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是什么意思 魂牵梦绕的大意是什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小结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耘(yún) 稚(zhì) 漪(yī) 倭(wō) 逛(guàng) 篝(gōu)
旖(yǐ) 旎(nǐ) 顷(qǐng) 玷(diàn) 秉(bǐng) 眷(juàn)
(2)难写的字
昼:中间部分是&34;日&34;,不要错写成&34;目&34;,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左半边是&34;耒&34;,不要错写成&34;丰&34;。
晓:右半边是&34;尧&34;,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右半边是&34;犮&34;,不要错写成&34;发&34;。
割:左半边中间部分是&34;丰&34;,不要少写一横。
承: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半包围结构,不要将&34;犭&34;错写为部首。
(3)多音字
供
横
晃
壳
燕
斗
分
折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 蜻蜓 蚂蚱 樱桃 榆树 锄头 承认
水瓢 阴凉 冷艳 幽芳 郑重 宝贵 眷恋
圆滚滚 明晃晃 孤零零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万里长城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2)近义词
四时~四季 童孙~儿童 信口~随口
漂亮~美丽 瞎闹~胡闹 闪烁~闪耀
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 圆滚滚~圆溜溜
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大概~大致
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
徘徊~踌躇 气派~气势 澄澈~清澈
闪耀~闪烁 幽芳~幽香 玷污~侮辱
稀罕~稀奇 郑重~慎重 秉性~性格
眷恋~依恋
(3)反义词
昼?夜 晓?晚 寒?暖 新鲜?陈腐
承认?否认 自由?禁锢 黑暗?光明
阴凉?燥热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
广阔?狭窄 夸大?缩小 平凡?出众
冰凉?火热 爱惜?糟蹋 训斥?赞扬
清白?污浊 秀气?粗笨 衰老?年轻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个大花园 一朵花 一个小毛球 一个果园
一棵樱桃树 一顶大草帽 一个黄瓜 一只大蜻蜓
一朵倭瓜花 一个绿蚂蚱 一条腿 一只白蝴蝶
一个月亮 一轮明月 一颗泪珠 一幅墨梅图
一枝画梅 一只金鸡 一块手绢 一颗心
②修饰词
圆而粗的柱子 风光旖旎的莱蒙湖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
巍峨雄奇的高山 心爱的小月亮
冰凉的泪珠 慈祥的外祖父 最宝贵的画
雪白的细亚麻布 血色的梅花 眷恋祖国的心
长长地叹一口气 早早地起了床 郑重地递给
③动词
摘黄瓜 追蜻蜓 捉蚂蚱 点起篝火 刮去污迹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毛嘟嘟
蓝悠悠 孤零零 凉飕飕
类似的词语:响当当 气冲冲 乱哄哄 空荡荡
AABB式词语:马马虎虎 整整齐齐
类似的词语:忙忙碌碌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
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 自由自在 人来人往
描写景色的词语: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顶天立地
烟波浩渺 晶莹澄澈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一碧数顷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类似的词语:鸟语花香 山清水秀 万紫千红
湖光山色 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 春暖花开
草长莺飞 风和日丽 春意盎然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这句话将榆树的叶子比喻成蚌壳,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的样子。
2.排比句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句话连用四个&34;在&34;字,写出了作者在世界各地都见到过月亮,突出了他乡所见月亮之多。
3.拟人、排比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34;睡醒&34;&34;逛&34;&34;说话&34;等词语将&34;花&34;&34;鸟&34;&34;虫子&34;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
4.描写优美的句子
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朗润园的美丽月景。既有视觉描写(月光闪耀、碧波、空蒙、一碧数顷),又有嗅觉描写(荷香),还有听觉描写(宿鸟幽鸣),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34;荷塘月色图&34;。
5.含义深刻的句子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外祖父竭力地赞美梅花的精神,赞美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通过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秉性、骨气的热情讴歌,说明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6.转述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34;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34;(改为转述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
考试点睛:&34;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34;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经常通过以下形式考查:(1)将原句改为转述句。(2)判断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说法是否一致。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以解释词语、句子的形式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祖父的园子》第16、17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3.《月是故乡明》常以选择、判断的形式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4.《梅花魂》第13自然段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考查对梅花品质的理解。
四、&34;1+X&34;阅读
推荐篇目:萧红《呼兰河传》
推荐理由:这部小说描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区)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这部小说语言洗练,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口语化的语言、简短的句子,再加上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小说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阅读前要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创作这部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可采用默读的方法,边读边想,厘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边读边勾画,还可以摘抄妙词佳句,或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想等。
二、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训练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周恩来妙答美国记者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位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34;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34;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34;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34;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个典型的事例。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无功不受禄:________。
②哑口无言: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无意——________ 喜欢——________
(3)对于美国记者的问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4)周总理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案】 (1)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
(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无意:不是有意的。喜欢:愉快,高兴。
(3)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领悟出美国记者问话的弦外之意。
(4)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故答案为:(1)①没有功劳就不应该得到报酬。②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2)有意、厌恶 (3)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 (4)周总理说钢笔是朝鲜朋友的战利品,说明美国是侵略者,被我们中朝人民打败了。这正好揭示出美国不光彩的一页,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4)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3.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
圆圆的豌豆躺在竹匾里,暖暖的太阳晒着,好舒服!
