他的病人有时候不仅绕不开自己的超我和审查,还会经常在自由联想当中混入对分析师的各种猜测和关注。弗洛伊德把病人的这种不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向分析师的关注转移和投情的行为,称作是“移情”。

一开始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精神分析的干扰项,会污染他的研究材料。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方法来尽可能降低这种干扰。比方说,分析师采取中立的态度,较多地保持沉默。还有,弗洛伊德自己的沙发是安放在病人的躺椅背后的,为的就是不让病人看到他的表情、反应等等。

但是后来,当弗洛伊德发现,移情是如此地普遍和顽固、去除不掉的时候,他开始认为:既然移情是必然发生的,那么是否可以分析和利用它作为治疗的突破口?因为移情本质上是被分析者过去所拥有的某段人际关系当中,情绪、情感和互动模式的重新激活。比方说,这个人年幼的时候,他可能和他严厉的父亲之间有一种既畏惧又敌对,然后又想证明自己、寻求认可的矛盾的情感。

这种情感在精神分析当中,就很可能会被重新活化到他的分析师身上。所以从弗洛伊德开始,后来的新精神分析的所有学派,绝大多数治疗师都会利用和分析移情,进而来破除被分析者心理上的阻抗,最终帮被分析者解决问题。

三、第二种心理学:激进行为主义(斯金纳)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介绍的第一种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大家还记得它的特点吗?就是一切事情的源头都来自于我们早年的心灵、精神,还有人格的演化。它告诉我们要向内、向历史去寻找原因。但接下来,我们要讲的第二种心理学——激进行为主义理论,它就跟精神分析正好截然相反。它认为,影响人类行为的根本源头其实是外界的环境。无论是适应性的行为,还是适应不良的甚至病态的行为,使这些行为能够继续得以维持的,恰恰是当下仍然继续存在的环境因素,而不是过去和历史的因素,也不是心灵和精神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在因素。

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他有一句关于行为主义的名言,大家可能听说过。这句话是这样说的:

“给我一沓婴儿,和一个可以用来培养他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对随机选出的任何一名婴儿,我都可以把他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的职业。比方说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领袖,也包括乞丐和窃贼。”

这句话其实就体现了行为主义的主旨:环境塑造人,只要改变环境,就能改变人。

但是,由于华生的学术生涯比较短暂,所以这本书里主要介绍的是华生的继承人、行为主义的另外一位集大成者,那就是斯金纳。

01 激进行为主义的流行:斯金纳和他的实验箱

斯金纳出生在一户中产之家,他的父亲是一位律师。他的母亲,按照斯金纳本人的说法,是一位聪慧、美丽,同时有着非常严谨的,甚至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标准和育儿准则的妈妈。所以,如果要给他妈妈贴标签的话,那就是:严格、严谨、标准化。这样的特点也被斯金纳完美地继承下来了,贯彻在他后来的心理学研究里面。

可以说,斯金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激进行为主义者。他的一生当中不仅致力于行为主义的实验室研究,把行为主义理论发扬光大。他还撰写了像《沃尔登第二》这样的小说,来描述他理想当中的行为主义乌托邦社会。而且在他自己的家庭生活当中,他也在践行他的行为主义方法。

举个例子来说,他发明过一种著名的实验操作箱,叫作“斯金纳箱”——这种箱子本来是用来给他的实验室动物来做研究的,比方说鸽子或者小白鼠。在斯金纳箱里边有不同的操纵杆或者是按钮,如果小动物碰到了操纵杆或者按钮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的奖赏或者惩罚的刺激,比方说出现一个食物球作为奖赏,或者是出现一次电击作为惩罚。

原本斯金纳箱是给小动物做实验的,但是斯金纳在她自己女儿小的时候,也在家里边打造了一个更大规格的、按他的话说就是超级豪华的斯金纳箱,然后把女儿放在里边养。虽然在他的描述里边,豪华版的斯金纳箱里面有很大的空间,也可以启动各种奖赏。但是你能想象?一个父亲居然把自己的女儿放在实验箱里去培养,足以说明斯金纳对于自己的理论是有多么坚信。

具体来说,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我们就从他做过的一些关键的实验里边来提炼一下,帮助大家来梳理。