忽然,一粒豌豆动了动,同伴们被它碰醒了,嘀咕起来:&34;别影响别人休息好不好!&34;
&34;我就是要动,&34;会动的豌豆大叫起来,&34;你们会自己动吗?哼!&34;
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
&34;我_____要动,_____要跳舞。&34;会动的豌豆左右摇摆起来,嘿,还是扭的摇摆舞呢。
大家更惊讶了。
&34;我_____要跳舞,我_____……&34;不等会动的豌豆说完话,一只黑壳虫从它肚子里钻出来,抖抖触须,飞走了。
会动的豌豆不再动,也不再说话了。
大家看看它肚皮上的圆眼儿,说:&34;唉,多可怜呀!&34;
(1)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做为题目:________。
(2)选择关联词,填在括号内。
既……也…… 不仅……还……
一边……一边…… 不但……而且……
我________要动,________要跳舞。
我________要跳舞,我________……
(3)照样子填词。
例:一(粒)豌豆
一________太阳 一________竹匾 一________电视机
一________蓝天 一________星星 一________黑壳虫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4;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34;,是因为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4;大家更惊讶了&34;,是因为________。
(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4;会动的豌豆不再动了&34;,是因为________。
【答案】 (1)会动的豌豆
(2)不但
;而且
;不仅
;还
(3)个
;捆
;台
;片
;颗
;只
(4)豌豆影响了别人休息,不仅不认错道歉,还那样蛮横无理
(5)豌豆竟左右摇摆起来
(6)黑壳虫把豌豆蛀空了,虫子从圆眼里钻出来,飞走了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做为题目:会动的豌豆(2)分析句子的意思可知:①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34;不但……而且……&34;;②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34;不仅……还……&34;。(3)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如:一个太阳、 一捆竹匾、一台电视机、一片蓝天、一颗星星、一只黑壳虫。(4)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4;大家奇怪地瞪大了眼睛&34;,是因为豌豆影响了别人休息,不仅不认错道歉,还那样蛮横无理。(5)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34;大家更惊讶了&34;,是因为豌豆竟左右摇摆起来。(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34;会动的豌豆不再动了&34;,是因为黑壳虫把豌豆蛀空了,虫子从圆眼里钻出来,飞走了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3)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4)、(5)、(6)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4.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两个电话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晚都没睡好。第二天一上班就匆匆给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34;爸,什么事?&34;他连忙问:&34;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34;
儿子只漫不经一心:&34;不要紧的,还很暖和(hé huō)呢,到真冷了再说。&34;他喋喋不休,儿子不耐烦了:&34;知道了,知道了。&34;撂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拔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颤巍巍的:&34;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34;疾风阵阵,从他忘了关好的窗缝(féng fèng)里乘虚而入,他还来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jiē jié)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34;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34;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34;劣迹&34;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34;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34;老人答:&34;雪还在下呢。&34;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乍起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七旬的母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有点发懵(měnɡ mēnɡ)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暖和________(hé huō) 窗缝________(féng fèng)
结结实实________ jiē jié) 发懵________(měnɡ mēnɡ)
(2)比一比,再组词。
端________ 锋________
喘________ 缝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再仿写两个。
①AABB: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②AABC: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选择填空。
省略号表示:a、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b、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
①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你寄……________
②老母亲急了:&34;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34;________
(5)回答问题:
①看完电视以后,老王整晚都睡不好的原因是________。
②仔细阅读画线的句子,&34;他&34;愣住的原因是:________
(6)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
(7)这个故事让你想到一句什么谚语或诗句?请写下来。
【答案】(1)huō;fèng;jiē;mēnɡ
(2)端正;锋面;喘气;缝隙
(3)端端正正;跌跌撞撞;整整齐齐;真真切切;斤斤计较;津津有味;蒸蒸日上;栩栩如生
(4)b;a
(5)因为冷空气即将到达武汉,老王不放心自己的儿子;是因为他只想到关心自己的儿子,没想到自己的母亲还在关心着他,而老王根本没有想到要给母亲打一个电话
(6)在生活中,为什么我们只关心自己的下一代,却没有想到自己的父母呢。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暖和(huō)、窗缝( fèng)、结结实实( jiē)、发懵( mēnɡ)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字音、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①是AABB式结构,如:端端正正。②是AABC式结构,如:津津有味。
(4)解题时要细读语句,联系上下文了解省略号的作用,①话还有很多很多,被打断了。②话还有很多很多,被省略了。
(5)考查回答问题的能力,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般都能找到答案,但有的需要加以概括。(6)考查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作答。(7)考查对相关彦语,诗句的掌握,在与平时的积累和记忆。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3)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4)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6)考查对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能力。(7)主要考查学生对谚语的掌握,要求学生请教长辈或借助资料收集谚语,平时多记多积累。
5.