02 行为主义的实验结论

(1)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在斯金纳以前,行为主义理论的先驱也做过动物反应行为的实验。比方说大家都知道的“巴甫洛夫的狗”——狗原先听到铃铛的时候是不会分泌唾液的,但是现在让食物和铃铛同时出现在狗的面前。几次操作之后,就变成狗只要听到铃铛,就算是没有食物,它也会分泌唾液。这种实验就叫作“经典条件反射”。

但斯金纳在这个基础上做了非常重要的拓展。他延展出另外的一种实验,叫作“操作性条件反射”。什么叫操作性条件反射?其实它和经典条件反射的区别就在于,经典条件反射里边的反射行为是生理性的、无法控制的。比方说看到食物就分泌唾液,再比方说照到强光瞳孔就缩小……这些都是生物性的反应,不受我们自身控制。

但操作性条件反射就是说,反射行为是你可以控制的。我们人类的绝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行为。因为你想获得更多的奖赏,或者是回避一些行为带来的惩罚,从而才学会了多做、少做,甚至不做某个行为。

还是拿狗,拿食物和铃铛来举例子。刚才说了,狗听到铃铛就能直接分泌唾液,这是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就是:狗发现,只要它每次把铃铛摇响,就会有人把食物拿给它,它就会得到食物作为奖赏。所以狗就学会了,如果想要食物的话就去不断地摇铃铛。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同样的道理,如果狗发现每一次它摇了铃铛之后就会受到一次电击的话,那狗就能学会坚决不去摇响铃铛。

斯金纳通过设计了一系列非常精细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包括让鸽子去啄按钮、让小白鼠去踩按键等等……从实验结果当中得到了一些很有趣的结论。而有一些结论对于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具有启发意义的,我这里来逐一介绍一下。

(2)强化与惩罚理论

首先是“强化”和“惩罚”这两个概念。强化就是说,当你针对一个人的某种行为,给了他一个奖赏或者正向的刺激。他为了再次获得同样的奖赏,就会更多地重复这个行为,这个行为出现的概率就会变高。

惩罚则正好相反。当一个人出现了某种行为的时候,如果你给他一个惩罚的刺激,这样,他因为要回避这种惩罚,相应的行为就会有所减少。这就是为什么行为主义又被称为“学习理论”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但是斯金纳把强化和惩罚做了更详细的区分,他把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把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为什么要做这种区分?我来一个一个讲解一下。

① 正强化——增加奖励,鼓励行为发生

先说正强化。正强化就是通过奖赏的增加,来鼓励一个行为更多地出现。

比方说,爹妈跟你说:“你下次考进全班前十,我就多给你零花钱。”这就是通过增加奖励的方式来鼓励学习行为的发生,这个就叫作正强化。

② 负强化——减少惩罚,鼓励行为发生

那负强化是什么呢?它指的是通过减少原先的惩罚去鼓励行为的发生。

还是刚才的例子。如果家长说:“你下次考进全班前十,我就不揍你。”这就是负强化。原来可能每次考得不好都要挨顿胖揍,但这次你要是考得好,我就不打你了。这算是对行为的一种鼓励,但是它属于负强化。

③ 正惩罚——增加惩罚,鼓励行为不发生

接下来我们再讲惩罚,惩罚也可以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就是惩罚的增加。比方说家长不想让孩子打游戏,说:“你要再敢打游戏,我就揍你。”这就是正惩罚。

④ 负惩罚——减少奖励,鼓励行为不发生

负惩罚就是奖励的减少。比方说:“你要再打游戏,我就不给你零花钱了。”或者说:“你要再打游戏,假期的旅游就取消了。”这就是负惩罚。

事实上,我们这里讲这些的目的并不单单是为了区辨这些概念,更是为了理解我们在生活当中可以如何利用行为主义的技巧和他人进行互动。比方说,当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怎样做强化才能更好地引导他的行为。在惩罚孩子的时候,怎样在伤害最小的情况下去规范他的行为。斯金纳做了很多实验来进行精细的区分,其实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举个例子来讲,如果想让你的孩子停止某种我们不想要的行为,比方说在做游戏的时候打闹,或者是上美术课的时候拿颜料到处乱涂乱画。这个时候,我们是想减少某种行为的发生,所以应该使用惩罚,对吧?

但是到底应该使用正惩罚还是负惩罚呢?心理学家会告诉你:负惩罚更好。因为它既能达到惩罚的效果,同时伤害性也比正惩罚小得多。正惩罚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恐惧和伤害。而负惩罚也就是减少奖赏,没有带来什么不良的影响,但是也能带来惩罚的作用。

负惩罚最简洁的就是:停止当前正在做的活动。做游戏的时候打闹、画画的时候乱涂颜料,你并不需要额外地去打他一顿,或者是额外地去让他罚站一堂课,这样会引发很多新的问题和不确定性。你只要告诉孩子:“如果你再打闹,我们就不做游戏了。”或者说:“如果你再到处乱涂乱画,我们就不画画了。”把好玩的东西撤销,本身就是一种惩罚,就可以起到减少不良行为的作用。

但是在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重点,也就是斯金纳特别提醒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不同的人来讲,什么是强化,什么是惩罚,这些可能是因人而异的。更进一步说就是,当你对一个人讲了一句话或者是做了一件事,这句话和这件事到底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还是起到了惩罚的作用,我们一开始是不知道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般来讲老师会认为,批评一个学生,让他去走廊里罚站,这是一种惩罚。但是对于渴望引起关注的孩子来说,批评和罚站让他得到了额外的关注,可能就成为一种奖赏了。还有到了叛逆期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觉得:你看我敢破坏纪律,我敢顶撞老师,我虽然被叫出去罚站了,但是朋友都觉得我很有种,对我很佩服。所以老师以为的惩罚实际上却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有的东西在父母眼里觉得是一种强化,但孩子却并不觉得。比方说,很多家长会对孩子说:“我给你吃好的、穿好的,花钱送你去最好的学校,为什么你还不好好学习?”这样说的家长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吃好的、穿好的、上好学校,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奖赏,应该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让他好好学习的行为增多才对。因为我们小时候吃不饱、穿不暖、没学上,所以这些好的条件对我们来说就是奖赏。

但是在孩子看来,这些可能并不算是正强化,至少不是那么重要的正强化。孩子可能觉得,获得朋友的赞许才是正强化。我顶撞老师,朋友觉得我很有种,或者是我打游戏、买装备,朋友觉得我很酷,这才是正强化。所以你看,强化和惩罚的理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我们的理解不够透彻、操作不够到位,都有可能导致我们对行为主义的实践以失败告终。这并不是说行为主义的理论本身不好或者说不对,而是它看似简单的原理,在实践操作的过程当中是相当复杂的,需要进行周全的思考和设计才行。

03 行为主义的思想观点

(1)对于强化和惩罚的看法

讲到这儿,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这也太复杂了。比如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该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正强化,什么时候用负强化,什么时候又该用正惩罚或者是负惩罚呢?关于这个问题,斯金纳也给出了一些他自己的建议。

他觉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的自然应该是正强化。因为好的行为和好的强化之间会构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负强化也可以使用,但必须要慎重,或者说至少不应该频繁地使用。因为过多地使用负强化,会产生一种叫作“反感控制”的结果。什么意思呢?举一个现在很常见的例子。很多家长会跟孩子说:“你现在必须给我好好学习,等你以后考上大学了,我就不管你了,你那时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大家想一想,这其实就是一种负强化对吧?意思是说“管”是一种惩罚,考上大学之后就可以撤销了。孩子可能会因为反感这种被管束的感觉,他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解脱,所以学习的行为可能开始增多,这就是“反感控制”,是一种负强化。

但这样的负强化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其实很明显,就是说一旦孩子升入大学、脱离管束,可能真的会去变本加厉地玩回来。所以说,反感控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有强制性地去引导一些行为的发生,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治标不治本,所以需要慎重地使用。

剩下的两种惩罚的方式,无论是正惩罚还是负惩罚,斯金纳都是不太推荐的。因为惩罚如果使用不当,会带来一种叫作“泛化”的结果。泛化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