爷爷的毡靴
普里什文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34;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34;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缝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
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直唤不舒服,甚至还请了医生。
&34;你这是冷水引起的,&34;医生说,&34;你应该停止打鱼。&34;
&34;我全靠打鱼过日子呀,&34;爷爷回答道,&34;脚不沾水我可办不到。&34;
&34;不沾水办不到么,&34;医生给他出了个主意,&34;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34;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
我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这不,它快完啦。
人们指着毡靴对爷爷说:&34;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儿去啦。&34;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把缝子封得牢牢的。接着爷爷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有……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
当然,糟糕的并不是毡靴化出的水从炉台上流下来淌进了牛奶桶——这算啥!倒霉的是,那双长生不老的毡靴这回可就寿终正寝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装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会变成冰,冰一胀,瓶子就得炸。毡靴缝子里的冰当然也一样,这时已经把毡毛胀得松散开来,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儿……
我那爷爷可倔啦,病刚好,又试着把毡靴冻了一次,甚至还穿了一阵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门道里的毡靴消了开来,一下子散成了一摊儿。
爷爷愤愤地说:&34;嘿,是它该待在乌鸦窝里歇着的时候啦!&34;他一气之下,提起一只毡靴,从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当时我正在那儿逮金翅雀之类的鸟儿。
&34;干吗光把毡靴给乌鸦呢?&34;我说,&34;不管什么鸟儿,春天都喜欢往窝里叨些毛毛草草的&34;。
我问爷爷这话的时候,他正挥动另一只毡靴准备扔。
&34;真的,&34;爷爷表示同意,&34;不只是鸟儿造窝需要毛,就是野兽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是这样啊。&34;这当儿,爷爷想起了我们认识的一位猎手,记得那人曾经向他提过毡靴的事儿,说早该拿给他当填药塞儿。结果第二只毡靴就没扔,他叫我送给那位猎手了。
转眼间,鸟儿活动的时节到了。各种各样的春禽纷纷落到河边的牛蒡草上,它们啄食牛蒡尖儿的时候,发现了爷爷的毡靴,一到造窝那会儿,它们从早到晚全来剥啄这只毡靴,把它啄成了碎片儿。一星期左右,整只毡靴竟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窝儿,然后各就各位,产卵、孵化,接着是雏鸟啁啾。在毡靴的温馨之中,鸟儿们出生、成长;冷天即将来临时,便成群结队飞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们又都重新归来,在各自的树穴中的旧巢里,还会再次觅得爷爷那只毡靴的残余。那些筑在地上和树枝上的巢窠同样不会消逝:枝头的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会在地上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我一生中经常在莽林间漫游,每当有缘觅得一处以毡毛铺衬的小小鸟巢时,总要像儿时那般思忖着:&34;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34;
1.读文中画&34;∥&34;前面部分的文字,在空格里补充恰当的短语,完成思维导图。
2.联系上下文,说说从画横线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倒数第二自然段描写了鸟儿们造窝活动的情景,作者为什么要写得如此具体?
4.读文中带点部分的语句,写出其含义。
5.请联系短文说说文中的爷爷是个怎么样的人。
1.缝补 跟崭新的一般 让靴子冻上冰 胀得松散
2.爷爷对毡靴的不舍。
3.说明爷爷的毡靴又有了新的价值,做到了永世长存。
4.表面写毡靴&34;永存&34;,实际上蕴含深刻的含义:爷爷修毡靴及最后对毡靴的处理,表现了爷爷内心深处朴素而永恒的爱心,&34;毡靴&34;凝聚着爷爷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珍惜,这种情感将永世长存。(意对即可)
5.爷爷是一位普通的渔民,他却具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俭朴:一双毡靴修修补补,总是舍不得扔掉。勤劳:尽管他年迈,双腿酸疼,但仍然坚持捕鱼。有爱心:爷爷让自己的一只毡靴成为鸟窝,温暖动物。重友情:爷爷将另一只破毡靴送给了自己的猎手朋友。(言之有理即可)
6.
幸福的秘密
邓迎雪
①拿到新房钥匙的那一刻,我高兴得差点流出了眼泪。想到从此能让爷爷过上温暖舒适的日子,我的内心充满了欣慰和喜说,积压了两年的心事终于落地。
②自从今春决定买房,我的生活就变得忙碌不堪:选房、筹钱、办贷……房奴的路不好走,我有时也想打退堂鼓,但想想爷爷,又无法退缩。爷爷已经七十二岁,风烛残年,为了不给我增加负担,至今仍在故乡的偏野山村独自生活。
③爷爷还有多少生命的时先可让我尽孝?孝心哪能等呢。
④我是爷爷捡来的孩子,小时候,大伯和叔叔多次指责爷爷养我这个累赘。每次,爷爷总会紧紧搂着我,生气地辩解,俺有能力养,不用你们养。为了收养我,大伯和叔叔至今和爷爷都不来往。爷爷节衣缩食,用微薄的退休金将我抚养成人,又供我到大学毕业。工作后,我多次劝爷爷来城里,但他都执拗不来。
⑤为了不让爷爷担心,这几个月,我借钱买房一直瞒着爷爷,现在一切都安置好了,我准备回家接他过来,揭晓这个幸福的秘密。
⑥坐了三个小时的火车,我回到了魂牵梦绕的家。开门进去,小院空荡荡的。大声喊爷爷,没人应,我赶紧去房间查看,床上空空的,像是久无人住。我顿时恐慌起来,急忙拨打爷爷手机,就在昨晚,爷爷还在电话里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
⑦这一回,却没有打通。
⑧到邻居家打听,邻居很惊奇:&34;老爷子几个月前就进城了,你不知道吗?&34;
⑨直到下午四点,才跟爷爷联系上。原来,爷爷就在我所在的城市!
⑩我赶到郊区橡胶厂,远远就见爷爷正站在厂前面的一个路口等我,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因为廋,衣服像大了一码,风很大,爷爷的白发被吹得乱蓬蓬的。
①看见我,爷爷眼里顿时显出了许多笑意,深深浅浅的皱纹里全是喜悦,但又只是笑,不说什么,只是像小时候一样,拉着我的手,笑眯眯地进了厂门口左侧的传达室。
②我环视四周,心酸又有些生气,您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出来做工,也不告诉我一声?
爷爷像犯错的小孩,只是笑着收拾桌上的报纸,过了一会儿,才下决心似的说:&34;你借钱买房的事,俺听说了。你上班才两年,哪有钱买房啊。为这,俺整天愁得睡不着,琢磨着咱咋还债。正好老同事家这个厂缺个看门的,俺一听说就来这了。&34;
②说到这里,爷爷很有成就感地冲我一乐:&34;俺早算过了,这样以后能把俺的退休金全撒下来还债,一年攒一万,俺要是再活十年,最少也能还十万啊。&34;
①我的眼泪不知什么时候起已噼里啪啦地砸在桌面上。原来,在我们心里,都有一个让对方幸福的秘密厖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风烛残年:
魂牵梦绕:
2.联系全文,理解并说说&34;幸福的秘密&34;中的&34;秘密&34;具体指什么。
3.第④段中写大伯和叔叔有什么作用?