比方说有个孩子,他不好好学习,学校里的老师批评他、数落他,不让他上喜欢的体育课,让他补作业。老师是想通过各种正惩罚和负惩罚来刺激他,想让他不好好学习的行为减少。初衷是好的,但是问题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会泛化这个事情。就是说,他对惩罚的体验可能泛化到跟整个学校和学习都有关的事情上。感觉一到了学校就不舒服,一听到学习就头疼。这种泛化就可能使得惩罚不仅没有作用于老师想改变的目标行为,反而还导致广泛的厌学情绪和行为了。

(2)对于心理过程和情绪的看法

以上就是斯金纳对于操作性条件作用是怎么去影响人的行为的一套解释和方法。如果大家把他的这些观点和上一部分我们讲的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对比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很明显的差别:弗洛伊德会认为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比方说意识、人格、童年、心理发展阶段等等,所以我们要“向内寻”。但斯金纳却认为,一切的答案都隐藏在外部环境当中,所以我们要“向外找”。他通过不断地进行操作条件的实验,试图去揭晓人类行为的答案。

而至于精神分析学派所关心的那些关键问题,比方说“人格是如何发展的”“人的心理过程产生的机制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斯金纳的态度就是:我并不排斥别的心理学家研究这些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坚定的行为主义者,我并不关心这些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不关心?斯金纳举了一个例子:比方说有一个小男孩,他小时候玩弄自己的生殖器的时候被他父亲看见了,结果遭到了父亲非常严厉的呵斥,以至于他成年之后在性行为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要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视角来看,这其实就是外部环境的刺激,也就是父亲的惩罚带来了他后来性行为方面的问题。但如果换成精神分析的学者来看这个问题,他很可能会说:“小男孩把当年受到父亲斥责时候的内疚融入进了自己的超我当中,从而带来了成年之后性行为方面的问题。”斯金纳说:“你看,你把内疚这样的一个变量加进来,它能带来什么?既然仍然是父亲的斥责导致了孩子成年之后的问题,那这个孩子内心当中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内疚,第一是不可观测,第二是它也没什么用。”所以,斯金纳这个话有点类似于“奥卡姆剃刀原则”,对吧?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既然这个变量对于解释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新增的贡献,就不用把它放进来了,就直接讲环境刺激跟行为输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就可以了。

所以,斯金纳并不否认,态度、情绪、认知过程、动机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但是他不太在乎,他认为这些东西对行为的贡献没有多大,归根结底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才是主要的原因。因此,斯金纳其实也是一个决定论者,这一点他和弗洛伊德是相似的。只不过他认为,这个决定的因素不是内在的驱力,而是外在的环境。

四、第三种心理学:人本主义(罗杰斯)

以上就是第二种心理学——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的介绍。我们已经介绍了两种心理学理论,大家听完了以上的介绍,应该已经能明显地察觉到这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了:一个是向内分析,另外一个是向外寻找。所以这两种流派之间的对抗和论战也是持续了几十年,一直到后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时候,诞生了第三种心理学加入了这场论战。第三种心理学就是由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这本书里边也翻译成“人文主义心理学”,并且成了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里边另外一位大家都广为熟知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他所提出的“需求层次论”,就是认为人的需求像一个金字塔模型一样,从下到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级。所以大家能看到,人本主义心理学是非常强调,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倾向的,它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而心理学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人们去突破重重阻碍,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样的一个正途。这是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

罗杰斯一开始也是因为受到了马斯洛的影响,开始投身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并且尤其是借助“人本主义心理治疗”这样的手段,把这个流派发扬光大,最终做到自成一派,和前两种心理学思想构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听到这儿,你也许会思考一个问题: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这两个流派都已经斗争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又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流派,而且它还异军突起,马上就聚集了众多的追随者呢?其实这就跟罗杰斯本人的经历,还有他所处的时代有关系。

01 人本主义的崛起:罗杰斯和他的时代

罗杰斯是个美国人,他的父母都是非常虔诚的基督教徒,这就让罗杰斯成长在一个有信仰,也鼓励博爱和慈悲的这样一个家庭环境当中。并且,在一战和二战的这几十年里,美国由于远离欧亚大陆的主战场,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和平稳定。而且当时,人的自由和权利也是美国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所以罗杰斯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其实都是他日后认同人本主义理念的一个契机。