4.文中有不少句子对爷爷的描写非常传神,请你摘录一句,并加以赏析。
5.读了本文后,你有怎样的感想?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1.风烛残年,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魂牵梦绕:形容万分思念。
2.&34;我&34;瞒着爷爷借钱买了房子;爷爷瞒着&34;我&34;去工厂做工。
3.反衬出爷爷的善良、慈爱和无私。
4.示例:第③自然段中&34;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因为瘦,腐乳像大了一码,风很大,爷爷的白发被吹得乱蓬蓬的&34;,赏析: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刻画了爷爷节俭、辛劳的特点。
5.略
7.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待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噘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34;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34;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34;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34;母亲回答说:&34;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34;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34;我,舍不得。&34;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34;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34;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34;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34;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
⑦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34;翔子,我带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34;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厖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34;妈妈,不,是翔子的妈妈,我不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34;
10她的母亲抱住她,疯狂地问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她幸福,是因为 ;她骄傲,是因为 ;
11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为这小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赏析第⑦自然段加点的词,谈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2.根据文章内容,请将原文中横线上空缺的两句话补充完整。
她幸福,是因为
她骄傲,是因为
3.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赏析此句。
4.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34;高贵&34;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
(1)高贵的捐赠:
(2)高贵的母亲:
(3)高贵的花:
5.小女孩高贵的捐赠在我们内心激起的是一圈圈爱的涟漪,爱是一首激动人心的打情诗,让人心潮澎湃。请你说说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1.&34;一点点钱&34;&34;一两句&34;写出了&34;我&34;对翔子的捐赠之少,关心之浅,以此反衬出了小女孩的捐赠的高贵。
2.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世界上最为宝贝的东西 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
3.这句话运用了动作与神态描写,将小女孩即将捐献妈妈的矛盾心理和天真可爱、纯洁善良的形象写得淋漓尽致。&34;苍白&34;&34;咬&34;等词运用准确传神。
4.(1)小女孩将她最宝贝的母亲捐赠给了翔子,这一行为十分高贵。(2)母亲对女儿的教育非常优秀,她自身的品质也十分高贵。(3)母亲对女儿从小进行良好的教育,使女儿拥有纯洁善良的品格。
5.略
8.
善良的孩子在成长
卢海娟
①住在乡下,最爱的,就是篱笆附近那些老瓜瓢。
②老瓜瓢是邻家孩子栽下的。那是个细瘦的男孩,叫小伟,和70多岁的老太太生活在一起。老太太是他母亲的姥姥。
③小伟的父母曾是最不和谐的一对儿,半夜三更也会打斗起来。终于,小伟8岁时,两人离了婚,却继续拿孩子互相折磨——他们谁都不肯把这个孩子带在身边。
④小伟就在父母惊心动魄的婚姻大战中打发他的童年时光,更多的时候,他是被古稀之年的太姥姥牵着的。也许是太姥姥见惯世事风云的淡定感染了他,他( )被父母遗弃,( )并没有染上忧郁情绪。
⑤春天,太姥姥在园子里种菜,小伟也在篱笆边上忙活。他找来一把老瓜瓢的根,每条根大约有铅笔粗细,尺把长,乳黄色。他吃力地挥着锄头,把那些肥美的根埋在土里。
⑥不久,老瓜瓢真的发芽了,在篱笆墙那边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三年之后,连我家靠近篱笆处也长了大片的老瓜瓢,不知不觉中,它们就开辟了大片的疆土。
⑦小伟上学了,我仍然会在园子里遇见他。春天,他会把老瓜瓢的嫩芽当成可口的小零食。老瓜瓢不在乎这些,它是蔓生植物,长得细细长长,掐了尖不会耽误它&34;痴长&34;。见小伟吃得津津有味,我也试着尝了一下,一种微甜的野香立刻征服了我的舌头。
⑧夏日里,老瓜瓢开花了。小伟告诉我,那淡紫的花蕾也可以吃。的确,那成串的丁香一样的花蕾,微甜之中带有浓郁的蜜的芳香,让人迷醉。老瓜瓢的花开得整个蔓上都是,吃也吃不完。
⑨小伟的父母各自有了家,又各自有了另外的孩子。有时,小伟会和我说起他那两个妹妹,满含爱意,那种来自本性的纯真与善良,常常让我感动得几乎流泪。
⑩我把对小伟的同情藏在内心深处——他是那样的从容,那样的达观,令我觉得同情倒是一种玷污。
?有一次,我因为生病在家休息,意外地发现小伟没去上学。他依偎在太姥姥身边,两人相对无言。原来,他没钱交书费,老师责令他回家拿钱。
?叹息之余,我替小伟交了书费。小伟很高兴,说父母拖欠的抚养费一到手,立刻就来还我。好一个让我感动、怜惜的孩子呀!