后来在求学的经历当中,罗杰斯跨学科地学了很多不同的专业,这也跟那个时候美国的通识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罗杰斯的本科学位是历史学方向的,后来他又在神学院读了硕士,最终获得的是心理学的博士学位,从事的是叫作“临床和教育心理学”这样一个方向。但是后来当罗杰斯想继续进行临床心理学工作的时候,他却遭遇了一些职业生涯方面的打击。

因为当时心理学主流的两大学派里,行为主义主要还是在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当中,而心理治疗领域主要是由精神分析学派所掌控的。因为当精神分析从欧洲传入美国之后,美国人就发现:太好了!这种方法在临床上非常实用,帮助了很多精神科医生解决了原先由药物治疗解决不了的问题。然后精神分析就在美国的心理治疗界形成了一种垄断势力。尤其是在二战之后,大量的犹太裔知识分子从欧洲涌入美国避难,包括为数众多的犹太精神分析师,这就导致了美国的心理治疗市场一度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所以,为了维系这个小圈子的某种垄断利益,美国的精神分析学会对精神分析师的筛选就特别严格,甚至刻板,要求必须得是有医学博士学位的人或者医生才能够准入。其实这跟弗洛伊德在欧洲建立精神分析的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罗杰斯他不是医学出身的,他的本硕博没有任何一个是医学学位,所以想申请作为心理治疗师的时候自然就遭遇了挫折。但罗杰斯很厉害,你不让我入行,我就自成一派,自己创业来跟你抢饭碗。当然了,罗杰斯这么做也不完全是出于个人恩怨,而是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抓住了人本主义思潮崛起的契机。

由于当时美国心理治疗界的医学传统太过浓厚了。分析师高高在上,病人被动地接受分析这样的情况比较普遍。罗杰斯改称病人为来访者、客户,跟别的行业的“客户”是同一个词,他希望由此建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真正平等的感觉——不是谁去治疗谁,而是尊重来访者作为一个全然的人,通过咨询这种特殊的谈话形式,来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成长、自我觉醒、自我实现这样的一个过程。

同时,罗杰斯也开展了很多关于心理治疗产生疗效的因素的研究。他发现,良好的、信任的咨访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他也由此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这些后来都成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基石。

02 人本主义的理念方法

(1)“性善论”的人性观

首先,罗杰斯提出了一个跟前两大流派都非常不一样的“性善论”的观点。他认为:我们人生来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自我实现的基本需要。但是为什么后来就遇到问题了呢?那是因为我们被社会化的模型改造了。社会改变了我们,那些需要我们适应的社会要求,阻碍了或者遮蔽了我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当中去满足自己真正的需要。所以,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要把这一部分阻碍给去除掉,让人被社会化所歪曲的那一部分能够得到还原,那么人就会恢复到能够自我实现的康庄大道上。

同时,关于人的本能,罗杰斯也解释说:不管这种本能是叫作本我还是自我,也不管它里面是否存在生本能和死本能,力比多或者攻击驱力还是什么的。我们人性本身其实都是想要追求个人的满足,还有想要与其他的社会成员之间向善地追求和谐的关系。你看,这些观点是不是很带有罗杰斯个人经历的色彩?就是虔诚的宗教家庭、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认同。你换弗洛伊德来试试,弗洛伊德肯定不相信我们和他人之间只需要发展和谐的、亲近的关系。作为一个经历了一战和二战的犹太人,弗洛伊德晚年认为,自己一生当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在死本能和攻击驱力上面论述得太少了。

所以,“性善论”就是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

(2)基于“决定论”的“自由选择”

罗杰斯的第二个观点是“决定论”加“自由”。我们前面说过,弗洛伊德和斯金纳都是决定论者,一个认为是由内在的驱力决定的,另一个认为是由外在环境决定的。但是在罗杰斯这里,他在决定论之外还叠加了一个东西,而且是对于我们后世所有的心理治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自由。

他认为,虽然会有很多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决定了你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自我决策。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就是要关注,怎么能够实现一个人在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和约束的情况下,同时又是自由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第三势力是真的把人当成了人。因为我们前面介绍过,弗洛伊德所主导的经典精神分析,某种程度上是把人看成是由动物的本能,也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来驱动的。然后我们在社会和文明的驯化之下要面临很多内部的冲突和自身固有的矛盾,然后以一种特别艰难和蹩脚的方式不断前行,不断地去压抑、妥协、调试自我来塑造出一种人格。

而行为主义就更极端了。行为主义把人还原到比较机械化的、具体的操作行为当中。而且像斯金纳这样的研究者更是通过动物实验,把动物实验的结果来推论到人身上。所以说,无论是行为主义还是精神分析,在他们当年还没有发展到像现如今这样的更成熟和完整的理论阶段的时候,确实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弊端。相比之下,人本主义的出现是第一次把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看待,还原了,或者是说恢复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神性。

但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贬低说精神分析或者行为主义有多荒唐,人本主义有多高尚。这些理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观念侧重,其实跟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

大家知道,在十九世纪,自从进化论提出之后,对于科学界乃至宗教界的影响都是惊天动地的。因为在这之前,西方的主流宗教文化都认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复刻的,所以人是具有神性的。但是,达尔文让世人都知道了,人是从猿猴变来的。这就一下子就让人跌落神坛,回归到了动物本性。整个科学界在那个时代都深受进化论的影响,都开始转向从动物性的视角来研究人,觉得这是一种更加贴合真理的、对人的本质的一种直面。

但是后来,当我们对于这种动物性的盲从的视角褪去了之后,到了二十世纪,科学界又有了新的呼声。那就是认为,过去这几十年里的科学研究太多地关注于把人和我们的动物祖先来进行类比,而忽视了人身上所独有的那一部分。而人本主义正是顺应了这样的一种历史趋势和思潮而诞生的。所以,马斯洛和罗杰斯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很多深有同感的学者们的欢迎和追捧。即便是到现在,当我在带一些刚刚学习心理咨询的新手咨询师的时候,如果我问他们对这些理论流派的选择有什么倾向,不少学生都跟我说想学人本主义,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跟人本主义有比较类似的价值观。

(3)“无条件的积极尊重”

好,上面我们介绍了罗杰斯的性善论和决定论加自由的观点,那么具体到心理治疗当中,罗杰斯是如何去实践这些观点的呢?他在治疗当中有一条原则叫作“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如果把它放到孩子的教育里面,那就是“无条件的爱”。

什么意思?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变得更好的意愿,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只不过被社会化的条件所歪曲了。那我要如何把你的本性唤醒呢?罗杰斯的答案就是:我对你的积极尊重,或者说爱,是无条件的、不受社会化因素左右的。我以这种无条件的尊重和爱来引导你的本心,去循循善诱,去发现你的闪光点,去给你创造条件,去替你排忧解难,最后激发你想要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基本需求,从而帮助你实现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和爱。

那与之相反的就是有条件的爱。比方说有的家长会说:“如果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这就是说,只有你符合社会价值里所定义的“乖”,妈妈才要你。还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这么辛苦地对你付出,供你吃穿,供你上学,天天从头到脚地伺候你,给你创造这么好的条件,你还考试不及格,你对得起谁?”这个意思就是说,只有你符合了社会价值所定义的“好学生”,你才对得起我。

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很多时候在一些不自觉的日常对话当中,我们会把一个人的价值一步一步地窄化,窄化到一些社会化因素所定义的模板里边,甚至窄化和锁定到以爱的名义进行的控制和绑架里。这也是罗杰斯提醒我们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虽然说无条件的爱听上去很简单,但就跟斯金纳的强化和惩罚理论一样,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很容易被滥用误用,导致很多问题。比方说,我遇到不少家长对无条件的爱就很困惑,以为无条件的爱就是要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但假如说我的孩子特别爱乱花钱、爱攀比,难道爱就要不断地给他打钱吗?