?( )被我们吃了嫩尖,又吃了许多花蕾,秋天,老瓜瓢细瘦的蔓上( )结满了果实。果实越长越大,通体翠绿。等到寒霜降临,老瓜瓢枯黄的蔓上纺锤形的果实便变黄、开裂。那时,放学后,小伟常常待在园子里,把老瓜瓢的种子放飞——那是些有着白色种毛的小家伙,它们像蒲公英的小伞兵,在深秋的日子里快乐地飞舞。
?那是小伟最快乐的时刻,他仰望天空,撮起嘴唇用力地吹那些细小的种子,让它们越飞越远,越飞越高——或许,每一个小伞兵,都载着这个命运多舛(chuǎn)的少年飞天的梦想。
?只要有梦想,再贫瘠的土地也会有收获。后来,太姥姥去世了,小伟也离开乡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
?再见到小伟时,他已是英姿勃发的青年。他仍然温厚、善良,对我当年的帮助念念不忘。那一天他专程来看望我,顺便看看乡下的老瓜瓢。他跟我说,老瓜瓢其实还有另外的名字,叫作上天梯——不错,善良不会因苦难而泯灭,厄运有时正是勇者登天的梯。
(选自《杂文月刊》2015年第17期,有删改)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34;它是蔓生植物,长得细细长长,掐了尖不会耽误它&39;痴长&39;。&34;你如何理解句中的&34;痴长&34;?
3.文中的小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4.有人建议把文章标题改为《老瓜瓢》,和原题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请简要说明理由。
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对成长的认识。
1.虽然……但是……尽管……仍然……
2.&34;痴长&34;是努力生长的意思,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老瓜瓢旺盛的生命力。老瓜瓢被掐了尖还在&34;痴长&34;,暗示小伟虽然遭遇了不幸,但在努力成长。
3.小伟遭遇不幸却从容达观、温厚善良、知恩图报,他有梦想、肯努力,终于成长为有为青年。
4.示例一:我喜欢原标题,因为原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简洁明了。示例二:我喜欢改后的标题。因为本文用老瓜瓢和老瓜瓢的生长过程,来象征小伟和他的成长历程。改后的标题一语双关,具有象征意义,更含蓄,意味深长。
5.示例:人随时会遭遇不幸,但只要坚强、乐观、努力,就会不断成长,走出逆境,收获成功。如文中的小伟,虽然从小离开父母,生活在孤独和困苦中,但他自立自强,最终考上了名牌大学。
9.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我被护士领着准备去八楼手术。病房门口,一位小女孩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临出门那一刻,他又对同病房的人说:&34;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34;我第二天清醒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34;帮帮我吧。&34;
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吗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
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34;黏人&34;劲儿,让人甚是讨厌。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34;帮帮我吧。&34;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34;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做生意最忌讳强行推销的。&34;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34;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样,我们越不买。&34;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34;嘭&34;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这天,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竟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想,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我悄悄问护士,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34;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34;我怯生生地问。
&34;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34;
&34;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34;
&34;她智商不高,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34;
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我说:&34;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34;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2016年第11期,有改动)
1.请结合全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____________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先前买了小女孩的面包,后来却不愿再买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而&34;我&34;最后给小女孩留下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达的人物心理。
(1)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
(2)&34;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34;我怯生生地问。
4.文章用了不少笔墨写&34;我&34;的丈夫,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折。
5.在同护士的对话中,得知这个女孩的智商不高,她甚至不懂如何快速卖掉她的面包。或许&34;我们&34;对她的冷遇她根本没感受到,那&34;我&34;为什么还要抱有深深的歉意和自责?
1.②大家不再买小女孩的面包④&34;我&34;了解到真相
⑤&34;我&34;给小女孩留了钱和信(意思对即可)
2.误会小女孩是个心术不正的人 &34;我&34;知道了小女孩的情况,误会解除
3.(1)&34;忙&34;字写出了丈夫毫不迟疑的情态,表现了他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品质。
(2)&34;怯生生&34;表现了&34;我&34;对女孩的关心和歉疚之情,担心伤害到她。(意思对即可)
4.我的丈夫是一个善良、关爱他人的人。从情节上看,丈夫的数落为&34;我&34;的意识转变作了铺垫,才会有后面的牵挂与询问,最终留钱给小女孩。从表现中心看,丈夫身上寄寓了作者关爱他人、同情弱者的美好愿望。(意思对即可)
5.可能小女孩真的感受不到我们的冷遇,但我们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对待弱者,应该富有最基本的同情心。(意思对即可)