如果要罗杰斯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肯定会说不是的。因为无条件的爱的前提是相信,只有那个想上进、想变好、想自我实现的他才是真正的他。如果一个孩子只想花钱,那一定是他被某种外在的、社会化的因素给歪曲了。比方说他可能是因为没有朋友,所以想通过花钱请客的方式去交朋友。也可能是因为他缺乏自我价值感,想要通过跟别人来攀比、花钱来满足虚荣。还可能是因为他内心当中缺少安全感,所以只能通过买买买来获得物质上的慰藉。这种种社会化的因素都使他们自我实现的意愿被蒙蔽了,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行为。

同理,孩子厌学、爱打游戏、回避社交、只想躺平和啃老……不同的症状背后其实都遵循着同一条逻辑。所以,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他内心自我实现的需求和动力,不因为孩子表现不好就嫌弃他、打骂他、贬低他,这才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

五、三种心理学的横向比较与发展现状

好,讲到这儿,我们对于书中所介绍的影响世界的三种心理学思想就都讲解完了。最后,我想结合自己做心理咨询的经验,来简单评述一下这三种心理学思想。

我做心理咨询到今年已经是第二十二年了。我最早受精神分析训练,连续学了七年。所以在我做心理咨询的前十年里,主要用的就是长程精神分析的方法。但到了后来,我逐渐学会了根据来访者的不同特点,还有咨询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类型来使用更加整合的技术方法。

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或者说动力学取向的疗法,尤其适用于那些问题历史比较长、牵涉面比较广的问题。或者是原生家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早年的复杂创伤经历。或者是亲密关系和人际关系困扰比较明显的来访者。同时,一些自我探索和成长动力很强的人,也适合从精神分析取向的这种深层次的对话当中,获得对自身的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成长。在精神分析的咨询当中,咨询师不会太关注症状本身,而是关注来访者内在的模式和移情的动力。症状的缓解和消失都是副产品,人的全面成长和心智成熟才是主线。

而行为主义就非常适合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一些非常具体的问题。比方说学生的考试焦虑、职场的拖延问题,还有抽烟、酗酒、愤怒管理、决断练习等等。南非有一个心理治疗师叫沃尔普,他就发明了一种专门治疗恐怖症的方法,叫作“系统脱敏法”,对于治疗恐高、恐狗、恐蛇,甚至社交恐惧都非常有效。后来又有一个叫贝克的人发明了一套专治抑郁的认知疗法,再后来和行为治疗一起使用,叫作“认知行为治疗”,简称CBT,被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在改变人们的抑郁、焦虑等情绪状态方面都有很好的疗效。

再说到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提出了很好的思想理念,但缺少对不同类型心理问题的具体模型,也就因此缺乏对特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也缺乏相应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和技术。它更多的就是抛出了一些基本的理念和价值观,至于你在咨询和治疗当中运用的效果到底怎样,还得看你作为咨询师个人的本事。

罗杰斯本人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浑然天成的治疗师。因为罗杰斯那个时代已经有录像了,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罗杰斯本人做心理咨询的录像。至少在咨询的时间里,他确实能够做到对他的人本主义理念的彻底贯彻和实现。但是他的咨询方法比较难传授,他的咨询水平也是后世的学习者和模仿者很难企及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在罗杰斯之后,人本主义的阵营就变得有点像一盘散沙。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说,人本主义的影响其实早已不局限于某一个流派、某一种方法之内了。自从它被提出之日起,人本主义的思潮就已经席卷了整个心理治疗行业。至今,每一位心理咨询的从业者,不管他是什么流派的,都深深地尊重罗杰斯的基本认知。罗杰斯所提出的尊重、接纳、积极关注、共情等概念和技术,已经是所有心理咨询师的基础必修技能。

所以说,最后让我们回到咱们节目一开头我抛给大家的那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调皮捣蛋,那你究竟应该采用行为主义的建议,靠惩罚的方法让他长记性,还是采纳人本主义的建议,靠无条件的爱等他自己去开窍呢?其实,这两种方法都没错,最好的方式是你能将不同的方法融会贯通,使用在该使用的地方。比方说,针对孩子具体的调皮捣蛋行为,还有你希望他建立的更良好的行为习惯上,用行为主义的方法给予适当的奖惩。而在和孩子的关系当中,以罗杰斯的方法,全然地接纳和关爱他本身,发现和促进孩子自我成长的动力和契机。当然,最好你还能用精神分析的视角,反思自己的成长经历对你当下亲子关系的影响,不断地自我完善。

《三种心理学》相信通过这本书,你应该对整个心理学领域的主要思想流派都有了大致的了解。其实,这本书可以说是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大汇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